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和家畜生产性能具有不同的表现。本论文通过不同放牧强度(对照、轻度、中度、重度)下对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等)变化和家畜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表明了典型草原草群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及家畜生产性能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从开始放牧至8~9月份期间,各小区草群盖度、高度、地上总生物量变化先是增加后减少(除轻度放牧区),8月份均达到高峰。从开始放牧至8~9月份期间,对照区与轻度放牧小区地上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而对照区与中度、重度放牧区地上总生物量差异显著,轻度、中度、重度放牧小区地上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从开始放牧至8月份,各小区草群盖度和高度差异均不显著。从8月份至9月份,对照区与重度放牧区盖度和高度差异呈显著,其余的差异无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封育年限对黄土高原大针茅(Stipa grandis)无性系构件结构组成和生长的影响,可为阐明无性系构件组成和资源分配提供一定基础。在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选取不同封育年限区(10和20年)和放牧地(对照)作为试验样地,采用整个无性系完整挖掘的方法进行大针茅无性系构件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1)与放牧相比,封育10年显著增加了大针茅无性系丛径、生殖枝高度和花序高度(P < 0.05),而封育20年则显著提高了大针茅无性系丛径、总枝数、生殖枝数、营养枝数、分蘖芽数、生殖枝高度、花序高度、地上总生物量、营养枝生物量和花序生物量(P < 0.05)。封育降低了大针茅生殖枝数、生殖枝高度、花序高度、地上总生物量、生殖枝生物量和花序生物量的变异系数。2)随封育年限增加,营养枝生物量比例明显提高,生殖枝生物量比例下降,但花序生物量比例基本不变。3)封育措施显著提高了营养株单株生物量(P < 0.05),但生殖株单株生物量和全体分枝单株生物量与放牧处理差异不显著(P > 0.05)。4)大针茅丛径与地上总生物量、生殖枝数、生殖枝生物量、花序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01),与营养枝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与总枝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5)。而地上总生物量与生殖枝数、营养枝数、总枝数、营养枝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01),与分蘖芽数、生殖枝生物量和花序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分蘖芽数与营养枝数、总枝数、营养枝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01),与地上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综上所述,短期封育提高了大针茅的生殖分配,使大针茅迅速成为群落优势种,而长期封育使大针茅更依靠无性繁殖进行种群更新。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封育年限对黄土高原大针茅(Stipa grandis)无性系构件结构组成和生长的影响,可为阐明无性系构件组成和资源分配提供一定基础.在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选取不同封育年限区(10和20年)和放牧地(对照)作为试验样地,采用整个无性系完整挖掘的方法进行大针茅无性系构件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1)与放牧相比,封育10年显著增加了大针茅无性系丛径、生殖枝高度和花序高度(P??0.05).4)大针茅丛径与地上总生物量、生殖枝数、生殖枝生物量、花序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相似文献   

4.
以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草地作为研究区域,设置对照区、轻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3个不同放牧强度,通过野外植被和昆虫取样方法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特征、植物多样性指数、昆虫群落特征及昆虫多样性指数,从而探讨山地草甸草地植物与昆虫多样性对放牧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和密度均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而植物地上生物量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对照区出现最高值(P<0.05)。昆虫种群总密度在6、7、8月随放牧强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表现为轻度放牧区>对照区>重度放牧区;在6月轻度放牧条件下出现最高峰值。草地昆虫Shannon-Wiener指数6、7、8月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变化趋势,表现为轻度放牧区>对照区>重度放牧区。植物群落特征与昆虫群落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盖度、密度与昆虫总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植物密度与昆虫Shannon-Wiener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植物地上生物量与昆虫总数量呈显...  相似文献   

5.
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矮嵩草无性系分株构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放牧强度分别为0、2、4、8(藏羊只/hm2)的矮嵩草无性系各构件数量和地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加重每分株生殖分蘖数、分蘖地上生物量、营养和生殖地上生物量呈下降的趋势,而营养生物量占分蘖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呈上升趋势。在不放牧的情况下,矮嵩草无性系分株总数小,其各构件地上生物量和生殖分蘖数高(P<0.001);每分株分蘖数、营养分蘖数及杆叶比低(P<0.001)。  相似文献   

6.
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矮崇嵩草无性系分株构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放牧强度分别为0、2、4、8(藏羊只/hm^2)的矮嵩草无性系各构件数量和地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加重每分株生殖分蘖数、分蘖地上生物量、营养和生殖地上生物量呈下降的趋势,而营养生物量占分蘖生物量的分配呈上升趋势。在不放牧的情况下,矮嵩草无性系分株总数小,其各构件地上生物量和生殖分蘖数高(P<0.001);每分株分蘖数、营养分蘖数及杆叶比低(P<0.001)。  相似文献   

7.
李芳  张峰  郭艳娥  高萍  段廷玉 《草业科学》2017,34(12):2528-2537
自玛曲3个放牧强度放牧地取土样,并采集优势植物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3个放牧强度下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真菌对老芒麦生长和白粉病的影响。放牧强度分别为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土壤处理分别为未作任何处理(自然土)、湿热灭菌土、湿热灭菌后还原除AM真菌外微生物土以及湿热灭菌后接种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幼套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混合菌剂土。结果表明,放牧和AM真菌均可影响老芒麦生长和白粉病发生。老芒麦白粉病的发病率因不同放牧强度和土壤处理而异,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土壤处理下,老芒麦白粉病发病率低于轻度放牧处理,老芒麦总生物量、总磷含量、光合速率均高于轻度放牧土壤处理。老芒麦在自然土处理下白粉病发病率最高,为59.83%,灭菌土处理下老芒麦白粉病发病率最低,为44.73%。与自然土处理相比,接种AM真菌处理老芒麦白粉病发病率降低13.15%,总生物量增加56.46%。放牧强度和土壤处理对老芒麦总磷含量、叶绿素含量、多酚氧化酶存在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8.
放牧对小叶锦鸡儿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测定禁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下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种群总盖度、密度、高度和总生物量,旨在掌握放牧对小叶锦鸡儿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小叶锦鸡儿灌丛密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11)。这说明中度放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叶锦鸡儿的繁殖。灌丛盖度、高度和总生物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这说明放牧对灌木种群有明显的负作用。综合考虑小叶锦鸡儿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产力,在荒漠草原上适宜的载畜率应为中度放牧。  相似文献   

9.
在4个播种密度(Ⅰ:200、Ⅱ:400、Ⅲ:800、Ⅳ:1600苗/m ̄2)处理间,单位面积(0.04m ̄2)上老芒麦(Elymussibiricus)同龄种群的地上生物量(g)、植株高度(cm)、分蘖数、叶片数及穗数均无显著差异,单株穗数、单株分蘖数在播种当年存在显著差异,并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在播种第2年差异消失;单株叶片数和单株地上生物量在2年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并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这些结果表明,老芒麦同龄种群中个体植物特性的变化与种群初始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单位面积上构件种群数量及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则相对独立于初始密度。从植物多重种群结构水平的数量调节特性来看,上述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植物最外层次结构单元的数量变化对密度压力的反应,比内部层次结构单元数量的变化更为敏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草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地植物个体的影响,对三江源区高山嵩草草甸围栏与放牧植物水平方向(分种盖度)、垂直方向(高度)、营养枝、生殖枝、地上生物量和种子繁殖体重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长期放牧条件下优良牧草个体矮小化特征明显,集中体现在盖度下降,生殖枝减少,单株生物量和种子繁殖重下降,毒杂草则不明显。说明放牧因子对于高寒草甸植物具有"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松嫩平原东北部人工草地的早熟禾种群结实成熟期,将广泛取样的743个生殖分蘖构件样本分为15个高度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花序长度、营养生物量、生殖生物量、总生物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生殖分配比率、生殖分配均呈负相关。种群生殖分蘖构件数量特征具有生态可塑性和规律性变化,个体生长与生殖策略主要受群落内部土壤水分状况和营养状况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围栏封育对伊犁绢蒿种群构件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伟  于辉 《草地学报》2013,21(1):42-49
为了解围栏封育对放牧采食目标植物资源分配格局和生态策略的影响,以新疆伊犁绢蒿(Seri 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草地建群种伊犁绢蒿种群为研究对象,从构件的数量特征、形态可塑性、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后伊犁绢蒿构件大小和构件数量显著增加(P<0.05),地上同化构件和生殖构件分配增加,种群的更新能力和可利用性得到改善;围栏封育后伊犁绢蒿种群采用了生殖投资增加、营养生长减少和储藏分配不改变的生物量分配对策,在围栏封育和发育时期改变后均存在生物量分配的权衡,营养生长和生殖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伊犁绢蒿可以在放牧压力下通过增加其形态性状和生物量分配的可塑性来适应变劣的环境,而围栏封育后,则通过增加生殖生长投资提高其适合度.因此,围栏封育是伊犁绢蒿维持其种群持续更新能力和恢复其在群落中地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 Tzvel.)生殖生长期生物量分配规律,本研究选择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一处白草单优种群落,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白草不同生育期的基本生长特征、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和构件占比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白草株高、茎粗、凋落物占比、茎占比、叶鞘占比、穗占比、生殖枝占比和地上营养体占比随生育进程呈“∩”型变化;根茎占比从孕穗期65.42%显著下降到灌浆期45.10%,后在成熟期显著上升至63.22%,呈“∪”型变化。白草灌浆期茎叶比2.16,根茎占比45.10%,地上生物量占比达到最大的54.90%,大量干物质未转移至地下部贮存,利用价值最大。因此,白草以地下根茎克隆繁殖作为主要繁殖方式,在生殖生长前期将干物质大量分配到地上部完成有性生殖,在成熟期将干物质转移到地下部贮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放牧绵羊冬季补饲对高寒草地生产力的影响,试验通过不同放牧强度下补饲和不补饲处理,研究对草地物种数、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放牧强度下补饲与不补饲对于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但幅度较小;重度放牧强度下补饲与不补饲对于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差别很大。说明补饲对减缓放牧绵羊对草地的破坏作用、减轻放牧压力、恢复植被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肉牛放牧梯度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小区控制放牧实验,研究了放牧梯度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群落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不同,群落高度、盖度随放牧梯度的增大而降低;群落密度随着放牧梯度的增大呈现出增加-降低-再增加的趋势。载畜率高于0.46Au/hm2时群落高度显著下降,载畜率为0.69Au/hm2时高度、盖度、密度均达最低,牧草生长季肉牛载畜率0.00Au/hm2~0.46Au/hm2之间较为适宜。地上绿色生物量在牧草生长季节出现低—高—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随载畜率的增加,最大绿色生物量曲线的峰值下降,且峰值达到最大的时间提前。整个放牧季节群落高度、盖度、密度及地上绿色生物量与放牧梯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锡林郭勒盟温性草甸草原建群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茎叶性状在羊放牧干扰下的响应机制和相关关系。【方法】设置四个不同放牧强度(禁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处理,测定锡林郭勒盟温性草甸草原羊草个体生长特征性状,量化分析羊草茎叶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研究其关系、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随着放牧强度增加,温性草甸草原羊草重要值下降,植株出现矮小化,其株高、单株重、叶片数、叶宽和总叶面积减少;羊草地上生物量与株高、茎干重、叶干重和总叶面积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片数无显著相关。轻度和中度放牧对羊草叶长有促进作用,而重度放牧对叶长有抑制作用。轻度放牧增加羊草比叶面积,中度放牧与禁牧比叶面积相差较小,但重度放牧时比叶面积显著减少。【结论】Corner法则同样适用于草原植物,轻度、中度放牧下叶性状较为敏感,并出现补偿现象,重度放牧下个体生长特征性状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放牧强度对克氏针茅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3年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额里图牧场克氏针茅典型草原的6个牧户进行了连续3年的放牧强度与生长季草场地上生物量的追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个牧户间放牧强度和生长季草场的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放牧强度在牧户间的差异达5.4~6.5倍之多,但地上生物量的差异只有1.8~2.1倍。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在年均降水量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地上生物量仍逐年下降,主要是草场的放牧强度逐年增加造成的,因此,放牧强度是决定草场地上生物量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狼毒种群生殖构件数量特征与生殖配置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邢福  郭继勋  王珂 《草业学报》2005,14(4):111-115
研究了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3个放牧演替阶段内狼毒种群的生殖构件数量特征、生殖配置及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极牧阶段每株花序数、每花序花蕾数、每花序花数显著高于重牧、过牧阶段(P<0.05),而千粒重在3个演替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6~14龄植株的花蕾数、花数、种子数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自15龄以后趋于稳定;老龄植株仍保持一定的繁殖能力.狼毒种群最小生殖年龄为6龄,最大生殖年龄为19龄;在同一个演替阶段内,均以花期的生殖配置值最高;地上生物量生殖配置平均为8.62%,茎、叶、生殖构件的总体配置格局为茎∶叶∶生殖构件=5∶6∶1.放牧干扰未对狼毒种群的生殖配置格局产生显著影响;相对稳定的低生殖配置和长寿命可能是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与延续的生活史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东祁连山甘肃省天祝县高寒草甸采用模拟藏绵羊、牦牛践踏及降水试验,分析草甸地上植被群落高度、生殖枝数量以及生物量变化,研究家畜践踏和降水对高寒草甸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试验处理下草甸群落高度、总生殖枝密度及地上生物量均随模拟降水量的减少、践踏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生殖枝死亡数呈上升趋势。同一水分处理下,践踏末期的群落高度、总生殖枝密度及地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未践踏处理(P<0.05),生殖枝死亡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相同践踏强度下,丰水处理草地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缺水处理(P<0.05)。缺水处理(40 mm/月)下,较对照第1年藏羊和牦牛重度践踏区地上生物量分别下降49.88%、75.54%,次年分别下降55.46%、77.13%。相同践踏强度下,两年藏羊践踏处理的群落高度、总生殖枝密度及地上生物量均高于牦牛践踏,生殖枝死亡数低于牦牛践踏。研究认为,家畜践踏抑制了高寒草甸植物的生长,且抑制程度牦牛大于藏羊;充足的水分可显著缓解践踏对高寒草甸植被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典型草原退化群落优势种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为研究对象,探究放牧干扰下其植株地上部分功能性状对放牧的响应。试验于2016年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达到高峰期时取样,测定经过连续4年放牧(2012~2015年)和禁牧条件下株高(PH)、茎叶比(SLW)等11个性状指标,并比较其差异情况。结果表明:(1)放牧使糙隐子草的叶数、总叶面积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相比叶数增加了69%,总叶面积增加了24%;(2)单片叶面积、株高、茎叶比显著减小(P0.05),与对照相比单片叶面积减少了23%,株高下降了19%,茎叶比下降了12%;(3)地上生物量、比叶重、总叶干重等性状变异性较大(PI0.12),株高、茎叶比、丛幅的变异性较小(PI0.12);(4)除株高、丛幅、单片叶面积外,糙隐子草地上生物量与茎叶各表型性状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P0.05)。本研究认为,糙隐子草在放牧干扰下采取的生态策略主要包括:降低高度以躲避采食(避牧策略)及增加叶数和总叶面积进而增加光合竞争能力(光合竞争策略),这些策略可达到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条件完成其生活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