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评估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生产性能,选择父母代种鼠和母系母鼠各9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在相同的环境下饲养,统计两组的种用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父母代种鼠的种用生产性能优于母系,其中年总产仔数、年总产活仔数、断奶成活率、成年鼠成活率、断奶重和体成熟差异显著(P0.05),说明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生产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中华竹鼠父系肉用性能的选育进展,选取0世代和1世代的1日龄中华竹鼠父系各300只,每个世代再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统计两个世代中华竹鼠的成活率、均匀度和体重3个肉用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选育后,1世代的断奶鼠成活率、成年鼠成活率、断奶鼠均匀度、成年鼠均匀度较0世代提高4.7%,2.2%,2.9%和2.2%;断奶公鼠体重、断奶母鼠体重、成年公鼠体重、成年母鼠体重分别比0世代提高17.3、15.9、96.4和52.1 g·只-1,差异显著(P0.05),表明中华竹鼠父系1世代的肉用生产性能的选育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皖南黄兔的繁殖性能和选育进展。【方法】对系统选育过程中5个世代的胎产仔数、胎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哺乳数、3周龄窝重、4周龄断奶仔兔数、4周龄断奶窝重进行测定,并采用BLUP方法评估了胎产活仔数、3周龄窝重和4周龄断奶仔兔数的遗传力和育种值。【结果】通过皖南黄兔连续5个世代的繁殖性能选育,其胎产仔数达到7.34只、胎产活仔数7.23只、初生窝重391.11 g、哺乳数6.98只、3周龄窝重2 180.61 g、4周龄断奶仔兔数6.68只、断奶窝重3 477.08 g、断奶成活率95.98%;胎产活仔数、3周龄窝重和4周龄断奶仔兔数属于低遗传力性状,其育种值世代平均遗传进展分别为0.017 5只、17.91 g和0.019 6只。【结论】通过系统选育,皖南黄兔繁殖性能均有提高,且群体整体度好,遗传性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凌云乌鸡的种用性能的选育进展,选取0世代和1世代的1日龄凌云乌鸡各1 200只,每个世代再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从121日龄饲养至392日龄,饲喂相同饲粮,统计两个世代的产蛋性能和孵化性能。结果表明,1世代的产蛋性能和孵化性能均比0世代有所提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凌云乌鸡1世代的种用生产性能的选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商品代中华竹鼠生产性能,选择商品代中华竹鼠和终端父系中华竹鼠各120只,每组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在相同的环境下饲养,统计两组的肉用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商品代中华竹鼠的断奶成活率和成年成活率分别比终端父系高1.7%和2.1%,断奶均匀度和成年均匀度分别比终端父系高1.3%和1.6%,断奶公鼠和成年公鼠的体重分别比终端父系高17.3和53.4 g·只~(-1),断奶母鼠和成年母鼠的体重分别比终端父系高15.2和52.1 g·只~(-1),3个肉用生产性能指标均显著优于终端父系中华竹鼠(P0.05),表明中华竹鼠商品代竹鼠配套生产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银王鸽的种用性能的选育进展,选取0世代和1世代的180日龄银王鸽的各300对,每个世代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对。统计两个世代的种用生产性能。从180日龄饲养至360日龄,饲喂相同饲粮,统计2个世代的产蛋性能和孵化性能。结果表明,1世代的产蛋性能和孵化性能均比0世代有所提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银王鸽1世代的种用生产性能的选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凌云乌鸡肉用性能的选育进展,选取0世代和1世代1日龄凌云乌鸡各240只,每个世代再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从1日龄饲养至120日龄,饲喂相同饲粮,统计死淘率、均匀度和饲料转化率,并测定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1世代的存活率、体重均匀度、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均比0世代有所提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较0世代有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表明凌云乌鸡1世代肉用生产性能的选育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中华竹鼠的圈养应激反应的选育进展,采用家系选育法降低中华竹鼠的圈养应激反应。经过两个世代的选育,2世代的各种圈养应激均比0世代明显降低(P0.05),说明中华竹鼠降低圈养应激反应的选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和大白猪为育种素材,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群体继代选育法,经7年6个世代育成晋汾白猪.对7个世代母猪繁殖性能分析表明,5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最好,母猪初产窝产仔11.32头,产活仔数10.74头,断奶头数10.68头,哺育率达99.43%,初生个体均重1.36 kg,28日龄断奶窝重71.62 kg.除仔猪初生个体均重与0世代差异不显著外,5世代其它繁殖性状都显著高于0世代(P<0.05).6世代与5世代相比,个体均重、初生窝重与28日龄断奶窝重差异显著(P<0.05),其它性状差异均不显著,5、6世代品种繁殖性能已趋于遗传稳定.6世代各繁殖性状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该品种已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是一个优良的瘦肉型品种.  相似文献   

10.
综合指数法在番鸭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对白番鸭父系、母系进行继代选育.结果表明:第3世代父系10周龄公母鸭体重比母系公母鸭分别重280.18g(P<0.05)和242.91g(P<0.05).父系经2世代选择,公母鸭26周龄体重比0世代分别增加330和80g;而母系经2世代选择,公母鸭26周龄体重增加不显著(P>0.05).父系经2世代选择,其母鸭56周龄蛋重比0世代重3.41g,每只母鸭平均产蛋量增加3.86枚.母系经2世代选择,其56周龄产蛋量比0世代增加8枚,蛋重增加0.45g.可见应用综合指数选择法连续2世代选育能明显提高白番鸭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川藏黑猪专门化母系(F01)的繁殖、肥育和胴体性能,本文对川藏黑猪专门化母系(F01)的繁殖、肥育和胴体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繁殖性能:F01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比较高,0~4各世代初产产仔数均在10头以上,经产产仔数12头以上,第4世代初产、经产产仔数分别为11.19、12.37头,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着世代选育逐步提高;肥育性能: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F01的日增重、料肉比、达75 kg体重日龄、活体背膘厚分别为432.25 g、3.43、209.87 d、23.02 mm,与0世代比较,分别提高5.39%、5.77%、7.21%、11.26%;第5世代F01的瘦肉率为43.69%,比0世代提高1.54个百分点;F01的肉质性能优良,肌内脂肪含量达4.77%,p H、LF、OPTO、嫩度等指标均在优良的范围内,是一个理想的母系种猪。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用中华竹鼠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35±5)日龄的中华竹鼠300只为试验动物,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进行为期150 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饲喂的基础饲粮中加入中草药提取物300 mg·kg~(-1)。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各项生产性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本试验设计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明显提中华竹鼠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利用3年多时间,对我省育成的“953”巨型长毛兔新品系0到4世代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性能、产毛性能及生活力进行了研究测定。4世代种兔的窝均产仔数7.26只、初生窝重397g、3周龄窝重2568g、断奶成活率77.41%,断奶仔数达到5.62只,断奶个体重达到1208g,分别比0世代提高12.4%和10.22%;4世代兔的3月龄体重2261g、6月龄体重3500g、8月龄体重4422g、12月龄体重4886g,半岁体重和周岁(成年)体重分别比0世代提高4.42%和1.64%,按3个月养毛期8月龄的剪毛情况估测,4世代的年产毛量1120g、产毛率27.04%、料毛比50.8:1,分别比0世代提高1.82%、2.0%和0.63%,4世代所产仔兔42日龄断奶成活率77.41%、3月龄保育成活率91.37%、6月龄育成成活率95.49%.分别高于0世代19.06%、0.71%和0.77%。研究表明,该品系体型大、繁殖及产毛性能好、饲料转化率高、早期生长快,3到4世代后各项经济性能指标趋于稳定。现有核心繁殖群7200只,生产群2.5万只,已在本省及全国推广种母兔20余万只,所有经济性状及推广数量已超过了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光源(LED灯、节能灯)对周期性繁殖模式下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光照试验选用6月龄健康种母兔共112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560只,每个处理分为5个重复,一个重复为112只,采用49d繁殖模式,分别给予不同光源——LED光源和节能灯光源,相关的繁殖性能指标连续统计三胎。结果表明:在这两种光源下母兔的繁殖性能,包括受胎率、产仔数、活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用中华竹鼠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35±5日龄的中华竹鼠180只为试验动物,分为1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再设3个重复组进行为期150 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中药提取物300 mg·kg~(-1)。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成年鼠成活率、成年鼠均匀度和门齿健康率3个指标分别比对照组中华竹鼠高1.7%,1.8%和2.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成年公鼠体重、成年母鼠体重分别比对照组重50.4 g·只~(-1)和50.8 g·只~(-1),差异显著(P0.05)。说明试验设计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中华竹鼠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3年多时间,对我省育成的“953”巨型长毛兔新品系0到4世代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性能,产毛性能及生活力进行了研究测定。4世代种兔的窝均产仔数7.26只,初生窝重397g,3周龄窝重2568g,断奶成活率77.41%,断奶仔数达到5.62只,断奶个体重达到1208g,分别比0世代提高12.4%和10.22%;4世代兔的3月龄体重2261g,6月龄体重3500g,8月龄体重4422g,12月龄体重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日粮添加胍基乙酸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遗传背景一致、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二元杂交经产母猪54头,随机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设2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胍基乙酸600 mg·kg~(-1)。试验从妊娠后期(103 d)至21 d断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胍基乙酸0.06%组初生仔猪弱仔率降低60.68%(P0.05),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5.85%(P0.05),21 d仔猪断奶重提高5.65%(P0.05),断奶仔猪生成活率提高4.09%(P0.05)。两组间泌乳母猪采食量、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和窝产活仔个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日粮添加胍基乙酸600 mg·kg~(-1)可以提高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21 d仔猪断奶重,降低初生仔猪弱仔率。  相似文献   

18.
姜曲海猪瘦肉型新品系繁殖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姜曲海猪瘦肉型新品系3~5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产仔数和活仔数均比较高,3~5各世代初产产仔数均在10头以上,经产产仔数13头以上,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着世代选育略有提高,但世代间差异不显著;新品系的发情周期为20.5 d,持续期为3.28 d,妊娠期为113.5 d.数据分析结果,新品系经过5世代继代选育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繁殖性状已趋于稳定,是一个理想的母系种猪.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进行遗传评定.【方法】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法(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和REML法(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和遗传参数进行了估测.【结果】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繁殖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在1.75%~6.42%之间;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存活仔数、有效乳头数、初生个体质量、初生窝质量、21日龄个体质量、21日龄窝质量、断奶个体质量和断奶窝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160、0.091、0.112、0.072、0.167、0.170、0.116、0.119、0.202和0.114;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存活仔数与初生个体质量、21日龄个体质量、断奶个体质量的表性相关(-0.220、-0.121、-0.061、-0.249、-0.125、-0.099、-0.179、-0.057、-0.217)呈弱的负相关,其他繁殖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都呈正相关,且断奶窝质量与其他繁殖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呈中等或强的正相关;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存活仔数、有效乳头数、初生个体质量、初生窝质量、21日龄个体质量、21日龄窝质量、断奶个体质量和断奶窝质量的世代遗传进展分别为0.000 440头/世代、0.001 019头世代、0.000 112头/世代、0.003 106对/世代、0.004 361kg/世代、0.000 115 kg/世代、0.002 620 kg/世代0.010 261 kg/世代、0.001 875 kg/世代和0.011 226kg/世代.【结论】各性状的表型参数变异系数较小,繁殖性状的遗传力符合一般规律,说明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已具有稳定的遗传基础,已达到选育的目标;在选育过程中,可以把总产仔数和断奶窝质量作为主选性状,用于选择高繁殖力个体.  相似文献   

20.
苏紫黑猪是利用江苏地方种质资源淮猪、江苏地方培育猪种苏钟猪和国外引种的巴克夏猪杂交选育的优质猪种。经过5个世代的持续选育,目前苏紫黑猪初产母猪繁殖与生长性能达到如下状态:总乳头数(16.1±1.2)个,总产仔数(10.9±1.7)头,产活仔数(10.5±1.7)头,平均初生质量(1.26±0.20) kg,平均断奶质量(7.38±1.23) kg,平均4月龄质量(47.33±7.66) kg,平均6月龄质量(76.25±13.31) kg。随着苏紫黑猪的持续选育,初产母猪繁殖性能指标逐渐趋于稳定,生长性能则随着选育进展呈逐代上升趋势。对苏紫黑猪世代选育过程中繁殖与生长性能的测定分析,为后期进一步的选育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从而加快优质黑猪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