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农田鼠害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鼠不但取食种子,咬啮青苗,造成缺苗断垄,而且取食即将成熟或已成熟的作物,破坏田间环境。给耕作及灌溉造成极大不便,已成为农业生产和田间试验的一大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
近年 ,由于受气候、耕作、栽培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害鼠猖獗。老鼠不但取食种子 ,咬啮青苗 ,造成缺苗断垄 ,而且对即将成熟或已成熟的作物取食、盗藏、破坏 ,使粮食丰产不能丰收 ;同时破坏田间环境 ,给耕作及灌溉造成极大不便 ,已成为农业生产和田间试验的一大自然灾害。1 农田害鼠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1.1 主要害鼠种类调查表明 ,本地害鼠主要有黄毛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及东方田鼠等。其中黄毛鼠为优势种 ,占 6 0 %左右 ,其次为占 15 %~ 2 0 %左右的褐家鼠及黄胸鼠。1.2 危害特点一般说来 ,旱地 ,地形复杂的荒、沟坡地 ,耕作管理粗…  相似文献   

3.
农田害鼠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 ,由于受气候、耕作、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农田害鼠渐趋严重。老鼠不但取食种子 ,咬啃青苗 ,造成缺苗断垄 ,而且对即将成熟或已成熟的作物取食、盗藏、破坏 ,使粮食丰产不能丰收 ,同时破坏田间环境 ,给耕作及灌溉造成极大不便。我县常年受害面积二十五万亩以上 ,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45 %左右 ,年损失粮食数百万千克。加之龙陵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复杂 ,有利于害鼠的生育繁殖 ,据调查 ,我县平均每亩农田有鼠类10.54只 ,超过防治指标3%夹次的4.51倍。一、农田害鼠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1.主要害鼠种类。调查表明 :我县主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受到气候变化、耕作制度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滦南县境内鼠害猖獗,不但为害作物、取食粮食、破坏田间耕作环境,对人畜安全也构成一定的影响,已成为一大公害。为此,做好鼠害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获毒的最佳取食部位和最短吸食时间,为生产实践中防治柑橘黄龙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PCR测定了健康的柑橘木虱取食感染黄龙病的马水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cv.Mashuiju和酸橘Citrus sunki Hort.ex Tanaka的嫩梢、成熟叶和老叶24 h后的获菌效率.【结果和结论】取食马水橘3个部位的获菌效率差异显著:成熟叶嫩梢老叶.取食酸橘3个部位的获菌效率也有差异:老叶成熟叶嫩梢,其中老叶和成熟叶的获菌效率均显著高于嫩叶,但前两者差异不显著.对柑橘木虱取食2个品种的3个部位进行比较,取食马水橘嫩梢的获菌效率显著高于酸橘,而取食酸橘老叶的获菌效率则显著高于马水橘,取食2个品种成熟叶片的获菌效率差异不显著,2个品种整株总的获菌效率相同,均为36.67%.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育期蓖麻叶片乙醇抽提物对小菜蛾幼虫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浸有初果期、盛果期、成熟前期的蓖麻叶片乙醇抽提物的滤纸,测定抽提物对小菜蛾幼虫的嗅觉反应;以上述3种抽提物浸泡过的包荣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抽提物对小菜蛾幼虫的取食行为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菜蛾对不同生育期蓖麻叶片抽提物有明显的嗅觉反应,其中,对2龄幼虫的驱避率存80%以上,对4龄幼虫的驱避率在65%以上.不同生育期蓖麻叶片抽提物对小菜蛾的驱避作用不同,初果期的驱避作用较弱,成熟前期的作用相对较强.3种抽提物对小菜蛾低龄幼虫的取食屠有明显的影响,但对高龄幼虫取食量的影响不明显.蓖麻叶片抽提物对小菜蛾取食行为有明显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在处理过的包菜叶片上,小菜蛾取食活动次数和每次取食活动用于取食的时间减少,平均取食间的间隔时间延长.成熟前期蓖麻叶片的乙醇抽提物对小菜蛾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明显较初果期强.抽提物对小菜蛾幼虫的存活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世界农业》2001,(11):43-44
技术简介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是指以保护农田表面土壤为目的,采用机械化耕作手段,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机械化作业方式。与传统耕作方法相比,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可以降低机械进地次数和耕翻次数,减少耕作对土层表面的破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包括深耕翻、深松、垄沟种植法、水平等高耕作、等高沟垄耕作、蓄水聚肥改土耕作、秸秆覆盖保墒技术及其相关配套技术等。其效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可以减小因耕翻次数多而造成的对土壤表面覆盖的破坏,提高土壤抗风蚀…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取食寄主与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卵成熟和寿命的关系,了解该蜂的生殖生物学,提高该蜂的生殖潜能与人工繁殖效率。【方法】通过解剖潜蝇姬小蜂的卵巢,确定日龄、寄主龄期、取食寄主对卵成熟的影响,通过生物学观察明确取食寄主能否延长雌蜂寿命。【结果】初羽化的潜蝇姬小蜂卵巢内无成熟的卵,补充蜂蜜水后,卵逐渐成熟,羽化5 d后成熟卵量最多,达7.5粒/雌蜂,6 d后雌蜂重吸收体内的卵作为营养物质,未成熟卵数量增多,达3.7粒/雌蜂;提供潜蝇姬小蜂3龄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幼虫,24 h后卵巢内成熟卵量和产卵量均最大,分别为5.82和2.85粒;取食3龄寄主后,雌蜂成熟卵量在羽化后3、5、7 d后分别达 6.8、10.3和7.2粒,显著高于取食1龄寄主和蜂蜜的雌蜂;取食对雌蜂的寿命没有显著的影响,取食1龄、3龄寄主雌蜂的平均寿命分别为28.3、29.26 d,取食蜂蜜的雌蜂平均寿命26.8 d,三者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取食寄主能够增加雌蜂卵巢内成熟卵量,但是取食寄主后雌蜂寿命没有延长。  相似文献   

9.
寄主植物叶片生长阶段对椰心叶甲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椰子(Cocos nucifera Linnaeus)、酒瓶椰子[Hyophorbe lagenicaulis(LH.Bailey)HE.Moore]、老人葵[Washingtonia filifera(Linden ex Andre)Wendland ex de Bary]3种寄主植物2种不同生长阶段叶片——未展开的心叶平和成熟叶片对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幼虫牛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幼虫的生长发育与寄主叶片的生长阶段戈系密切。在3种寄主植物中,心叶上的幼虫存活率均高于成熟叶片上的。取食椰子和老人葵心叶的幼虫发育历期比取食成熟叶片的长,取食心叶的分别为33.55d和56.23d,取食成熟叶片的为28.45d和26.15d;取食酒瓶椰子心叶的幼虫发育历期比取食成熟叶片的短,取食心叶的需要20.15d,取食成熟叶片的则需34.86d。叶片生长阶段对虫重和蛹重的影响表现为取食椰子和酒瓶椰子心叶的重于成熟叶,取食老人葵的则相反,但取食椰子和老人葵的蛹重差异不显著,取食酒瓶椰子的蛹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我国对农田处理所进行的一种具有保护措施的耕作技术,它对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等,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点以及技术内容入手,使广大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随着传统耕作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农药控制杂草生长,耕地深翻虽对作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现实分析来看,它对作物生长虽然创造了松软环境,但同时也对地表造成破坏,对土壤中的生物存活造成一定影响,这种人与自然的矛盾将  相似文献   

11.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属双翅目、潜蝇科,是鞍山地区保护地番茄最常见、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雌成虫刺伤叶片,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造成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破坏叶绿素和叶肉细胞,影响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发育延迟、枯死。此外,幼虫的隧道和成虫取食的刺伤可以促使侵染性病害发生,幼虫和成虫通过取  相似文献   

12.
高军  顾爱祥  周福才  李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02-12103,12110
[目的]了解不同生育期蓖麻叶片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的影响,为蔬菜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了3个生育期(初果期、盛果期、成熟前期)蓖麻叶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嗅觉反应、取食行为和幼虫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2龄和5龄幼虫的驱避率均在69%以上;和对照相比,幼虫对处理包菜的取食量下降了42.46% ~47.08%,取食活动次数和取食时间减少,幼虫的成活率下降了38.10% ~52.39%.3个生育期的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驱避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成熟前期、盛果期、初果期,但在斜纹夜蛾幼虫的取食量、成活率上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蓖麻叶片对斜纹夜蛾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和抗生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老虎在扎兰屯市主要危害春播作物幼苗,同时还取食灰菜、刺菜等多种杂草.低龄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叶上出现透明小孔,造成“针孔状花叶”.3龄后进入暴食阶段,从地表咬断茎的基部,造成“切茎”.危害玉米、大豆、葵花、高梁、谷子幼苗,时常从茎的地下部分蛀入,造成“枯心苗”.3~4龄幼虫一夜可咬断幼苗3~5株.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 技术简介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是指以保护农田表面土壤为目的,采用机械化耕作手段,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机械化作业方式.与传统耕作方法相比,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可以降低机械进地次数和耕翻次数,减少耕作对土层表面的破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17,(5)
<正>1.花椒园的耕作管理(1)免耕法主要是利用除草剂除草,土壤不进行耕作。这种方法可保持土壤的自然结构、节省劳力、降低成本,宜在土层深厚、土质好的果园采用,尤其是在潮湿多雨地区,刈草与耕作均有一定困难,采用此法较为有利。但长期使用除草剂,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药残留,故要注意除草剂选择,并交替用药。(2)生草法生草法即除树盘外,在树行间种植禾本科、豆科等草种或自然生草(幼龄树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玉米种植大国,如何在保证玉米产量、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减少对种植地的破坏,保障玉米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历来是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世界保护性耕作技术思想引领与我国配套农机具研发能力提升支持下,经过农业科技工作者近20a的探索实践,我国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不断成熟,为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实现玉米种植既高效又环保目标提供了有效支撑技术。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介绍了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优势与应用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正>1.主要特点NF-502轻型履带拖拉机(见第24页图3)是为解决水田(特别是丘陵区)保护性耕作而研制的一款动力机械。该机结构紧凑,设计新颖,采用静液压传动先进技术,从而实现了无级变速,操作轻便灵活;独特的橡胶履带三角传动,提高了机器的离地间隙,使该机具有水田高通过性能,减少了对田底层的破坏,从而实现水田保护性耕作;成熟的半分置式三点液  相似文献   

18.
淄川区位于山东省中部,属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非常紧缺.传统耕作方式多年来一直以翻耕、旋耕为主,致使土壤活土层变浅(长期旋耕的土地活土层只有15cm左右),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切断或阻碍了耕层与底土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造成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变差,加快了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流失,致使粮食及经济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容易造成土壤风蚀、农田扬沙(尘),形成沙尘暴.农作物秸秆除少量青贮外,大多采用焚烧处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烧掉土壤养分和水分,影响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致使土地干旱,并对田间林网、公路交通和航空飞行等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是对现有传统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和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探索中取得成功的一次尝试,是主要适用于干旱地区的一种新的耕作方式。它的特点是:用大量(不少于秸秆量的1/3或不少于秸秆长度的1/3)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通过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一、保护性耕作的有益效果保护性耕作,能够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减少农业投入,增加农民收入。传统耕作方式在给予人们收获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的平衡,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北部干旱地区,由于传统的“耕、翻、犁、耙”耕作方法,使大…  相似文献   

20.
烟粉虱是当今许多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烟粉虱对寄主植物的危害表现为直接取食、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以及传播植物病毒病.它们将口针刺入韧皮部直接取食植物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导致植物衰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