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水域的渔业污染与自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渔业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人工投饵。增殖和不投饵养鱼则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用人工配合饲料每生产1kg鱼,有约800g有机物、70g氮和14g磷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水体,导致水域富营养化。磷含量是水域污染的敏感性指标。渔业污染的强度和养殖容量成正相关,与水域的容积成负相关。在流动的水体中,则和流量成负相关。当三峡重庆库区网箱养殖规模按渔业水面1‰设定,网箱面积为40hm^2,单产90t,总产5.4万t鱼时,磷污染强度为0.00176mg/L,相当于湖库Ⅱ类水质磷含量指标0.025mg/L的1/15。污染强度为0.1008mg/L。有机物污染将造成三峡水库水域溶解氧量下降0.35~0.5mg/L,相当于三峡水库溶解氧含量指标7.0~10.5mg/L的1/20。当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磷污染控制增量确定为0.0025mg/L时,养殖容量为7.7万t鱼。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能有效降低生化需氧量,但不能降低水域的磷、氮浓度。大量放流以白鲢、草鱼、鲤鱼为主的各种鱼类和适量发展不投饵网箱养殖白鲢,是去除水中氮、磷最好的方法。在三峡水库中捕捞和通过不投饵方式养殖5万t鱼类,可消除1500t氮和300t磷,从而降低三峡水库磷含量0.0007mg/L。相当于投饵养殖5.4万t鱼造成磷污染量的40%。  相似文献   

2.
0.7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不明显,但76.8h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1.4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也不明显,48h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2.8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抑制作用迅速而明显,杀灭作用也显著;5.6mg/L以上硫酸铜能迅速杀灭裸藻。在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控制裸藻只宜用0.7mg/L以下浓度的硫酸铜,处理时间不能超过57.2h。  相似文献   

3.
增氧设备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宏斌 《中国水产》2011,(11):49-50
养殖水体中的溶氧水平关系到养殖水生动物的生存、生活和生长,进而关系到养殖成败和养殖效益的高低。根据对我国传统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水平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在水体总溶氧量中,70%左右的溶解氧来自于水体中的植物尤其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30%左右来自于大气的溶入。通常情况下,水体上层的溶氧量较高,池塘底层水体的溶氧量较低,往往低于lmg/L。溶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殖鱼、虾的摄食量、饲料转化率以及生长速度。据有关资料显示,养殖鱼类在溶氧Nc3mg/L时的饲料系数要l:t4mg/L时增大1倍;在溶氧量7mg/L时,  相似文献   

4.
孙建明  张洪  赵慧慧  纪瑾 《水产科学》2007,26(3):134-137
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采用气/水混合溶解机调节虹鳟养殖水中的溶氧量。设置4种溶氧量,分别为7.05、8.82、11.84、15.80mg/L,其中8.82mg/L为对照组,充空气;试验30d,对虹鳟幼鱼(体长13.0—18.5em)的生长率、能量收支及机体的营养组成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7.05mg/L的低溶氧组鱼在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11.84mg/L和15.80mg/L的高氧组鱼食物转化效率高,生长率明显提高。由摄食能的分配结果可见,随着溶解氧的升高,虹鳟幼鱼的摄食能用于生长和代谢的比例提高。表明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高溶解氧对虹鳟幼鱼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疣梭子蟹底充氧养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内设置底部充氧装置,增加水体溶氧、改善水体环境。从而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产量。结果表明:试验塘中苗养殖成活率为60.6%、56.1%,而对照塘为33.2%。667m^2产量达92kg、90.6kg,而对照塘产量为48.5kg。数据检测表明:在底充氧养殖模式中能使池塘水体溶氧维持在5mg/L以上。而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明显低于常规养殖塘(对照塘)。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投喂冰鲜下杂鱼与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养殖水质的影响,在室内水泥池进行了一个月的饲养试验。对水体中的COD、PO4^-P、TP、TN、NH3^--N、NH,-N、NO2^--N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投喂两种饲料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养殖一个月后冰鲜组比饲料组要高许多;杂鱼组COD、PO4^--P、TP、TN、NH3^--N、NH3-N、NO2^--N分别为25.3mg/L、2.4mg/L、2.28mg/L、3.44mg/L、3.44mg/L、2.91mg/L、0.52mg/L、0.075mg/L,而配合饲料组分别为10.2mg/L、0.58mg/L、0.855mg/L、2.17mg/L、0.29mg/L、0.048mg/L、0.03mg/L。特别是PO4^--P、TP,冰鲜组分别为饲料组的4.2倍和2.7倍。这说明投喂人工饲料可以减轻有机污染程度。特别是在控制PO4^--P、TP的增加方面效果显著。试验结果对于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淡水水体中钾、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低,在内陆淡水池塘中饲养海水虾,须将水体中钾离子的质量分数从6.2mg/L提高到40mg/L,将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从4.6mg/L提高到20mg/L,方法是把氯化钾和硫酸钾镁放在水中溶解后全池泼洒。当池水盐度为2.6时,宜施投矿物盐。水体中钾、镁离子的质量分数被调整后,  相似文献   

8.
养殖水体中水质净化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养殖水体和淤泥中筛选出4株优良的水质净化菌.各菌株经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黄色节杆菌(Arthrobacter flavescen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它们对模拟养殖水体中高达5mg/L的氨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率均能达到80%和90%以上,其中假单胞菌属还具有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净水能力,以实验室分离保存的1株光合细菌PSB1和1株芽孢杆菌BS1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人工污水中氨氮质量浓度、硫化物质量浓度、化学需氧量的变化确定2株菌混合的最优密度配比为2∶1。在该混合配比下,污水中氨氮的质量浓度由4.68 mg/L降至0.39 mg/L,硫化物质量浓度由0.62 mg/L降至0.26 mg/L,化学需氧量由4.02 mg/L降至2.35 mg/L。安全性试验表明,复合微生物净水剂砷含量为0.017 mg/kg,镉含量为1.634×10~(-4) mg/kg,均低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含量,且未检测出黄曲霉素B_1、志贺氏菌等成分,符合安全标准。为进一步探究复合微生物净水剂对养殖污水水质的影响,研究在仿刺参养殖试验过程中投放该复合微生物净水剂,测量养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及氨氮、硫化物质量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在水体pH 7.0~8.5、盐度25~35时,复合微生物净水剂对氨氮、硫化物和化学需氧量均有很好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养殖中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氨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低温下臭氧催化氧化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有效途径,并对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反应副产物进行分析。利用臭氧发生器和催化反应设备,把加入5mg/L NaBr的养殖水体与臭氧充分混合,在Br^-的催化作用下,使臭氧与氨氮产生氧化反应,产生氮气,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实验在一个9.2m^3水体、养殖密度为10kg/m^3的封闭循环式冷水鱼养殖系统中,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实验动物,在192h的换水周期内,每24小时采水样1次,检测养殖水体中的pH、溶解氧、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悬浮物等水质指标,确定低温下臭氧催化氧化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能力和使用方法。研究表明,在Br^-的催化作用下臭氧可有效氧化降解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效率可达50.11%,比臭氧直接氧化法高24.31%;降解过程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都有一定积累,但在臭氧的作用下亚硝酸能转化为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在192h降至0.089mg/L,硝酸盐为主要副产物;pH值逐渐下降,192h降至5.55,养殖过程中可用NaOH-NaHCO3缓冲液进行适当调节。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氨氮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方式,对于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养殖的循环水体处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Low-field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relaxations were measured on muscle, minced muscle and centrifuged mince from cod that had been treated under various frozen and chill storage conditions. By using multi-way chemometrics, uniexponential profiles were obtained, from which the 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s (T2-values) and the water pool sizes (m-values) were determined. Three pools of water were identified with the different relaxation times and m-values in the centrifuged samples reflecting the removal of loosely bound water. The m-values and the full NMR-signal decays were correlated to two measures of water holding capacity (WHC) in a way that WHC related to the original water content could be predicted well for the whole and the minced muscle. The centrifuged samples gave optimal predictions of WHC related to the dry matter content, probably because the centrifuged samples are similar to the samples used for measuring WHC. The twoWHC quantities were also correlated to the water distribution itself as measured by the relative pool sizes.  相似文献   

12.
水文化是城市水利风景区的灵魂,也是提升城市水利风景区品质和丰富其内涵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大力开展水利风景区建设,凸显地域特色的水文化建设已被视为水利风景区规划的首要内容。为了阐明水文化理念对水利风景区规划的重要性,探究水利风景区规划梳理和运用水文化资源,通过水利风景区规划技术手段传承水文化,基于当前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江苏昆山巴城湖水利风景区为例进行了以下研究:(1)在水文化与水利风景区的总体认知背景下,梳理巴城水文化资源,探究如何挖掘水文化资源价值;(2)从水文化资源保护和旅游项目内涵表现方面分析了巴城湖水利风景区规划困境;(3)基于巴城水文化资源布局和发展脉络,确定规划定位和和规划布局;(4)以湖城共生、水乡共融为目标,提出"红色科教、绿色体验、蓝色休闲、金色品质"四大主题旅游产品,以传承"水利文化、水乡文化、水城文化、水蟹文化"四大水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3.
黄河河口淡水湿地生态补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口地区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演变分析基础上,研究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的地表水-地下水模型,构建了湿地补水的景观生态决策支持系统和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的生态-水文模拟系统.选择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黑嘴鸥(Larus saundersi)为生态需水研究的指示物种,模拟补水量分别为2.8亿、3.5亿和4.2亿m3.模拟补水方案下,补水区域200m范围内地下水水位抬升1m以上,补水区域200~1000m范围内地下水水位抬升0.1~1m;植被类型演替,尤其是湿生沼泽、普通草甸、灌丛等面积增加;指示鸟类数量显著增加,生态承载力大幅提高,但承载水平并未随补水量持续增加而显著持续增长;湿地生态功能基本上得到恢复,湿地生态价值明显提高,但当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增加补水产生的生态价值差别较小.适宜的补水方案是:一般年份补水3.5亿m3,干旱年份补水4.2亿m3,湿润年份补水2.8亿m3.  相似文献   

14.
探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输水干线水质变化情况,为水生态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基于2003年开工建设至今29个断面长序列监测数据,采用单指标水质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t检验法,研究输水干线水质变化总体趋势和主要污染指标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输水干线水质整体向好,采样点优良比例2020年较2003年增加了33.1%。2003-2020年,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总磷浓度下降但变化趋势相对平稳;各点位调水期综合水质指数优于年内非调水期,调水对主要污染指标的浓度变化均有显著影响(Sig.<0.05)。建设初期,主要污染指标浓度空间差异显著,输水干线后半段污染程度相对较高,梁济运河段多个指标已达劣类;建成通水之际,除总磷外,主要污染指标浓度显著下降,空间差异显著缩小,部分指标仍呈现后半段浓度较高的空间特征;2020年,南四湖及梁济运河段水质改善效果明显,主要污染指标浓度空间差异进一步缩小。建议继续抓好污染防治,切实推进沿线生态建设与修复。  相似文献   

15.
以望虞河“引江济太”工程为背景,通过为期30d的受水水体为15L的室内微宇宙水生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望虞河水三种引水流量T1、T2、T3(432ml/d、864ml/d、1728ml/d)影响下太湖梅梁湾富营养化水体理化性质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动态响应过程。受水水体理化参数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三种流量的引水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受水水体复氧,降低水体营养盐浓度,且流量越大改善作用越明显。在静水条件下,实验受水水体的浮游藻类以微囊藻为主(88.9%-100%),而1728ml/d流量引水处理组中微囊藻的比例(21.1%)在第15d显著下降,微囊藻细胞的数量密度也较对照组和其它流量组有显著降低。同时,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与受水水体理化参数的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受水水体溶解氧、浊度、溶解态磷酸盐和硝酸盐氮含量与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动态变化显著相关,表明望虞河一定流量的引水导致湖水DO含量、浊度值的上升以及NO3-N与SRP含量的下降是浮游藻类群落中微囊藻密度以及相对比例降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平水期汉江上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20年4月对汉江汉中段干流以及11条主要支流的浮游植物及水体理化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汉江汉中段干支流共镜检出浮游植物6门35属51种,物种组成为硅藻—绿藻型,优势种为小环藻(Cyclotella sp.)、舟形藻(Navicula sp.)、尖针杆藻(Synedra acus)、箱型桥弯藻(Cymbella cistula)、棒胶藻(Rhabdogloea sp.)、二角多甲藻(Peridinium bipes)、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以及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0.39×106 cells L-1 ~ 3.59×106 cells L-1,生物量变化为0.39 mg L-1 ~ 3.49 mg L-1。Shannon多样性指数(0.64 ~ 2.15)和Pielou均匀度指数(0.28 ~ 0.81)变化趋势一致,干流略低于支流。结合水体理化指标、营养状态指数、污染指示种以及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汉江汉中段干支流处于轻度污染—α-中污染状况,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RDA与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TN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卫河新乡市区河段底泥-间隙水-上覆水中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别于2013年1、4、7、10月对卫河新乡段上游(S1)、人口密集区(S2)、人工拓宽河道形成的牧野湖入湖水口(S3)、湖岸静水区(S4)、湖心处(S5)和湖区下游(S6)共计6个样点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1)S1和S2底泥中总氮(TN)、氨氮(NH4+-N)含量呈现随深度增加而上升的趋势,除S3外,各样点底泥中总磷(TP)含量的垂向分布在15~20 cm处比表层含量低,但并无明显规律性;(2)S2、S3、S4样点在4月时底泥(干重)中的TN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8、2.2、1.7 g/kg,10月时TP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88、0.22、0.21 g/kg,除S3号样点外,其余各样点底泥NH4+-N的含量均在7月出现最大值,按样点号依次为25.42、37.19、14.23、12.28、34.11 mg/kg;(3)间隙水中TN和NH4+-N含量的垂向分布与底泥中的分布相似,间隙水和底泥中的TN、NH4+-N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T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4)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各营养盐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及水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滇池4条主要入湖河流(盘龙江、宝象河、柴河、捞渔河)为研究对象,同时采集农田排污口5个、城市排污口5个、雨水3个共计13个水样,按照河流流经区的不同土地类型,共布设28个样点,对其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结合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探讨了流域水化学特征对环境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滇池流域4条主要入湖河流的pH值为6.50~7.77,均值为7.03;电导率(EC)为6.3~85.0 mS/m,均值为33.0 mS/m;总溶解固体(TDS)为40~540 mg/L,均值为210 mg/L,空间上均表现出沿河流自上游向下游递增的趋势;4条主要入湖河水中阳离子以Ca~(2+)为主,占主要阳离子的65%,阴离子则以HCO~-_3为主,占主要阴离子的84%,入湖河流的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2+)型;河道径流主要离子浓度均表现为自上游向下游增加的趋势。Ca~(2+)、Mg~(2+)和HCO~-_3主要指示了研究区地质条件对水环境的作用,K~+、NO~-_3、SO■主要指示了农业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Na~+、Cl~-主要指示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使用水质快速检测箱及化学试剂对塔里木河进行采样和分析,测定了水深、水温、透明度、有机物化学耗氧、总磷、pH值、硬度、盐度、溶解氧、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余氯、总铁等16项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水体水质状况良好,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水质污染对淡水鱼类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3-1997年对黄河三角洲8条河流、3个水库和1个湖泊水质连续5年进行了监测,1996-1997年对淡水鱼类多样性开展了同步系统调查,水质评价结果:6条河流为重污染,2条河流为严重污染,2个水库轻污染,麻大湖严重污染,淡水鱼类共鉴定出102种和亚种,隶属于9目17科65属,占山东省炎水鱼类总种数的89%。水质污染已志致鱼类多样性减低,少数河流鱼类绝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