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白杨透翅蛾是林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其对林业生产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以白杨透翅蛾发生规律为入手点,从成虫、卵、幼虫等方面,分析了白杨透翅蛾生物学特性。并结合白杨透翅蛾发生的规律,从营林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白杨透翅蛾防治策略,以期为白杨透翅蛾防治作业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葡萄透翅蛾与虎天牛不同危害特点及其防治射阳县多管局祁祥春李利亚葡萄透翅蛾与葡萄虎天牛都是蛀食葡萄枝蔓的主要害虫,但这两种害虫不论是从形态特征上还是从危害特点上看,都有着明显区别,因此对它们的防治方法也不相同。一、形态特征葡萄透翅蛾是属鳞翅目透羽蛾科,...  相似文献   

3.
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在河北分布广泛,主要危害杨树,尤以幼树及苗木受害最重。随着近几年速生杨的大量栽植,白杨透翅蛾呈蔓延之势,加强对此害虫的认识与防治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4.
白杨透翅蛾的生活史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杨透翅蛾为很多省、市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杨树蛀干害虫之一。文章对其生活史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研究,总结出白杨透翅蛾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榆透翅蛾Synanrhedon sp.属鳞翅目、透翅蛾科(Sesiidae),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榆树蛀干害虫。鉴于国内对此虫尚无报导,我们于1983~84年对此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做了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寡节小蜂[Elachertus sp]是白杨透翅蛾[paranthrone tabanlfarmis Rott]幼虫的一种外体寄生蜂,蜂幼虫群体聚集在寄主幼虫体表,以寄主为营养,供其生长和发育,致死白杨透翅蛾幼虫。一九七四年在调查白杨透翅蛾的同时,首次发现虫瘿内的白杨透翅蛾幼虫体上有蜂寄生。自然寄生率达10%,最高达到20%左右。我们为了弄清该蜂的生物学特性、放蜂效果以及应用于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于一七五年一九七九年进行了调查、观察、室内培养和放蜂试验:  相似文献   

7.
白杨透翅蛾幼虫蛀入毛白杨苗茎后 ,使苗木成为废苗。由于幼虫的危害 ,往往给毛白杨育苗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常用的防治方法是 ,用药涂虫孔 ,但需涂几次 ,费时费力 ,直接找虫瘿往往有遗漏。在防治白杨透翅蛾中发现 ,幼虫蛀入毛白杨茎后 ,使苗木上部叶片由白绿色变成褐红绿色。而发现褐红绿色叶片很容易 ,随之就可容易找到白杨透翅蛾虫瘿 ,准确率可达百分之百。找到虫瘿后 ,进行防治。看叶色找白杨透翅蛾虫瘿@刘桂安$宁晋县林业局!052200  相似文献   

8.
葡萄透翅蛾是以幼虫蛀食葡萄嫩枝及茎蔓,受害部位形成肿胀增粗,严重地导致葡萄整株死亡。通过观察研究葡萄透翅蛾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提出了如何预测预报及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美国薄壳山核桃虫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美国薄壳山核桃虫害的文献,对薄壳山核桃害虫种类、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据报道薄壳山核桃害虫总计6目34科60种,主要分属于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以食叶害虫种类最丰富,蛀干害虫次之,其他为刺吸类、种实害虫和地下害虫。其中警根瘤蚜、星天牛、山胡桃透翅蛾分别为苗期、幼树期和大树期的主要害虫。提出了薄壳山核桃虫害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建议将"山胡桃透翅蛾"的中文名改为山核桃透翅蛾。  相似文献   

10.
葡萄成熟期,由于阴雨潮湿天气较多,葡萄虫害往往会大发生。果农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切实把虫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透翅蛾葡萄透翅蛾又称透羽蛾。属于鳞翅目,透翅蛾科,是葡萄产区主要害虫之一。症状:葡萄透翅蛾主要为害葡萄枝蔓。幼虫蛀食新梢和老蔓,一般多从节间或叶柄基部蛀入。被害处逐渐膨大,蛀入孔有褐色虫粪,是该虫为害标志,幼虫蛀入枝蔓内,后向嫩蔓方向蛀食,严重时,被害植物株上部枝叶枯死。  相似文献   

11.
粗腿透翅蛾以幼虫蛀食药用植物栝楼的茎蔓、根颈及主侧根,受害部位形成肿胀虫瘿,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该文主要观察研究并报道了透翅蛾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白杨透翅蛾别名杨小透翅蛾、杨暗透翅蛾、串皮虫,鳞翅目,透翅蛾科。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陕西等地。寄主主要为杨柳科、蔷薇科植物。  相似文献   

13.
白杨透翅蛾是杨树的一大害虫,幼虫为害顶芽,形成秃梢;蛀入树干造成组织增生,长成瘤瘿,易被风折。尤其对苗木的为害,损失更大。并可随苗木传播到新区。所以,在调运杨苗时,常被列为重点检疫对象。推广使用“性诱剂防治白杨翅蛾新技术”可解除白杨透翅蛾的为害,减轻杨苗检疫工作量。 1.诱捕材料 白杨透翅蛾性诱剂,代号EZODDOH,纯度为98%-99.5%和84%-94.8%,  相似文献   

14.
2010年7月,首次在桐庐大叶樟苗圃发现樟树透翅蛾(Paranthrenella sp.),其为害率高达70.1%,死亡株率高达13.8%,为此,于2010-2011年进行了樟树透翅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和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樟树透翅蛾在桐庐1 a发生2代,以3~5龄幼虫越冬,3月上中旬开始活动,成虫分别发生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9月下旬;离地80锄以内的主干发生为害;采取综合防治可有效控制其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5.
白杨透翅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记述了白杨透翅蛾在阜新城区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 ,总结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结合对白杨透翅蛾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的调查,了解其各个发育阶段的温、湿度情况,并针对锦州地区白杨透翅蛾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采取了适合当地的有害生物防治措施,以保障当地该虫害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促进地区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葡萄透翅蛾幼虫生活习性,为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五种防治方法的对比试验表明,剖茎灭虫具有效果好、经济实用、简单易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世界性杨树大害虫—白杨透翅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属鳞翅目、透翅蛾科。为世界性的杨树害虫,主要为害加杨、银白杨、毛白杨等杨树。其主要异名有10种,我国曾常用异名为Sciapteron tabaniformisRott.。有人根据其分布区及生态类型又分出7个亚种,我国北方的种与Synagriformis 亚种很近似。本文对该虫的寄主、地理分布区、生活史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对研究其生态区系及生产防治,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白杨透翅蛾天敌调查及天敌繁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调查哲盟地区白杨透翅蛾以白杨透翅蛾绒茧蜂及黑姬小蜂为优势天敌。本文介绍了这两种天敌移放及繁殖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20.
杨千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是凤翔地区“四旁”和农田林网杨树的一种主要蛀干性害虫,广泛分布于全县17个乡镇,危害极大,局部地区已造成杨树毁灭性的灾害。为了进行测报与防治,在2004年有害生物普查中,对其形态特征、分布和危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对其生活史、习性、发生环境的关系及防治进行观察和试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