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大豆盛花期和结荚期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达到最大值 ,比苗期增加 30 %。玉米区土壤在同一时期水稳性团聚体也达到最大值 ,比苗期增加 2 3%。但在收获期 ,大豆区水稳性团聚体比苗期增长 16% ,而玉米区却减少 33%。大豆区团聚体 (0 5 - 1mm和 1- 2mm粒径 )对水的稳定性指数比玉米高 17 5 %。从水分能量观点出发 ,易于被作物从中吸收有效水分的 0 0 5 - 0 0 1mm和 0 0 1- 0 0 5mm的孔径孔隙 ,大豆区始终高于玉米区。作物吸收水分较困难的 >0 0 5mm和 <0 0 0 5mm孔径孔隙 ,在大豆生育期中迅速减少 ,至收获期仍低于玉米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取培养液法和偏光显微镜法研究了大豆对耕层土壤形态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以大豆根系代谢培养液处理干筛1-2mm团聚体,可使其14%成为水稳性团聚体,达到1%的显著水平。2、耕层土壤的团聚体品质及其垒结状况的改善是随着大豆生育进程逐渐形成的;尤以大豆苗期和开花期的两个代谢高峰为耕层土壤团聚体品质的改善提供的胶结构质最多;随着大豆的生长发育,期根系的穿插,挤压作用为耕层土壤复合性团聚体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3.
苗期水分胁迫对大豆器官平衡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苗期水分胁迫对大豆器官平衡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不同强度水分胁迫下,不同时期大豆各器官的物质分配比例不同.中度水分胁迫下收获期的器官平衡为:籽粒根荚皮叶片茎秆叶柄,两个品系辽51064和辽51095的叶片分别占16.31%、15.28%,籽粒分别占25.83%、28.92%,叶柄分别占6.27%、4.85%,说明大豆苗期适度水分胁迫可以改变大豆的"源.库"关系.中度水分胁迫下,辽51095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0.9956).就产量而言,正常供水与中度水分胁迫的差异并不显著,与重度水分胁迫则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土壤团聚体大小对大豆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对生长在不同粒径团聚体干旱土壤中大豆出苗和幼苗生长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土壤含水量条件下,与大粒径团聚体和未筛土壤相比,小粒径团聚体(尤其1~2mm)显著提高大豆出苗率(P<0.05),缩短出苗时间,显著增加冠干重、苗高及叶面积,显著增加总根长和根表面积,但显著降低主根直径和根干重(P<0.05).说明大粒径团聚体不利于干旱土壤大豆出苗和幼苗生长,种床内小粒径团聚体可部分地补偿土壤干旱对大豆出苗和幼苗生长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田间与盆栽试验结合的方法探讨在未施肥条件下大豆生育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种植大豆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收获期大豆根区土壤全氮基本保持平衡,增加有机质含量,减少速效氮的消耗,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6.
甜菜对耕层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大豆、玉米和小麦为对照,探讨了甜菜对耕层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甜菜与种植大豆和玉米比,耕层土壤地温变化动态相似,在作物生育期间,甜菜耕层的地温不仅不低于对照,而且还略高于对照;甜菜生育期间,在根系的伸展挤压动力下,有助于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甜菜茬耕层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总量较高,各粒级团聚体的稳定性也较高;种植甜菜对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和保持疏松的土壤结构有良好作用,甜菜茬土壤总孔隙度(0~40em)分别比大豆和小麦高1.8%~2.0%和4.3%~5.0%。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对生长在不同粒径团聚体干旱土壤中大豆出苗和幼苗生长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土壤含水量条件下,与大粒径团聚体和未筛土壤相比,小粒径团聚体(尤其1~2 mm)显著提高大豆出苗率(P<0.05),缩短出苗时间,显著增加冠干重、苗高及叶面积,显著增加总根长和根表面积,但显著降低主根直径和根干重(P<0.05)。说明大粒径团聚体不利于干旱土壤大豆出苗和幼苗生长,种床内小粒径团聚体可部分地补偿土壤干旱对大豆出苗和幼苗生长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药剂(A1:60%乙·嗪·滴丁酯、A2:60%乙·嗪·滴丁酯+48%灭草松、A3:48%灭草松)与清水对照组(A4)在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玉米、大豆苗期农艺性状、株防效及药害等级和成熟期作物产量,考察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除草剂除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对反枝苋、马唐防效好,对刺儿菜防效较差。药后15 d,A1与A2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均在75%以上,其中A2对马唐的株防效达到了100%。药后30 d,各处理下的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A1对反枝苋的株防除效果最好为88.89%。玉米、大豆产量在A2处理下最高,分别较清水对照组高33.7%、39.4%。3种除草剂对玉米、大豆幼苗都有一定的药害症状,但药害等级均小于1,从株防效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A2更适用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不同轮作系统中作物根渗出物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作物根渗出物对大豆种子的化感作用,用滤纸法研究了6种轮作系统中5种作物根渗出物对大豆种子发芽及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在大豆连作(S…SS) 12年区土壤中种植后,在其根渗出物中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为63.3%,与玉米-大豆-玉米(CSC)轮作区相比(发芽率96.7%),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小麦-大豆-小 麦(WSW)、大豆-小 麦-玉米(SWC)和玉米-大豆-玉米(CSC)轮作区种植甜菜后,与相应轮作系统中种植其它作物相比,大豆种子在甜菜根渗出物中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几乎最低,且在所有供试轮作系统中种植甜菜后均不利于下茬大豆种子发芽后的芽生长;而在所有轮作系统中种植亚麻后,其根渗出物更好地促进了下茬大豆种子发芽,且芽长势良好.玉米除了在小麦-大豆-小 麦(WSW)轮作区外,在其它轮作系统中种植后对大豆种子发芽影响不大.在玉米-大豆-玉米(CSC)、大豆-小麦-大豆(SWS)和裸地(Nudation)中小麦根渗出物利于大豆种子发芽和芽生长.总之,同一作物在不同轮作系统中种植或不同作物在同一轮作系统种植后,作物的根渗出物对大豆种子发芽和芽生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干旱胁迫下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抗旱能力的差异,选用8个转BADH基因大豆株系作为实验材料,在干旱胁迫处理下,研究转基因大豆叶片中BADH基因表达量变化,鉴定萌发期和苗期抗旱能力的差异。最后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大豆的产量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转基因大豆叶片中BADH基因表达量较高。萌发期转基因大豆发芽指数比非转基因大豆提高了2.5%~16%,活力指数提高了0.5%~6%,与非转基因大豆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苗期转基因大豆中的脯氨酸含量比非转基因大豆增加9.9%~16.5%,POD活性比非转基因大豆增加了1.2%~10.5%,干物质重增加14%~49%,而丙二醛含量比非转基因大豆减少0.4%~12%。产量性状鉴定表明,8份转基因大豆材料中有7份增产,增产幅度为1.23%~8.02%;1份减产,减产幅度为0.02%。干旱条件下,转BADH基因大豆具有较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