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42%戊唑·百菌清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和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共4种新型及复配型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香蕉褐缘灰斑病、香蕉灰纹病和香蕉煤纹病)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杀菌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3种叶斑病的防效均表现最好,4次施药后15 d的防效为55.12%~70.10%;其次是42%戊唑·百菌清悬浮剂,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的防效相对较差,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浓度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5%己唑醇微乳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及施药时间、不同施药次数对猕猴桃腐烂病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1 000倍、1 500倍和2 000倍3个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81.1%、59.2%和42.5%;用己唑醇1 500倍的施药时间和次数试验结果表明,谢花后一周内施药的处理防治效果均在60%左右,显著高于延后一周施药的处理,施药次数对防治效果影响不大,喷药3次和4次的防治效果均为59%左右,喷药2次防效较差,但与前两者差异不显著;5种杀菌剂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防效最好,为7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咪鲜胺锰盐、己唑醇,防治效果分别为63.5%和52.4%,苯谜甲环唑和甲基硫菌灵防效较差均不足30%。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市面上常见的6种杀菌剂探讨了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对苹果采收前、储藏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稀释1500、2000倍液,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2000倍液,430g/L戊唑醇SC3000、4000倍液,250g/L嘧菌酯悬SC800、1500倍液,400g/L氟硅唑乳油4000、6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700倍液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对苹果树果实食用没有危害。  相似文献   

4.
杨树烂皮病药剂筛选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杨树烂皮病的化学防治药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可杀得(53.8%干悬浮剂)、甲基硫菌灵(50%可湿性粉剂)、双效灵(10%)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可杀得(53.8%干悬浮剂)、甲基硫菌灵(50%可湿性粉剂)、双效灵(10%)3种药剂毒力线的回归关系显著。对8种杀菌剂进行杨树烂皮病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可杀得等杀菌剂防治效果达90%,药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5种药剂防治柳树腐烂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3%戊唑醇悬浮剂0.33%浓度的溶液和25%吡唑醚菌酯乳油1%浓度的溶液防治效果最好,是防治柳树腐烂病的首选药剂,在生产上,二者可轮换使用。20%丁香菌酯悬浮剂0.5%浓度的溶液和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1.25%浓度的溶液,防治效果次之,可以作为备选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早春清园喷雾、春梢停止生长期涂抹的方法,连续3年开展了25%丙环唑EC、43%戊唑醇SC、45%代森铵AS、1.8%辛菌胺醋酸盐AS、1.6%噻霉酮AS、20%丁香菌酯SC、70%甲基硫菌灵WP等7种药剂防治苹果腐烂病田间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苹果腐烂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5%丙环唑EC的防效最好,达94.40%,较70%甲基硫菌灵WP(防效76.61%)高17.79个百分点,试验所选药剂均可作为苹果腐烂病(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绿色防控推广应用药剂。  相似文献   

7.
以10%世高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和95%戊唑醇3种药剂为供试药剂,对13~15年生漾濞核桃380株样株进行核桃霜点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核桃霜点病侵染期按地径1.0mL/cm树干注射70%甲基硫菌灵10倍液,可达到87.56%的防治效果,且优于传统喷雾施药,可克服常规喷雾多次施药,受降雨等外部环境条件和树木高度等限制的缺点。其施药剂量精确,药液利用率高,且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是核桃霜点病无公害防治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抑菌圈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4种变色菌的抑制能力,初步筛选用于制备中密度纤维板防霉剂配方,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01%~0.1%的甲基硫菌灵(Me-TBZ)、0.1%~2.0%的丙环唑(PPZ)、0.1%~2.0%的戊唑醇(TBZ)和5%~30%的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混合复配,添加有机溶剂10%~30%乙醇胺和10%~30%乙醇,该混合剂对变色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中密度纤维板防霉剂。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防治美国山核桃黑斑病的发生,2017年在浙江省建德市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林病害始发期和盛发期通过林间试验比较了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苯甲·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种不同杀菌剂对美国山核桃黑斑病病原菌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e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保护性杀菌剂)400倍液防治效果略差外,其他3种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对美国山核桃叶片和果实黑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落叶期推迟时间和产量增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施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对美国山核桃病叶、病果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97.06%和98.16%;落叶期推迟时间最长,比对照推迟98 d;产量增加最大,为对照的362.86%;其次为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研究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3种治疗性防治药剂能有效防治美国山核桃黑斑病。  相似文献   

10.
4种药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叶枯病是侧柏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为筛选出对侧柏叶枯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试验选择了多菌灵、百菌清、灭病威、苯醚·甲硫4种杀菌剂对侧柏叶枯病进行了防治试验。50%苯醚·甲硫悬浮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40%灭病威悬浮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次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效果低于40%灭病威悬浮剂,50%百菌清悬浮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最低。由试验结果推荐在生产实践中使用50%苯醚·甲硫悬浮剂以1000~1500倍液及40%灭病威悬浮剂以500~1000倍液,在侧柏叶枯病发病初期进行药剂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防治油用牡丹根腐病的有效药剂,试验选择6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测定。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抑制率,结果显示,噁霉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高,为97.42%;其次是甲基硫菌灵的相对抑制率为95.90%;多·福、腐霉利和咪鲜胺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1.87%、89.76%、82.60%,多菌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小,为75.6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噁霉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最好,多菌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最低。由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结合可以看出,噁霉灵、甲基硫菌灵和多·福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介绍思茅松幼苗顶梢枯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及发病条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方面提出其综合防治措施,选用啶菌恶唑、50%速克灵、50%扑海因、40%施佳乐悬浮剂、50%多菌灵、75%甲基托布津作为供试药剂进行防治效果对比试验,以筛选出最佳防治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啶菌恶唑药剂防治效果最好,平均保存率达92.26%。  相似文献   

13.
在福州市永泰县4个金花茶引种基地内调查金花茶炭疽病危害情况,并选择危害最为严重的葛岭镇龙村村基地开展7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40%多菌灵悬浮剂、10%双效灵悬浮剂等3种药剂2.50 mL/L、1.25 mL/L、0.83 mL/L等3种不同浓度的防治试验,以期筛选出高效防治药物和最经济的药物浓度。试验结果表明:4个引种基地的金花茶均受炭疽病危害,受害率13.3%~21.7%;使用7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和40%多菌灵悬浮剂2.50 mL/L浓度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90%以上,1.25mL/L浓度的防治效果也达80%以上。综合考虑防治效果和成本核算,选择7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1.25 mL/L浓度的防治方式为佳,防治成本仅需0.01元/株。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西省交城县枣产区危害严重的枣缩果病,于2011年对其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菌速清水剂800倍液处理外,其余处理的防治效果与对照均差异显著。其中,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o液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7.6%.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液6个处理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与菌速清水剂800倍液处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加拿利海枣叶斑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农药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加拿利海枣叶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的掌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sis palmarum);6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为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50 g/L咪鲜铵水乳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百菌清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且6种杀菌剂在生产上对加拿利海枣叶斑病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梅叶枯病(Phomopsis myricinaY.J.Huang et P.K.Chi)是近年来湖南省发生普遍,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病害。大田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扑菌特WP、70%甲基硫菌灵WP、40%菌克星WP、50%多菌灵WP和50%退菌特WP,对杨梅叶枯病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又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治效果达76%以上;1∶1∶100波尔多液、45%石硫合剂WP、70%代森锰锌WP和80%新万生WP保护效果比较好,但治疗效果比较差。  相似文献   

17.
开展不同剂量的5种药剂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茶软腐病发病期,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丙环唑微乳剂、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油茶树进行整株喷施,对油茶软腐病均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6 g/L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油茶软腐病的病情指数明显较低,防治效果为76. 9%; 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 0 g/L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效果为68. 9%;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2 g/L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比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低,为61. 1%。40%丙环唑微乳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不同剂量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均偏低。  相似文献   

18.
云南澳洲坚果春季病害病原调查及主要病原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云南澳洲坚果春季病害的调查中采集到9种症状的病害,其中叶枯、枝枯为主要病害。经病原菌分离和致病性测试,鉴定病原菌有9种,拟盘多毛孢为优势种群,其次为拟茎点霉、毛色二孢、炭疽菌等。对拟盘多毛孢作防治药剂筛选,推荐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丙环唑等,以后渐次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异菌脲、嘧菌酯等。  相似文献   

19.
南方地区中密度纤维板容易霉变,影响了产品质量,限制了纤维板的应用范围,因此开发纤维板防霉性能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复配防霉剂处理中密度纤维板,并对防霉处理后的纤维板试材进行防治效力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0.01%~0.1%甲基硫菌灵,0.1%~1.0%丙环唑,0.1%~1.0%戊唑醇,5%~25%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添加有机溶剂10%~25%乙醇胺和10%~25%乙醇,余量为水复配防霉剂拮抗4种变色菌,MDF试材抗霉效力评价值达到0级或1级,效果明显,可用于中密度纤维板防霉处理,为开发防霉纤维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榛果苞干腐病主要危害榛子果苞,是近年来发生较重的新病害,为了筛选出合理药剂对病害进行综合防治,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榛果苞干腐病致病菌Trichothecium roseum进行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榛果苞干腐病菌对不同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对40%多菌灵SC、40%苯醚甲环唑SC和45%咪鲜胺EA的敏感性最高,EC50值分别为0.533 3、1.284 3和1.544 8μg·m L-1;对75%百菌清WP、46%多抗锰锌WP和70%甲基硫菌灵WP的敏感性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