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调查了YU 02-38、崖城89-9、YU 01-13、YU 01-39、新台糖16号5个甘蔗品种(品系)蔗蔸上芽的分布情况,并观测了YU 02-38和崖城89-9不同蔗桩高度的蔗芽萌发情况。结果表明:蔗芽主要分布在0~5cm的蔗桩上,5cm以上部分蔗芽分布较少,0~5cm蔗桩上蔗芽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上部蔗桩,上位芽的存在会对下位芽的萌发产生抑制作用。试验结果为生产上提倡"快砍低锄"措施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5.
6.
霜冻蔗区的宿根蔗,通常是前季甘蔗在2月上中旬(特别是1月)以前砍收的,都会程度不同地受到冬季严寒、霜冻、病害等的影响,以致蔗芽受害,蔗桩腐坏,发株较少,缺株断垄较重,对产、质量(特别是产量)的影响很大。地膜覆盖具有补偿效应(包括地温对气温的补偿效应和...  相似文献   

7.
8.
姜爽 《广西蔗糖》2012,(4):10-13
1蔗区基本情况广西农垦糖业集团良圻制糖有限公司位于横县六景镇,近年甘蔗种植面积约8万亩,实行一年新植一年宿根的栽培制度。当家品种为新台糖22号,占80%;其次为新台糖28号,占12%,年总产原料蔗40多万吨。主要甘蔗害虫是螟虫、蓟马虫、绵蚜虫、金龟子和锯天牛等。1998~2007年防治甘蔗虫害所使用的颗粒剂农药主要是呋喃丹、呋甲、特丁磷和棵棵无损等高毒农药,从2008年开始推广蔗乐乐  相似文献   

9.
雷州半岛蔗区宿根蔗低产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宿根蔗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发株少,成茎率低,造成有效茎数少。宿根 株少、成茎率低,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文中也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新植蔗不同施肥模式对宿根蔗的后续效应,旨在探讨新植蔗不同施肥模式下,宿根蔗产量和蔗糖分差异及其原因,为进一步优化甘蔗三高施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新植蔗不同施肥模式下,就模式间进行比较,宿根蔗蔗茎产量和收获株数存在显著差异,其规律与新植蔗的结果相一致;宿根蔗的株高在施肥情况下存在显著差异;宿根蔗茎径差异不显著;株高的变异系数存在明显差异,且施肥与否规律相同;生长中后期的叶片N  相似文献   

11.
12.
对12个有望作为糖果兼用蔗品种推广的甘蔗品种的产量性状如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数、蔗茎产量等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公顷有效茎数与蔗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极显著正相关,茎径与蔗茎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各性状之间,株高与公顷有效茎数存在不显著正相关,茎径与株高和公顷有效茎数存在负相关,其中茎径与株高之间的负相关达显著水平。在对产量的效应中,公顷有效茎数的直接效应和总贡献最大,株高次之,茎径最小。由于甘蔗用途的改变——主要用于上市销售,因而在糖果兼用蔗的选育种和生产栽培中把主要目标放在增加公顷有效茎数的同时,对植株的茎径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注意合理协调好产量三要素之间,特别是株高与茎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卢昌 《甘蔗(福建)》2002,9(1):33-35
根据桂中监狱蔗区近几年来宿根蔗栽培的经验,阐述了宿根蔗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种好管好新植蔗;规范操作,提高宿根蔗发芽出苗数;提早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4.
蔗叶回田好处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林跃 《广西蔗糖》1997,(2):36-39
蔗价政策是我国蔗糖业兴衰的关键。影响蔗价政策的两大因素是:农产品的比价和塘蔗比价关系。根据当前的国情,制定糖料蔗保护价是蔗糖业生存的基本保证,按质论价走市场经济的路子是最终解决蔗价问题振兴我国蔗糖业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蔗渣中提取蔗蜡和蔗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蔗蜡及蔗脂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着重讨论了从蔗渣中提取蔗蜡和蔗脂的方法、溶剂以及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并根据蔗蜡和蔗脂的红外光谱图,对它们的组成作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二合一蔗乐乐的大面积应用,对防治甘蔗螟降低枯心率有显著的作用,施用二合一蔗乐乐的枯心率为0.33%、对照的为2.6%,枯心苗下降率为85.1%;苗期并使甘蔗增高30.4cm,最终使甘蔗增产,施二合一蔗乐乐的亩产为4398.5kg,对照的为3060.4kg,增产1332.4kg,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增加苗有效茎数978条/亩,其次是株高,再次是一茎重。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2023年广西南宁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蔗区的甘蔗种植面积、植期、品种结构、总体苗情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2022年相比,2023年南宁蔗区甘蔗种植面积(12.01万hm2)稳中有升;总体苗情稍差,株高偏矮,但苗数增加;枯心苗率稍高,尤其是宿根蔗螟害严重,黑穗病发生率降低;大部分蔗区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机械化收获水平低,甘蔗生产成本高;但在后期加强病虫害管理、气候适宜的情况下,甘蔗生产形势可观。建议继续加强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进一步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  相似文献   

19.
宿根蔗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宿根蔗发株少、成茎率低,造成有效茎数少。宿根蔗发株少、成茎率低,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几个主要主、客观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介绍蔗乐乐的大面积应用,对防治甘蔗螟降低枯心率有显著的作用,施用蔗乐乐的甘蔗枯心率为0.69%,对照为2.2%;最终使甘蔗增产3.9%,增产的因素主要是增加有效茎270条/667m^2,增长7.2%,其次是增加甘蔗植株高度11.5cm/条,增长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