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浅谈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及对人类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兽药残留的概念 兽药残留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蓄积和贮存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内的药物原形、代谢产物和药物杂质,包括兽药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和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任何可食部分的残留。广义上的兽药残留除了由于防制疾病的药物外,也包括药物饲料添加剂、动物接触或食人的环境中污染物如重金属、霉菌毒素、农药等。  相似文献   

2.
兽药残留(animal drugresidues)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蓄积和贮存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内的药物原形、代谢产物和药物杂质,包括兽药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和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如鸡蛋、奶品、肉品等)任何可食部分的残留。广义上的药物残留除了由于防制疾病的药物外,也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对于蜂产品中药物残留的认识和研究非常普遍,但如何更有效地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加以控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有效控制药物残留,需要一些方便、快捷、准确且便宜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内外蜂产品中药物残留现状、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现状和蜂产品中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现状,指出了目前能够进行快速检测的农药残留和一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检测标的和检测方法,为加强蜂产品的药物残留控制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抗菌药物具有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畜禽粪便中残留的抗菌药物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可导致动物源耐药性菌株在环境中的传播扩散,对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采用高效便捷处理方法降低畜禽粪便中抗菌药物残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传统的处理方法有厌氧消化及好氧堆肥等,能有效减少畜禽粪便中抗菌药物的残留,但存在抗菌药物不能完全去除、处理条件要求高的缺点。近年来,利用黑水虻幼虫处理畜禽粪便中残留抗菌药物引起人们的关注。概述了畜禽粪便中常见的残留抗菌药物,分析了采用厌氧消化和好氧堆肥等传统处理畜禽粪便中抗菌药物的方法,以及利用黑水虻处理畜禽粪便中抗菌药物的新方法对残留抗菌药物的去除效率,以期为畜禽粪便中残留抗菌药物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虽然兽药动力学是以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目的,残留分析是以研究药物在动物组织中的含量为目的,但两门学科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当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过程中突然停止(即被宰屠或生产成产品)求取药物在单一组织或食品中的含量时即为残留分析。通过研究兽药动力学可以有效地控制食用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从而减少动物组织中或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并有助于确立检测目标,估算残留浓度。专家认为,把兽药动力学理论应用到兽药残留分析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养殖业仍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下,动物源性食品的残留检测要打提前量。以生猪和肉鸡为例;最佳的切入点是屠宰前的4—5天,进行体液(血液或尿液)检测,将会有效地控制含药物残留的内品流入流通领域,从而减少兽药残留对人类的危害,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可以通过延长出栏时间而降低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是指对食品动物用药后,动物产品中有原形药物或代谢产物的残留。药物残留危害巨大,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虽已制定《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以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但是兽药残留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兽药残留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严重影响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出口贸易和国家的声誉。  相似文献   

7.
1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的来源食品动物用药后,药物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和有关杂质可能蓄积、残留在动物的组织、器官或食用产品中,这样便造成了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影响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不正确地使用兽药和饲喂不安全的饲料,导致动物产品药物残留。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8.
正1牛奶中兽药残留和残留超标的原因1.1防治奶牛疾病过程中使用兽药控制病情牛奶中的兽药残留主要来自于奶牛疾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特别是泌乳期的奶牛患有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使用频繁,常以一种或两、三种联合的形式给药。药物进入血液后,会经血液分布到乳腺组织,并随乳腺的分泌进入乳汁中,造成乳汁中药物的残留。1.2药物的滥用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在我国治疗此病的常  相似文献   

9.
动物源食品中的药物残留一般是禽畜等动物用药之后残留在组织、器官和细胞中的化学物、药物的原形以及其他杂质、代谢物。动物源食品中的药物残留被人食用后会造成人体的急性或慢性中毒,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兽药管理的法律法规,笔者对我国的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的相关法规进行了剖析,重点分析了国外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的相关法规,提示我国应提高相关标准,研发新药物,增加执法力度,尽快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0.
猪肉中药物残留会影响食品安全,进而会威胁人类健康。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是食品工业中控制质量安全的准则之一。论文就HACCP体系的7项内容谈起,分析养猪生产过程中药物残留的危害来源,进而提出控制药物残留的关键控制点和预防措施,并确定检验程序及纠偏措施,为控制猪肉中药物残留,保证猪肉质量和保护人类健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我国内发生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等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给畜牧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引起人们对养殖业中滥用药物现象关注,兽药残留也成为关注点之一。兽药残留包括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和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1]。由于兽药的不合理应用、滥用,药物残留既可对人造成直接的危害,也会对环境产成影响。如何控制药物残留是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只有提高从业者的认识,在动物养殖全程严格控制药物使用,才能妥善解决这一问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动物饲料中广泛使用抗生素,虽然至今尚未因为药物残留给人类造成中毒,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增强,世界各国都对动物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制订了严格的检测标准。低药物残留和无药物残留的绿色食品正受到国内外越来多的消费者欢迎,因此为了防止药物添加剂残留肉中,造成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必须严格管理和使用药物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饲料和动物食品中药物残留监控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丹 《广东饲料》2009,18(12):9-14
在我国畜牧饲料业的快速发展中,兽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在养殖业中滥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滥用兽药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摄入人体后,危害人类的健康。而且兽药残留还影响我国养殖业的长足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的发生。本刊“热点聚焦”栏目特邀广东省兽药与饲料监察总所林海丹副所长就药物残留的产生原因、发达国家对药物残留问题的做法、国内药物残留监控情况及思考等方面进行总结与深入探讨,以期引发行业的共同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兽药残留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兽药残留日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叙述畜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危害,介绍减少畜禽产品药物残留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邹均平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4):93-93,9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品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对肉食品药物残留优为重视!肉食品药物残留是指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为防病治病而人为使用的、在畜禽体内产生积累或代谢不完全的药物,主要包括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的残留。养殖户为了促进畜禽生长,在饲养的过程中添加激素等,  相似文献   

16.
畜产品的药物残留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特别是畜产品的药物残留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学(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物理学和化学(农药、兽药、环境污染物)等,药物残留是影响畜禽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食品安全特别是药物残留问题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控制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已成为目前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国内,个别经营者由于追求产品数量和效益而忽视了畜产品的质量,滥用药物和添加剂,甚至使用违禁药等,造成畜产品药物残留,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危害,也妨碍了我国畜产品正常出口。为了确保人民健康,保证畜产品质量,国家已于1999年起实施了兽药残留监控的年度计划。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出,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话题。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国,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更是备受世人关注。畜产品中兽药残留问题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兽药残留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积累或贮存在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内的药物原型、代谢产物和药物杂质,以残留的方式进入人的生态系统,给人体和环境带来长期的、累积性的危害。兽药残留既包括原药,也包括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另外,药物或者其他代谢产物与内源大分子共价结合产物称为结合残留。  相似文献   

18.
动物源食品的安全性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大事,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防范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在具体操作中,各行各业都要各负其责,建立并完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只有这样,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动物源食品的安全才能完全得以保证。现将畜产品药物残留的控制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畜产品的安全性事关人体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纷争的大事,而畜禽的疫病、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是影响畜产品安全主要内容。笔者通过对畜产品污染途径之一的药物残留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研究,提出当前在畜产品生产中如何防止药物残留的有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广谱抗菌药物,因为其疗效好且价格相对低廉,在动物养殖和疾病防治中应用较为广泛。但这类药物在使用后易以原型排出,且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时会造成其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对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是保证产品食用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磺胺类药物由于种类多、使用广泛、在不同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情况也不相同,在对其残留进行检测时,应选择合适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和检测。本文介绍了样品前处理的常用方法,如液液萃取等传统方法和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以及基质固相分散法等的原理、优缺点等。对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应用较多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放射免疫法、免疫传感器发和酶联免疫法等,可使实现对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但是也存在需要专门仪器、检测时间相对较长的问题;快速检测方法最常用的就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可以实现对中多种磺胺类药物的快速和定性的检测,是食品种抗菌药物检测技术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对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残留进行初步筛查,确定为阳性的样品在进行实验室的定量检测,是保证产品安全、可操作的基本程序。研究高通量、敏感、快速、操作简便的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