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守宝 《甘肃农业》2005,1(12):130-13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经典表述,为我们研究探索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理论原则。马克思认为,机器和资本在农业中的使用是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直接原因,但劳动力的价值反过来影响机器的采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转移的规模、方式和方向都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同时也开拓了工业所需要的国内消费市场;发展教育和治理贫困是大工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据分析统计,合肥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如下:转移数量越来越大;转移空间以本土为主;转移性别比高。为此,提出发展乡村旅游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措施,从而有效地解决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弥补传统转移渠道不足,进一步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  相似文献   

3.
朱守忠  郇刚 《山东农业》2002,(10):21-2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据2000年底统计,济宁市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20.7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数为90.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为了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我们对济宁市影响和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农业劳动力转移、粮食安全与农民长期增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问题都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农业劳动力与农民收入,农业劳动力与粮食安全的实证分析得出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但农业劳动力转移一些障碍性因素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农业劳动力转移还会在短期内影响到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要从农业、农民、社会等层面出发,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现象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中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多,据调查,我国农村常年剩余劳动力大约可占农业总劳动力的45%左右。当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吉木乃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吉木乃县劳动力转移状况。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偏远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以寻找适应偏远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最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7.
英·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保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76-4477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分析了英、美国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积极引导农业“兼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等为特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分析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解决途径。从农村教育这一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隐含实现条件出发,提出农村教育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因素,进一步分析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业转型、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非农产业等要求的不适应性;根据农村教育的瓶颈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3):122-124,53
解决"三农"问题促使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科学合理地转移。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农业人口比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大。以贺州市为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大,向其他地区转移人数多、转移速度呈下降趋势以及吸收弹性小等问题。而向其他地区转移存在着一系列弊端,如劳动力结构失衡,农业现代化受到制约,农村社会问题尖锐,民族文化传承受到阻碍等。从长远考虑建议大力发展贺州市的旅游、房地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贺州本地转移。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成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别从工业化的进程、农业自身的发展、政府行为、劳动者素质等角度,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1.
葛县林  胡胜德 《甘肃农业》2008,(1):33-34,36
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事实上并非全都属于刺余劳动力,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非剩余劳动力。也就是说这部分非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到了农业生产。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完全有可能导致农业劳动力供给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严重失衡,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因而在土地流转和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应及早规划,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2.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要以农业领域自身拓展及多元城镇化发展为依托,以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制度保障,多举措并用以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提高劳动力的转移效率,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时代的产物与体制的结果,当前再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歧视性意义;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不同的政策含义,当前应该提农村劳动力转移;本文分别引入了技术学派的"定额法"和经济学派的边际生产率法,探讨农村劳动力剩余率的计算方法与农村失业现实及失业率的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有人把农村人口外流说成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表现,主张走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靠工业扩张、城市膨胀来吸纳和消化的路子.也有人认为,农村出现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受阻,农村经济结构单一,长期重“农”轻“副”有着直接的关系.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必须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各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陕西省为例,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时,既要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还要充分挖掘农村自身就业潜力,让农民就近就地实现就业;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西安咸阳城市圈建设,全力打造杨凌示范区的规模化效应,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6.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农民问题更加突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多是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必须要将多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农业外部去,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将市场营销中推与拉的理念运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中,可构建出推与拉的理论模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必须要将推与拉结合起来,在推与拉中寻求平衡点,才能使转移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乐亭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如何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和转移,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一、乐亭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与特征1. 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占转移总数的40.7%,其中服务业用工316万天,占第三产业转移总数的68%。2. 转移劳动力的素质以初中为主。2002年乐亭县转移的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1%,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4%。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成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相对减少,依靠传统作业的农民被剥离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以河南省鹿邑县柏木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情况为例,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调查发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农村就业岗位不足、人力资本素质低、就业政策扶持力度小等现实问题。对症下药,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城乡对接;加强技能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等是合理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朱臣 《世界农业》2007,(6):19-2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又较低,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存在许多相似和可借鉴的地方。本文通过探究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解决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枉和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0.
赵福春 《山东农业》2003,(12):49-50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趋势是,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在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随着农业的分工水平进一步提高,还会出现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劳动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事关发展全局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的必然现象,是与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在二元结构消解中实现的,二者互为前提,是同步的、互动的、相伴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的根本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及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