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 98头荷斯坦奶牛 1~ 7胎各胎次产奶量的相关性研究 ,分析了各胎次之间产奶量的相互关系和泌乳的规律性 ,并通过早期产奶量预测终生产奶量 ,筛选最佳预测终生产奶量的回归方程 ,预测的终生产奶量与实际终生产奶量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 .90 99  相似文献   

2.
奶牛早期产奶性状与305天产奶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择一牧场129头黑白花奶牛产奶资料,按照总群1~5胎不同胎次分别统计分析其30天、60天、90天产奶量与305天产奶量关系,结果表明,总群30天、60天、90天产奶量与305天产奶量相关性极显著,且相关系数呈递增趋势。1胎次60和90天产奶量,2胎次60天产奶量,3胎次30、60、90天产奶量,4胎次30、60、90天产奶量,5胎次90天产奶量与其305天产奶量相关性极显著,其余均不显著,提示早期产奶性状与305天产奶量之间存在着胎次间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产犊季节和胎次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奶牛饲养管理工作中,必须考虑影响产奶量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资料表明,在奶牛生产中,产犊季节和胎次对产奶量影响较大。为了探讨产犊季节和胎次对奶牛产奶量爵移碱聍盛成市兴旺奶牛场559头奶牛,产犊季节和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奶牛在武威地区秋季产犊产奶量最高,冬季次之,夏季和春季最低。奶牛产犊季节、胎次与产奶量均无显著性关系(P〉0.05)。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陕西省西安市现代农业开发区第二奶牛场1990年~2002年间249头已淘汰奶牛的胎次及产奶量记录等资料,对奶牛的生产寿命即第一胎次至淘汰的泌乳天数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奶牛的生产寿命与终生产奶量之间存在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奶牛的使用年限和产奶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曲线相关(P<0.05)。此外,研究结果表明,该奶牛场奶牛不同胎次产奶量以第5胎次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奶量校正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奶牛选种的需要,我们根据昆明地区的实际情况,分别研究制定了奶牛不同胎次、产犊月龄、产犊月份和泌乳天数产奶量的校正系数。考虑到这四个单项因素间的互作效应,特别是产犊月龄和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具有一致性趋势,我们还就胎次和产犊月龄对产奶量影响作了通径分析,使产奶量校正的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简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牧二场1-7胎863头次的西门塔尔牛的产奶量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13.0)单因素方差分析过程,分析了胎次对西门塔尔牛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胎产奶量最低,第3胎产奶量最高。其中第1胎次奶牛305天泌乳量与第2、3、4、5胎次305d泌乳量差异极显著(P〈0.01),第3胎次奶牛305d泌乳量与第7胎次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胎次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整牛群结构是提高群体产奶量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影响农区散养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海省互助县农户散养奶牛2002-2006年(青海黄牛与荷斯坦牛杂交)的配种记录和产奶量记录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对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不显著(P>0.05);产奶量在4500kg以上奶牛的产犊间隔与产奶量在2500kg以下的奶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奶量在2500~3499kg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准确地预测奶牛产奶性能是奶牛选种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众所周知,使用奶牛终生产奶记录对其产奶性能进行评定是最可靠的,但是其世代间隔太长。以往西安地区通常采用第一胎产奶量作为产奶性能评定指标,国内有关报道也均以第一胎产奶量作为制定早期选种指标的依据,国外在这方面的争论很大,对于究竟使用第一胎还是第二胎产奶量作为选种指标看法不一。因此,从理论上搞清奶牛各胎次产奶量与其总产奶量间的真实相关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采取通径分析的方法,就奶牛前五胎产奶量对终生产奶性能的决定程度进行评价,以为今后奶牛选种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胎次对荷斯坦牛产奶量及乳脂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胎次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67头健康无病的荷斯坦奶牛,研究了胎次对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及乳脂率的影响,并分析胎次与产奶量及乳脂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胎次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显著(P<0.05),而未对乳脂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由相关分析可知,胎次和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452,P<0.01),胎次与乳脂率的相关不显著(r=0.056,P>0.05).  相似文献   

10.
正高产奶牛是指在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都可以达到6t以上的奶牛。高产奶牛的产奶量比较高,所以其饲养管理方式、方法与普通奶牛有明显不同。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奶牛在同一个泌乳期的不同泌乳阶段产奶量会因个体发育、健康、年龄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奶牛的产奶量会随着年龄和胎次而变化,通常初产奶牛的泌乳能力较差,随着胎次的增加,在3~4胎达到最高,当超过5~6胎时则产奶量开始下降。高产奶牛饲养需要分阶段进行,奶牛在  相似文献   

11.
对于牧场来说,只有保持高产奶量和更多使用胎次,才能获得更高的奶牛饲养收益。多项研究表明,奶牛的使用胎次与生产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奶牛在3~5胎次时,其产奶量达到最高,牛奶品质较高。本文通过对使用胎次与奶牛生产性能的关系和影响奶牛使用胎次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增加奶牛使用胎次的改善措施,以期为现代化牧场确定奶牛淘汰胎龄,提高奶牛养殖收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魏建生 《广东奶业》2009,(4):13-14,35
1试验目的 通过在不同泌乳时期奶牛精料配方中添加益生素,以探讨产乳益生素对挤奶牛产奶量和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产犊季节及胎次对甘肃会宁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掌握产犊季节和胎次对奶牛产奶的影响。【方法】以会宁地区一奶牛场的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选择2011~2013年不同产犊季节及不同胎次产奶量记录完整的健康母牛共200头,主要探讨产犊季节及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将所有产奶数据校正到305d产奶量,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做出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305d产奶量的整体分布曲线。对4个季节和5个胎次的产奶量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SR法多重比较,确定不同季节和各胎次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对荷斯坦牛的305d产奶量的影响均极显著。秋季(9~11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属高产奶量季节;夏季(6~8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属低产奶量季节。第2胎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较佳,随着胎次的增加,特别是第3胎及以后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逐渐下降。【结论】产犊季节及胎次对甘肃会宁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在保证全年牛奶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在高产季节产犊和加强对高胎次奶牛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奶牛群体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选择高产品种优秀个体 品种及个体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牛奶的产量,同一个体不同年龄与胎次的产奶量也不相同。目前选择最普遍的品种为荷斯坦奶牛.俗称“黑白花奶牛”,该品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年产奶量可达5000—7000千克,高者可达1万千克。除“黑白花奶牛”外,还有丹麦红牛、乳肉兼用的西门塔尔牛等,产奶能力也较强,但种群数量较少。选好品种后还要选好个体。一般是从外形上来选择,好的奶牛要求个体高大,棱角分明,颜色清秀,中躯长,背腰部不塌陷,胸腹宽深,腹围大而不下垂,肢蹄结实,乳房发达,附着良好。乳井深,四奶区匀称,乳头大小,长短适中。无副乳头,干乳期乳房柔软,泌乳期要求乳房表面静脉粗壮弯曲.整体丰满而不下垂。有条件的。还应考察其母本的产乳情况和父本的品质。同一个体不同年龄与胎次产奶量也不相同.一般以5~6胎产奶量最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产奶量逐渐下降。因此,要选择高产品种优秀个体。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体细胞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乳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河南省某奶牛场282头1~7胎次的奶牛进行DHI的测定,分析了SCC在不同胎次和不同泌乳月份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SCC范围的牛乳成分.结果显示,SCC随着胎次增加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泌乳早期和末期水平较高,泌乳中期水平较低;SCC显著地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对乳脂率和乳蛋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明确年份、月份和胎次变化对奶牛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尿素氮、持续力和体细胞数的影响。采集新疆石河子市26个奶牛场2016—2022年的400 432条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HI)测定数据,通过SPSS 26统计软件对不同年份、月份和胎次的DHI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21年和2022年奶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2019年和2020年奶牛的乳脂率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2016年奶牛的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4—8月牛奶的乳蛋白率显著低于其他月份(P<0.05),9月牛奶的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第2胎次奶牛的产奶量和体细胞数显著高于除头胎次外的其他胎次(P<0.05),第2~4胎次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和持续力相对较高。研究表明,新疆北部地区(石河子市)规模化奶牛场生产性能与年份、月份和胎次显著相关,有计划地提高第2~4胎次奶牛比例,合理配制4—8月奶牛日粮对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和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奶牛酮病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3~6周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酮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酮病发病的原因复杂,发病后造成的危害很大,因此研究酮病的发病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酮体检测制度和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患病特点1.1与生产性能相关酮病的发生与泌乳月、胎次、产奶量、上个泌乳期乳蛋白百分率、产犊时何况评分等因素相关。大量的研究表明,酮病在产后第一个月3~5胎次的高产奶牛上多发。1.2与围产期疾病相关奶牛酮病的发生与乳房炎、子宫炎、产乳热、脂肪肝、真胃移位等之间也相互影响。一方面原发性酮病的发生降低了奶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河北省不同年度、胎次奶牛与其产奶量及乳成分、高峰日、高峰奶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规律,为河北奶牛平衡育种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收集河北省2017-2021年近5年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分别按胎次和年度进行横向、纵向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度和胎次对日单产、乳脂率、体细胞数、高峰奶、高峰日、305d奶量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年度除对乳蛋白率的影响不显著外,均显著地影响产奶量和其他乳成分指标。胎次与高峰奶量呈正相关(P<0.01),与高峰日呈负相关(P<0.01),与日产奶量和群体305d奶量呈正相关(P<0.01),与体细胞数呈正相关(P<0.05),与乳蛋白率呈负相关(P<0.01);胎次对乳脂率、尿素氮有影响,但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以会宁地区某奶牛场的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选择2011~2013年不同产犊季节及不同胎次的健康母牛共200头,主要探讨产犊季节及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将所有产奶数据校正到305d产奶量,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做出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305d产奶量的整体分布曲线。对4个季节和5个胎次的产奶量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SR法多重比较,确定不同季节和各胎次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对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的影响均极显著。秋季(9~11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属高产奶量季节;夏季(6~8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属低产奶量季节。第2胎的305d产奶量最高,随着胎次的增加,特别是第3胎及以后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逐渐下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全年牛奶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在高产季节产犊和加强对高胎次奶牛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奶牛群体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不同档次产奶量的奶牛投入与产出情况,寻找最佳经济效益区间,我们对金华市户养奶牛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得失。调查与比较 1990年8—9月间,我们对养奶牛比较集中的村,采用普查的方法实地调查了147个养牛户,通过将各不同胎次的产奶量统一换算成第五胎产奶量,并剔除一些不可比的因素,选出123头有效统计头数,分别以第五胎产奶量为标准,划分了3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