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仔猪从出生到断奶的死亡率在1.8%左右,而在从这些死亡的仔猪中,第1周内的死亡率占85%以上。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压死、冻死、饿死和下痢。因此,做好仔猪生后1周内的护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 2001年12月2日铁岭市某猪场的一栋产仔舍内一窝产后3日龄的仔猪突然发病,主要表现出神经症状,12h内,8头仔猪全部死亡。接着本病开始在这栋猪舍内传开,发病仔猪多见于20日龄以内。发病后,该场兽医人员立即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病情未见好转。1周内共有34窝仔猪(共257头)发病,共死亡249头,死亡率高达96.5%。  相似文献   

3.
仔猪从出生到断奶的死亡率在1.8%左右,而在从这些死亡的仔猪中,第1周内的死亡率占85%以上.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压死、冻死、饿死和下痢.因此,做好仔猪生后1周内的护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仔猪死亡多发生在出生后一周内,因此抓好仔猪出生后一周内的饲养与管理非常重要.加强仔猪一周内饲养管理不但可以减少仔猪死亡率,增加仔猪体重,还可对仔猪后期的生长状况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仔猪黄痢也称为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黄痢是由不同大肠杆菌血清型引起的,受地域、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仔猪出生后1周内排黄色或黄棕色稀粪的“黄痢”。主要发生于1周内的仔猪,特别是1~3日龄发病最多,随日龄的增长发病减少,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由于仔猪抵抗力差,黄痢引起迅速脱水,导致仔猪各器官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有的达100%。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死亡原因错综复杂,一直困扰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凭着10多年来在猪场的工作实践,将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阐述,供参考。(一)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1.压死。仔猪被压死主要发生在出生1周内较多,尤其生后  相似文献   

7.
仔猪低血糖症又称乳猪病,是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等原因,仔猪出现的以血糖水平过低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是1周内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仔猪的饲养管理可分为:哺乳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搞好仔猪饲养管理的目的,一是使仔猪成活率高;二是哺乳仔猪生长速度快,个体小,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差。据统计,哺乳期死亡的仔猪中85%是在产后30日龄内死亡的.而产后一周内死亡的约占其中的60%,因此,要加强护理,尤其是仔猪出生后第一周。  相似文献   

9.
仔猪从出生到断奶的死亡率在1.8%左右,而在这些死亡的仔猪中,第1周内的死亡率占85%。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压死、冻死、饿死和下痢。因此,做好仔猪生后第1周内的护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1保温防压寒冷对仔猪的直接危害是冻死,而寒冷又是压死、饿死和下痢的诱因,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可在产栏内设仔猪保温箱,内吊一只250 w的红外线灯泡,在第1周内仔猪最适合的气温是28~32 ℃。2吃足初乳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而且仔猪在生后24 h内,对免疫球蛋白的吸收非常有效,所以应尽早地让仔猪吃到母乳以获得抗体。3固定乳头为避免放奶时乱…  相似文献   

10.
仔猪出生后的死亡,大多发生在30d以内,尤其是第一周死亡的常常占到整个死亡数的60%左右。原因主要是初生仔猪被母猪压死,或因饲养管理不当,或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差,发生仔猪黄痢、感冒等病而引起死亡。可见,搞好仔猪出生后第1周的饲养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猪的一生中,仔猪的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同时,仔猪阶段的死亡率也是最高的,特别是出生后一周和断奶2周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高。仔猪死亡会给养猪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见表1)。因此,加强仔猪的管理,特别是加强断奶仔猪的管理是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仔猪出生后的损失和死亡,大部分发生在30天以内,尤其是第一周死亡的常常占到整个死亡数的60%以上。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初生仔猪被母猪压死,或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差发生仔猪黄痢、感冒等病而引起死亡。因此,抓好仔猪出生后第一周的饲养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猪伪狂犬病与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疫病,它是一种急性的高度接触传染病,仔猪十分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出生后几个小时到断奶后两周内的小猪,尤以1~3日龄的出生仔猪多发,病势急,造成仔猪出现严重败血症、腹泻和衰竭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来,笔者发现本地养猪场发生较多类似病,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发下。1流行病学发生伪狂犬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主要是在仔猪出生后一周内发病,一窝仔猪先有一头感染,然后蔓延全窝,导致仔猪很快死亡。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的初生仔猪均见发病。尤其是在多雨季节,天气闷热,在高温高湿…  相似文献   

14.
据笔者调查,初生仔猪体重低于06千克成活率不到20%,初生重075千克左右,成活率45%~50%,而且这部分猪即使成活下来,生长速度也非常慢,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提高仔猪初生重,其次抓好提早补料和早期断奶。现代仔猪饲养管理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1 仔猪出生至1周内的饲养管理 据调查仔猪的死亡65%~75%是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母猪压死、踩死、仔猪窒息、弱小仔猪吃不到奶或寄养不当而饿死、下痢死亡、冬季冻死等等。仔猪出生至一周内的饲养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11 母猪分娩要接助产,特别…  相似文献   

15.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的总称。它包括仔猪出生后一周内所发生的仔猪黄痢,2~3周龄发生的仔猪白痢和6~15周龄发生的仔猪水肿病。仔猪黄痢又名出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一周内)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以剧烈腹泻排黄色水样含未消化乳粪便,迅速死亡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仔猪  相似文献   

16.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的总称。它包括仔猪出生后 1周内所发生的仔猪黄痢 ,2~ 3周龄发生的仔猪白痢和 6~ 15周龄发生的仔猪水肿病。仔猪黄痢又名出生仔猪大肠杆菌病 ,是初生仔猪 (1周内 )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以剧烈腹泻 ,排黄色、水样、含未消化乳粪便 ,迅速死亡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仔猪白痢是 2~ 3周龄哺乳期内仔猪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味、浆湖状稀粪便为特征 ,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 ,一般可治愈。但影响仔猪生长发育 ,易常发、多发、时发时愈或此愈…  相似文献   

17.
当优质良种仔猪严重供不应求时,一些中小型养猪场户到集贸市场外购成批仔猪来扩充数量,造成不明原因的死亡,或者引进严重的传染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市畜牧示范场负责良种猪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对周围十多个集体中小型猪场外购仔猪死亡原因认真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原因,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1死亡原因分析1.1传染病引起的死亡:这是一个主要原因,主要是猪瘟和仔猪副伤寒,在外购仔猪死亡中占很大的比例。1997年9月郊区东风乡某猪场从集贸市场一次购买仔猪80头,一周后发病,经我场技术员诊治,确…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病初,仔猪面部、耳朵四周、颈部、背部、尾巴等处皮肤发红,继而出现红褐色斑块和浆性渗出,甚至形成鱼鳞状痂皮,痂皮脱落后形成溃疡面。畜主自述母猪产第一窝仔猪一周左右,仔猪就开始发病,两周左右仔猪开始死亡。以后陆续产下的10窝仔猪,都有上述症状。期间共生产118头仔猪,死亡61头,死亡率为51.89%。其中仔猪黄白痢致死7头,在生产过程中压死3头,咬死1头,其他均为渗出性皮炎致死。2剖检变化对死亡的8头仔猪进行剖检。死亡仔猪均有皮肤病变,其中1头仔猪胸腔软骨处有脓包,2头仔猪在颈部皮下有脓包…  相似文献   

19.
仔猪低血糖症是以血糖含量大幅度减少并出现脑神经运动障碍为特征的一种新生仔猪疾病,仔猪在出生1周内吃奶量不足,从而引起低血糖,最终导致死亡,仔猪低血糖症引发的仔猪死亡可占到总死亡的15%~35%。本文总结了仔猪低血糖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疾病诊断,并提出了加强怀孕母猪后期的饲养管理、加强对初生仔猪人工固定乳头的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4年9月份,驻马店市南郊某养殖场的一圈猪舍内仔猪突然发病,主要表现出神经症状和体温升高,该场兽医人员立即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病情未见好转,随来我处就诊,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于9月6日自正阳县调入断奶仔猪100头,运回第2天在一个圈舍内就有一头仔猪发病并于当天死亡。接着病情开始蔓延,2周内共有70头仔猪发病,死亡48头,死亡率高达68%。发病仔猪多见于体质瘦弱的仔猪。2临床症状潜伏期很短,一般只有1~2天。病初仔猪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加快,体温升高,一般在41℃左右。个别仔猪有呕吐和腹泻现象,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