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夏秋季节鳞翅目(蛾)类和鞘翅目(甲虫)类害虫防治难的问题,根据该两类害虫趋味性和趋光性的特性,在储粮区域内安置昆虫气味信息素引诱剂和频振式杀虫灯,进行引诱捕杀害虫。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杀虫效果明显,有效地控制了害虫的繁殖生存和对粮食的危害,实现了绿色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科研人员近日研制出一种新型生物杀虫剂,能够杀死蛾、甲虫、蚜虫、蜱螨、蓟马(缨翅目昆虫)等5类农作物害虫。  相似文献   

3.
贮藏物昆虫是消费食物最多的害虫之一,因为它们为害正在田间生长的、收获的、贮藏的以及甚至加工过的农产品。然而,自从科学家分离出由昆虫自然产生的化学物质——信息素(Pheromones)之后,这些昆虫就有它们自己最为凶恶的敌人了。现已大量生产性信息素来防治常见的几种害虫,因此在害虫管理方面,性信息素能用于监视害虫的活动,用于大量诱杀以及作为一种节育措施而达到减少害虫种群的目的。 1982年5月,在美国路易斯市举行的第85届技术会议和贸易展览会上,作者发表了应用信息素防治害虫的论文。  相似文献   

4.
人工合成昆虫性诱剂捕杀麦蛾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昆虫激素,基本可分为内激素和外激素二大类。内激素主要是昆虫内分泌器官分泌的、能在体液内流动的活性物质,它能调节和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滞育、交配、生殖以及一般生理代谢作用。外激素是由昆虫某一器官或组织分泌的、能在体外流动的活性物质,它能借空气或其它媒介散布到体外,影响同种其它个体的特殊行为。近年来生态学有了很大发展,人们发现在昆虫与昆虫,昆虫与植物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如昆虫求偶,寻找食物、定向栖息搜索寄主、受到侵扰时向同类告惊等行为都存在着化学物质的作用。自七十年代初到现在,国内外已知产生外激素的昆虫达300多种,其中约80余种昆虫的性诱物质已能分析提纯并阐明了它的化学结构式,有近30种的性诱物质可以人工合成,已经商品化了的有19种。昆虫性息激素,具有极强的引诱力,只要空气中有微量存在,即能吸引同种异性(雄或雌成虫)产生生理效应。鳞翅目雌虫释放性信息素的腺体,一般位于腹部第八、九节的节间膜上,多数种类是由雌虫释放以引诱雄虫前来交尾;也有些种类是由雄虫释放,以引诱雌虫的。昆虫的性激素,仅对同种异性个体发生作用,而不会把别的昆虫引来,这样就保持了种的连续和生殖隔离,但也有亲缘相近的种类(如同属或同科)相互间有一定的引诱力,因此不会伤害天敌。  相似文献   

5.
“高斯”性诱剂能诱捕多种储粮害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二十年来,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昆虫激素和昆虫生长调节剂,作为生物防治的一种措施.性外激素是一种昆虫自身产生并释放出来能引诱或激起同种异性个体进行交配的化学物质,它支配着昆虫的交尾、聚集、大量侵袭以及作为昆虫种间区域界限的标志.全世界已人工合成储粮害虫性诱剂数十种,它应用于监视害虫的活动,大量诱杀,以及作为一种节育措施而达到减少害虫种群的目的.在国内应用性外激素防治储粮害虫是近年来开始探索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它用药  相似文献   

6.
仓储物昆虫化学信息物质的研究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小龙 《粮食储藏》1996,25(3):15-21
昆虫与植物、昆虫与昆虫之间的联系,存在一个极为复杂的化学网络。研究表明,人工模拟合成这类信息化学物质,在昆虫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1)监测某一昆虫的分布情况,为检疫对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2)该类化学物质对虫种的专一性,可作为同类昆虫近缘鉴别的辅助工具:(3)寻找粮仓内害虫感染源:(4)检查熏蒸除虫效果;(5)作为害虫检疫的辅助工具;(6)为化防时间、使用剂量提供参考;(7)害虫预测预报的手段;(8)扰乱昆虫间正常的交流信号,减少交配和产卵。这类化学物质叫做信息素(Pheromone)。植  相似文献   

7.
舟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舟蛾科昆虫是许多树种的食叶害虫,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损失和经济损失。由于性信息素的特异性强、使用简便等优点,利用性信息素对舟蛾科害虫进行综合治理是重要途径。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出7种舟蛾科昆虫的性信息素,成分主要有顺-7-十二碳烯醇,顺-13-11-炔基-十六碳烯乙酸酯,顺-13-十六碳烯-11-炔基乙醛,顺11,顺13-十六碳二烯醇乙酸酯,顺11,顺13-十六碳二烯醛和顺11,顺13-十六碳二烯醇等。从舟蛾科昆虫的求偶行为、性信息素成分的提取、化学结构鉴定及应用等方面系统阐述舟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应用昆虫数学生态学方法,查明武威地区苗圃地灯下蛾类昆虫种类及其时序动态,掌握研究区蛾类昆虫多样性特征,为区域昆虫多样性调查和害虫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以武威市国家杨树樟子松良种基地为调查监测地,利用诱虫灯对武威地区苗圃地灯下蛾类昆虫进行调查,并对其昆虫群落多样性特征及时序动态进行分析。诱集到的5154头蛾类昆虫分属于鳞翅目9科54种,其中夜蛾科为优势类群(共38种),天蛾科次之(共5种)。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物种数、个体数变化趋势一致,4月较低、6—7月最高;优势度指数4—5月最高、7月最低;均匀度指数在6—8月较稳定,4、9月波动较大。武威地区苗圃地蛾类昆虫群落较丰富,以夏季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9.
<正>福建省农业科技人员近期采用电生理方法,测定了小菜蛾雌、雄成虫对雌蛾性信息素(sex pheromone,SP)两种主要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和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Z11-16:Ac),以及性信息素与寄主植物5种挥发性物质混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当供试浓度为20.0克/升时,雄蛾对Z11-16:  相似文献   

10.
<正>茶尺蠖作为鳞翅目蛾类害虫,其雌蛾合成释放的性信息素组分在雌雄两性通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茶尺蠖雄蛾主要通过其高度灵敏的嗅觉感受系统特异的识别种内性信息素组分,进而搜寻和定位待交配的雌蛾,完成交配行为。基于反向化学生态学原理,研究茶尺蠖雄蛾识别性信息素的分  相似文献   

11.
用昆虫信息素防治害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昆虫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具有作用广泛、选择性强、不杀伤天敌和益虫、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安全的特点。昆虫信息素作为害虫综合防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已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夏秋季节,每当路灯亮了,许多蛾子和甲虫便扑灯而来;盛过果酒的空瓶,在角落里闲置数日,可见到一些蚊子、蚂蚁粘在瓶壁而死亡;在那生长浓绿的稻田里,害虫趋之若鹜,使之遭受多种害虫的集中危害……这些现象都是自然界昆虫趋性的多种表现。趋性是昆虫对外界环境刺激产生的趋向性反应,如光、化学物质、温度、湿度等所产生的反应运动,是昆虫的一种较高级的神经活动。有的昆虫受到刺激以后,便向刺激来源接近,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59年 Butenandt 等人获得“家蚕醇(bombykol)”问世以来,信息素(Pher-omone)的研究引起国内外极大兴趣,进展迅速,由1965年仅3种,1972年即发展到37种,1977年达250种,1982年竟高达674种信息素和引诱剂。1985年 Burkholder 综述全世界已合成仓虫信息素22种,其中包括麦蛾。我国曾有人利用性诱剂作过防治麦蛾试验,但是利用性诱剂研究麦仓内麦蛾的消长规律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1985年利用上海昆虫所提供的红铃蛾诱(gossyplure“高斯”),在湖北省黄陂县的小麦仓内进行诱捕麦蛾发生规律的研究,试图为仓虫测报工作始奠初基。一、方法观察仓设在黄陂县城关镇粮管所麦仓内,仓容2000米~3,约300万斤,5月份前系先一年的陈麦,5月26日空仓后用烟雾剂熏蒸过,30日起又入库当年收购的新麦,半仓为散装,半仓为袋装,直至10月下旬才用磷化铝片进行熏蒸入冬。诱芯由1×3厘米的条形塑料夹层片构成,内夹有6根1厘米长内含性诱剂和稳定剂塑料管,使用时用铁丝夹住架在水钵上,水钵口径约20厘米,钵内经常满盛1%洗衣粉水,水钵放在仓窗口台上,钵高离麦堆约1米,钵距约30米,共设三钵,成三角形排列,逐日分钵记载诱蛾数。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近日发布公告,根据《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全国农业植物有害生物普查结果,制定了新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名单》。1995年4月17日发布的《农业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同时废止。新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昆虫类的有17种,包括菜豆象、柑橘小实蝇、柑橘大实蝇、蜜柑大实蝇、三叶斑潜蝇、椰心叶甲、四纹豆象、苹果蠢蛾、葡萄根瘤蚜、苹果绵蚜、美国白蛾、马铃薯甲虫、稻水象甲、蔗扁蛾、红火蚁、芒果果肉象甲和芒果果实象甲。线虫类的有3种,包…  相似文献   

15.
储藏物螨类分布面广、为害严重,在粮食中首先是吃掉胚芽、使粮食营养物质、发芽率大为下降,同时,螨类的排泄物、尸体又会污染粮食。由于螨类躯体微小,是一种不易被肉眼看得见的害螨,因而往往被保管人员所忽视,不象对待甲虫、蛾类那样采取坚决的防治措施。根据商业部“全国螨类调查工作组”的布置,我市于去年开展了螨调工作,从初步进行调查情况看,情况还是严重的,表现在:一、螨类种类增多。通过系统内外41个单位、141个点调查,初步鉴定螨类有21种,  相似文献   

16.
信息素是一种昆虫分泌的化学气味,作为它们传递信息的一部分。现已经分离和人工合成这些具有种特殊性的气味并大规模用来防治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害虫。用信息素监控农作物害虫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应用信息素监控储粮害虫,则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据最近的的资料表明,在储粮害虫中有二种基本类型的信息素,一类是性信息素,常由雌虫产生,虽然其量极少,但能吸引雄虫。另一类是集合信息素,一般由雄虫产生,可以吸引雌虫和雄虫。集合信息素是食物存在的一种信号,同时也可导致相遇昆虫的交配。  相似文献   

17.
<正>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绿色防控技术,其原理是通过人工合成雌蛾在性成熟后释放出一些称为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吸引果园同种寻求交配的雄蛾,将其诱杀在诱捕器中,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减低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的目的。用性诱剂的优势:一是选择性高,每一种昆虫需要独特的配方和浓度,具  相似文献   

18.
最近,全国数十种报刊杂志纷纷刊登广告称:“两个月可种出冬虫夏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教授杨大荣提醒人们,人工种植冬虫夏草骗局多,切勿轻信这类“伪科技”,而上当受骗。 杨大荣介绍说,冬虫夏草在野外的一生需要经过寄主昆虫蝙蝠蛾成虫期(约4天-12天)、虫卵期(约45天-72天)、幼虫期(约680天-940天)、蛹期(42天-58天)、也就是说仅蝙蝠蛾一生就需要2年至3年的时间。在蝙蝠蛾幼虫8龄后期(幼虫生长1年半左右)才会被该地区分布的我国特有真菌中华虫草菌寄生,中华虫草真菌主要寄生4龄-5龄幼虫,菌孢子在每年的8月感染幼虫,9月份菌丝体侵入蝙蝠蛾幼虫体内,10  相似文献   

19.
利用性信息素控制害虫是无公害农业生产者的一种方法,引进日本产复合搅乱剂-A的迷向法控制苹果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卷叶蛾等几种主要害虫试验,无论是连续二年还是当年的处理,其危害率都较对照降低40%~90%,且复合性信息素一次处理,简便易行。引进的桃小食心虫和金纹细蛾性诱剂进行的大量诱捕防治试验,也取得一定效果,特别是诱蛾量高于国产性诱剂的诱蛾量。  相似文献   

20.
<正>社会性昆虫能利用报警信息素进行群体防御及危险区域标记,有利于群体的存活和繁殖。凹纹胡蜂(Vespa velutina)是一种常见的捕食性昆虫,作为捕食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云南山区有饲养胡蜂、取食蜂蛹的习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胡蜂亦捕食蜜蜂,危害当地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