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笔者于2014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自动相机拍摄技术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在65个样区运用130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照片资料44 688张。其中,野生动物照片8 838张,共鉴定出29种动物,拍摄率高的野生动物有猪獾、狍、野猪、猕猴等;保护区濒危等级最高的金钱豹实体照片66张,首次发现红腹锦鸡在山西省境内分布。最后讨论了红外自动相机技术在保护区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林莉  张浩 《广西林业》2021,(3):35-36
日前,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收集整理野生动物红外相机信息时,惊喜地发现,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首次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濒危珍稀动物——林麝。这是保护区将历史上有分布记录的“神秘客”首次摄入镜头。林麝生性胆小、性情孤独、警觉机敏,雌雄分居,过着独居生活。  相似文献   

3.
李惠均 《中国林业》2009,(9):F0002-F0002,I0001
在贵州高原的东北部,镶嵌着一颗绿色明珠—嘛阳河谷。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丛林叠嶂,气势磅礴,这里生活着一群世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黑叶猴。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双河保护区的落叶松和白桦林里,红外相机捕捉到棕熊、貂熊、猞猁等大兴安岭特色的兽类。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完好的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白桦原始森林,是各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良好场所。2012年10月,双河保护区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猫科研究中心合作,布设远红外线相机,发现许多具有大兴安岭特色的野生兽类。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金保护站在回收红外相机时,意外发现红外相机拍摄到了一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蜂猴晚上觅食活动的照片,这是弄岗保护区首次通过红外线相机在保护区内记录到该珍稀物种。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一只全身圆滚滚、毛绒绒的动物在树杆上探头探脑慢悠悠爬行,两只大眼晴在闪光灯的映射下闪亮如炬,像两支高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肖治术研究员一行2013年11月到广西花坪保护区指导布设红外相机。时隔两个多月,安装在保护区各处的30台红外相机究竟捕获到了什么动物?2014年1月20日,我们再次踏进花坪原始森林,探看这些红外相机。红外相机的安装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台。从保护区的广福顶到蔚青岭是我们上次布设红外相机的第1号线路。这里原生  相似文献   

7.
及时科学补充、更新并完善保护区野生动物名录对于科学掌握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以及针对性的保护管理至关重要.2008年4月—2021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布设182个有效相机监测位点对区内林下兽类和鸟类开展监测研究,通过对获得的91915条红外相机影像数据深度分析,共计发现12种保护区物种新记录,分属...  相似文献   

8.
红腹锦鸡是山西省新记录鸟种,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太宽河保护区是红腹锦鸡在山西省的重点分布区域之一,笔者采用样线法在太宽河保护区共布设48条样线对红腹锦鸡的种群数量及生境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16条样线发现了红腹锦鸡的踪迹;太宽河保护区红腹锦鸡资源数量为753只,多分布于乔木林与灌木林相交接的地带。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西双版纳的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海拔从600米到2000米左右,覆盖着原始次生林和残存的热带雨林。过去,当地曾记载有虎、云豹、长臂猿、犀鸟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如今,这些动物是否还在?它们生活得好不好呢?我们来到这个勐腊县易武乡境内的保护区,开展红外相机兽类监测。在热带雨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是"浙西屋脊",保存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华南梅花鹿种群。红外相机监测到华南梅花鹿和各种珍稀伴生物种自然状态下的生活。丛林之眼华南梅花鹿,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清凉峰保护区的明星物种。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初夏,华南梅花鹿有机会享受丰盛的美食。  相似文献   

11.
三匹虎水源林保护区注重加强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10年来森林面积增加980公顷,森林蓄积增加2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48%增加到84.7%。一些濒于灭绝的国家珍稀野生动物如白鹇、林麝、果子狸、穿山甲、红腹锦鸡、原鸡等得到及时保护和发展。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5月初,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出现了鸳鸯、黑鹳的身影……各媒体争相报道。早在2013年4月,该保护区在一红外遥感监测相机内发现金钱豹图像。珍稀动物的不断回归,说明了什么?近日,记者走进我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人工造林大县——涞源,探究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久违的珍稀野生动物,接二连三出现小五台山是太行山主峰、也是我省最高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实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提高监测能力和监测水平,雾灵山保护区自2015年开始将红外相机技术应用到野生动植物的资源调查和管护中。目前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发现兽类5目10科14种,鸟类4目6科10种,掌握了区内主要物种猪獾(Arctonyx collaris)、狍(Capreolus)和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的日活动节律,补充了保护区的本底调查资料,为保护区进一步开展金钱豹(Panthera pardus)、斑羚(Naemorhedus goral)和鸟类多样性等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保护区制定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相关管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江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华东"屋脊",武夷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中山区与南岭联系的重要生物通道.为进一步掌握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20年1-8月期间,在保护区布设37台红外相机作为固定监测点,运行9028个相机工作日,拍摄有效照片2666张,记录鸟类、兽类10目19科31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鹇、蛇雕、中华鬣羚、水鹿.红外相机的应用使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和保护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有利于了解本底资源数据,为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江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华东"屋脊",武夷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中山区与南岭联系的重要生物通道.为进一步掌握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20年1-8月期间,在保护区布设37台红外相机作为固定监测点,运行9028个相机工作日,拍摄有效照片2666张,记录鸟类、兽类10目19科31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鹇、蛇雕、中华鬣羚、水鹿.红外相机的应用使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和保护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有利于了解本底资源数据,为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2011年,采用样线调查、定点观察、红外自动相机监测以及查询资料等调查方法,对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约56种,占保护区陆栖脊椎动物293种的18.64%。其中:鱼类2种,两栖类1种,爬行类1种,鸟类42种,兽类1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的兽类有3种,鸟类有28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鱼类2种,两栖类1种,爬行类1种,鸟类27种,兽类4种。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中,常见种16种,少见种27种,稀有种12种。  相似文献   

17.
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保护区及周边区域选择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野生动物活动密集区安装红外触发相机60台用于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结果拍摄到的可识别野生动物共有9目20科47种,其中哺乳动物有6目16科35种,鸟类有3目4科12种,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  相似文献   

18.
正千岛湖的夜晚静谧而美丽,密林深处的红外相机捕捉到千岛湖大量兽类夜间活动的场景,其中豹猫和猪獾令人印象深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往往活跃着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它们的夜生活鲜为人知,但同样丰富多彩。野生动物通常对人非常敏感,一旦感知人在附近便会逃走,加之它们多为夜行性,我们很难直接观察自然状态下野生动物的活动。而红外相机体积小,几乎无声、无气味,对野生动物干扰很小,为我们提供了一双夜  相似文献   

19.
素有天然动、植物园的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最近首次在保护区的南坡发现了珍稀保护野生动物金丝猴。 今年7月30日,保护区的  相似文献   

20.
正红外相机布设在水源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阿尔金山,东端绵延至青海、甘肃两省界上。它地处欧亚大陆中部,山势阻隔,导致气候极为干旱,有"亚洲干旱中心"之称。由于植被稀疏,自然条件恶劣,这里是许多生命的禁区,人们对这里的野生动物也一直知之甚少。由于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的开展,使我们终于有机会接触到这片广袤荒漠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