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粮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在自然界中来源广泛,能够有效缓解日粮危机,日粮纤维在怀孕母猪的应用方面成为猪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以怀孕母猪的生理阶段、纤维来源、品种为出发点,结合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刻板行为等相关指标,阐述影响怀孕母猪对日粮纤维利用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产蛋鸡热应激及其缓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热应激对产蛋鸡生理机能、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并从饲养环境,日粮组成及缓热添加剂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缓解热应激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日粮纤维对母猪特别是妊娠母猪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日粮中保持一定水平的纤维有利于提高母猪的消化机能和繁殖性能,并减少母猪妊娠期间的异常行为。文章介绍了日粮纤维的定义及其对母猪消化机能、繁殖性能和产前行为的影响,总结了纤维水平和来源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并概括了日粮纤维在应用时的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饲料利用率低以及污染问题制约了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低蛋白日粮通过 添加合成氨基酸,减少了豆粕等蛋白原料的使用,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有利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综述了低 蛋白日粮在不同生长阶段猪上的应用。从已有的研究中发现,采用代谢能和消化能体系配制的低蛋白日粮易造 成胴体变肥,建议使用以净能体系为基础的日粮配制方法;减少 1%~4% 蛋白质对各生长阶段猪的生长性能影响 不大,但减少氮排放的效果显著;仔猪和母猪日粮中蛋白含量不宜过低,多数研究建议蛋白质含量降低 1%~3% 为宜;同时,低蛋白日粮中添加支链氨基酸 L-Leu、L-Val 和 L-Ile 有利于机体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提升。最 后探讨了目前低蛋白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认为低氮日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探讨在理想氨基酸模式下,日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粪便指标和氮排泄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18%(对照组)和粗蛋白质17%、16%、15%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泌乳期21d。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3个百分点,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粪便水分、粪便pH值、粪便乳酸杆菌数和大肠杆菌数无显著影响(P>0.05),粪氮排泄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基于净能和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体系配制的低蛋白日粮对生长肥育猪的应用效果。选取平均体重为(68.33±0.881)kg母猪和阉公猪各24头,按性别各分为2组,分别饲喂高、低蛋白日粮。日粮蛋白质水平第一阶段分别为16.85%和13.10%,第二阶段为15.40%和11.45%,试验期51 d。试验结束后,每组选取8头试验猪屠宰,收集血清和肝脏样品检测相关指标。研究发现,饲喂低蛋白日粮不影响猪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可使料重比降低5.72%(P0.05);饲喂低蛋白日粮降低粗蛋白质(P=0.003)、钙(P=0.000)和磷消化率(P=0.001),提高粗脂肪消化率(P=0.002),日粮蛋白质水平和猪性别对粗脂肪消化率的影响呈交互作用(P0.05);饲喂低蛋白日粮降低猪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和猪性别对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影响呈交互作用(P=0.007);低蛋白日粮增加肝脏必需脂肪酸含量(P=0.007),降低丙酮酸含量(P=0.006),日粮蛋白质水平和猪性别对肝脏尿素氮含量的影响呈交互作用(P0.05)。结果表明,结合净能和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体系配制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可提高生长肥育猪饲料转化率。日粮蛋白质水平和生长肥育猪性别间对营养成分的消化代谢具有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7.
热应激状态影响鸡体采食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进而影响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甚至导致发病或死亡.为了缓解热应激给机体造成的危害,过去曾采取改造鸡舍、强制通风等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热应激的影响,但投资较大,实际效果不够理想.日粮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鸡的产热和热应激时的生理状况,因此,调整日粮中营养物质的供给是缓解热应激的重要途径.所以,应考虑从与热应激有关的营养因素方面入手,针对热应激状态下的营养需要,适当调整饲料配方,以便有效地缓解热应激.……  相似文献   

8.
日粮纤维是猪饲粮中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猪妊娠期营养的研究较多。文章综述了日粮纤维来源、理化特性及其对妊娠母猪背膘厚度、繁殖性能、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粗纤维在母猪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宝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323-323,325
介绍了粗纤维的含义、营养特性,分析了高纤维、低纤维日粮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为粗纤维在母猪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讨理想氨基酸模式下,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汁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18%(对照组)和粗蛋白质17%(试验1组)、16%(试验2组)、15%(试验3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试验期从妊娠110天到哺乳期21天结束.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泌乳期日均采食量、体重损失、断奶后发情间隔、仔猪哺乳期窝增重和平均日增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母猪血清和乳汁游离氨基酸含量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5%蛋白组和16%蛋白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18%蛋白组(P<0.05).  相似文献   

11.
以长×大二元杂交仔猪为试材,研究了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低蛋白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氮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蛋白日粮组(试验组)仔猪的体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比对照组多增重17.74%;低蛋白平衡日粮极显著提高了日粮中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降低料重比7.9%,同时使死淘率下降51.47%;试验组粪样中氮含量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低蛋白日粮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蛋白日粮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大、中、小猪3个阶段进行,试验每个阶段分为3个处理组(1组、2组、3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中猪阶段,在试验范围内,随着粗蛋白的降低,生长性能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大猪阶段,随饲料粗蛋白水平的下降,料肉比显著升高(P0.05),但日增重与日平均采食量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额外添加氨基酸保证氨基酸平衡的前提下,低蛋白日粮在生长育肥猪方面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低蛋白日粮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大量的试验证明,畜禽日粮中氨基酸(AA)的种类、比例和数量如能满足动物所需,日粮蛋白水平可降低2~4个百分点,畜禽生产性能不变,同时,饲料转化率、畜禽氮沉积和氮排放、热应激能力均有所改善。但是,进一步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无论如何保证AA的需要,动物的生长成绩均达不到理想水平,胴体脂肪含量有所上升。就这一现象,众多学者进行探讨,对传统的“蛋白质营养就是氨基酸(AA)营养”的理论提出质疑。低蛋白日粮(LPD)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开源节流,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动物体况等问题,因此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低蛋白日粮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配制猪低蛋白日粮的技术基础(理想蛋白质理论、可消化氨基酸技术、人工合成氨基酸技术、小肽营养技术),论述了净能体系在猪低蛋白日粮配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生猪养殖业目前主要面临两大瓶颈问题,即蛋白饲料资源匮乏和氮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而采用低蛋白日粮配方技术能有效节约养殖业对蛋白饲料资源的利用,同时也能提高猪肠道对蛋白的消化利用效率,进一步减少氮排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研究团队在过去10年关于猪低蛋白日粮调控技术的研究中,建立了尤斯灌流系统评估营养物质吸收和转运能力技术、猪肠道原位结节灌流评估氨基酸净吸收量技术和猪胃和回肠末端同时安装"T"型瘘管评估胃肠道营养素消化技术等低蛋白日粮营养消化代谢测定技术方法,研究了低蛋白日粮对猪胃肠道消化系统和猪肉品质的调节作用,初步阐明了低蛋白日粮模式下氨基酸(赖氨酸和支链氨基酸)的响应机制,这些功能性氨基酸可有效改善猪的肠道、免疫系统和肌肉与脂肪组织的能量分配,其结果对于低蛋白日粮在生猪健康养殖中的科学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制约生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低蛋白日粮应运而生。低蛋白日粮是指与现有饲养标准配置的日粮相比,在不影响畜禽生长性能及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蛋白质水平,并添加一定种类与数量的合成氨基酸配制成的日粮。文章对低蛋白日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及局限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母猪由于其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等特点,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热应激。有研究表明:热应激会改变其生理状态和血液生化成分等,降低母猪繁殖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针对母猪热应激敏感指标的研究总体较粗略、评价体系不全面;而且,母猪的耐热性受遗传、年龄和日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准确评价母猪热应激状态比较困难,成为制约母猪适宜环境参数研究的重要因素。笔者在系统总结母猪热应激研究的基础上,从表型、生理、生化、分子等不同层次探讨了相关指标对热应激的敏感程度及其作为母猪热应激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以期为生产中母猪热应激诊断及环境参数的优化奠定基础。总结发现:母猪热应激敏感指标有表皮温度、呼吸频率、直肠温度、血液和肝脏热休克蛋白70(HSP70)等;比较敏感的指标有:血中皮质醇(COR)、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其他指标如血清蛋白、血糖、血液免疫细胞、K +、Na +等随母猪热应激也有所变化,可作为辅助参考指标。其中,表皮温度、呼吸频率、直肠温度和HSP70水平可作为评价母猪长期热应激的指标。此外,尽管母猪热应激造成的行为变化相对滞后,但其测定成本低、对动物无应激,仍然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选用长白×雅南杂交生长猪60头,探讨以菜籽饼作为主要蛋白质补充料,改善饲粮氨基酸平衡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蛋白质节约效果。试验1,在谷物—菜籽饼(G—RSM)饲粮(CP前期14%,后期13%)中添加4个水平的赖氨酸。试验2,在低蛋白(低二个百分点)G—RSM饲粮中,添加4个水平的赖氨酸和一个水平的赖氨酸+蛋氨酸。两个试验均以谷物—豆饼饲粮(CP前期14%,后期13%)作对照。结果表明: G—RSM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赖氨酸,前期(35—55kg)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显著提高(P<0.05),后期(55—90kg)有改善趋势。保证充足的有效赖氨酸供给,生长肥育猪饲喂G—RSM饲粮可取得接近于相同蛋白水平谷物—豆饼饲粮的生产性能。低蛋白G—RSM饲粮,平衡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后,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血浆尿素氮下降,每公斤体增重所耗蛋白减少,具有明显的节约蛋白质效果。验证试验表明,低蛋白水平下的G—RSM日粮较标准蛋白水平下的G—RSM日粮更有利于氨基酸平衡效应的发挥。低蛋白(低二至三个百分点)G—RSM饲粮平衡赖氨酸和蛋氨酸是合理利用菜籽饼蛋白的有效途径。有效赖氮酸是衡量G—RSM饲粮中蛋白质质量的更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的5种日粮对蛋鸡粪中吲哚、粪臭素和挥发氨等臭气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日粮饲喂蛋鸡,鸡粪中吲哚、粪臭素和粪氨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7.98%、42.61%和53.95%,比玉米-棉粕-菜籽粕组分别降低了64.38%、76.84%和69.91%,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用菜籽粕和棉菜籽粕日粮饲喂的蛋鸡,粪中有机酸含量高于大豆粕日粮(P<0.05),说明杂粕日粮虽然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不大,也降低了饲料成本,但同大豆粕日粮相比,粪中臭味物质的排放量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发现,日粮纤维在动物营养和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文章阐述了日粮纤维的营养功能、理化性质及对妊娠母猪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