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国家小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运用高稳系数法,对第4轮国家小豆品种区域试验的10个参试品种进行了高产稳产性分析,并进行了相关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品种XD-5的高产稳产性表现最为突出。运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的高产稳产性,不仅方法可行,而且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2.
根据多点试验资料,通过高稳系数、丰产性参数、稳定性参数及抗旱系数的计算,对参试玉米品种高产稳产及抗旱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试验地点间的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参试品种对不同试验地点的适应性有显著差异;灌溉增加了所有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洛玉1号和俞单3号高产稳产性最好.丰产性参数很好地反映了品种间的丰产性差异,高稳系数则较全面地反映了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综合性能.方差和变异度与玉米品种的稳产性关系不密切.参试品种间的抗旱系数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邯杂306的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2年和2003年河北省春播棉区域试验数据,利用高稳系数法和通用分析法,对杂交棉品种邯杂306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均表明:邯杂306属于超高产、稳产型棉花杂交种。该品种适宜于黄河流域棉区种植,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西北春谷区国家谷子区域试验中晚熟组品种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袁峰  杨慧卿  郭二虎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00-101,104
利用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2008年参试品种的产量数据,采用高稳系数法对参试谷子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评价;以各试点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作为环境指数,采用一年多点分析法(LSD法),利用DPS分析软件对谷子品种的地区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生07、朝108、汾选8号和太选7号具有高产稳产的潜力,属于高产稳产品种;在陕西延安和山西长治种植的谷子具有较高的产量,两地适合谷子生长,有利于谷子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稳系数法的鲜食甜玉米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2013年四川省鲜食甜玉米参试的13个品种为参试材料,应用高稳系数法进行了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SAUSH14的高产稳产性好。高稳系数法比起其他常规方法能更好地综合反映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高稳系数分析法在玉米杂交种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高稳系数分析法能准确和简便地估算品种的高产稳产性,把其分析结果与产量平均数和产量变异系数等参数结合起来,对我省玉米区域试验中的部分参试品种进行分析评价,了解其高产稳产性,为玉米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绿豆品种高产稳产性的高稳系数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稳系数法(HSC)分析了9个绿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计算了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结果表明:绿丰3号和大鹦叶绿935是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的优良绿豆品种;各参试品种的高稳系数与单产显著正相关,与变异系数极显著负相关,与标准差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高稳系数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衡量绿豆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且具有计算简便.可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麻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稳系数 (HSC)法分析了 1 992~ 1 993年度江西省红麻区域试验 5个参试品种 (系 )的高产稳产性 ,并与常规的几个评价高产、稳产的统计参数进行对比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高稳系数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衡量红麻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 ,计算简便 ,可用性强。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油菜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高稳系数(HSC)法分析1999—2000、2000—2001、2001—2002年度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22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规的几个评价高产稳产的统计参数进行对比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衡量油菜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计算简便,可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7~1998年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冬水组以及黄淮南片小麦春水组的区试结果。利用高穗系数法对参试小麦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并将高稳系数与常规的几种稳定性统计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是一个简单、准确地反映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高稳系数法是评价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9~2000年度江苏省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大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9~2000年度江苏省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大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水稻新品种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7年全国南方稻区区试中籼迟熟组11个参试水稻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水稻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高稳系数法,对2004年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东华北春玉米(二组)19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产量高稳系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70),与产量标准差呈极显著负相关(r=-0.5781),与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7803),因此,高稳系数法可作为综合概括区试玉米高产稳产性的一种方法;参试玉米品种中,沈试3005的高产稳产性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开农79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符合食用花生二级标准,油酸含量高于普通花生品种,为适用于食品加工用途的优质花生新品种。本研究对开农79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高稳系数和GGE双标图分析了其丰产稳产性。结果表明,开农79的百果重、百仁重和籽仁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开农79荚果与籽仁产量在2016年和2017年两年多点试验的所有8个参试点均高于对照豫花9326的产量。高稳系数和GGE双标图分析表明,该品种的高产稳产性优于对照品种,位于参试品种的前三位。开农79的高产稳产性较好,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前景,其较高的蛋白含量在优质专用花生加工产业及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用高稳系数法评价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稳系数(HSC)法对1994年华北春玉米区试结果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12个品种中,3138高产稳产性最好,旱21×丹85566虽然丰产性好,但稳产性差。长试19丰产性和稳产性都差。高稳系数法,简便实用,所得结果与常规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4年浙江省晚粳稻区试验的10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粳稻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既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燕  彭涛  成东梅  司清林  赵伟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81-2081,2084
采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参加2004~2005年河南省区域试验的小麦新品种(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高稳系数,结果表明:产量的高产稳产性有赖于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发展;在成穗数相同的条件下,在影响品种产量的高产稳产性方面穗粒数大于千粒重;参试品种中,周99343、郑农17、许农5号、04中36、鄢陵22的高产稳产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2009—2011年国家甜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12个参试甜荞品种(系)的高产与稳产性。结果表明:平荞7号是聚合了高产稳产性基因的优良甜荞麦品种;各个参试品种的高稳系数值与平均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变异系数极显著负相关,与标准差呈正相关,表明高稳系数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衡量甜荞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且具有计算简便、可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鉴定广东省糯玉米(Zea mays L.sinensis Kulesh)区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采用高稳系数和稳定性参数等分析方法,对9个糯玉米参试组合区域试验数据的高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最高的前3个组合分别是广甜糯1号、京科糯656和粤花糯1号;在稳定性参数分析中,广甜糯1号、京科糯656和粤花糯1号的产量高而不稳;将两种方法结合分析,结果发现表现出最好高产稳产性的参试组合是广甜糯1号.本研究说明高稳系数法能从整体上反映糯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