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蛋禽养殖业的发展,果林下土地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土地资源。2010年以来,荔波县从本地的4万多亩蜜柚林地资源,选择条件好4000多亩蜜柚林下土地推广种草发展山地生态鸡养殖。林下草地平均亩产鲜草3600kg以上,配套养殖瑶山鸡24万羽,节约饲料成本约30%,蜜柚产量提高了20%,取得很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果林下优质牧草栽培技术是发展果林下种草养鸡的关键技术,现将近几年来利用和创新的果林下优  相似文献   

2.
林下生态养鸡不仅可以节省饲料,养出的鸡肉质鲜嫩可口,营养价值高,绿色无污染,符合人们的现代无公害生活需求;而且,鸡产生的粪便排放在牧地可肥林肥草。草养鸡,鸡还能有效防治林地虫害,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饲养模式,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乐都区洪水镇下街村村民李国福从事林下生态养殖土鸡近6年。与镇畜牧部门密切合作,不断提高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将参与技术服务的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3.
林下养鸡是一种充分利用林下气热光土地资源的特殊养鸡形式。不仅能产生出较高的经济效益,还能降低林果树木虫害、提高林果树木肥力,是一项不可多得的一体化产业。林下养鸡虽然在不同程度上避开了鸡某些病害的危害,但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避免鸡病的大流行,还应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和卫生消毒制度,同时应注意禽霍乱、大肠杆菌、鸡白痢、球虫病等病的预防工作。对病鸡及时隔离,无价值的病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特别是林下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林下养鸡越来越成为一大热门,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其根本原因是:第一,林下养鸡是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二,林下养鸡可为林地中的林木、水果、药材等众多种植产品提供长效、优质的肥源并改善其品质;第三,林下养鸡有利于环保,解决因集约化养殖造成的环保灾害;第四,林下养鸡能有效地抑制林地种植中的虫害和杂草,以提高种植产品的单产;第五,林下养鸡对养殖户自身来说,既可节省饲料成本,也可为养殖户增加经济收益.总之,林下养鸡是一个增加农业收入,促进林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养鸡的饲料成本通常占总支出的70%左右,节约饲料能明显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1饲养管理1.1断喙雏鸡6~9日龄时断喙,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啄癖发生,而且在生长期每只鸡每天可节省饲料3.59g,产蛋期节省饲料5.59g,每产一枚鸡蛋,节省饲料1.29g。1.2笼养笼养因环境稳定、活动量小以及饲养密度大,减少了散热量,因此吃料相应减省。据测算,笼养比散养一般可节省饲料20%~30%。1.3驱虫如果鸡身上有寄生虫,则鸡吃的饲料所转化的营  相似文献   

6.
<正>一、养殖优点小香鸡林下散养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易于实施。一是减少了饲料投入。在林下散养补饲精料只需要舍养的60%~70%,可减少饲料投入。二是疾病发生少,林下养鸡能让鸡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促进鸡体机能发育,增强抵抗力。三是可生产优质无污染的"绿  相似文献   

7.
我省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生态养殖资源丰富,有200多万hm^2林下草地和700多万hm^2退耕还林地,可用于种草养鸡。林下种草放牧养鸡具有投资少、节约饲料、降低成本、减少林地草地病虫害的发生、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显著等诸多优点。鸡在开阔的草地上自由活动和采食,体质健壮、抗病力强,有利于生产安全、营养、保健的优质鸡,  相似文献   

8.
<正>一、拉市镇林下养鸡优点拉市镇位于云南丽江西部,主要种植苹果、冬桃等经济作物,具有林下养鸡的必备条件。拉市镇林下养鸡的优点如下:(1)地址的选择更加合理,可以实现科学发展,促进该区域农牧业发展。同时,还要便于管理,可以有效的防病减灾,主要是由于林业养鸡无限接近原生态养殖,鸡的生活环境明显优于全舍饲、全封闭饲养模式,鸡发病率显著降低。(2)场地已经配套设施的建设较低,林下养鸡只需要建设一定程度的简易棚舍,就可以进行养  相似文献   

9.
<正> 降低养鸡成本,提高养鸡效益,是每一个养鸡户所盼望和向往的。如何养好鸡,不外乎以下几点: 1 选好鸡的品种 因为良种蛋鸡和肉鸡饲料报酬较高。 2 改散养为笼养 因散养鸡体能量消耗大,饲料浪费严重;笼养鸡活动量小,消耗能量小,吃料也少,还便于管理。据实践,笼养鸡比散养鸡每天节省饲  相似文献   

10.
正丰宁县林业资源丰富,最近几年林下养鸡非常盛行。林下养鸡就是利用林地间隙,以围栏形成的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模式,既节省养鸡饲料成本,又为林地除害去杂,培肥土壤,提高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而且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是一种投资小,周期短,效益好,市场需求量大,既环保又安全的生态养殖模式,但由于林下养殖活动范围大,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疾病预防和治疗仍是影响林下养鸡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林下生态养鸡是在树林生态环境下,以地方品种或改良品种鸡为养殖对象,采取舍饲和林地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林间昆虫、杂草(籽)为主,人工补饲配合饲料为辅,呼吸林中新鲜空气,饮无污染的河水、井水、泉水,生产出绿色天然优质的商品鸡和商品蛋。本文对林下生态养鸡饲养关键点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练亚平 《新农村》2007,(11):22-22
果园养鸡优点很多:一是鸡有采食青草、草籽和昆虫的习性,可节省养鸡饲料和减轻果园虫害。二是鸡粪中含有氮、磷、钾等果树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可节约果园用肥。三是果园中空气新鲜,无污染,可避免和减少鸡病。所以,果园养鸡值得推广。1.场地选择用于养鸡的果园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日照时间长;园内果树树龄以3~5年生为佳;园地周围要设置隔离围栏,以便管理;根据鸡群多少和果园面积,适当搭建鸡棚,以防鸡群雨淋、日晒,并利于夜间休息。2.养鸡密度果园养鸡,鸡群一般45~60日龄开始放养,每亩(1亩=667平方米)果园可放养1000~1500羽。可用铁丝网等围栏…  相似文献   

13.
杨维红 《农技服务》2014,(11):149+136-149
<正>我县果园、经济林地和疏林地有200万亩,非常适宜林下种草饲养优质肉鸡。采用林下种草饲养优质肉鸡,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鸡以优质牧草、草籽和昆虫等作为部分饲料来源,饲养成本低(经测算,可替代20%的饲料);2、饲养环境好,具备天然隔离屏障,疾病少,成活率高;3、只需最简易的活动鸡舍,基础设施投资少,便操作,易搬迁;4、无粪污物、污水等处理问题,鸡粪排放于牧草地肥草,草养鸡,形成多级  相似文献   

14.
林地是家禽饲养的新型环境,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林地资源,亦可以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成为家禽养殖的重要途径以及养殖户增收的重要方式,有效解决了家禽与人争粮问题。但林下养鸡常处于户外环境中,很容易使鸡感染疫病,影响鸡的正常成长。本文就林下养鸡中的疫病预防技术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为有效防止林下养鸡过程中的鸡疫病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林下养鸡带来的负面影响,恢复闵行区林下生态环境,特进行了林下牧草选育和养鸡模式研究。通过试验比较,林下牧草宜选用适应性较强的"紫花苜蓿"和"菊苣";通过试验种植和放鸡轮牧,每月可节约鸡饲料0.4 kg/只,发展林下养鸡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徐燕 《农家致富》2012,(23):36-37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特别是林下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林下养鸡逐渐成为一大热门,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其原因是:(1)林下养鸡是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环节;(2)林下养鸡可为林地中的林木、水果、药材等众多种植产品提供长效、优质的肥源并改善其品质;(3)林下养鸡有利于环保,解决因集约化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4)林下养鸡能有效地抑制林地种植中的虫害和杂草,以提高种植产品的单产;(5)林下养鸡对养  相似文献   

17.
林下养鸡     
林下养鸡是将鸡群散放养殖于林下田间的养殖模式,能充分利用林地田间天然的青草饲料、昆虫饲料、清泉水等食物来源,既能节约养殖饲料成本,又能增强鸡的活动能力和抗病能力,具有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养殖成本低、成活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家鸡野养     
在发展养鸡事业中,有些地方探索出家鸡野养的养鸡新法。所谓家鸡野养就是利用林果地饲养肉鸡或蛋鸡。该法有如下好处;一是省饲料。把鸡放养在林果树林里,可以自由采食虫子、虫卵、青草、草籽、泥沙等,鸡病少,又长得快,一般良种肉鸡饲养3个月左右体重可达到1.5-2kg,一般可节省饲料30%~50%。  相似文献   

19.
果园空气清新、场地开阔,鸡只又随时能觅食到昆虫、杂草等野食,既节省饲料,降低养鸡成本,又为鸡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还能减少果树的病虫害,提高果园的土壤肥力。但是,发展果园养鸡,需注意以下诸事项。 1.合适的场地要选择地面平坦、朝阳、饮水方便的场地养鸡。有条件的可用  相似文献   

20.
《农家顾问》2014,(1):47-48
<正>野外生态养鸡能大幅度节省饲料、药物和人力投入,成本较低,产品售价高,加上纯净天然,鸡肉、鸡蛋风味独特,很受消费者的欢迎。生态养鸡,在实施养殖前,须掌握技术措施。1.选对品种生态养鸡最好选用当地土鸡品种,如湖北洪山鸡、江汉鸡,河北柴鸡,浙江仙居鸡、肖山鸡,上海浦东鸡,河南固始鸡,湖南桃源鸡,辽宁庄河鸡,广东惠阳鸡、杏花鸡、三黄鸡、清远麻鸡,山东寿光鸡,北京油鸡都是优良的地方品种,体型小巧,反应灵敏,活泼好动,觅食力强,适应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放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