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月龄绿孔雀的消化器官各段肌层发达,消化腺发达。食管粘膜为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未出现角质化。食管腺由单层枉状上皮构成,开口处为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异常明显。嗉囊的粘膜上皮和腺体与食管相似,粘膜下层不明显。腺胃有浅层单管腺和深层复管腺,浅层单管腺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小肠绒毛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粘膜肌不明显,有中央乳糜管,无十二指肠腺。十二指肠后段,固有层有淋巴孤结。空肠、回肠固有层有淋巴孤结。盲肠的固有层有淋巴孤结和丰富的肠腺,肌层发达。肝小叶间界限不清,血窦中可见大量扁平的内皮细胞和多突的星状细胞。胰脏的小叶界限不清,内分泌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2.
高山兀鹫的食管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大体解剖技术、H.E染色法,观察了高山兀鹫食管组织学结构并与家禽和哺乳动物的食管比较。结果表明:高山兀鹫的食管上段皱襞很少,而下段则形成很多皱襞;食管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角质化明显;黏膜肌层由分散的平滑肌束构成;食管上段黏膜下层内食管腺丰富,而下段食管腺很少;食管肌层分为两层:纵肌和环肌,食管下段比上段的肌层发达;食管外膜是一层薄的纤维层,内含血管、神经。  相似文献   

3.
非洲鸵鸟食管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非洲鸵鸟食管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并与家禽和哺乳动物的食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非洲鸵鸟食管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但角质化不明显,固有膜内食管腺丰富,由腺细胞围成的管泡状腺直接开口于黏膜上皮,分泌大量黏液.食管肌层非常发达,分为内环肌、中纵肌、外环肌3层,环肌很厚,与纵肌的比例约为3:1、外膜是一层薄的纤维膜,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组织和神经.  相似文献   

4.
白唇鹿胃肠的组织结构与牛羊等反刍动物基本相似。其主要特点是:瘤胃复层扁平,上皮可明显分为基底层、棘层、粒层和角化层。在基底层中存在一种大而圆形的亮细胞。皱胃的胃底腺主要是主细胞和壁细胞,颈粘液细胞数量少而不明显。胃和肠壁的肌层都很厚。  相似文献   

5.
黄羊胃肠组织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健康成年黄羊胃,肠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瘤胃,网胃和瓣胃的胃壁构造基本相同。粘膜上皮都是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角化,瘤胃粘膜上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舌状乳头。无粘膜肌层;网胃粘膜形成许多皱襞。在皱襞上和网孔底上有许多圆锥状乳头。  相似文献   

6.
不同发育期的牛蛙蝌蚪消化道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不同发育期牛蛙蝌蚪通过解剖和切片观察可以看出,牛蛙蝌蚪消化道组织由不发达慢慢发育完全,表现为浆膜层逐渐明显,肌肉层由不成层平滑肌细胞逐渐发育成层、增厚;粘膜层、食道粘膜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向复层扁平上皮演变,固有层在后期出现食道腺,胃肠道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各级消化道结构在变态时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7.
革胡子鲶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进行了革胡子鲶消化系统的大体形态及显微结构初步研究。革胡子鲶食道较一般鲤科鱼长,食道上皮除复层扁平上皮外,还有复层柱状和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中有嗜酸性细胞。胃明显,贲门部和胃底部固有膜中有胃腺,由单一的细胞构成。肠较短,肠上皮主要有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其间有分散的嗜酸性颗粒细胞。肠壁肌层均由平滑肌构成。肝左右二叶,胰为弥散型。  相似文献   

8.
日本鳗鲡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媛  陈真锋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804-3808
利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显微技术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的消化系统进行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结果显示,日本鳗鲡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和直肠组成.口咽腔较大,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内含较多的杯状细胞.食道、胃及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食道短,黏膜上皮包括复层扁平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胃膨大,呈Y形,由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组成,盲囊部发达.胃壁黏膜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腺位于胃体部.肠道短,包括小肠和直肠,由前向后杯状细胞和黏膜褶皱不断减少.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脏,肝小叶分界不明显,肝细胞内脂肪滴明显.胰脏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由许多腺泡组成,胰岛散布在外分泌部内.  相似文献   

9.
双团棘胸蛙消化道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双团棘胸蛙的肠分为十二指肠、回肠、大肠和直肠.口腔顶壁为复层纤毛上皮,底壁为复层扁平上皮,食道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和肠均为单层柱状上皮,泄殖腔为复层扁平上皮.各段皱褶丰富,仅食道和胃本体有巨型的树枝状皱褶.口腔顶壁、食道、胃及泄殖腔有发达的腺体,肠的各段无多细胞腺体分布但杯状细胞丰富,其中大肠最少,直肠部最多.在口腔顶壁、食道及十二指肠均有丰富的巨型杯状细胞,胃各部及泄殖腔均无杯状细胞分布.  相似文献   

10.
双团棘胸蛙的肠分为十二指肠、回肠、大肠和直肠.口腔顶壁为复层纤毛上皮,底壁为复层扁平上皮,食道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和肠均为单层柱状上皮,泄殖腔为复层扁平上皮.各段皱褶丰富,仅食道和胃本体有巨型的树枝状皱褶.口腔顶壁、食道、胃及泄殖腔有发达的腺体,肠的各段无多细胞腺体分布但杯状细胞丰富,其中大肠最少,直肠部最多.在口腔顶壁、食道及十二指肠均有丰富的巨型杯状细胞,胃各部及泄殖腔均无杯状细胞分布.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组织学技术对番鸭泄殖腔上皮的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鸭泄殖腔上皮是复层扁平上皮,上皮间无杯状细胞,粘模表面无绒毛结构。直肠黏膜上皮在直肠末端突然转变为泄殖腔的复层扁平上皮,两者之间界线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星杂579产蛋鸡的食管、嗉囊、腺胃、肌胃的组织构造做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其食管、嗉囊的固有层含有大型囊状食管腺,腺胃粘膜肌层,有浅层的单管状腺和深层的复管状腺,肌胃固有层有单管状腺。食管、嗉囊、腺胃和肌胃的大部分分层都很相似,但粘膜肌层都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消化道形态和组织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对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消化道的大体形态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探讨了结构与食性的关系。两种鱼消化管分为口腔、咽、食道、肠等四个部分;消化道管壁除口腔、咽外均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食道上皮均为复层扁平上皮;肠上皮主要由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间有嗜酸性颗粒细胞;杯状细胞的数量在前、中肠少,后肠增多;两种鱼在口腔、咽形态组织结构,肠长度和盘曲程度方面差异较大,与其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利用酶标凝集素和组织化学方法,对鸡的食管腺,腺胃粘膜上皮、腺胃浅层单管状腺、腺胃深层复管状腺、十二指肠与直肠杯状细胞等进行了研究.发现食管腺上皮、腺胃粘膜上皮、十二指肠和直肠杯状细胞均含有较多中性和酸性粘多糖;而腺胃浅层单管状腺、深层复管状腺集合窦的中性和酸性粘多糖含量则较少.食管腺、腺胃粘膜上皮、腺胃深层复管状腺集合窦上皮对PNA和ConA反应均呈阳性;腺胃浅层单管状腺对PNA和ConA反应呈弱阳性;十二指肠、直肠杯状细胞对PNA反应呈强阳性.上述器官的粘液腺、杯状细胞均不对DBA起反应.各种粘液腺和杯状细胞分泌物中粘多糖的糖基不同,可能与它们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观察了中华鳖消化道组织结构和粘膜表面。结果表明,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别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食道粘膜层为复层扁平细胞;胃、肠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肌层有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而且粘膜上皮中腺体的分布情况、肌层的相对厚度等在消化道各部分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小鼠乳腺发育、泌乳和退化的一般组织形态学变化,为产奶动物泌乳生物学与乳腺功能调控奠定实验基础。将小鼠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乳腺,制成石蜡切片用HE染色方法在普通光镜下进行组织结构观察。结果发现,在性成熟前或两个泌乳期之间的乳腺静止期,乳腺内主要是结缔组织、分散的输出导管和一些萎缩、塌陷的腺泡或实心的细胞索,腺泡及小导管均为单层立方上皮;性成熟后,乳腺分泌部和导管都开始发育,特别是妊娠期乳腺组织发育尤为迅速,结缔组织包绕在腺泡周围和小叶间;分娩后进入泌乳期,乳腺处于全面活跃状态,泌乳后期乳腺停止泌乳活动,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增殖;退化期或老龄后乳腺腺组织及导管退化,被结缔组织和脂肪取代;小鼠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乳腺组织结构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斑腿树蛙消化道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尾两栖类的消化道组织。[方法]采用解剖学与组织学方法研究斑腿树蛙的消化道。[结果]结果表明,斑腿树蛙消化道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大肠。消化道管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食道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胃和肠都为单层柱状上皮。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皱褶最丰富。食道腺为复泡状腺,胃腺属于单管状腺。具有十二指肠腺,回肠和大肠无多细胞腺体。杯状细胞存在于食道、十二指肠、回肠和大肠中,但食道、十二指肠中较少,回肠和大肠中较为丰富。[结论]斑腿树蛙肌层均为平滑肌,内层环肌较厚,外侧纵肌较薄。  相似文献   

18.
东北民猪生后卵巢的形态学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时民猪卵巢发育比哈白慢,生后民猪快于哈白,30kg时哈白卵巢仍保持内外皮质区的分区,外区有裸露卵母细胞,而民猪在50—60kg时已成熟。还发现猪卵泡的胚后发育始于共质体状,经合胞体状到裸露的卵母细胞,后围以单层扁平式立方上皮小卵泡;猪卵巢生殖上皮不全是单层,有复层的立方上皮,凹陷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竹鼠消化管的特征,通过解剖、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方法对中华竹鼠进行消化管解剖及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竹鼠的胃为单室胃,呈U形;肠道较长,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较细小,盲肠较粗大;消化管壁为4层结构,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食道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胃、小肠、大肠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食道黏膜肌层较厚,胃、小肠、盲肠、结肠的黏膜肌层较薄。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首例体细胞克隆牛2日龄死亡后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内蒙古首例克隆牛死亡的原因,对其进行了尸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该犊牛心脏肥大,质度变软,色彩不均,卵圆孔未闭合;局部肺小叶不张或呈气肿状态;皱胃粘膜出血、水肿,瘤胃、网胃、瓣胃粘膜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发育与成年牛相似。其他实质器官肝、脾、淋巴结等实质细胞明显变性、坏死、细胞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