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饲用苎麻湘饲苎1号的收获高度、干燥方式与其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设置四种收获高度和三种干燥方式。以期筛选出湘饲苎1号较佳的收获高度和干燥方法。结果表明:三种干燥方式对饲用苎麻的营养品质影响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随着高度增加,粗蛋白含量下降、粗纤维含量提高,NDF、ADF含量提高。营养品质最好的处理是45cm,最差的是90cm处理。综合考虑以75cm作为饲用苎麻收获标准,其营养品质和生物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隶属函数法评价33个苎麻资源的营养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的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品种,对国家苎麻种质资源圃中33个苎麻资源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3个苎麻资源主要营养平均含量为粗蛋白17.70%、粗脂肪2.60%、粗纤维24.97%、粗灰分13.83%、磷0.35%、钙3.56%。根据隶属函数分析结果,将33个苎麻品种分为3级,第Ⅰ级为综合营养品质优质型5个苎麻品种,Ⅱ级为品质中等型25个品种,Ⅲ级为品质差型3个品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估苎麻的营养品质是可行的,可以较好地揭示其综合营养品质,为饲用苎麻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海南省青贮青饲玉米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内6个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和3份饲草玉米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其在海南种植的适应性和饲用价值.[结果]各参试品种生物学特征、产量和营养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新饲玉14号和桂青贮1号春、夏、秋季节种植均产量较高、营养品质较好、饲用营养价值较高,且适应性强.玉草4号适合在春季种植用作青饲.[结论]新饲玉14号、桂青贮1号和玉草4号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高产、再生能力强、耐旱、适应性广等的苎麻资源——平和苎麻为亲本,采用钴60γ射线获得的饲用苎麻新品系,经过实生苗种植、优异突变体筛选,初步筛选出平优异株系平和苎麻-2,再经过品种比较试验,最终育成一个产量高、抗逆性好、粗蛋白含量高、宿根性强新品种——平和苎麻-2,2012年正式命名为饲用苎麻闽饲苎1号。在2年5点区试试验中平均年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达138.8t·hm~(-2)和28.0t·hm~(-2),比对照中饲苎1号分别增产32.15%和37.08%,均达极显著水平;闽饲苎1号生产性试验年平均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40.7t·hm~(-2)和24.7t·hm~(-2),分别比对照中饲苎1号增产18.9%和17.32%,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简要概述雀稗属牧草的起源和分布及育成品种,并详细对热研11号黑籽雀稗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以及营养价值和饲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为其推广利用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栽培方式对饲用苎麻鲜草产量和饲用价值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闽饲苎1号等饲用苎麻品种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并分析饲用苎麻刈割高度对其茎、叶饲用价值影响。[结果]试验最优处理组合为饲用苎麻品种闽饲苎1号、尿素量300 kg/hm~2、刈割高度90 cm,鲜草产量最高(137.85 t/hm2);70 cm刈割处理饲用价值最高(141.52%)。[结论]在追求饲用苎麻(闽饲苎1号)鲜草产量时,90 cm时刈割比较合适;在追求饲用苎麻相对饲用价值时,70 cm时刈割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苎麻是我国重要的纤维类经济作物,具有粗蛋白含量高、饲用价值高、水土保持和土壤修复等诸多优点。该文介绍了饲用苎麻的性能特点,并对饲用苎麻在十堰市丹江口库区的推广应用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饲用玉米品种农大108(ND108)和山农饲玉7号(SY7)不同收获时间处理下的玉米全株产量及饲用营养品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全株饲用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两个品种玉米全株的干物质含量、脂肪含量逐渐增加,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先下降而后略上升,生物学产量、各营养成分的产量及饲料总能量均明显增加。综合玉米全株的生物学产量和营养品质,SY7在生长期第85~90d,ND108在第90~95d收获可以获得较高的玉米全株生物学产量和最高玉米饲用价值。两个饲用玉米品种相比,SY7玉米全株生物学产量明显高于ND108;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总能量储备高于ND108,粗脂肪含量低于ND108,综合衡量玉米全株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玉米品种SY7要优于ND108。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饲用玉米产量质量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区饲用玉米产业化生产中品种杂乱、效益低下这一瓶颈问题,对生产中推广的两个类型30个饲用玉米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产量、全株营养品质和能量含量及积累量中的11~13项因子,可对9个青贮专用玉米品种和21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进行科学分类。进一步对各类群品种的产量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可以确定青贮专用型品种科青1号和粮饲兼用型品种真金8号、农大108为优势高产优质品种;对其农艺性状分析表明,3个品种适合在高产优化栽培模式中进行大面积集约化生产。总体来看,粮饲兼用品种综合产量质量特性优于青贮专用品种,进行全株青贮具有广阔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饲用玉米品种农大108(ND108)和山农饲玉7号(SY7)不同收获时间处理下的玉米全株产量及饲用营养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全株饲用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两个品种全株的干物质含量、脂肪含量逐渐增加,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先下降而后略上升,生物学产量、各营养成分产量及饲料总能量均明显增加。综合玉米全株的生物学产量和营养品质,SY7在生长期第85~90 d、ND108在第90~95 d收获可以获得较高的全株生物学产量和优良的饲用价值。两个品种相比,SY7全株生物学产量明显高于ND108,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总能量储备高于ND108,粗脂肪含量低于ND108。综合衡量,SY7要优于ND108。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研究,为新疆干旱荒漠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建设和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良旱生环保植物资源和牧草资源.[方法]试验区内选择适宜地块,播种野生伊犁心叶驼绒藜种子,采用野外实测调查与室内统计分析研究相结合,对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伊犁心叶驼绒藜寿命长(可达50 a以上),植株高大,株丛密集,分枝多,地下根系发达(多年生植株主根入土超过5 m),耐严冬酷暑,耐旱、耐寒、耐盐碱,土壤pH 8.0,总盐1.0;~2.0;,种子正常发芽,是新疆荒漠草原植被复壮和补播改良草地的优良品种.[结论]伊犁心叶驼绒藜仅分布在我国新疆北部.它生态幅度宽,是天然荒漠草原草地上宝贵的野生优良饲用植物资源之一,特别是在新疆荒漠草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究施用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菌肥和低含氮量化肥不同配比的混合肥料对小白菜产量、营养品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施肥配比。实验设置菌肥和低含氮量化肥的配比为0%、25%、50%、75%、100%的实验组,此外还设置用R. palustris菌液浸种处理的实验组。在小白菜的生长初期,进行6次小白菜盆栽施肥实验,施肥结束后,测定施用不同配比混合肥料对小白菜植物学性状、营养品质,土壤理化性状及细菌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施用菌肥和低含氮量化肥配制而成的混合肥,可以明显提高小白菜产量,施用50%配比的混合肥肥料增产最多;随着菌肥配比不断提高,小白菜营养品质显著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改善,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增加。菌肥和化肥合理混施,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从而达到增产和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期刊文献及时报道水土保持科学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最新进展,传播最新科技信息,是展示水土保持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对水土保持期刊文献资源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期刊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水土保持期刊文献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情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挖掘优异宽柄芥种质资源,以收集的20份宽柄芥种质资源为试材,对其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性状进行鉴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性状在不同资源中均有一定差异,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8.57%~35.89%,营养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7.91%~26.92%,农艺性状中...  相似文献   

15.
狗爪豆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在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就狗爪豆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营养价值及其综合利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沙枣资源利用研究与开发现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文轲  徐娜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119-120,213
沙枣具有耐旱、抗风沙、耐盐碱等的特点,是我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的主要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该文对我国近年的沙枣资源现状、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述,对其主要价值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以湘苎3号(深根型)、华苎4号(中根型)、黄壳麻(浅根型)3个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品种为材料,选择出适宜南方红壤山坡地种植的苎麻品种。结果表明,浅根型的黄壳麻在山坡地种植具有保持水土、缺兜率低的优势,是适宜红壤山坡地种植的苎麻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示范的13项绿色高效农业技术推广适应性和广度,提升区域农业绿色发展质量和能力,采取问卷调查和二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农户的技术供给和获取途径及其对技术的采纳意愿。结果表明,技术1(良种及其繁育、栽培)、技术2(肥料及其施用)和技术3(植物病虫害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供需契合度分别为60%以上、50%~60%和50%~55%,其他类技术供需契合度较低。技术推广需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其中技术1的2项技术(秋葵种植、苎麻种植)推广宜选择区域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且文化程度高的农户;技术2的养殖废弃物技术可选择文化程度较低的小农户或种植年限较短的专业大户进行推广;技术3中6项技术(茶园生草增产提质、魔芋病害防控、魔芋软腐病防治、设施蔬菜水肥药一体化、设施蔬菜绿色防控、土壤消毒防治根结线虫)宜选择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或男劳动力为主及生态环境良好区域的专业大户进行推广;技术5(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低氮磷排放环保饲料技术应针对专业养殖大户推广;技术6(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的低产田改土培肥技术宜选择生态环境较好区域的专业大户进行推广;技术8(农...  相似文献   

19.
引黄入晋北干线工程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晋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问题,基于气候、地貌、区域水土流失特征及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成因等要素的系统诊断分析,提出以分类治理、植被结构优化类型和技术措施组装配套为主体的生物措施方案和技术途径。实践证明,这些措施产生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这一范式的总结为华北地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锦祥 《农学学报》2015,5(5):57-61
以福建省宁化县紫色土区的土地侵蚀地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通过样地和径流小区的观测,分析林地、坡耕地、茶果园的水土保持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林草治理,随着治理年限的增长林草覆盖度明显提高,林草覆盖度2号(95%)>3号(80%)>4号(50%)>1号(35%);并且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增强了土壤肥力;从径流量及侵蚀量可以看出,鱼鳞坑种植油茶+生物带措施控制土壤侵蚀效果最显著,径流量及侵蚀量分别达到61.09%、97.33%,为宁化县紫色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宁化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