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栎Quecusmongolica也称柞树,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是中国东北林区中主要的次生林树种。北方养蚕的食源树种,对危害蒙古栎的主要害虫进行调查,明确了内蒙古扎兰屯地区危害的主要种类及危害状况。  相似文献   

2.
栎类树种是重要的森林树种,在用材、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美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试验选用从辽宁省宽甸县引进的蒙古栎变种的粗齿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var.frosseserrate Rehd.)和大果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var.macrocarpa H.W.jen etL.M.wang)与本地区的蒙古栎、槲树进行对比试验,观测了苗期和幼林期的生长、适应性等性状。实验结果表明,蒙古栎变种比本地其它栎类树种生长量、抗冻能力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蒙古栎的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一种耐干旱、耐贫瘠、耐干扰的落叶阔叶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为次生落叶阔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蒙古栎全身都是宝,木材利用率高,市场开发前景好,是实现树木全株利用的优质树种.蒙古栎作为我国主要的工业用材树种,除了木材资源的广泛利用外,蒙古栎林副产品也逐渐被开发和应用.尤其是林业剩余物利用,原料充足、用途广泛、附加值高,为全方位经营林业打开了思路和市场.本文介绍蒙古栎加工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推广蒙古栎树木全株利用技术.通过对蒙古栎木材分类加工、剩余物利用等技术进行研究,充分挖掘蒙古栎的加工利用潜质,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利用水平,为我国林业经营、木材加工和应用开发提供一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4.
一、蒙古栎的生物学特性蒙古栎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是我国北方林区中主要的次生林树种。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华中地区亦少量分布。蒙古栎树高可达30米,胸径1米多,喜光、耐寒、喜凉爽气候,耐干旱、耐瘠薄,通常生于向阳干燥山坡。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  相似文献   

5.
蒙古栎(Quecus mongolica)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是我国东北林区中主要的次生林树种,大兴安岭是其分布北界。通过对大兴安岭蒙古栎林的病虫鼠害调查研究,确定了危害大兴安岭蒙古栎的主要病虫鼠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辽西地区3种落叶栎树抗旱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西地区树种单一,阔叶乔木树种尤为缺少。增加树种多样性,改善树种结构是辽西林业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半干旱的辽西地区,树种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树种的抗旱性。对蒙古栎、辽东栎、麻栎3种落叶栎树的根系分布、叶片解剖结构和水分生理特性的研究表明,蒙古栎和辽东栎抗旱性差异不大,但都强于麻栎。造林时应优先选择蒙古栎和辽东栎,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考虑选择麻栎。  相似文献   

7.
蒙古栎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蒙古栎 (Quercusmongolica) ,又称蒙古柞、柞树。壳斗科 ,属栎属 ,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 ,为东北次生落叶阔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和我国的主要用材树种。蒙古栎木材坚硬耐腐 ,纹理美观 ,是优质的经济用材 ;枝条发热量高 ,是很好的薪炭材 ;种子富含淀粉 ,树皮、壳斗含鞣质 ,可以提炼多种工业原料 ;叶子可饲蚕和饲养动物 ;屑材、锯末可养覃耳。它的根系发达 ,适应性强 ,抗风 ,有很好的抗蚀、护坡、涵水和保土的作用。蒙古栎现已被列为二级保护树种。但是 ,这样一个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都很好的树种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8.
蒙古栎是分布中国北方的一种栎树,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也是中国东北林区中主要的次生林树种,为了研究不同遮荫条件对蒙古栎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设计4种不同相对光强的遮荫处理:重度遮荫(25%)、中度遮荫(50%)、轻度遮荫(75%)和全光照(100%),对2a生蒙古栎幼苗生长量、形态特征以及光合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度遮荫会促进蒙古栎苗高的生长,而遮荫对于蒙古栎地径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单株生物量以及最大光合速率等起抑制作用。该研究为东北地区蒙古栎育苗造林和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金苍林场蒙古栎天然中龄林竞争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仓林场2块面积为0.25 hm2的蒙古栎天然中龄林固定样地为对象,采用8个竞争指标,研究蒙古栎天然林种内、种间竞争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分竞争激烈,蒙古栎与其他各树种存在种间竞争,但其主要竞争压力来自种内,种外竞争压力主要来自黑桦与白桦。其它树种的竞争主要为种间竞争。蒙古栎竞争能力处于中等,白桦与黑桦最强。各竞争指标结果存在差异性,但均能反映蒙古栎天然林竞争状态。蒙古栎竞争强度与胸径存在幂函数关系,竞争强度随个体大小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蒙古栎次生林林木竞争对不同抚育间伐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长白山林区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林木竞争关系及对不同抚育间伐方式的响应,为了解此类群落的生态适应机理及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在吉林汪清设置12块样地,开展传统经营(T1)、目标树经营密度1和密度2(T2,T3)以及对照试验(T0),2018年进行了复测。通过有序样本聚类的方法确定Hegyi指数竞争木数量并分析了蒙古栎次生林的竞争关系以及各林层、优势树种及目标树的竞争关系对不同抚育间伐方式的响应。[结果](1)蒙古栎次生林样地的优势树种为:蒙古栎、红松和白桦,Hegyi指数最佳相邻竞争木个数为8。(2)样地内主要树种的总竞争排序为:蒙古栎红松色木槭糠椴白桦大青杨落叶松水曲柳黑桦;主要树种的平均种间竞争略高于平均种内竞争。(3)T2,T3上林层竞争明显降低;4种抚育间伐方式均降低了白桦和蒙古栎的竞争强度,其中T3下降的幅度最大;红松的竞争强度仅在T0升高;对于优势树种来说,T2,T3来自糠椴和色木槭的种间竞争增大,而来自大青杨的种间竞争减小;T2和T3对目标树竞争的减缓作用明显优于T0和T1。[结论]基于目标树经营的抚育间伐能够有效降低蒙古栎次生林上林层及优势树种的竞争,从而可针对性培育目标树种,引导林分的正向演替,进一步验证了目标树经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蒙古栎的资源现状及经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栎是大兴安岭东部及东南部分布面积很广的一个次生树种。是兴安落叶松林多次遭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主要是采伐和火烧)之后,自然形成的。通过介绍了蒙古栎资源现状,对大兴安岭几种类型的蒙古栎林如何进行经营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2.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 ex Ledebour)又被称作柞木,是中国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树种,是营造防风林、防火林的上选木材。但由于传统认知的影响,对于蒙古栎高效培育和利用没有得到重视,使得蒙古栎林衰退严重、功能下降,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简要回顾了蒙古栎的国内研究进展,从蒙古栎良种选育、播种育苗技术、无性繁殖技术以及抚育经营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用材树种的高效培育技术,以期为蒙古栎的繁育和经营以及进一步科学合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蒙古栎地理分布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蒙古栎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和河北省北部,为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蒙古栎林在大兴安岭占其林总面积的13%,达153万hm^2;在河北省栎林占全省森林面积的8.5%,而蒙古栎林在栎林中面积最大。东北三省的蒙古栎林面积至少可占次生林总面积的35%以上,如黑龙江省森工系统的蒙古栎林270hm^2,占次生林总面积的40%。  相似文献   

14.
蛀干类害虫为害后果严重,是生物质能源树种——麻疯树上的重要有害生物。为害麻疯树的蛀干害虫主要包括鞘翅目天牛科的7种(亚种)和象甲科的2种,鳞翅目的 2种,等翅目的白蚁类,及其它许多潜在的蛀干类害虫。对其中主要种类的发生现状、为害特点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最后从国内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麻疯树蛀干类害虫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同一气候区不同栎类树种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特别是在分布边缘不同树种的种内种间差别。[方法]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了我国暖温带北缘3种优势落叶栎树(蒙古栎、栓皮栎和麻栎)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同时利用混合线性效应模型构建了3个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并基于未来气候情景(RCP2.6和RCP8.5)预测了其未来生长趋势。[结果]同一地区栎类树种年表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在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方面,同一地区的不同栎类树种和不同地区同一栎类树种也存在一定差别。其中北京地区的3种栎类树种的径向生长与当年6月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但在辽宁仙人洞地区却与气温无显著相关关系;北京地区的麻栎、河北地区的蒙古栎、辽宁大黑山地区的栓皮栎的径向生长均受降水条件限制。模型预测显示,至本世纪末,北京地区和辽宁大黑山地区栎类树种的径向生长呈现下降趋势;而辽宁仙人洞地区栎类树种径向生长呈增加趋势。[结论]我国暖温带北缘不同地区的栎类树种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别,主要为取样地区的气候所支配,下一步尚需结合林分及立地因子,来厘清各类环境要素的相对贡献度。  相似文献   

16.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我国东北次生林中的重要树种之一。在东北林区分布有大量蒙古栎林,其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劣对蒙古栎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着重要作用。以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典型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调查与定位试验,应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林木空间结构参数对该林分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蒙古栎为主要树种,多度在62%以上,使得松花湖地区的蒙古栎林接近纯林;2)林分整体径级分布呈双峰山状曲线分布,幼年个体居多,更新状况良好;3)该林分混交度较低,平均混交度为0.43,属轻度混交,林分稳定性较差;4)从林分角尺度(0.485)和大小比数(0.50)结果来看,该地区蒙古栎林是一个空间结构呈随机分布、树种空间大小分化差异较小的森林群落。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了维护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除采取一些营林措施提高林分混交度外,还应适当引入针叶树种,按照群落自然生长过程和群落演替规律,营造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汕头市园林绿化树种害虫进行调查,将其分为刺吸类害虫、食叶类害虫、蛀干类害虫和地下类害虫,分析其发生情况,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国槐是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古树树种之一,其木质部容易发生朽蚀,产生空洞。笔者根据工作经验,简要叙述了国槐古树刺吸类害虫、食叶类害虫、蛀干类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并针对蚁类和鸟类危害提出了防治方法。最后,从复壮保护、修补树洞、保护天敌、支撑和围箍等方面阐述了国槐古树的树体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9.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落叶乔木,喜光耐寒,主根发达,耐干旱瘠薄,寿命长,萌生力强,适生于东北、华北地区。它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是我国栎类分布最北的树种,可作为防风固沙林、薪炭林的主栽树种,又可作动物饲料及培育优质食用菌的饵木,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20.
寄主植物挥发物是昆虫找寻和定位寄主的重要信息。本文应用动态顶空取样法收集蒙古栎枝叶部的挥发物,经GC-MS鉴定分析,主要有10种挥发物成分,为合成蒙古栎食叶性害虫的引诱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