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了解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试验以40只(公母各半)150日龄的云南无量山乌骨鸡为研究对象,对其肉品质物理特性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对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客观指标(肉色、失水率、嫩度、pH值、蒸煮损失、剪切力)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肌肉组织不同性别间公鸡胸肌和腿肌肉色的黄度(b*值)、剪切力(N)、pH45 min值、pH24 h值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的亮度(L*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肉色的红度(a*值)极显著的高于母鸡(P0.01),公、母鸡胸肌和腿肌的失水率和蒸煮损失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性别不同肌肉组织间公、母鸡腿肌pH45 min值和pH24 h值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母鸡胸肌亮度(L*值)和黄度(b*值)显著高于腿肌(P0.05),相反公鸡胸肌红度(a*值)极显著低于腿肌(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红度(a*值)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鸡胸肌的剪切力(N)和蒸煮损失均显著低于腿肌(P0.05),公、母鸡胸肌的失水率均显著高于腿肌(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黄芪多糖对乌蒙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乌蒙乌鸡9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 000 mg/kg黄芪多糖,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屠宰率、半净膛率、臀肌率、红度(a*值)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瘦肉率、臀肌率、红度(a*值)、p H值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腹脂率、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均显著降低(P0.05)。说明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mg/kg和1 000 mg/kg黄芪多糖均能够提高乌蒙乌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且1 000 mg/kg的添加剂量优于500 mg/kg的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选用200只1日龄健康大围山微型鸡(公母各半),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于15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对肌肉肉质性状和肌苷酸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大围山微型鸡肌苷酸含量与肉品质常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表明:母鸡腿肌pH_(24 h)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鸡胸肌L~*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a~*值极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腿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母鸡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公鸡(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与pH_(45 min)、p_H(24 h)、a~*值、剪切力、粗蛋白和粗脂肪呈正相关;与L~*值、b~*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粗灰分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纳雍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20只40日龄的健康纳雍土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检测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a*值、b*值、L*值、pH、滴水损失率、烹煮损失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3.25%(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5.91%(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2.44%(P<0.05)、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a*值、pH分别显著提高2.47%、1.19%、3.37%、2.23%、3.13、1.54%(P<0.05)、滴水损失率、烹煮损失率显著降低2.65%和2.37%(P<0.05)。说明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可显著改善纳雍土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40只(公母各半)45周龄的镇沅瓢鸡为研究对象,对其肉质物理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同一部位不同性别间,公鸡腿肌肉色的L*值及胸、腿肌p H24h值均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胸、腿肌的a*值及腿肌的剪切力(N)显著高于母鸡(P0.05)。同一性别不同部位间,公鸡胸肌L*值显著高于腿肌(P0.05),胸肌a*值显著低于腿肌(P0.05),母鸡胸、腿肌L*值和a*值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鸡胸肌的蒸煮损失均低于腿肌(P0.05);公、母鸡腿肌p H45 min值和p H24 h值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对肉品质物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p H45min值与失水率和蒸煮损失呈显著负相关,L*值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L*值与失水率呈显著正相关,a*值与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失水率与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光照强度对北京鸭生产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北京鸭生产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600只1日龄健康的北京鸭,随机分配到5个组中,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鸭(公母各占1/2)。试验光照强度各组分别设置为1、5、10、15和40 lx,白炽灯24 h全人工光照。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1~6周,各组间平均耗料量和平均体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5 lx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10、15、40 lx组(P0.05)。育雏期(1~2周)和生长期(3~5周)时各组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而肥育期(6周)时1 lx组的平均耗料量和平均体增重显著高于5、10、15 lx组(P0.05)。2)光照强度对屠体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腹脂率及眼球指标(重量、横径和前后径)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5 lx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40 lx组(P0.05)。3)光照强度对最终p H(p Hu)、滴水损失率、黄度(b*)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40 lx组的最初p H(p Hi)显著高于5、10、15 lx组(P0.05),但亮度(L*)值显著低于5、10、15 lx组(P0.05)。15、40 lx组的红度(a*)值显著低于1 lx组(P0.05)。综上,5 lx光照强度不仅节能有效,还能提高北京鸭的饲料转化率和胸肌率。此外,低光照强度还有助于提高肉色的L*和a*值。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不同水平发酵饲料对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1 200羽85日龄健康、体况接近的广西三黄鸡(母),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羽。试验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B、C、D组分别添加含5%、10%、15%发酵饲料的全价饲料。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有所提高,其中屠宰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B、C、D组腹脂率显著降低,且各试验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胸肌、腿肌pH值、肉色、系水力、肌内脂肪提高,滴水损失和剪切力降低,其中腿肌的剪切力达到显著水平(P0.05)。发酵饲料提高三黄鸡胸肌、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其中C组的腿肌肌内脂肪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发酵饲料对于广西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性状都有正向影响,10%添加比例具有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日粮硒水平对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粮硒水平对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380只1日龄Arbor Acres (AA)肉公雏,1~21日龄统一饲喂同种正常添加无机硒的玉米-豆粕型日粮(含硒0.47 mg/kg),于22日龄从中选取体重接近的336只鸡,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分别饲喂不添加硒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含硒0.015 mg/kg)和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30、0.40和0.50 mg/kg硒(以亚硒酸钠形式添加)的试验日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硒水平对22~42日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42日龄肉仔鸡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硒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腿肌剪切力和胸肌肉色L~*值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添加0.50 mg/kg硒处理组肉鸡的腿肌剪切力最低,添加0.20和0.50 mg/kg硒处理组肉鸡的胸肌肉色L~*值最低,但其他肉质性状指标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硒对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与42日龄肉仔鸡胴体性状均无显著影响,但日粮中添加0.50 mg/kg硒降低了腿肌剪切力和胸肌L~*值,对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饲粮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和铬对0~3周龄热应激肉鸡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2×3因子随机设计,选用1日龄科宝白羽雌肉雏鸡216只,按体重均匀分为6组,分别饲喂未添加铬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含铬0.37 mg/kg)及分别添加不同水平CLA(0、1%)和来源于丙酸铬的铬(0,200,400μg/kg)。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CLA可以显著提高肉鸡屠宰率(P0.05),但对活体重、全净膛率、腹脂率、腿肌率、胸肌率无影响(P0.05);饲粮铬可以显著降低肉鸡腹脂率(P0.05),显著提高全净膛率(P0.05);CLA与铬互作对肉鸡胴体性能没有影响(P0.05),但有降低腹脂率的趋势(P0.1),其中添加1%CLA+200μg/kg铬组效果最好。2)饲粮CLA可降低肉鸡胸肌、腿肌黄度b*值(P0.01),降低胸肌蒸煮损失率(P0.05),但对胸肌、腿肌亮度L*、红度a*、p H24值、滴水损失、剪切力及腿肌蒸煮损失无影响(P0.05);饲粮铬对胸肌、腿肌鸡肉品质没有影响(P0.05);CLA与铬的互作有降低肉鸡胸肌蒸煮损失的趋势(P0.1),其中添加1%CLA+400μg/kg铬组效果最佳,胸肌蒸煮损失比对照组降低了6.68%。说明同时添加CLA和铬对0~3周龄热应激肉鸡胴体性能和肉品质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锰研究锰对4~6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480只1日龄Arbor Acres(AA)公雏饲养于60个笼中,每个笼中8只,0~3周龄统一饲喂同种日粮(含锰127.33 mg/kg)。于22日龄从中选取384只鸡按体重随机分成8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不添加锰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含锰13.69 mg/kg)和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40、60、80、100、120和140 mg/kg锰(试剂级硫酸锰)日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锰对4~6周龄肉仔鸡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胸肌滴水损失、剪切力、L*值、a*值和b*值、腿肌滴水损失、剪切力、L*值、a*值和b*值均无显著影响(P0.10),但随着日粮锰水平的提高,肉仔鸡腿病发生率有降低趋势、胸肌和腿肌pH有提高趋势,且添加80 mg/kg锰时日增重最高、腹脂率最低。  相似文献   

11.
试验随机选取150日龄盐津乌骨鸡100只(公母各半)为试验素材,测定其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母鸡的胸肌和腿肌肉色红度a*值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公鸡腿肌的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腿肌的失水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母鸡腿肌初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5)。同一性别不同部位间,公、母鸡腿肌p H45 min、p H24 h值均显著高于其胸肌(P0.05),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失水率与L*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初水分含量与L*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日粮中外源添加谷氨酰胺(Glutamine,Glu)对AA肉公鸡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肌肉品质、肌苷酸含量和H-FABP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240只1d的雄性AA肉仔鸡随机均分为4组(A、B、C和D),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0.4%和0.8%水平的谷氨酰胺,21和42 d时测定并计算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42 d时屠宰,测定其剪切力、滴水损失和色度(L*、a*和b*) ;计算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 ;取胸肌和腿肌,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肌苷酸含量,利用RT-PCR技术检测H-FABP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B组可显著提高AA肉鸡的平均日增体质量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增加胸肌、腿肌的肌苷酸含量和H-FABP mRNA的表达水平(P<0.05) ;C组可显著增加全净膛率、腿肌率、肌间脂肪宽度、胸肌剪切力和减少腹脂率(P<0.05) ;D组可显著增加腿肌剪切力、胸肌和腿肌的L*和a*值(P<0.05).日粮中添加0.2%、0.4%和0.8%水平的Glu均可不同程度提高肉鸡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肌肉品质、肌苷酸的含量和H-FABP mRNA表达水平,在生产中0.2%水平为建议添加量.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多糖对不同性别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468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个重复(公母各6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鸡。组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组2、组3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对公鸡和母鸡的平均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母鸡全净膛率和胸肌率(P0.05),且添加2 000 mg/kg苜蓿多糖显著提高了公鸡胸肌率(P0.05)。2)1 000 mg/kg苜蓿多糖组(即组2)公鸡胸肌p H45 min显著提高(P0.05),公鸡和母鸡胸肌滴水损失率和公鸡胸肌蒸煮损失率显著降低(P0.05);2 000 mg/kg苜蓿多糖组(即组3)公鸡和母鸡胸肌滴水损失率和公鸡胸肌蒸煮损失率显著降低(P0.05)。1 000 mg/kg苜蓿多糖组公鸡和母鸡腿肌滴水损失率和母鸡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母鸡腿肌p H24 h显著提高(P0.05);2 000 mg/kg苜蓿多糖组母鸡腿肌滴水损失率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3)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组21日龄公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2 000 mg/kg苜蓿多糖组35和42日龄母鸡血清T-AOC显著提高(P0.05),2 000 mg/kg苜蓿多糖组28日龄公鸡和母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组21和35日龄母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但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对公鸡和母鸡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对公鸡和母鸡肝脏和胸肌中T-AOC、GSH-Px和T-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苜蓿多糖对公鸡和母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改善公鸡和母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抗氧化性能,且苜蓿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1 000mg/kg。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谷氨酰胺对循环热应激条件下22~28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改善作用,选取300只22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5组,包括适温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和4个循环热应激处理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1.0%、1.5%的谷氨酰胺),试验结束时测定各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循环热应激处理显著降低了肉鸡的平均增重(P0.05)、平均采食量(P0.05)、腿肌a*值和b*值(P0.05)以及胸肌、腿肌的pH_(45 min)值和pH_(24 h)值(P0.05),显著提高了肉鸡的胸肌、腿肌的L*值和失水率(P0.05);基础日粮中添加1.5%的谷氨酰胺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平均增重(P0.05)、平均采食量(P0.05)、腿肌a*值和b*值(P0.05)以及胸肌pH_(45 min)值(P0.05),显著降低肉鸡的胸肌L*值(P0.05)和失水率(P0.05)。说明谷氨酰胺对循环热应激肉鸡(22~28日龄)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随机选取310日龄茶花鸡64只(公母各半),对其肉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相同部位不同性别间,公鸡胸肌和腿肌肉色的亮度值(L*)、失水率、蒸煮损失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红度值(a*)、p H45 min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黄度值(b*)无显著差异(P0.05);公鸡胸肌p H24 h、剪切力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p H24 h、剪切力与母鸡差异不显著(P0.05)。2相同性别不同部位间,公鸡和母鸡胸肌的L*值、剪切力、失水率显著高于腿肌(P0.05),a*值、p H45 min值、p H24 h值显著低于腿肌(P0.05),b*值无显著差异(P0.05)。3各指标间的相关性,p H45 min值、p H24 h值与剪切力、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L*值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失水率呈显著正相关;a*值与剪切力、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失水率与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盐津乌骨鸡的肉用性能,探讨盐津乌骨鸡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关系,试验测定了150日龄盐津乌骨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特性,并对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盐津乌骨鸡公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全净膛、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腿肌率均高于母鸡,且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重、腿肌率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半净膛重与全净膛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相同性别不同部位,公母鸡胸肌pH_(45min)、pH_(24h)、剪切力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母鸡胸肌与腿肌的A值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但公鸡腿肌的失水率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5)。腿肌重与剪切力间差异极显著(P0.01),且半净膛、全净膛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云南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试验对5,6月龄乌骨鸡各60只(公、母各半)肉品质客观指标(肉色、失水率、嫩度、p H值、蒸煮损失、剪切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月龄时,公、母鸡腿肌p H45 min值、p H24 h值极显著(P0.01)高于胸肌,母鸡腿肌亮度(L)值显著(P0.05)低于胸肌,母鸡胸肌失水率极显著(P0.01)高于腿肌;6月龄时,公鸡胸肌p H45 min值、p H24 h值、黄度(b)值与腿肌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失水率显著(P0.05)高于胸肌,母鸡胸肌p H24 h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与腿肌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p H45 min值显著(P0.05)高于胸肌。5月龄时,公鸡胸肌剪切力显著(P0.05)高于母鸡,母鸡胸肌失水率极显著(P0.01)高于公鸡,公鸡腿肌p H24 h值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6月龄时,公鸡胸肌红度(a)值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公鸡腿肌a值和b值均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腿肌。5月龄母鸡胸肌p H24 h值、b值、失水率显著(P0.05)低于6月龄,5月龄母鸡腿肌p H24 h值显著(P0.05)高于6月龄。5月龄无量山乌骨鸡p H45 min值与p H24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L值和b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 H24 h值与L值和b值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6月龄无量山乌骨鸡,p H45 min值与p H24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 H24 h值与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与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L值与失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a值与b值呈显著负相关。剪切力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拉萨白鸡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对拉萨白鸡生长状况、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42、120、150、180、210日龄,拉萨白鸡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鸡体重(P0.01)。公鸡、母鸡180日龄的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比较,母鸡胸肌肉色L值与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P0.05)。公鸡腿肌胶原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相同性别不同部位比较,公鸡胸肌和腿肌的肉色、p H值、失水率、剪切力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的肉色、失水率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的胶原蛋白、肌内脂肪、水分、蛋白质含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琅琊鸡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120日龄琅琊鸡180只,设6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3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于300日龄时分析不同性别琅琊鸡的屠宰性能,并屠宰取胸肌和腿肌分析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常规指标、化学指标及风味物质指标。结果表明:公鸡、母鸡屠体率均超过87.00%,全净膛率均大于65.00%,公鸡腿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胸肌(P0.05),母鸡腿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胸肌(P0.01),公鸡、母鸡胸肌和腿肌pH值随着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公鸡腿肌红度值(a~*值)极显著高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P0.01);公鸡腿肌干物质、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腿肌(P0.05),公鸡胸肌、腿肌粗脂肪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母鸡腿肌中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公鸡胸肌、腿肌中肌苷酸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公鸡胸肌、腿肌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胸肌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值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值最高,分别为39.97%和66.89%。说明琅琊鸡具有屠宰性能良好、肉质细嫩和味鲜、腿肌富含风味前体物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限饲方法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骨骼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80只7日龄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和蛋白质限饲组,每组20只鸡。限饲14d(21日龄)、补偿生长21d(42日龄)后每组分别屠宰8只,取其胸肌、腿肌、腹脂、心脏、肝脏、脾脏、胸腺、法氏囊、骨骼等组织并称重,以及测量骨骼的长度和直径。结果表明:1)限饲后,3个限饲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料量限饲组末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限饲后,料量限饲组肉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肉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蛋白质限饲组和对照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腹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限饲后,蛋白质限饲组肉鸡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胰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对照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胰脏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4)限饲后,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胫骨重、胫骨长、胫骨直径、股骨重和股骨长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肉鸡的股骨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蛋白质限饲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胫骨重、胫骨长、胫骨直径、股骨重、股骨长和股骨直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3种限饲方法均降低了AA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部分骨骼性状指标,其中料量限饲法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骨骼性状影响最大。经过21d的补偿生长后,3种个限饲组均表现出补偿生长效应,骨骼性状无显著变化,但料量限饲法会降低肉鸡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和末重,建议生产中慎用料量限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