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针茅草地生物产量及营养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地茅草地是形成我国中温型草原亚带的重要群纱。4年定位研究表明,牧草生物产量与降水,温度呈正相关;降水受到欧亚大气环流和西风环流指数的制约。牧草粗蛋白质,脂肪,钙,磷含量呈“双峰”型的季节动态,是由于降水影响牧草生长发育节律所效。针茅草地均属NC营养型,适宜发展皮,肉,乳兼用家畜和毛肉兼用的细毛绵羊。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云贵高原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草地资源分布的时空特征及增长动态,运用生物控制论方法组建了牧草资源种群保护性利用的最大持续产量模型,并以试验为例,确定了具体的保护指标与放牧管理措施,研究了单播人工草地的最优控制模型与放牧对策,进行了相应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经3年的定位研究其结果表明,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的季节动态规律较稳定,各年度动态曲线均呈单峰型,高峰值出现在8月份,峰期后牧草产量下降较缓慢。牧草营养物质的变化,生长前期粗蛋白质含量高随生育期进展而逐渐减少,粗纤维含量则相反,粗蛋白质产量高峰期在8月,这与干草产量的峰值正好吻合,此时正是该类草地利用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4.
天然针茅草地是形成我国中温型草原亚带的重要群系。6年定位研究表明,牧草生物产量与降水、气温呈正相关;降水受到欧亚大气环流和西部环流指数的制约。牧草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含量呈“双峰”型的季节动态,是由于降水影响牧草生长发育节律所致。针茅草地均属NC-A营养型,适宜发展皮、肉、乳、绒兼用家畜。  相似文献   

5.
1991-1995年,我们就分属北亚热带、南亚热带及北热带3种气候类型小哨示范牧场、曼中田牧场及六六呼牧场的人工草场的产量动态及营养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带的人工草场,其产草量及营养状况(豆、禾比例,栽培草和野生草的比例)不同.同一气候带条件下人工草场不同年度和不同季节的产草量及营养状况也不同。从空间范围讲,年度产草量以曼中田牧场为最高,达每公顷8614千克干物质,依次为大六呼牧场和小哨示范牧场,分别为8343千克和4931千克。试营养状况而言,小哨示范牧场最好,其次为六六呼牧场和曼中田牧场。从时间范围讲,产草量与年度降水量呈正相关,1992年、1993年严重干旱,产草量较低。在年度范围内,以夏秋季的产草量及总营养水平为高,冬春季节则缺草严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云贵高原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草地资源分布的时空特征及增长动态,运用生物控制论方法组建了牧草资源种群保护性利用的最大持续产量模型。  相似文献   

7.
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董宽虎  王印魁 《中国草地》1995,(4):13-16,21
对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三年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的季节动态规律较稳定,各年度动态曲线均呈单峰型,高峰值出现在8月份,峰期后牧草产量下降较缓慢;牧草营养物质的变化,生长前期粗蛋白含量较高,随生育期进展而逐渐减少,粗纤维含量则相反;粗蛋白质产量高峰期在8月,这与干草产量的高峰期正好吻合,此时正是该类草地利用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高产桑园春期的枝叶生长动态及产量形成规律,明确春季桑叶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与生长量。于1988年春期在嘉兴郊区洪合实验场,以亩产春叶1000kg左右的高产桑园为对象,进行了调查,为桑园的高产栽培和春叶的适时收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旱作春播条件下,对饲用玉米SD316和普通粒用玉米品种农大108的生物产量与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拔节后天数的增加,SD316的鲜物质表现为加速增长、减速增长和下降3个时期,干物质表现为加速增长、减速增长两个时期。农大108的鲜物质和干物质积累动态与SD316相似。两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均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SD316前期生长快,其各阶段的鲜物质、干物质积累量及成熟籽粒产量均高于农大108。(2)蜡熟期是适宜玉米青贮的时期。(3)农大108的成熟期干物质分配以籽粒为中心,SD316兼顾籽粒和营养器官。  相似文献   

10.
使用NOAA/AVHRR资料进行牧草产量及载畜量监测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详述了如何利用NOAA/AVHRR资料进行草地产草量和载畜量监测的方法性研究。针对NOAA/AVHRR资料和我国草地的特点,提出为消除植被指数资料误差,建立平均植被指数影象;推导出新的修正后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公式;提出“面”与“面”相关的概念,建立平均植被指数影象与草地产量级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面”内的不同景观组分对植被指数的贡献,回归出统一的产草量预报模式;进行牧草产量和季节牧场载畜量的动态监测,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序的监测方法和步骤。可在大范围的草地上使用NOAA/AVHRR资料,进行草地的分级、制图和估产,并准确地标识出它们的位置和分布规律,进行季节牧场载畜量的平衡分析,为季节畜牧业的实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碱茅人工草地的初级生产及其与生态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碱茅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对植物量的季节动态和垂直分布规律、植物量与主要生态因素终天级其交互作用对植物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盐渍化草地的生物改良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山西亚高山草甸不同坡向牧草产量动态进行研究。三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草甸牧草一般在四月中、下旬开始返青,随着气温的升高生长逐渐加快,牧草产量逐月增高,各坡向产草量动态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规律。干草产量的峰值,东坡和西坡在七月,其它被向则出现在八月。九月上旬牧草开始枯萎,产草量开始下降,一直持续到翌年四月上旬牧草返青之前。牧草营养物质的变化,在生长前期粗蛋白质和磷含量高,随着牧草的生长发育逐渐减少,而粗纤维含量则相反。粗蛋白质产量高峰期,东、南和西坡在七月,北坡和山顶部在八月,与干草产量的高峰期基本吻合,此时正是牧草利用的最佳时期。除五、六月外其它各月青草期牧草产量和营养物质产量,北坡均显著高于其它各坡向(P<0.05)。  相似文献   

13.
气象卫星遥感信息具宏观,快速、经济等优势,利用气象卫星传递地面植被信息的能力,可对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进行估测。本文通过选取不同时相的NOAA卫星绿度值资料对锡林郭勒干草原进行草地和初级生产力动态监测,探讨了绿度值的变化与草地类,放牧强度及降水量等因素的关系,从而为快速获得牧草长及产量分布情况,探索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动态变化规律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天然草场是放牧畜牧业主要的物质基础,对其产量和营养物质动态进行定位研究,是草原科学的一项基础工作。本试验自1962至1964年,对位于天山北坡中段低山带的紫泥泉种羊场冬、春秋草场主要类型产量动态,主要牧草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动态进行了定位观测。在1966—1977年对冬场各草场类型进行了定点测定。本文反应的是产量动态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株测产法,在不灌溉条件下对戈壁型伊犁蒿的各生育期产量动态进行了研究,对构成产量的不同因子作了多元回归分析,并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和适口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戈壁型伊犁蒿在结实期的产量最高,单株鲜草量为275g,公顷鲜草量达20365.05kg,公顷种子量达1018.35kg,叶量占62%,整个生育期叶量和叶面积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在分枝期粗蛋白质含量为19.92%,开花期粗脂肪含量最高,为3.7  相似文献   

16.
搞好草场载畜量测报为畜牧业生产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的监测研究,掌握了草原初级生产力动态和营养动态规律,定期对草场载畜量进行测报,及时为畜牧业主管部门指导生产、安排牲畜过冬过春提供科学依据,为草原的合理开发利用、以草定畜,提出了合理建议。使草原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技术规范化和定量管理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崔鲜一  彭玉梅 《草地学报》1996,4(4):302-307
科尔沁草原北部以羊草+贝加尔针茅+线叶菊为建群种的天然牧草,其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较高,属氮碳-灰分型,适宜发展毛肉兼用型的细毛绵羊。7月下旬牧草营养丰富,草质优良,是打草贮存的最佳期,在天然牧草生长期间,光热水因子起着主导作用,产草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同时受5 ̄7月欧亚大气环流作用和西风环流指数的强弱所制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系统的监测研究,掌握了草原初级生产力动态和营养动态规律。定期对草场载畜量进行测报,及时为畜牧业主管部门指导生产、安排牲畜过冬过春提供科学依据。为草原的合理开发利用、以草定畜,提出了合理建议,使草原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技术规范化和定量管理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呼伦贝尔地区草甸原初级生产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新龙 《中国草地》1994,(4):9-11,8
本文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种群的生态特性分布规律及其利用特点,经过5年的定位监测研究,找出了季节动态和年间动态的变化规律,牧草产量受着降水量、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等水热因子的制约而变化,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找出草甸草原的初级税务动态与温度、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等生态因子表出出显著相关性,笔者最后还提出了草甸草原生产利用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焚烧对芨芨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禾  章祖同 《草地学报》1997,5(1):62-66
本文研究了焚烧对芨芨草生产力的影响。焚烧后芨芨草在开花期可增产62.2%,其营养价值在生长前期有所提高,以粗蛋白质在来分含量的提高和无氮浸出物与纤维素的降低为特征,烧后芨芨草期可延长15天左右,叶量增大,地下部增重大于地下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