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电价偏高这一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都极为关注。农村电价偏高,一方面:农民尽量少用电,甚至不用电;另一方面:直接加重了农民负担,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电价偏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一是农电管理体制不顺,造成农电管理和农村电价管理混乱。二是...  相似文献   

2.
广西区苍梧县致力降低电价 ,加强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使该县用电户剧增 ,用电量飚升。据该县电力公司统计 ,全县现有用电户超过 13万户 ,比网改前增加了 4.3万户以上 ,增长47.8% ;2 0 0 2年至今售电 2 .6亿kWh ,同比增长 3 6.7% ,达到了售电最高峰。苍梧县从 1999年起 ,陆续投入近 1.3亿元进行农网改造 ,全县低压电网线路损耗由原来平均 3 5 %降至 13 % ,照明用电电价由原来平均 1.3元 /kWh降至 0 .615元 /kWh ,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减轻农民负担 0 .2亿元。为了进一步刺激农民大胆用电 ,苍梧县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电价 ,丰水期 ( 5…  相似文献   

3.
轻农的思想误区。有的人认为农村市场是小头,不需要开拓就可以带来丰厚的利益。因此,电力销售中存在一些不适应市场要求的现象。一方面电网有电送不出;另一方面,有的用户用电又得不到保障,时常因检修工作协调不好造成频繁停电。3. 电价偏高虽然广大农民有着较强烈的电力消费需求,但由于线变损高、管理差等诸多问题,致使有的地区电价居高难下,老百姓无法使用,挫伤了农民的用电热情,这也是用电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我们对全盟各乡镇的调查发现,同等经济条件下,由于农村到户电价水平的不同,直接带来了电力消费水平的差异。电价…  相似文献   

4.
典型之一 河南省长垣县张三寨乡草坡村,共有430户、1630口人.在改网前,该村低压线路供电半径长达700米以上,生活用电电价最高时每千瓦时达1.3O元,低压线损率高达25%~30%,生活、动力用电电压分别低至150~160伏、300~310伏,月用电量为2000千瓦·时左右.1999年元月初,该村开始动工进行低压电网改造,于月底竣工.国家投入改网资金14.9万元,村里自筹农户改网配套资金3万元.共新建10千伏线路0.8千米,新建80千伏·安配电台区一个,改造50千伏·安配电台区一个,新建400伏线路2千米,改造O.2千米,使低压线路供电半径缩短到400米以内.经过3个月的运行,低压线损率平均在8.5%以下,生活、动力用电电压均提高到正常水平,低压电价降到每千瓦时O.70元,月用电量增长到6000千瓦·时.电费收取也发生了可喜变化.过去是经常拖交,10天都难收齐,现在只要广播上一说,农民都自觉来交电费,两天即可收齐.  相似文献   

5.
1 整顿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民多用电目前,制约农村电力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电价电费偏高.就电力部门来讲按政策收取的电费并不高,但造成电价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1.1 地方政府出台电费电价政策,使用这批资金用于本区域内的  相似文献   

6.
农村电价电费高,高的出奇,高的惊人。有资料表明,农村电价有高达千瓦·时3.6元,甚至 4元。与城市电价千瓦时 0.4元(上下)相比,高出10倍左右。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农民负担是关系国家安定、人民团结的大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农民电费负担重,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情特色造成的城乡用电电价差别,又有农电管理体制不顺出现管理盲区致使电费偏高;既有电网设备陈旧形成损耗过大,又有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使农民用电负担过重。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更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农村电价管理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农村用电的“三乱”及“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基本上被遏止,让农民用上明白电做得比较好。笔者认为真正减轻农民用电负担做得还不够。有两个突出的矛盾,其一,为降低农村电价,村电工的报酬就不能高,要提高村电工的报酬,就要加重农民用电负担。因此,使村电工的报酬得不到适当的解决。其二,要管理好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电价工作,需要一支稳定的素质高的农村电工队伍,而大部分村电工的报酬偏低,达不到同等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致使农村电工思想不稳定,更换频繁,素质低、事业心不强,农村电价管理工作上边抓得紧,下边落实难。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网的负荷率普遍偏低,这主要由于农网的高峰、低谷负荷相差较大。导致农网负荷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高峰用电偏高,而平均负荷偏低,表现在:1农村生活用电增加较快,使农村生活用电本来比重较大的情况加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用电...  相似文献   

9.
舒旭辉 《农电管理》2003,(10):11-12
均价能否提高?均价如何提高?这是当前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实施现实中的均价增长,既要作战略上的长远考虑,也要有战术上的重点突破。一、 用电结构的优化是提高售电均价的长期方针我国现行电价制度,是按照不同的用电性质和电压等级分别计价,即所谓目录电价。鉴于成本性质不同,目录电价中对大工业用户执行两部制电价,目录电价之外还有分时电价和力率调整电费。售电均价正是为了评价这种复杂的电价总水平而提出的一个加权平均概念。在一定的时期里,由于电价相对不变,均价就是一个由不同用电性质影响的结构函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低压电网中很少采用无功补偿措施,电压和功率因数长期偏低,综合电价偏高,农民负担加重.下面对农业泵站进行无功就地补偿的必要性及选择、使用方法作简单讨论.1 进行无功就地补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新的农业生产用电电价政策出台后,把水产养殖、花圃(电加热)、蔬菜种植、茶叶种植等列入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范围,江苏省淮安供电公司楚光农电公司在26个供电所严格执行农业电价政策,以“惠农助农,共赢共荣”为落脚点,引导农民多用电,用好电,推动了供电增供扩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开展“两改一同价”工作 ,云南省农村电网改造效果显著 ,电价大幅降低 ,省网 95个县为农民减负达 5亿多元 ,共有 14 0 0万人获益。目前 ,全省县及县以下用电总量达 15 1亿 k W· h,与改造前相比增长了 4 5 .9% ;农村用电量达 5 1.97亿 k W· h,增长了 31.74 % ;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 4 5 .83k W· h,增长了 2 2 .9% ;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云南农村电气化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益阳电业局,同物价部门一道,大力整顿农村低压电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每年减轻农民用电负担近2000万元,连年被评为全省农村电价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4.
我是在1982年经群众选举当上电工的.当初我村仅有的一台50千伏·安高能耗变压器,要供4个组用电,线损率高达40%,生活用电收费都是采取“包灯”的办法,每千瓦·时电价高达3元以上.高电价使农民望电兴叹,群众编起顺口溜:“电线杆子竹棍撑,有电家家点油灯,家电设备当摆设,抽水碾米靠人工.”农民怨声载道,村组干部束手无策.面对这个破烂摊子,我向村委会写出建议,村委会经过数  相似文献   

15.
降低农村电价,一是管理,二是降低线损.降低线损是降低电价的技术保证.本文着重对影响农网线损的有关技术问题及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做些探讨.l 线路电压降过大.原因:导线截面过小,电压降和功率损失过大.解决办法:(1)更换导线或调整供电区,控制供电半径,减少线路迂回.(2)变电所、配电变压器均应设置在用电负荷的中心,使较大的电流只通过较短的线路即可到达用电地点.(3)适当提高供电电压.线路的功率损失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电压提高5%,功率损失将减少9.3%.(4)控制供电电压偏差.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相似文献   

16.
喜:网改后每年为温宿县农民减负1 300多万元 温宿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麓,全县总面积14 569 km2,总人口20余万,全县共22个乡、镇、场,104个行政村.自1998年国家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政策以来,全县共投入农网改造资金1.1亿元.目前全县的农网改造工程已基本结束,网改后农村电价也从网改前的每千瓦时1~1.5元降到了现在的每千瓦时0.55元.全县每年农村的用电能量近2 600万kW·h,如按照每千瓦时电价平均降低0.5元计算,每年可减轻农民用电负担1 300万元左右.因此农网改造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农网改造期间,许多老百姓还自愿为网改施工队伍挖电杆坑,清理线路走廊等.电通了,电压稳定了,电价下降了,老百姓自然也就乐了!  相似文献   

17.
赵艳鑫 《农村电工》2010,18(5):15-15
1县级供电企业电价现状及弊端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执行的电价仍由政府定价,目录电价按用电性质分为大工业、一般工商业、居民生活、农业生产4类电价,其中大工业电价执行两部制电价,除居民生活用电外,所有用户均执行按电压等级定价,对于100 kV·A以上的动力用户进行功率因数考核,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相似文献   

18.
用计算机在农村进行收费已在部分县(市)实行,但有的仍然采用农村低压对档电价,这样就和城镇电价存在一定的差距.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已经正式颁布,在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农业用电价格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农民生活用电与当地城镇居民生活用电应当逐步实行相同的电价”.为了使农民生活用电电价和城镇电价相同,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电价偏高是农民近几年来反映的热点,也是党和政府要求减轻农民负担的重点。虽然各级地方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电价进行了清理整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电力管理机构,使农村电价管理逐步规范化。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部门之间的利益磨擦明显加剧,相互争利的逐步升级,导致电价偏高偏乱的问题日益明显。从笔者调查的某县8个乡镇农村到户电价来看,同一时期的电价少则十几种,多的近20种,每千瓦时的电价一般都在0.80元-1.20元之间,少数自然村的电价则在1.50元以上。昂贵的农村电价,引起了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电工统管势在必行农民承受着诸多方面的经济负担,而电费则是农民付出中较多的一部分,电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负担的轻重.过去我们郑郭乡的农村低压电价一直居高不下,1995年6月底电价合格率仅14%,电价平均1.00元以上.用电高峰的5月份供电量18万千瓦时,残损率60%的占大部分,因电费收缴问题经常停电.孟营行政村年年为群众生产、生活用电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