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盆艺之传统技法,是前人经验的结晶,对后学者具一定指导作用。但若将其当作固定模式,必反成桎梏。盆景之营造,贵在创新,不拘成法,独辟蹊经,方能有所发展,故画论中有“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之谓。  相似文献   

2.
1994年冬我购得2个水蜡树桩,1个是少见的古桩(灌木),嶙峋苍劲,1个虽小但妙态多姿。按照形状我反复琢磨创意,1个定为大树形,1个定为悬崖式。经过七八年的培育,现已出落成景, 水蜡属木樨科,女贞属,落叶或半常绿灌木,喜阳光也耐阴。在湿润、肥活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快,中性、微碱性土壤亦能适应。根系发达萌蘖,萌芽力强,耐修剪整  相似文献   

3.
黄岩盆景师法自然、技艺精湛、造型别致,特别是黄岩树木盆景,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与探索,现已逐渐形成自然苍劲、简洁明快、别具一格、四时可赏的艺术风格。在历届全国性的盆景展览和大赛中(包括国际性的),共获得金、银、铜奖68枚,为盆景界人士所瞩目。这里,我想以自己对黄岩树木盆景的了解,谈谈它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盆景艺术,以自然生命材料表现自然生命景象,并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其创作原则是师法自然,将艺术美植根于自然美之中。也就是说,以艺术美表现自然美,在自然美之中彰显艺术美,自然之理和艺术之法巧妙融合。它的底线,是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失却自然韵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只能寄托在自然景观及其生命景象之中,而不能游离出来单独表现。它的某些"象形"风味,基本上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工刻意制作的,基本上是抽象的、意象的,而不追求具象。这和那种人工刻意制作的"象形式"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盆景一般只在夏初开一次花,笔者经实验性实践,摸索出了让其一年多次开花的几点做法。一、加强管理,积蓄后劲金银花耐寒,萌发力强,早春就开始发芽,且不分枝干到处乱发,尤其是枝、干的交汇处。加强管理,首先是修剪早年的老枝、旺枝,保持好的树势,同时抹去多余和不合适处的萌芽,集中营养供给留下的新芽生长与开花。其次给足水肥。金银花喜水喜肥,特别是生长期,水不足要退叶,肥不足不仅  相似文献   

6.
顺其自我即在盆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顺其自我的客观条件;顺其自我的材料的自然势态和习性;相信自我、寻求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鲜明的个性,创作出有新意的佳作。  相似文献   

7.
最利于盆景整枝的季节莫过于冬季,在四季温差较大的北方,松柏盆景的制作整枝更适宜在冬季进行。 此时松柏处于冬休时段,树液流动基本停止,此时整枝,皮层不会因扭伤而转动离骨,即使出现一些轻度扭伤,来春也能尽快得到恢复,转入正常的春萌生长。  相似文献   

8.
这盆六月雪《翠叶凌空》盆景,是杨台明先生在自家阳台用六月雪扦插成活之后,经过16年的精心养护而成的露根式悬崖盆景。《翠叶凌空》以观根为主,它突出的根拱起于盆土,盘根错节,呈龙蟠虎踞之势,可与南方气根古榕相比美。而主干奇曲苍古,与山野  相似文献   

9.
赤松,树枝苍劲优美,枝叶舒展如画,是制作盆景良好的素材。其最大特点是针叶不刺手,色泽嫩绿、娇艳、枝条柔软。整枝时可随心所欲,不受时间和季节上的限制。最佳时节可选3月至10月之间。冬季枝条变脆,搬到室内温暖时后松枝即可变软,继续扭枝整形。粗松枝条需大幅度弯曲时,应7~8月进行。赤松整型,可采用金属线缠绕。最好是铜线、铝线,其次铁丝。整枝时,一般可采用从下枝、飘枝开始。用拇指紧紧捏住金属线,蜿蜒的弯曲以求伸展自如。  相似文献   

10.
附石盆景是中国盆景中的一门传统技艺,它通过树与石的互相依附,紧密配合,去开拓盆景艺术的表现范围,增强盆景的表现力。柽柳作为河南盆景的地方树种之一,在历次盆景展出中受到盆景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张瑞堂先生的《丰收在望》开创了柽柳“垂枝式”盆景的先河,王选民大师又进一步深化,细作了柽柳的“垂枝式”,使柽柳得到了升华。除做“垂枝式”外,柽柳还可作“仿松式”、“朵云式”、“自然式”等等。  相似文献   

11.
松柏盆景北方大都在室内越冬,蟠扎整形也在这段时间内进行。从入房到出房约3~4个月。休眠期是否每月都可进行整形蟠扎?实践证明结果是不一样的。只要蟠扎整形时间、要领掌握得好,春季植株生长健壮。反之长势减弱,还可能出现枯枝。这种现象在松类盆景中较易出现。究其原因,并非病虫危害。这主要是由蟠扎时间不当和技术欠佳造成的。伤口愈合时间较长、溢脂过多是导致枯枝的主要原因。枝条受伤分“外  相似文献   

12.
<正>建筑作为构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要素之一,不仅具有可供欣赏的审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和园林中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借鉴这一思路,我创作了《敞豁当清川》这件园林盆景。作品长1.6米,宽0.8米,在传统盆景中属于水旱盆景。主要人文景物有亭、桥、水榭、爬廊、石板路等。这些建筑有序地连成一片,组成一个建筑群,主要集中于盆的左侧。我认为,盆  相似文献   

13.
赤楠盆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木生是江西九江市杰出的盆景作者,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江西盆景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他的作品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利用江西地域的优秀树种——赤楠,来进行创作。通过几十年的培育造型,顺应赤楠的生理特性,保护和发掘出赤楠材质的天然美态。这里选发的作品,展示了江西的地域风采。作品既有传统苏派的外貌,又有岭南技法的内在线条;既苍古雄伟又清新自然;既动势飘洒又和谐自然;既体势奇异又配景配盆得体……赤楠虽四季长青,枝繁叶茂,但枝条不易长粗,不同于一般杂木类可修剪得粗壮曲折。如何快速培育造型,杜先生尚在不断实践和钻研,并衷心希望同好交流指教。  相似文献   

14.
<正>盆景这门造型艺术本身就是人们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平实之态是生命的本性。时兆先先生的盆景尊重自然,因势利导,从质朴中觅真谛,于平凡中见高雅。他不猎奇,不矫揉造作,不屑于以奇形怪状、花里胡哨而哗众取宠。他的盆景虽有一些老树,盆龄也有五六十年,但都生长旺盛,舍利、神枝、孔洞等等只是少许点缀。违背树木生理机能的怪异,决不会在他手上产生。《老气横九州》(图  相似文献   

15.
《中国花卉盆景》2009,(10):47-47
作者简介 蔡加强,1963年11月生,福建永春华桥中学高级教师,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花卉协会盆景分会会员。痴迷盆景近20年,刻苦钻研,努力实践,在盆景艺术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后得名师苏本一先生、康日照先生的热心指导,盆景艺术得以升华。已有多件作品发表及参加全国展览,并多次获奖。作品不掬形式,构思生动巧妙,技法细腻,崇尚自然野趣,又不乏浓厚的时代气息。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苏本一赞其盆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山水盆景主要是以桂林山水为蓝本的。在创作中力求用"清、通、险、阔"(即清雅秀丽、通远而有层次、山峰奇险而水面开阔)的表现手法,来再现桂林水秀石亦秀、山奇洞也奇的自然景色。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卉盆景》2014,(3):64-65
源自中国的盆景体现着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东方神韵。为了让自己的盆景具有独特的东方神韵,技术力量雄厚的湖北江南春园林有限公司,特邀民间盆景艺人王万君师傅亲自指导员工制作造型优美、庄重典雅的树桩盆景。公司总经理罗虎元先生更是亲力亲为,特别注重造型技艺的锤炼和提升。公司的作品在历届盆景展览中屡次获奖。  相似文献   

18.
近日观赏山东平邑徐斌先生的盆景,感觉很有功力,很有气势,显然是作者下了很大功夫创作的。  相似文献   

19.
松树四季长青,苍劲奇古。气质刚强豪放。它既是壮美的强者,又有文雅之风,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崇敬。用松树制作盆景自古有之。它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人盆景的树种。当代盆景,无论中外,松柏仍然名列前位。现今常用的松树品种有:针叶类的黑松、赤松、五针松、黄山松(天目松)、广东的山松(油松、马尾松),罗汉松(非针叶类)等。松树天性本直。在自然界放任生长的松,苍劲挺拔,枉而不屈,人们常以松形容人的正直刚强,且把这种强健精神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加以颂扬。它是容易贴近人的树种,并将其人格化、情感化。也可以说它又是一个文化树种。古人说"高松无俗尘",就是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不俗。你看中国自古以来诗词、绘画、雕刻、建筑、园林以及许多民俗内容都与松分不开,从而使松对盆景人也最具有审美优越性,下面让我们通过一棵高干黑松的整枝来体验一下。  相似文献   

20.
沈水泉先生1950年出生,酷爱盆景艺术,潜心钻研三十余年之久,造诣精湛,创作的盆景作品格调高雅,在历届全同及省级展览上获得多次金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