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于2016年、2017年10月至翌年4月,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条调查样线上布设70台红外相机,开展兽类和鸟类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结果显示,3780个捕获日,累计获得1169张独立有效照片,共拍摄到兽类6目13科28种、鸟类5目10科23种,分别占保护区记录兽类、鸟类的21.5%和4.9%。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的动物36种(濒危2种、易危6种、近危3种、低危25种);在保护区各主要植被类型中,物种的相对丰富度(RA)依次为: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暖性针叶林。提出在西双版纳运用红外相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应避开雨季;抽样强度应达到5%以上,需涵盖主要植被类型及一定量海拔梯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冬季鸟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采用样带法对北京林业大学冬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种,隶属于4目7科14种。其中雀形目鸟类9种,占64%;形目鸟类3种,占22%;隼形目和鸽形目鸟类各有1种,均占7%。留鸟为12种,占86%;旅鸟和冬候鸟为2种,占14%。优势种为灰喜鹊、大嘴乌鸦和麻雀这三种鸟类,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为红隼1种。  相似文献   

3.
结合文献资料,于2003-2004年对温州地区湿地鸟类、两栖、爬行、哺乳类野生动物物种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温州市湿地区共有脊椎动物59目210科795种,其中兽类5目12科32种,占浙江省湿地区兽类备种数的100%;鸟类14目34科185种,占浙江湿地区鸟类种数的88.12%;爬行类2目9科34种,占浙江省湿地区爬行类种数的100%;两栖类2目8科37种,占浙江省湿地区两栖类种数的84.09%;鱼类36目147科507种,占浙江省湿地区鱼类种数的72.53%。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62种(一级10种,二级52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49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98种,有37种被列入IUCN 2002年红色名录,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有58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151种,占协定所列候鸟的66.5%,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47种,占列入协定候鸟的58%,温州市湿地在动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分析环境污染、过度渔猎、栖息地减少等主要的致危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建设,加强湿地珍稀濒危动物物种保护,治理湿地污染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出发,鸡是一个大类,指的是鸟纲鸡形目的鸟类。按照最新的分类学系统,鸡形目有5科290余种鸟类,大家平时所熟悉的火鸡、珍珠鸡、孔雀、雉鸡以及鹌鹑等都是鸡形目的成员。雉科是鸡形目中最大的一科,包括鸡形目绝大多数成员,多达183种。中国的鸡形目鸟类均属于雉科,有63种之多。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重庆市的鸟类生物多样性,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近年的新分布记录和我们直接观察记录到的鸟类,对重庆市的鸟类资源从种类、国家保护动物等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等级、分布区域几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统计的结果显示:重庆市已有记录的鸟类共有496种,分为19个目,74个科。其中分布有68种中国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包含8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6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另外隶属于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的有5种,易危等级的有8种,近危等级的有12种。  相似文献   

6.
从1996年开始间断地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的鸡类目鸟类进行了野外调查。确认该保护分局分布有鸡形目13种,隶属2科13属。分析了分布种类、栖息生境、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留居情况、区系特征。指出了鸡类多样性的致危因素,提出了今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在小五台山4个林区展开为期1a的调查,利用红外相机记录保护区野生动物,兽类5目9科16属16种,鸟类1目1科6属6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为褐马鸡,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是斑羚和勺鸡,西伯利亚狍的相对丰富度13.60,是兽类里相对丰富度最高的物种,环颈雉的相对丰富度21.15,是鸟类里相对丰富度最高的物种。辉川林区的动物种类有19种,是小五台山保护区物种种类最多的区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0.791,是小五台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基于红外触发相机陷阱技术的小五台山物种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红外相机记录兽类5目9科14属15种,鸟类1目1科6属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褐马鸡,二级保护动物是斑羚和勺鸡。山涧口林区的西伯利亚狍的相对密度最大,为13.46;杨家坪林区的野猪相对密度较大,为40.00。  相似文献   

9.
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又名角鸡、耳鸡。隶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马鸡属,为我国特有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山西省的省鸟。因其分布区狭窄、数量稀少而被我国政府及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类联盟、世界雉类协会等著名国际组织确定为濒危物种。该文分析了褐马鸡的致危因素,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长沙县大山冲鸟类群落结构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长沙县大山冲共有鸟类81种,隶属12目27科53属,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湖南省级保护动物47种。按鸟类习性分类,该区有夏候鸟16种,冬候鸟12种,留鸟53种;按动物地理区划分类,该区有东洋界鸟类41种,古北界鸟类11种,广布性鸟类29种。该区人工林中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为1.239 9。均匀性指数为0.727 1。  相似文献   

11.
广东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5,(4):115-123
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鸟类调查共记录13目35科135种,将6种本次调查中未记录到的历史种类合并分析后,雀形目共有24科95种,占梧桐山鸟类总数的66.4%;按生态类型分,鸣禽类型或林鸟类型占优势。优势种类为红耳鹎、小白腰雨燕、暗绿绣眼鸟、白头鹎、丝光椋鸟、叉尾太阳鸟、树麻雀、红胸啄花鸟、长尾缝叶莺,大山雀和白腰文鸟。共有留鸟78种(占54.5%)、冬候鸟33种(占23.1%)、夏候鸟18种(占12.6%)和过境鸟15种(占10.5%);繁殖鸟96种(占67.1%)。共记录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3种,CITES附录Ⅱ鸟类12种,IUCN受胁鸟类易危(VU)1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5种,"三有"动物96种,广东省省级保护动物3种,中国特有种1种。梧桐山鸟类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梧桐山村-小梧桐-大梧桐-碧桐道-沙头角;西坑片区虽然植被较好,但鸟类多样性并不丰富。讨论了部分可能为逃逸或归化的类群如矛纹草鹛、蓝翅希鹛等。  相似文献   

12.
<正>大多数鸡形目鸟类无法进行长距离迁徙,属于留鸟。而鹌鹑和西鹌鹑在迁徙季节要飞行数千公里,绝对算得上鸡形目鸟类中的飞行冠军和亚军。鸡形目鸟类中,雉科鹑族的鹌鹑属是与众不同的一类。虽然它们在外形上不如家鸡、雉鸡以及锦鸡等中大型鸡形目鸟类醒目,却在飞行本领上独领风骚。根据《世界鸟类名录》和《世界鸟类  相似文献   

13.
隼形目和鸮形目的鸟类,在我国均属国家保护鸟类,其中有的为国家一类保护鸟类,有的为二类保护鸟类。近年来在泰山、徂徕山调查国家二类保护鸟类有16种和来各,隶属2目3科。隼形目鸟类占我国隼形目鸟类16%,鸮形目鸟类占我国鸮形目鸟类25%;是山东省隼形目鸟类的34%,鸮形目鸟类的88%。现将所获两目部分鸟类的生态习性及食性分析列下。  相似文献   

14.
2012~2014年间对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外考察,记录到两栖类1目2科3种,爬行类1目1科1种,鸟类14目39科110种,哺乳类3目5科8种,共记录到122种野生动物。相加已有的考察数据后,共统计到5纲29目70科的255种动物。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Ⅱ级保护动物37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18种;被列入中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38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胁动物5种,上述珍稀濒危物种共48种,占保护区总种数的18.82%。结合实地考察所了解情况就保护区野生动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实地考察及有关文献资料对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鸟类91种,隶属13目,38科。雀形目鸟类是保护区鸟类群落的主体。白溪自然保护区的鸟类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的鸟类14种,列入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5种。在区系组成上,东洋界鸟类最多,有64种,占总种数的70.33%;古北界鸟类14种,占15.38%;广布种鸟类13种,占14.29%。本次调查对掌握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种类和分布现状等本底资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保护区今后的科研工作及开展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和长期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白水江保护区有鸟类17目45科135属288种,兽类7目28科59属77种。2014年以来,利用红外触发相机和数码相机,通过影像资料确认白水江保护区新记录动物5种,分别为红翅噪鹛、藏雪鸡、长尾地鸫、绿翅短脚鹎、岩羊;核实保护区文献记载动物1种,即亚洲金猫;其中藏雪鸡、岩羊和亚洲金猫属于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7.
对甘肃裕河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该保护区鸟类有185种,隶属14目38科,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25种,其中:Ⅰ级保护鸟类1种,Ⅱ级保护鸟类24种。在保护区鸟类分布中,雀形目种类占61.6%,为绝对优势;在雀形目中,鹟科占42.1%,为优势科;根据保护区鸟类资源分布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于2008年7月对湖北省仙桃市排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夏季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52种,隶属于13目29科.其中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种,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24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易危鸟类1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的鸟类5种.该保护区夏季鸟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鸟类密度为8.88只/hm^2,4种不同生境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是:芦苇(3.3422)〉水域(3.1778)〉农田(2.6497)〉树林(2.4251);均匀度指数依次是:芦苇(1.1797)〉水域(1.0793)〉农田(1.0627)〉树林(0.6767).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蒿坪区域动物分布现状,在蒿坪站后沟内安放4台红外相机对地栖鸟类和兽类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后沟内共监测到野生动物28种,其中鸟类18种,隶属于4目6科;兽类10种,隶属于4目8科,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Ⅱ级保护动物5种,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4种。红外相机监测记录也反映了部分物种的活动规律,为保护区的动物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海南俄贤岭及周边地区鸟类调查报告,含一海南省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8年4月、2005年8月及2007年3月,分别3次对俄贤岭及周边地区鸟类资源开展调查.共记录鸟类119种,分别隶属于12目33科;当中包括1个海南新记录,即黄头扇尾莺Cisticola exilis.俄贤岭及周边地区共有27种鸟类被列入不同保护或濒危名录,占本调查鸟类记录总数的22.7%. 其中国家重点I级保护物种2种,他们是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和海南孔雀雉Polyplectron katsumatae,另外23种是国家重点II级保护物种.被列入中国红色名录的有11种,其中濒危2种、易危8种及近危2种.IUCN红色名录2种,其中易危1种及近危1种.调查还发现已知海南最大种群的戈氏金丝燕Collocalia germani,戈氏金丝燕在中国已经极度濒危,俄贤岭地区是我国保护这物种的最关键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