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碌曲县境内,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交汇处,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和长江水系白龙江的发源地。1982年和1992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分别建立了尕海  相似文献   

2.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地处甘肃省碌曲县境内,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交汇处,地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也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和长江水系白龙江的发源地。总面积为2474.31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394.8平方公里、草场1897平方公里、湿地300平方公里。是1998年国务  相似文献   

3.
迷人的则岔     
迷人的则岔姜福泉则岔自然保护区座落在甘肃甘南州碌曲县东南部,平均海拔3500米。总面积800余平方公里,距甘肃省会兰州仅400余公里,是一块正在开放的石林风景旅游区。双岔公路与213国道兰(州)郎(木寺)公路相连同闻名遗迩的拉卜楞寺,四川九寨沟、黄龙...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笔者在野外工作和群众救护过程中记录到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各类鸟类实体124种,通过对比发现其中有鹰雕、白腰文鸟为甘肃省新纪录,灰斑鸠、蓝鵐、大鵟、游隼、黑鹳、黄颈拟蜡嘴雀、秃鹫、白骨顶鸡、红嘴鸥、褐冠山雀等10种为保护区新纪录,并见到兀鹫实体,为保护区文献记载物种。  相似文献   

5.
黄华梨 《中国林业》2008,(22):22-25
震前大熊猫基本情况一、保护区基本概况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最南端,横跨甘肃省文县和武都区。保护区位于岷山山系的摩天岭北坡和西秦岭的红铜河流域,与四川的九寨沟县、平武县、青川县相邻,与九寨沟、王朗、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在同一区  相似文献   

6.
<正>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是我国建立较早的荒漠类型保护区,面积约占灵武市总面积的市总面积的1/4。保护区内集中分布有干旱沙地,荒漠草原和流动沙丘等荒漠类型生态系统。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始建于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1986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区(省)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7.
王修华 《中国林业》2011,(19):38-38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秦岭西延伸的岷、迭山系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甘肃省以森林为主、多种野生动植物资源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自1998年成立以来,多次爆发云杉叶锈病。笔者基于多年防治实践,总结出云杉叶锈病发病规律和防治经验,现整理出来,供森林保护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位于伏牛山腹地的河南省栾川县石庙乡观星村,共有16个村民组,分散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沟沟岔岔。全村总面积1458公顷,其中山坡面积1400公顷,耕地58公顷。1991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128元,1986年到1990年,全  相似文献   

9.
尕海则岔保护区是199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47431公顷,其中核心区39095公顷、缓冲区81157公顷、实验区12717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黑颈鹤、灰鹤、黑鹳、大天鹅及雁鸭类为主的候鸟及其栖息的湿地生态系统,以紫  相似文献   

10.
一、保护区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状况十八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富源县城东南135公里的雨汪乡,地处北纬25°40′,东经104°15′,海拔1900~2150米,面积18,000亩,为山地深谷地形。保护区的中心地带是岩羊沟,海拔1900米左右,谷口东向;北、南、西三面环山,多是悬岩峭壁,山顶一带稍平缓,海拔2150米;土壤是砂岩,板岩、页岩发育的红黄壤和森林棕色土。保护区的四周,则是滇东地区常见的石灰岩岩溶地貌,弧山高耸岩石裸露。保护区地处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锋面地带,又是西伯利亚寒流入侵南下的通道。冬季雨雾濛濛,高山部份冰凌较重,低谷部  相似文献   

11.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碌曲县境内,北纬33°58'~34°32',东经102°09'~102°46',总面积2474.31平方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000米以上,高差达1400米。年平均气温2.3℃,年降水量633.9毫米,蒸发量1205.6毫米,相对湿度64%。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高原草原、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为保护这里以黑颈鹤、灰鹤、大白鹭、苍鹭及雁鸭类等为主的候鸟及其栖息的湿地生态系统及典型、完整的高原森林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以石林为主的自然风景林…  相似文献   

12.
1980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大青沟林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治区级大青沟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大等沟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建立以来,发展相当缓慢。人们对保护区的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是保护区发展缓慢的直接因素。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如何不断增强保护区的活力,使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尽  相似文献   

13.
在广阔无垠的乌拉特草原上,有一颗绿色明珠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位于乌拉特后旗西北部的努登自然保护区。 1985年12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努登自然保护区。这是继白音敖包、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后林业系统正式建立的第三个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以保护沙漠珍稀树种天然梭梭林和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蒙古野驴为主。努登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42°05′~42°14′,东经106°21′~106°41′,是一个西北一东南宽约12公里,西南一东北长约24公里的长方形地域,总面积420660亩,其中覆盖度在10%以上的面积4950亩,  相似文献   

14.
药水峡     
药水峡位于甘南、临夏两州之间,是甘肃省AAAA级风景名胜区——松鸣岩国家级森林公园核心景区,在甘肃省太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境内。距兰州市146公里,距临夏市65公里,距临洮县城50公里。康(乐)临(夏)公路穿越景区而过。药水峡以其  相似文献   

15.
新辟的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在德宏州盈江,陇川、瑞丽三县境内,跨九个公社,规划面积八十余万亩。其地理位置是北纬23°23′—24°42′,东经97°31′—97°49′,自北向南呈狭条状。保护区碧山环抱,绿水旖旎,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孕育了许多珍稀动物种群。滇西高原的钟秀保护区位于高黎贡山向西南延伸的坡脚,苦抱沟梁子、珍买尖山、营盘山等主体山岭构成保护区骨干地形,属伊洛底瓦江水系,主要  相似文献   

16.
正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是我国建立较早的荒漠类型保护区,总面积8.18万公顷(含白芨滩防沙林场面积)。约占灵武市总面积的1/4。保护区内集中分布有干旱沙地,荒漠草原和流动沙丘等荒漠类型生态系统。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1986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湘鄂交界的桑植县境内,总面积约250平方公里,是我省大型保护区之一。保护区西北为鄂西山地,西南是黔东高原,东南有武陵、雪峰等山相间突起,东侧向洞庭湖区逐渐倾斜,处于一个半环状的群山之间。春夏凝  相似文献   

18.
2003-2012年,对甘肃省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则岔石林风景区针叶树病害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有针叶树类病害达10余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加强管理、清除病原、定期喷药及施放烟剂、严格检疫、加强病情监测等预防措施,可以及时防治和减少针叶树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陕交界河南省灵宝市西部、小秦岭山脉北麓,主峰老鸦岔垴海拔2413.8米,面积15.160公顷,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81.2%。保护区地处暖温带南缘.属大陆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水量612毫米,且多集中在夏秋季,全年无霜期210天。保护区于2006年10月开始进行鸟类环志,是豫西地区唯一一个鸟类环志站。环志站位于保护区的亚武山管理站,海拔571米,地势总体特征为山区坡地,地带性植被为落叶灌木林。  相似文献   

20.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境内,南部与辽宁省接壤,总面积8467公顷,在保护区境内分布有两大沟壑,即大、小青沟,沟宽300米,沟深50—100米。保护区内分布有天然珍贵阔叶树木水曲柳、核桃揪等木本植物122种,药用、花卉等草本植物587种,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在大青沟建保护区以后,在保护天然珍贵阔叶林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1.保护区内人口多,生产经营活动频繁。大青沟保护区的发展经历是1952年建立护林站,1956年建立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