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兰笨招     
在初学种国兰的人眼里,国兰是生性娇气难打理的。我认为种兰好不好关键在于盆。我种兰10多年,现找到一种实用的种兰笨招。我选用一般的塑料水桶改制成盆:桶高30厘米,上口径33厘米。桶底不钻孔,在离底面8~10厘米的桶壁上钻2~3个直径1.5~2厘米的排水孔。在离底面15~20厘米的桶壁上钻5~6个直径1.5~2厘米的通气孔,种兰的桶就做成了。种法:1、底料铺13厘米厚(高于排水孔3厘米)的纯花生壳。2、在底料面上铺12厘米厚的培养料。培养料:花生壳  相似文献   

2.
春兰秋花     
许多人买回的大花蕙兰,在开完花后便不动声色了,怎么伺候都不再出现当初花满枝头的光景。挺名贵的花难道就这样开一次花就完了?其实,只是您不会“疼”它罢了。若在开花之后稍稍拾掇拾掇,并摸清它的喜好和生长规律,在北方地区让其再开花并不难。至少以笔者所处的山东济宁地区来看是这样的。准备工具口径20厘米、高度24厘米的花盆或比原盆大点的塑料花盆;小电钻一个,钻头直径0.7厘米;发酵过的块状树皮和锯末适量。换盆一般从市场买回的大花蕙兰是用黑色高盆(口径15厘米、高20厘米)栽植的。开完花后,可从基部剪去花杆,换入大一点的塑料花盆  相似文献   

3.
问:我养兰二百多盆,大部分兰花叶子干黄,有的全株死亡,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四川何修明答一般新栽兰花,由于环境改变,换盆和栽种技术不当,往往有部分叶子干黄,这是老叶生理适应性的代谢现象。当  相似文献   

4.
前年9月,我买了一盆带蕾的小株山茶,这是第一次莳养。我住的是有暖气的楼房,如何做好增湿降温,是南花北养的第一关。我的做法是取直径38厘米、高15厘米的圆形塑料包装盒,内装满拌湿的锯末,把花盆放入6厘米深,如此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盆土湿润,减少浇水次数。同时每天上午8~9时和晚上临睡前用墩布大水墩地,整个白天再湿墩2~3次,晴天光强时再从株顶部往下喷雾。这样一来,确实起到了增加空气湿度、降  相似文献   

5.
所谓“旧头”就是指叶子已经干枯的老的“拟球茎”。兰花每三年左右换盆一次。一般换盆都结合分株进行,换盆时总要剪下一些旧头。一般情况下,都认为它们是无用之  相似文献   

6.
翻盆一般在中秋节或早春至“清明”这段时间进行。根系生长迅速的树种,如石榴、三角枫等,每间隔1~2年翻盆一次;生长较慢的树种,如松柏类,可隔3~4年翻一次盆。翻盆一般只换盆土不换盆。把桩景自盆中脱出,除去土球四周的宿土,发根容易的树种如荆条、榆树等,缩土可以去掉50%左右;难发根的  相似文献   

7.
盆栽朱砂根     
朱砂根(也叫富贵籽)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观果盆栽,作为中高档盆栽颇受人们喜爱,也许您家中也恰有一盆呢!如何养植才能使它像刚买回时一样果实茂盛呢?我教您几招。盆土疏松肥沃,透气透水、富含有机质,可用腐叶土、菜园土、河沙按4:4:2的比例配制,也可从花卉市场直接购买配好的营养土。种植在早春2~3月种植或换盆,根据苗木大小选择花盆,一般大苗用口径30~50厘米的,中苗用25~30厘米的,小苗用20厘米以下的。种前先在盆底垫几块瓦片,撒一层粗沙。种好后盆土宜低于盆面0.5~1厘米,并在表层铺一层青苔或谷壳,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今年第1期上曾以《南兰北养指要》为题谈了几点看法,今在此再做些补充。一、分株与换盆粤兰的繁殖率很高,特别是金丝马尾、银嘴天香素、华强素、小桃红等,因春秋二季均可发芽,每株每年发3—5芽也是常事。当兰株太多、兰盆拥挤、植料腐烂陈旧、盆孔闭塞时,即需换盆。换盆时更换全新植料,剪除腐根烂叶,用稀高  相似文献   

9.
这样养兰好     
用紫砂盆、陶瓷盆和造型别致的塑料盆养兰,给人感觉很舒服。但美中不足的是,以上盆钵透气性差,日常浇水稍有不当,就很容易造成兰株烂根甚至倒草。怎样用上述盆钵养兰花好呢?我是这样做的:把日常喝饮料剩下的塑料罐上半部剪去(图1),取15瓦电烙铁一把,加热后用电烙铁头把留用的塑料罐下半部四周烫满孔洞,剪口处留1厘米不烫孔,顺势剪成条状,再反折90°成裙状,以防填料时塑料罐在盆底发生位移而  相似文献   

10.
由于株型矮小,宿根福禄考很适合盆栽。可摆放在室外花架或阳台上,也可在开花时置于室内观赏。那么,盆栽时该注意什么呢? 一、苗株的选择可选株高25厘米左右的低矮品种,如桃红天蓝绣球、紫皇冠、桃红王、童子面等。如用6~7寸盆,可选择3~4芽中苗(一二年生);如用1尺以上的盆,宜栽4~6芽大苗。二、盆土的配制宿根福禄  相似文献   

11.
答:城市家庭养兰大多在阳台上进行。阳台的特点是,面积少,风大干燥,湿度较差,阳光过强或 完全缺乏阳光。此种环境并不适合兰花的生长。如在阳台养兰,则需通过人工创造一个适合兰花生长的小 环境。 兰花生长条件,一要阴湿,二要通风。阳台养兰,首先要选好花盆。宜用透气性好的陶盆,或兰花专用 盆。不可太大,一般以口径23厘米,高24—25厘米为佳。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懒汉养铁树”,就是指苏铁易养,病虫害少且生长缓慢。因此苏铁的一些管理就往往被忽视。其实苏铁特别是大苏铁,每隔5年就应换盆换土,这样有利于它的生长,且利于大苏铁开花。我的苗圃有6盆大苏铁,干高都超过60厘米,树龄30多年。1998年发现长势弱时换了一次盆,盆径由原来的50厘米换至70厘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我制作出一种性能良好的另类“花盆”。这种花盆适合栽植小型草类(彩叶草等)。扦插的彩叶草上盆后即可成为一盆袖珍“盆景”,妙不可言。这种花盆制作很简单:取直径约8厘米左右的塑料瓶(如百事可乐瓶等)两个,其中一个将靠近瓶口的1/3剪除,并在从底部往上2~3厘米处钻一排小孔,另一个将靠近底  相似文献   

14.
春季管理 换盆 为了保证盆土的养料供应,改善盆土的物理特性,小盆梅最好每年换盆一次,盆口直径30厘米以上者可两年换一次盆。宜选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质壤土,盆土的备制工作一般在秋冬季节完成。  相似文献   

15.
基质疏松透气大花蕙兰属附生兰,空气清新、湿度较大、营养丰富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连年开花。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习性基本一样。一株幼苗要培育4~5年才能开花,成龄的只要管理得当,每年都会开花,没有“大小”年之分,更没有所谓“一次性”花卉之说。家庭环境一般都可养好,与国兰相比,栽培管理相对容易。对比一下便可看出:大花蕙兰在盆土疏松、透气良好、排水通顺等方面要求较高。这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不能改变。达不到时,就要人为地创造条件来满足。可在国兰用土的基础上再加1/3的河沙或风化石子,浇水时要达到一浇即泻,盆内无积水或渗水过慢的现象。家庭用盆不宜过大,用直径25厘米左右的瓦盆较好,每盆3~4株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2月,我偶至山中,发现了一片野生建兰。从叶片看,叶面宽阔(1.5~1.8厘米),厚实,有光泽,呈亮绿色,叶长40~60厘米不等,半立叶,刚中带柔。假鳞茎圆球型,体积大。兰根白嫩粗壮。以为良品,遂择其生长健壮者采回一丛(约30株)。回来照养兰的要求,采用素烧盆、腐殖土上盆(30株种一大盆)。经精心照料,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初夏朋友送我3苗墨兰。传统栽兰花都用深筒盆,我一时找不到,便在旧盆堆中找到一个口径20厘米、高13厘米的紫砂浅盆栽种,效果也不错。我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将盆浸泡消毒,栽培基质用松针土(别人丢弃的养杜鹃的松针土).事先用刚烧开的水烫泡消毒,密封杀菌,自然冷却后摊开稍晾,至手握成团而不滴水时用。兰花苗剪去枯根、枯叶,用1000倍高锰酸钾消毒根部,再用清水洗净晾干,找些烧过的蜂窝煤灰块做最下部的垫层,盆底孔盖一层旧塑料窗纱。上盆把蜂窝煤灰块敲碎,挑2盘~3厘米大小的块在盆底铺一层,上面撒一层薄薄的松针土。将兰苗放人,有新芽的放中间,没有叶片的假鳞茎放盆边,给新兰苗留出生长空间,将根分散开,让其自然舒展。取松针土上盆,一边填土一边拍打花盆,让土深入根际,轻轻  相似文献   

18.
进口大花蕙兰是指用组培方式培育的优良品种(见彩照)。笔者采用中国兰花传统的繁殖方法——用假鳞茎进行无性繁殖,取得了一些经验。大花蕙兰每盆(以8寸盆为例)长到8~10棵苗时,便可分成两盆栽培,每盆(一丛)保留3~4棵。分株时可将无叶片和3年以上带有叶片的假鳞茎掰下来(能保留几条兰根更好),这样每盆分株的兰花便可得到2~3个假鳞茎。它们可以是单个的,也可是多个连在一起的。假鳞茎的大小、形状因品种不同略有差别,一般直径(成龄兰)在2~5厘米之间。分株可在花后盆土偏干时进行,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好,不宜过早或过晚。  相似文献   

19.
旱伞草(Cuperus alternifolius)又名水竹,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干直立丛生,无分枝,株高60—80厘米,叶着生在茎顶,扩散成伞状,姿态秀丽,适宜盆栽、水培,同时又是制作盆景的上好材料。繁殖容易,分株、扦插均可。分株一般在早春3—4月结合换盆进行。先将植株倒置扣出花盆,再把株体切割若干丛后分栽。换盆或分植后的盆苗,须放在花荫处缓苗5~7日,平日保持土壤充分湿润。生长期每7~10天浇一次腐熟的马蹄片、豆饼或麻酱渣等  相似文献   

20.
缩枝养菊只适于那些抹头后底叶迟发枝的阔瓣品种,如墨菊、帅旗、黄石公……不适宜抹头后顶叶与底叶叶窝内几乎同步萌枝的品种,如绿云等。缩枝法到底怎么个“缩”法呢?5~6月,把扦插成活的菊苗直接定植在直径20厘米的花盆内,盆土只加一半,到立秋前后陆续加至九成满。缓苗后进入正常管理,肥料先淡,逐渐加浓,以复合颗粒肥为主,间隔用些农家肥,如发酵过的鸡粪、饼肥等,发酵后加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