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索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下实现小麦单产7 500 kg/hm2的措施,指出镇压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小麦的出苗率;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以小麦秸秆还田出苗数最高,秸秆不还田次之。  相似文献   

2.
2018-2020年吉林省实施第二批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在包括公主岭市、梨树县等在内的中部黑土区推广包括条玉米秸秆覆盖条带旋耕种植、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技术、玉米秸秆堆沤培肥等技术模式,技术实施后项目区内土层平均厚度28.67cm,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3.25% ,秸秆还田量71% ,每亩平均增产51.50万公斤,3年累计增收4.12亿元。以保护性耕作为主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黑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秸秆覆盖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也是贵州省农业六大普及技术之一.目前毕节地区除马铃薯在收获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外,其余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的很少,特别是小麦秸秆丢弃和焚烧现象尤为严重.小麦秸秆干物重养分含量:N 0.5%~0.67%,P2 O5 0.2%~0.34%,K2O 0.053%~0.6%;有机质81.8%.毕节地区每年约有30万t小麦秸秆,如全部还土,相当于给全区39.33万hm^2耕地,每667m2增加有机质41 kg.对毕节地区实施"沃土工程",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和减少秸秆焚烧,连续三年在全县推广4种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实施水稻、油菜、马铃薯、玉米秸秆还田示范6.57万hm~2,秸秆还田示范区土壤有机质提升5.68%、全氮提高2.86%、全磷提高7.25%、有效磷提高6.88%、缓效钾提高11.40%、速效钾提高10.6%、容重降低4.32%、CEC值提高3.46%;秸秆还田后农作物平均增产11.96%。示范区秸秆焚烧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秸秆还田率达到了97.40%,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水稻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重金属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上海地区不同水稻秸秆还田量:25%、50%、100%、150%及秸秆不还田对照对麦季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小麦产量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能够显著降低土壤中铅、镉和铬的含量,与不还田处理相比平均分别下降了8.96%、11.08%和9.20%;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小麦产量并降低土壤容重,其中100%还田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容重最低,分别比秸秆不还田处理小麦产量提高21.3%,容重降低5.26%;150%还田处理的土壤总氮、碳含量最高,分别比秸秆不还田处理提高11.1%和5.66%。因此,全量秸秆还田可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且不会引起小麦土壤铅、镉和铬污染的风险。研究结果为上海地区水稻秸秆科学还田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长期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连续12年4个不同施肥处理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施秸秆比不施肥处理增加小麦基本苗37.0万株.hm-2,提高11.7%;增加有效穗14.0万穗.hm-2,提高6.3%,增加小麦产量161.1 kg.hm-2,提高13.7%。化肥+秸秆还田比单施化肥处理增加小麦基本苗15.0万株.hm-2,提高4.5%;增加有效穗14.2万穗.hm-2,提高3.9%;增加小麦产量196.9 kg.hm-2,提高6.2%。秸秆还田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5.6%~6.5%,同时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单施化肥和化肥+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而不施化肥和单施秸秆则使土壤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因此,在秸秆还田中,要注意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量,以弥补作物高产大量携走土壤中的钾,保持土壤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7.
小麦秸秆还田对小麦、花生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小麦—花生两熟制栽培条件下 ,小麦秸秆还田可显著促进小麦、花生生长发育 ,提高土壤肥力 ;上年度进行小麦秸秆还田 ,下年度小麦增产 6 .4% ,花生增产 9.2 % ;连续两年进行小麦秸秆还田后 ,花生增产 1 4 .2 % ,土壤有机质提高 0 .0 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正济源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今年全市种植冬小麦29.82万亩,小麦单产达388.8千克,较去年统计单产383千克增加了5.8千克,增幅1.51%。小麦总产1.1594亿千克,较去年增加0.0334亿千克,增幅2.97%。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小麦要高产,需要良种良法相配套。一、播种期管理1.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做饲料的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基于历年统计数据和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黄淮海地区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07年黄淮海地区秸秆资源数量达到2.1亿t,秸秆N、P2O5、K2O、C养分资源产生量分别在189.8、60.0、298.2、8944.8万t.从秸秆资源利用来看,2006年秸秆还田比例较2000下降6.1%,其中河北省秸秆还田比例上升16.7%,河南和山东两省秸秆还田比例分别下降13.6%、12.6%.从主要作物秸秆还田比例分析,河北省秸秆还田比例中,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还田比例历年平均分别达到65.1%、53.0%;河南和山东分别为56.5%、57.1%,44.8%、18.1%.作物秸秆养分还田情况表明:各种秸秆养分中,N、C养分还田比例较低,只有不到50%,大量损失到环境中去;P2O5、K2O养分还田比例较高,平均在60%以上,这与假设的秸秆作燃料和饲料养分的还田率有关,估算中假设大部分畜禽排泄物和秸秆燃料的灰分能够及时还田.因此,加强畜禽粪便和灰分的管理,增加其还田比例,是提高养分循环利用率和减少秸秆养分利用过程中损失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6年《贵州省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小麦实施指导意见》工作要求,义龙新区在木咱镇和德卧镇实施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万亩,项目涉及2个镇7个村,共1680户,其中贫困户118户,开展水稻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产量影响试验,旨在摸清水稻不同还田方式与小麦产量关系,探索小麦绿色攻关模式。进一步合理减少化肥使用量,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本试验表明:在木咱中等肥力土壤情况下,使用秸秆还田均比对照(不还田)均存在增产现象,最为明显秸秆粉粹堆沤还田,亩增产46.46公斤,增幅47.2%。增加101元,各不同还田方式对产量影响排序为:粉粹堆沤还田、粉粹直接还田、直接还田、不使用桔秆。  相似文献   

11.
砂姜黑土区秸秆还田对玉米生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在淮北砂姜黑土区推广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采用大田定位试验,设置小麦玉米秸秆不还田、小麦玉米秸秆单季还田和小麦玉米秸秆两季还田4种秸秆还田方式,研究了小麦、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对机播夏玉米出苗、生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秸秆两季还田处理2008和2009年玉米出苗数分别比对照高3.25%和11.98%;出苗均匀度、株高整齐度、幼苗素质和耕层土壤含水率均高于对照,最终2008和2009年玉米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7.92%、9.51%,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8.15%、9.48%。可见,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秸秆两季全量还田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2.
王君瑞 《河北农业》2014,(10):46-47
曲周县承担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今年推广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3.73万亩。项目确定在侯村、依庄等老沙河故道沙化较重的区域实施。为实现小麦生育期由浇三水减为浇两水,亩节水50方的目标,并确保小麦产量下降低,确定以下水肥管理技术方案。一、秸秆还田项目区全部采取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整地—小麦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实行全部玉米秸秆新鲜粉碎直接还田,提高秸秆的粉碎程度,增加土壤“绿水”储量,加快秸秆腐化分解。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秸秆还田的过程中,施用秸秆腐熟剂能促进农作物秸秆加速腐烂分解。本试验结果表明:2种秸秆腐熟剂均能加速小麦秸秆的腐烂分解速度,同时提高了水稻单产,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稻作方式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区试验、示范表明:(1)在太湖地区,实施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进行旱撒播和旱条播是可行的,且对水稻有增产效果;(2)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水能力,本试验条件下实施秸秆全量还田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低12%,总孔隙度增5.73%;(3)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旱直播水稻的关键技术环节要抓好切碎还田、适期早播、适量匀播、间歇灌溉和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15.
通过项目连续3周年(1998~2001)在遵义市辖区的鲁班、三合、金鼎三镇片区旱地中实施,每周年实施3种间套作种植模式(①"小麦、绿肥、玉米、甘薯",②"小麦、绿肥、玉米、甘薯、荞麦",③"小麦、马铃薯、玉米、甘薯")合计面积754.873hm2,3年重复实施,累计实施面积2264.619hm2.根据农业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测产验收办法,再参照农业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对项目区5种粮食作物产量测产的结果及各作物生产投入费用等,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项目3周年累计完成周年间套作复合种植模式有效使用面积2038.16hm2.5种作物平均周年粮食单产983.8kg/667m2,其中2000~2001年为1100.4kg/667m2;平均周年新增单产282.6kg/667m2,其中2000~2001年为399.2kg/667m2;平均周年增产率为40.3%;平均周年新增单位产值426.42元/667m2;平均周年新增单位生产费104.11元/667m2;平均周年新增单位净产值322.31元/667m2.5种作物3周年粮食总产量3007.7127万kg,总产值4035.8320万元;3周年新增加粮食总产量864.3500万kg,总产值1303.6776万元,其中2000~2001年新增加总产量406.8803万kg,总产值596.0443万元;3周年新增总生产费318.2902万元,新增总净产值958.3874万元.5种作物单位生产投入产出比1∶2.66,单位新增净投产比1∶3.10.  相似文献   

16.
秸秆覆盖还田对农田土壤蓄水能力及粮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阐明秸秆覆盖还田的重要性,并为石家庄地区推广小麦和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011年10月~2013年6月(2个小麦-玉米轮作周期),以不秸秆覆盖还田为对照(CK),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还田(小麦秸秆还田量为4 500 kg/hm^2左右,玉米秸秆还田量为7 500 kg/hm^2左右)对农田土壤蓄水能力以及玉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还田处理的玉米和小麦农田2 m土体储水量均〉其CK,其中,玉米生长期储水量增幅为2.16%~13.62%,小麦生长期储水量增幅为0.95%~4.50%;单位面积穗数、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均≥其CK,其中,玉米增产9.39%,小麦增产11.70%。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提高农田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改善玉米和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小麦生长和砂姜黑土水分状况的影响,探讨适宜的秸秆还田量。[方法]设置0、1 500、3 000、4 500和6 000 kg/hm~2玉米干秸秆粉碎还田量,小麦主要生育期采集0~10、10~20 cm土壤样品,测定水分含量;收获期考察小麦产量结构性状。[结果]实施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对后季小麦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籽粒产量增长3.49%~7.09%,平均提高4.94%,3 000 kg/hm~2的中等秸秆用量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开花期0~10 cm、10~20 cm以及0~20 cm土层水分含量显著提高,减轻了土壤干旱程度。[结论]当前生产水平下,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玉米秸秆适宜还田量为3 000 kg/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猪粪–秸秆还田的应用效果,确定最佳还田模式。[方法]通过稻麦轮作田间试验,开展猪粪–秸秆还田处理对水稻、小麦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统计分析其经济效益及二氧化碳减排量,确定最佳的猪粪–秸秆还田模式。[结果]猪粪–秸秆还田有利于水稻、小麦的生长,在"30%猪粪氮+20%秸秆氮+50%化肥氮"还田模式下,水稻、小麦产量均最高,分别为7 874.57和6 427.00 kg/hm~2,且稻麦轮作可节约成本5 146.35元/hm~2,水稻、小麦分别增收5 312.56和3 931.93元/hm~2,温室气体平均减排量为1.30 t/hm~2(按CO_2干基计算)。[结论]"30%猪粪氮+20%秸秆氮+50%化肥氮"模式为猪粪–秸秆还田的最佳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9.
淮阳县常年种植小麦8万hm2左右,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之一.1994~1997年,淮阳县农业局承担了农业厅下达的"丰收计划"项目<小麦综合增产技术>.3年累计开发21.9万hm2,平均单产355.1 kg,比开发前667m2产量增加95kg,增产36.5%,新增总产量31198万kg,新增总产值37437.6万元.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种植模式为"小麦—水稻"一年水旱二熟的淡涂泥田上进行秸秆还田试验,通过5次土壤检测,分析土壤营养成分变化及作物产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土壤中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5.0%、18.8%、21.6%,容重降低了0.11 g/kg;小麦增产13.1%、水稻增产11.2%。淡涂泥田中钾含量相对较高,秸秆还田与否,对土壤中钾含量的高低变化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