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湿热地区夏季温室的降温问题,提出了利用CaCl2溶液除湿降温系统对温室进行降温的方法。在CaCl2溶液除湿降温系统运行条件下,确定了以喷淋室出口空气相对湿度为试验指标,分析了进口空气流量、除湿剂流量、除湿剂浓度和温度、进口空气温度和湿度等因子对试验指标的影响。通过影响因子的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得出了系统运行时影响除湿效果的显著因素是除湿剂浓度和温度、进口空气温度和湿度。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CaCl2溶液喷淋除湿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5%,为中国南方高温高湿的温室夏季降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除湿降温的目的,对温室液体除湿降温系统进行了较系统的设计,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温室除湿降温系统中除湿室结构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设计实例,提出了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对温室除湿降温系统中除湿室结构进行设计与改进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的温室除湿降温系统中空气经除湿处理后,其湿度可从75%降低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4.
霍成英  莫柳忠  葛雪珍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123-123,142
分析了梅雨季节母猪死胎现象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其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降温除湿、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疾病的免疫和治疗等,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侧通风口高度对塑料温室气流及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降温、除湿等不同环境需求下温室最适侧通风口高度,以陕西省杨凌地区的塑料温室为对象,采用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对4种侧通风口高度(40、60、80和100cm)下室内的流场、气温、相对湿度变化及分布均匀性进行研究;模型经过实测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各测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2%和2.0%。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侧通风口高度的室内平均风速由高到低依次为距地面60、40、80和100cm;温湿度瞬时变化速率随通风口高度升高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侧通风口距地面100cm时,室内的温湿度均匀性最优,60cm的次之,27个测点的温湿度变异系数较同时刻100cm高度仅高出1.1%和3.0%;综合考虑降温及除湿需求,侧通风口距地面60cm时室内气流运动活跃,适合夏季降温排湿和换气补气;在距地面60cm基础上提高侧通风口高度,可在保证除湿效果的同时减缓降温速度,适合冬季保温排湿;降低侧通风口距地高度可减缓室内环境变化速率,适合极端天气下的通风换气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仓储适用的除湿方式,搭建仓储除湿系统试验平台。通过改变温度,设置温度为5、15、25℃,对制冷除湿方式、转轮除湿方式的除湿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除湿效果通过除湿能力、除湿效率、湿度场均匀性来表征,结果表明,25℃环境下制冷除湿方式的除湿效率为0.072 6 g/(kg·h·kJ),湿度场分布的变异系数为6.58%,除湿效果较好。15℃及更低温度下转轮除湿方式的除湿能力是制冷除湿方式的3~6倍,5℃时转轮除湿方式的除湿效率为0.003 4 g/(kg·h·kJ)是制冷除湿方式的4倍,在此温度环境下转轮除湿方式更加适用。研究结果可为仓储除湿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源热泵的日光温室夏季夜间降温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年高效、优质生产是日光温室的发展方向。针对日光温室夏季夜温过高、昼夜温差小且降温方法欠缺的问题,以设施园区地表水为冷源,以热泵作为能量提升、转换手段,对日光温室进行夜间降温,分析该方法的降温、除湿效果,对CO_2浓度累积的影响及系统能耗、冷凝水回收量等,探讨水源热泵用于日光温室夏季夜间降温的环境调控能力及节能节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夜间(20:00-06:00),水源热泵系统可有效降低试验温室内气温,平均温度比自然通风的对照温室低2.6-2.9℃;同时,试验温室内气温低于室外气温,平均温差为1.6-1.7℃。试验温室内夜间平均相对湿度为74.3%-78.6%,比对照温室降低了8.9%-12.6%。在06:00时试验温室内CO_2浓度可达1 430-1 660μL/L,约为对照温室的1.3-1.9倍,可在日出后一段时间内提升试验温室内作物的净光合速率。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稳定,日均制冷耗电量为19.3-19.9 W/m~2,日均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值可达4.1-4.4。系统制冷耗电量及COP受进风温度、含湿量的影响,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系统降温过程冷凝水回收量实测值为0.37-0.45 kg/(m~2·d),可节约18%-21%的灌溉用水量。研究表明,水源热泵系统可有效用于日光温室夏季夜间降温、除湿,有助于CO_2浓度累积,并具备良好的节能、节水效果。该研究为日光温室安全越夏生产提供了有效的环境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采用水循环烟囱和水池系统,分别建立两种不同的封闭温室,比较两种方法的降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地面100 cm高度处,使用水循环烟囱的温度比不使用降温系统的温度平均降低8℃左右.在地面100 cm高度处,白天湿度值均保持在45%~75%,适宜作物生长.利用水池降温除湿,相比附近另外一个封闭温室,距地面50 cm高度处温度降低10℃左右.11:30-15:00之间,地面50 cm高度处的最高温度为32℃,基本接近外界温度.封闭温室的湿度较适宜植物的生长发育,但白天50cm高度处的湿度保持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采用水循环烟囱和水池系统,分别建立两种不同的封闭温室,比较两种方法的降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地面100 cm高度处,使用水循环烟囱的温度比不使用降温系统的温度平均降低8℃左右。在地面100 cm高度处,白天湿度值均保持在45%~75%,适宜作物生长。利用水池降温除湿,相比附近另外一个封闭温室,距地面50 cm高度处温度降低10℃左右。11:30-15:00之间,地面50 cm高度处的最高温度为32℃,基本接近外界温度。封闭温室的湿度较适宜植物的生长发育,但白天50cm高度处的湿度保持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结合昆明市的气候特点,分析了连栋玻璃温室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设计了适合昆明市气候特点的温湿度调节系统.该系统采用了自然通风的方法进行降温除湿和夜间卷帘保温凋节策略,设计了温湿度模糊控制器,并制定了模糊控制规则;经过模糊实现后,完成了对各个执行机构的控制,使温室作物获得了最佳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一种用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的特种纸板(定义为除湿纸板)的配方及性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分散剂是抄成除湿原纸板的关键;除湿纸板的除湿性能不但与除湿剂的量和相对湿度有关,而且与除湿原纸板的定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木材热泵除湿干燥机节能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湿空气的旁通率对热泵除湿干燥机除湿比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湿空气的旁通率对除湿效率和除湿比能耗有着显著的影响,且最佳旁通率与干燥机所处工况和湿空气参数有很大关系。该文还从实验角度证明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用热泵供热可节省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3.
推导了热泵除湿干燥机组可以有效除湿的空气旁通比范围,研究了空气旁通比与蒸发温度、露点温差的相互关系,建立了空气循环系统与热泵系统的耦合关系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空气旁通比与蒸发温度、露点温差成负倒数形式的非线性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精确控制热泵除湿干燥机组的运行状态,提高热泵除湿干燥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刘鑫钰  高建民  刘冬  王天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229-9230,9232
[目的]确定木材除湿干燥各阶段的最佳旁通率,降低除湿比能耗。[方法]以杨木为试验材料,采用GGS-2/1除湿干燥机进行干燥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旁通率下的除湿率和除湿比能耗研究旁通率对高温除湿干燥节能效果的影响。[结果]杨木含水率在60%~25%阶段开启除湿机可达到节能效果。随着湿空气相对湿度减小,最小除湿比能耗对应的最佳旁通率增大。在干燥第一阶段,相对湿度为79%时,最佳旁通率为0.3,除湿比能耗达到最小值0.63 kW.h/kg;在干燥第二阶段,相对湿度为71%时,最佳旁通率为1,除湿比能耗达到最小值1.33 kW.h/kg;在干燥第三阶段,相对湿度为60%时,最佳旁通率为1.82,除湿比能耗达到最小值1.82 kW.h/kg。在选用的试验工况下,当旁通率达到最佳时,节能率为34%~58%。[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木材干燥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除湿干燥中临界除湿状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提高除湿效率、减少除湿干燥纯耗, 该文阐述了木材除湿(热泵)干燥系统中的空气流程和状态变化. 从湿空气热力学分析的角度,提出一定制冷量和含湿量状况下,湿空气除湿效率为零的临界焓值的概念;指出除湿效率大于零的必要条件及提高除湿效率的途径;进而由临界焓值的概念在湿空气的焓-湿量图上绘出了不同露点温度下的临界干燥曲线,并划分出除湿区,为预测除湿效率与除湿量以及除湿机的优化控制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地被认为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有效途径。目前,许多研究提出了城市绿地降温作用的不同量化方法,其中每1%的绿地覆盖率增加导致温度的降低量被定义为绿地降温效率(CE)。当前城市绿地降温效率的不同研究主要从地表温度与空气温度两方面开展。这些研究均证实了城市绿地降温效率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不同的差异。本文通过整理回顾城市绿地降温效率的相关研究,总结城市绿地降温效率选择不同温度指标的研究结果,综述城市绿地降温效率的时空特征,以帮助理解城市绿地与城市热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密集烤房是烟叶烘烤的重要载体,控制系统是获得优质干烟叶的重要途径。针对现有密集烤房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现有密集烤房的内循环除湿改造方案,设计了改造烤房加热除湿装置和控制系统。加热除湿装置集成了3个结构和原理均一致的加热除湿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均能独立完成加热、除湿功能;控制系统以STM32系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装烟室内的实时干、湿球温度,由STM32单片机内嵌烘烤控制程序根据烘烤控制参数、实时干湿球温度智能决策并输出信号到加热除湿装置,控制和协调3个加热除湿子系统分别工作在加热、除湿状态,使制热除湿系统能够按照烟叶烘烤工艺曲线进行智能开关和模式切换,以实现烟叶的自动化烘烤。本密集烤房和控制系统具有烘烤成本低、能耗低、控制过程细致、无有害气体排放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木材热泵除湿干燥的研究进展,并对木材热泵除湿干燥技术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现行的密集烤房普遍采用开式除湿,一方面因排湿气流余热损失导致烤房的能量利用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因烟叶烘烤过程中产生的香气成分及其它有益于提高烟叶烘烤品质的气体成分随排湿气流排至室外,导致烟叶烘烤品质降低。此项研究旨在提高烟叶烘烤品质及能源利用效率。【方法】基于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冷凝除湿的方法,设计并搭建了一种以室外新风为自然冷源的闭式热风循环风冷式重力热管冷凝除湿装置,采用"七步式"烟叶密集烘烤工艺,测试分析了闭式热风循环风冷式重力热管冷凝除湿系统的除湿性能及烟叶提质性能。【结果】风冷式重力热管冷凝除湿系统的平均显热效率、潜热效率、全热效率分别为52.75%、21.23%、33.19%;系统的析湿系数在1.32~3.16;在排湿量最大的定色后期,系统的除湿负荷可达32.92 kg·h-1。与对照密集烤房相比,燃料消耗量降低0.57 kg·kg~(-1),烟叶烘烤成本降低0.48元·kg~(-1),烤后上等烟比例平均提高7.4%,中等烟比例降低2.2%,下等烟叶比例降低5.2%,烤后烟叶均价提高0.87元·kg~(-1)。【结论】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风冷热管冷凝除湿系统能够对流出装烟室的排湿气流进行有效冷凝除湿,除湿、换热及节能性能良好,且烤后烟叶的提质增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介绍了作者自行设计的高温除湿干燥机的特点,以及在木材干燥生产中的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该高温除湿干燥机利用清华大学研制的高温环保工质HTR01直接灌装R22制冷机组.除湿机出口风温可稳定达到86℃以上,能够与常规蒸汽干燥窑干燥工艺相匹配.除湿比能耗(SPC)在0.38~1.04之间.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减少压缩机损和压缩机入口管路的损可以提高设备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