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鳗苗享有“软黄金”之称,80年代以来,由于外贸出口和发展养殖的需要,我国沿海各地每年都要大规模地捕捞、暂养运输鳗苗。多年来,由于暂养运输方法不当,每年都有成批鳗苗死亡的事故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教训,特撰本文以供参考。1鳗苗的暂养 刚刚捕捞的鳗苗体质娇嫩,加之捕捞时容易受伤,为增强体质,降低运输途中的死亡率,需要暂养数天后才能起运。目前主要有水泥池暂养和网箱暂养两种方法:1.1水泥池暂养水泥池暂养适用于较大规模的中转基地,具有排污、增氧和流水等良好设备,面积从几十平方米到200多平方米之间不等…  相似文献   

2.
一、鳗苗的暂养刚刚捕捞的鳗苗体质娇嫩,容易受伤,为增强体质,减少运输途中的死亡率,把和鳗苗混在一起的杂物去除后,需要暂养数天后才能起运。目前暂养方法主要有水泥地暂养和网箱暂养两种:1.水泥池暂养:水泥地暂养适用于较大规模的中转基地,具有排污、增氧和流水等良好设备,面积从几十到200多平方米不等,水深一般在0.3-1.sin。暂养密度随温度和时间而变化,4月上旬之前,放养密度一般是:12℃以下时,4edkg/m‘;13一历℃时,3-4kg/m‘;17t以上时,l-Zkg/m‘。4月上旬之后,放养密度不得超过Ik少m‘。以上方法在省市…  相似文献   

3.
单衡明 《水产科学》1999,18(6):34-35
根据鳗苗的生物特征和生活习性,分析了鳗苗不同的暂养和运输方法,总结了不同鳗苗种类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克氏螯虾亲本的选购、暂养和运输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螯虾苗种来源目前仍然是龙虾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龙虾苗种繁育的首要工作是龙虾亲本的选购、暂养和运输,这也是苗种繁育的关键.2005年和2006年的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进行了6次克氏螯虾亲本的选购、暂养和运输试验.龙虾亲本的规格要求适中,约30 g左右较好;复选时,以丰满度好、附肢完整、活泼健康、硬壳艳红的龙虾为最佳;暂养网箱要求安放位置适当,充分展开不兜底,在箱内布设30%~40%的浮性水草,暂养密度20~25 kg/m2为宜,暂养时间不宜超过2 d;装箱时遵循"轻装快运"的原则,装箱密度以4 kg左右为宜,途中每隔20~30 min向装虾箱和车厢内泼洒1次水,保持龙虾体表及周围环境的湿润,牢固固定虾箱,运输时间控制在1 h以内.随着选购、暂养和运输技术的完善,运输成活率最终可以稳定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游克仁  丁勇 《内陆水产》1997,22(8):23-24
3欧洲鳗网箱养殖技术3.1选苗与放苗:购买鳗苗需慎重,以免买到鳗尾。每千克尾数2500-3500尾,宜选每千克3000-3500尾的白仔鳗,要求不仅颜色深,而且无外伤的健全苗为佳.投苗前,鳗苗预先做好消毒,消毒免疫是关系到网箱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一般采用20g/m2高锰酸钾进行浸洗鳗苗。结合定期消毒,严防交叉感染的发生.拔苗时先把装有苗的充氧袋放人挂在海水中的网箱让其调整温差,网箱入水深度50cm左右为宜。一般不采用留袋暂养,以免造成不必要损失。投放鳗苗密度要适宜,通常要求白仔鳗每平方米50o尾左右;黑仔苗每平方米250-40…  相似文献   

6.
去年四、五月间我们从绍兴组织若干批鳗苗空运至广州,在试运中并对鳗苗箱作了多次修改,实践结果,效果很好,后几批鳗苗成活率达70~85%。现将鳗苗运输与包装情况介绍如下,供有关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鳗苗及成鳗的运输方法主要有运苗箱运输、塑料箱运输、尼龙袋充氧运输等,江苏省鳗鱼运输使用尼龙袋充氧运输较为普遍。现根据各地经验,将尼龙袋充氧运输鳗鱼的技术作一介绍。1.停食为了避免鳗鱼的排泄物在运输过程中污染水质,降低运输成活率,除未开食的白仔鳗苗外,黑仔鳗、鳗种及成鳗在包装运输前,必须停食三天,使鳗鱼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消化完胃内食物,排泄净肠内粪便,以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海水养殖已在沿海各省市展开,并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一个新品种。目前,多数养殖单位所需的苗种,须经过长途运输,又因鲀苗价格较高,占总成本的比例大,运输期间正值盛夏,水温高达25℃~30℃,因此,鲀苗的长途运输与暂养驯化成为河鲀养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鲀苗的运输与暂养驯化技术决定着红鳍东方鲀养殖的成败。一、设施与方法1.运输设施 运输苗种采用120匹加压的木质结构活水运输船,配备1台水泵,水泵由12匹柴油机驱动,每小时流量20t。2.网箱设施 养殖网箱设置在南麂国姓岙海区,网箱规格3.0m×3.0…  相似文献   

9.
我国沿海均有洄游的鳗苗,江淮以南是鳗苗适宜生长的广大地区,苗种资源丰富。及时组织捕捞,做好暂养、运输,提高成活率,对发展鳗鱼人工养殖,扩大外贸出口极为重要。一影响鳗苗溯河的因子鳗苗到达大陆沿岸时,便能匍于海底,白天潜入石缝、草丛、沙中,晚上出来活动,如环境条件合适便上溯到江河。影响鳗苗出现的时间和数量变动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一、卵黄苗的培育斑点叉尾卵黄苗一般为60~80尾/克,集群沉在水的下层,在这个阶段不吃任何食物,完全依靠卵黄提供营养。这一阶段即可进行长途运输,但运输水温控制在15℃左右,使苗种处于半休眠状态,此时运输成活率高。运达目的地后,卵黄苗最好使用暂养箱或鱼苗培育框暂养,水温慢慢提高到24~28℃,以便醒苗。培育水深在30厘米左右,密度为每平方米放苗1.5万~2万尾,保证有微流水,保证水体溶氧充足。此时绝对不能投入池塘直接养殖,原因是鱼  相似文献   

11.
鲈鱼属广温广盐性鱼类。近年来,不少地区利用淡水进行鲈鱼养殖也取得了成功,随着海淡水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苗种的需求也逐年扩大,但是鲈鱼的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又不很成熟,大部分养殖场家主要依靠天然苗,而其产地又比较集中,许多养殖场离产苗海区距离较远,需经长途运输才能进行养殖,笔者根据几年的经验,将运输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运输前的准备 鱼苗从自然海区捕获后立即运输,鱼苗成活率低,因此必须经过暂养。无论用水泥池暂养还是用网箱暂养,都必须保证水质。用水泥池暂养,日换水量必须达到200%以上,暂养…  相似文献   

12.
在温州地区沿海,鳗苗一般在农历十二月至翌年二月出现,十二月下旬至正月中旬为旺汛期。三月后鳗苗(每公斤4,000—8,000尾)几乎绝迹,继而出现规格为每公斤2,000尾以下的幼鳗。群众在鳗苗捕捞、暂养和运输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现结合我们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鳗鱼苗种运输是鳗鱼养殖的伊始环节。适于我国养殖的日本鳗(又称河鳗),在长江口和杭州湾一带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是苗汛高峰。掌握好日本鳗苗种的运输技术,有利于提高运输成活率,从而为经营鳗鱼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1鳗箱淋水运输淋水运输是利用鳗苗能用皮肤呼吸的特征,在离水湿润情况下运苗的一种技术。它适宜于短途运输。鳗苗箱由上层“冰箱”,中间装苗箱和底盘构成。每箱装鳗苗1—l·5kg,4—5个苗箱为一套,相互以榫头嵌合套接组成一叠。最上一层的苗箱不放苗,留作放置冰块或淋水用(简称“冰箱”),以便水均匀地从上流人下面的…  相似文献   

14.
《淡水渔业》1974,(10):18-20
在温州地区沿海.鳗苗一般在农历十二月至翌年二月出现.十二月下旬至正月中旬为旺汛期。三月后鳗苗(每公斤4,000-8,000尾)几乎绝迹.继而出现规格为每公斤2,000尾以下的幼鳗。群众在鳗苗捕捞、暂养和运输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现结合我们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鳗种暂养、包装、运输技术江苏是我国主要的鳗苗产区,沿海沿江各养殖单位除少量留场养殖成鳗外,每年有大量鳗种销往广东、福建等地。随着近年来养鳗业的发展,鳗种需要量越来越大,供需矛盾突出。1993年每千克500尾规格的鳗种,尾价达10元左右。如何掌握鳗种的...  相似文献   

16.
白仔鳗的培育目前多采用温室止水式。因鳗苗生长环境及自身因素的相互影响,培育过程中,或多或少总会出现脚苗。本人通过实践,总结出几点可减少脚苗的方法: (一)尽量减小同批开食苗的大小差距,即同一鳗池鳗苗开食最好一次性进池。放入网箱中剔除死苗、伤亩。第二天放入池中,逐步增温至28℃—30℃,待鳗苗全部沿池壁顺水漂游时,开食较佳。 (二)天漆黑时采用引食灯投喂丝蚯蚓,采用丝蚯蚓比文蛤好。  相似文献   

17.
鳗苗出塘运输时问一般在每年的6月初.此时的水温在25~28℃左右。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运输鳗苗,造成运输途中死广。装鳗苗时间选择在下半夜开始进行,卸苗时间控制在凌晨,因为这个时间段温度相对较低,有利于鳗苗运输和鳗苗投放鱼塘,以确保提高运输成活率,为提高养殖鳗鱼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运输鳗鱼苗每篓150~180公斤,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装苗数量与运输路程的距离成反比。  相似文献   

18.
张林  吴翔 《水利渔业》1990,(6):21-24
1988—1989年,作者在前岩和里畈水库进行了网箱养鳗试验,并分析了水库环境与鳗生长速度、网箱结构与抗风浪性能、放养规格及密度与产量、投饵率与饵料系数、鳗分养的间隔时间、鳗病防治措施等问题,认为水库网箱养鳗以当年或2龄鳗种为宜,入箱密度宜以尾重20克以上每平方米200—300尾。在该试验条件下,放养鳗种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Y=14.233+1.332X(n=30,r=0.97)。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 5~ 7月份正值鳗苗运输高峰,当白苗培育成黑仔幼鳗苗时,就要运到各地进行土池饲养。有些鳗场采用尼龙袋充氧加冰运输,往往出现破袋现象,从而造成缺氧死亡或回池时未认真处理好温差问题,使欧鳗产生应急反应,造成部分鳗苗死亡或产生其它病变。 1997~ 1999年,我们采用篷布篓加 NaCl充氧进行 150公里以内的短途运输鳗苗取得良好的效果,成活率达 100%。现将运输技术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运输工具 农用车、篷布篓、捞海、氧气瓶、压力表,高压塑料充氧圈。 1.2鳗苗分选 运输前一天对待运输的鳗苗进行筛选,选择体质健壮、…  相似文献   

20.
鲈鱼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种之一。鲈鱼苗种来源于自然海区,产地比较集中,多数鱼苗需要经过运输才能进行养殖。合理的运输对鱼苗的成活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少养殖单位不能很好地掌握鱼苗运输技术,每年都造成大批鱼苗伤亡,给养殖单位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将鲈鱼苗运输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运输前的准备1.鲈鱼苗暂养:鱼苗从自然海区捕获后立即运输,鱼苗成活率低,因此必须经过暂养。无论用水泥池暂养,还是用网箱暂养,都必须保证水质。用水泥池暂养,日换水量必需达到 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