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缺乏成熟的、系统的学科作为理论和技术支撑,而景观生态学则以其特有的关注对象、特有的视角、思维方式、尺度选择、理论框架,在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文章以喀纳斯旅游景区为例,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结构原理、景观功能分区原理和景观安全格局原理,并在景观生态规划原则的指导下,分析了喀纳斯的景观结构、功能分区和如何维护其景观安全格局,以保证喀纳斯生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湿地是地球上三个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群落及生态效益。湿地生态旅游是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也是有效保护途径之一。福州市湿地景观类型可分为近海和海岸湿地、河湖湿地、人工湿地。湿地具有水陆过渡性景观优越、生态功能强、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但同时也有易变性、脆弱性及破坏度高的特征。目前福州市不同类型湿地面临着面积锐减、破坏严重、生态价值下降等问题,因此应对福州市湿地生态旅游进行合理规划,适当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及严格的环境审计与生态环境评价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柳州钢星高科技农业生态示范园生态景观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柳州铜星高科技农业生态示范园生态旅游景观项目为例,阐述了自然生态旅游规划中对自然环境资源的理性思考,探讨了规划中文化元素与景观元素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南街镇八一生态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项目为例,阐述了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发展条件、规划原则、指导思想、规划定位、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环境与游客容量,力求将森林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探析了森林、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生态森林公园规划,以期为肇庆市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度较高,独特性较强。对西双版纳生态旅游资源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进行分类。按照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对其生态旅游资源的生物多样性、风情独特性、区位优越性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争取政策倾斜,编制旅游规划,做好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打造西双版纳旅游品牌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旅游中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传统旅游相比较,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然而,在生态旅游中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管理不善,也会给环境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对历史遗迹和古建筑的破坏等。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在生态旅游中应采取相关措施,包括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制订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和提高公众生态旅游意识。  相似文献   

7.
抚州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抚州市具有独特的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生物景观、地文景观、农业生态旅游景观和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旅游滞后、基础设施落后、景点分散和景区容量小。为此,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坚持保护、开发与利用三统一的原则,特色原则,生态环境教育原则和市场导向原则。要实施超常规发展战略,多层次、多样化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战略和品牌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科学有效的对策措施,包括生态重建,合理规划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加快招商引资力度等,以保障旅游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框架体系,并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为例,从规划范围、性质定位、功能分区、旅游产品体系、旅游项目设计、资源保护、公众生态教育、生态旅游管理等多方面探讨生态理念在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安全的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生态安全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之一。由于对旅游与环境关系缺乏科学认识,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引发了旅游资源损害、生态环境系统失调、环境严重污染等系列的生态安全问题。基于旅游生态安全的视角,提出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切实搞好旅游环境保护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于曙明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2):23-25,33
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一些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思想和景观保护意识,造成了景观资源的退化和对保护对象的破坏。在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导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并加强景观生态管理,能够促进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达到自然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赣南树木园生态旅游规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赣南树木园的景观资源,分析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并结合旅游市场与赣南树木园的实际,阐述规划指导原则;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景观资源、提供优质服务为前提,提出生态旅游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资源特点及如何开展生态旅游的问题。雾灵山以森林为其景观资源的主体和母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浑为一体,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开展生态旅游应以保护资源为前提,发挥其教育功能,同时使保护区经营由生态屏障型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型转变。还就雾灵山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规划、管理、人材培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区内蕴藏着丰富的多彩的旅游资源。在保护区试验区内开展一定规模的生态旅游活动,既能起到向游客宣传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唤醒人们对在自然的热爱之情,又能为地方部门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针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景观资源、项目规划、旅游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张勇 《陕西林业》2011,(6):10-11
森林生态旅游是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融合森林生态及人文社会等文化内涵为对象的郊野休闲性高端旅游。使旅游者通过亲近了解自然、感受生态文化,通过拥抱回归自然等愉悦体验和身心享受,激发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近年来,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以其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游山憩水,感受自然,愉悦身心”已成为当前休闲度假旅游活动的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15.
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概况、人文经济、景观生态和旅游资源,探讨了其景观生态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方案:根据生态管理的科学规律设计生态化景观结构,合理布局景观生态功能区,制定合理的生态旅游容量。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随着人们的旅游意识不断增强,更青睐于体验及享受型的生态文化旅游,对生态旅游产品有了更高的期望,而集自然风光、养生度假、探险科考等多功能复合型生态旅游产品的森林公园,能极大地满足人们的生态旅游的需求。阐述了森林公园建设对促进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投资渠道单一、不具有知名度、基础设施落后及人才匮乏等共性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按照高起点策划、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突出主题、准确定位生态功能,便于森林公园科学高效管理和合理开发建设,依托独特的景观资源加强打造生态旅游精品路线,营造回归自然、生态和谐的游览氛围,拓宽融资渠道,允许探索以特许、营运、收费等经营权和股权质押贷款等方式进行融资建设,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加强人员培训力度。探索符合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生态旅游精品,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蒙可泉  林中衍  罗成 《广西林业科学》2004,33(2):102-106,110
在分析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主要自然景观和景点的基础上,对保护区的体验性美感质量、单因子的技术性、旅游环境生态质量、景观质量等进行评价,认为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高,生态质量好,区位优势较明显,区域经济背景值较高,具备良好的发展优势,是开展生态旅游和避暑休养的好去所。建议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前提,体现特色,以生态旅游养保护,合理有效地利用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8.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图为基本图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保护区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其景观生态现状;并提出景观生态规划先行,完善功能区区划、分区保护与开发,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持续发展的开发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剖析森林旅游景区生物资源等要素的生态安全状态及其相应的景观感知,以及它们之间的传递关系,建立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传递关系模型。通过对景区生态安全各要素的分析发现,在景区开发、游客干扰等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我国一些森林旅游景区水体、土壤、空气、声音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动植物生长生存条件发生退化,并对游客的景观感知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对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的传递性分析表明,景观感知安全是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转移到自身的一种反映,它对景区生态安全状态有一定的预知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之间的传递关系,和对景区生态安全构念的分析,建立了包括生物生存环境安全和生物资源安全要素在内的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结构,及其与景观感知安全之间的传递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20.
鼎湖山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鼎湖山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等待开发。作者根据鼎湖山生态旅游业的现状,提出了鼎湖山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的设想,应以森林旅游为龙头,形成主题丰富的森林旅游产品;同时应着力开发文化生态旅游及土特产生态旅游系列产品。并从生态旅游规划,资源保护与管理、生态旅游产业、生态教育和市场促销等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