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库无投饵网箱养殖鲢、鳙鱼是直接利用水库天然饵料进行放牧式的一种粗放粗养的养殖方式,也是生产无公害优质鱼产品的一种养殖方法。近几年,因其箱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布置方便、养殖过程中日常管理轻松,此种养殖方式在龙岩市棉花滩水库正得到不断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又名三文鳟、彩虹鳟,原产于北美洲的北太平洋沿岸,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冷水性鱼类。虹鳟鱼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养殖鱼类之一,黑龙江省是我国养殖虹鳟鱼历史最早的省份,已有近50年历史。目前,虹鳟鱼的主要养殖方式为池塘流水养殖和网箱养殖。为探索虹鳟鱼的其它养殖方式,我们承担了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攻关项目“虹鳟鱼放牧式养殖技术”,2007年选择了4处中小水面进行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鲍的人工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鲍的养(增)殖方式,大体可分为3大类型6种形式:一是池式养殖,包括工厂化(陆地池)养殖、潮间带水池养殖;二是箱(笼)式养殖,包括网箱养殖、筏式养殖、沉箱养殖;三是岩礁增殖。除工厂化养殖将作较详细介绍外,其余养殖方式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亚琴 《水产养殖》2007,28(4):19-20
目前国内刺参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多种多样,有池塘养殖、潮间带养殖、浅海底播投石养殖、围网养殖、海上筏式养殖、海底沉箱养殖、虾参混养等多种养殖模式。其中刺参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最显著,发展潜力最大,已成为沿海地区的养殖热点。  相似文献   

5.
刺参通常称作海参,在分类上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楣手目、刺参科、仿刺参属。在我国,刺参主要盛产于辽宁、山东、河北等地。刺参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围网养殖、浅海筏式养殖等。近些年,随着“北参南养”技术上的突破,刺参浅海筏式养殖在我省尤其在闽东地区海域悄然兴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好的投入产出比超过1:2),促进了刺参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有望成为福建省继鲍鱼之后又一大海水养殖产业。现将刺参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褶牡蛎棚架式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褶牡蛎棚架式养殖是利用聚乙烯绳将牡蛎壳穿结成串,作为附着基质,选择适宜的附苗潮区集中附苗后移到低潮区下缘的养殖台架上进行分苗挂养的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方式投资少、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而且  相似文献   

7.
唐箭飞 《水产养殖》2010,31(12):39-41
<正>江苏沿海是我国条斑紫菜的主产海区,养殖方式有潮间带的半浮动筏式、潮下带浅水区的支柱式和全浮动筏式3种。这里主要谈谈半浮动筏式养殖。1养殖海区的选择叶状体养殖与海区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养  相似文献   

8.
翡翠贻贝的浮吊式养殖法,是近年在插桩式养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浮吊式养殖是悬浮在水中,浮吊的养成器可随潮涨潮落而升降,因此,不受退潮露空的影响,养殖期较长,贻贝生长速度也较快。当年清明前后采到的苗,到年底便可上市。这种养殖方式具有产量高、易于管理和收获的特点,很快被生产者所采用。  相似文献   

9.
悬浮式网箱养殖大规格皱纹盘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鲍鱼养殖的发展,养殖的方式越来越多,主要养殖方式有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吊笼养殖、自然海区的人工放流和自然海区的网箱养殖以及岩洞养殖。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由于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的,鲍鱼生长快、成活率高、产量高,但规格小、质量差;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11)
林下养殖是"以林养牧、以牧促林"的生态循环产业。主要利用林地、果园等自然生态资源以放牧与饲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殖。其产品因外形美、品质佳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为了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文章就发展的条件、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玮 《水产科技》1993,(2):39-40
国外贻贝养殖已有几百年历史,1938年法国最早以篱笆式进行养殖,但产量甚低,亩产、1仅300公斤左右,其后黑海沿岸一些国家也开发贝贻养殖。西班牙(筏式吊养法)、法国(插杆养殖法)和荷兰(海底养殖法)是著名的贻贝类生产国,三种不同的养殖方式在世界上已占居领先地位并且作为模式被其它国家所效防。在有些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仿刺参工厂化养殖策略,于2013年6月~2014年4月,在配有温控设备的室内水泥池中,以波纹板养殖筐作为附着基,开展了小规格仿刺参全年工厂化养殖和大规格仿刺参阶段式工厂化养殖两种模式的生产试验。试验结果:小规格仿刺参全年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单位面积产量为6.93 kg/m~2,平均体质量59.2 g,出皮率70.9%;大规格仿刺参阶段式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单位面积产量为9.08 kg/m~2,平均体质量118 g,出皮率66.8%。试验过程中,观察并分析了附着基的颜色、规格和放置方式,温度、密度、光照、投饲比例等养殖参数和养殖管理等因素对养殖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鲍海上筏式养殖是目前我省推广的一种养鲍方式。本文主要介绍鲍海上筏式养殖的海区、养殖方式、养殖品种与投苗时间的选择,养成管理中的养鲍密度调整,饵料投喂、清污除害、养殖水层调整等的技术要点,并对养殖鲍病害、赤潮灾害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在盛行的鳗鱼养殖法,是静水式养殖法,而不是象养殖香鱼和鳟鱼那样的流水养殖法至於说到鳗鱼为什么采用静水式饲养呢?那是因为流水式的水总是流动着,尽管是夏天,水温还是不能够上升到鳗鱼在饲养中增重最快的适宜水温。  相似文献   

15.
底充式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远金 《齐鲁渔业》2007,24(9):18-18
富氧养殖技术是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方式。池塘底充式增氧技术可明显改善池塘养殖水环境,广泛应用于南美白对虾和梭子蟹养殖,其单产和经济效益递增显著,是一项节能、高效的实用技术。1池塘底充式增氧机的原理和特点1.1池塘底充式增氧机的原理是通过输送空  相似文献   

16.
根据鲍生长特性,采用低碳、环保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研制了新型高密度竖排式鲍养殖箱,进行了养殖密度等的研究,并在产量、成本、占用面积等方面与传统鲍养殖设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新型鲍养殖箱中,平均壳长1.5 cm的鲍苗最适放养密度为500粒/箱,养至70 g,成鲍可养密度为375粒/箱,成活率75%,产量比传统养殖笼提高37%。与现有两种传统养殖方式(以养殖笼为主)相比,新型鲍养殖箱具有水体交换好、操作简单、效率高(节省劳力84%以上)、养殖成本低、节省养殖海域面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7,(4)
养殖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方式由过去的散养放牧、舍饲圈养、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到现代生态养殖等不断创新发展,生态养殖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新阶段,是养殖模式的升级版。生态养殖主要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微生物+、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等方式,使动物、微生物和植物在同一环境共同生长、互相利用,实现生态的平衡、和谐、共生的养殖方式。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水产畜牧业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等问题,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水产畜牧业生产效率,提升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效保护和改善养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付鹏 《科学养鱼》2015,(3):82-83
<正>尚志市1千克/尾的鳙售价仅8元/千克,而4千克/尾的鳙售价则达到20元/千克,5千克/尾的鳙售价则增至30元/千克,可见规格越大,售价越高,销路越好。因鳙不需精养驯化,所以养殖成本低廉,只需保证育成特大规格商品鱼,即可获得高产高效。现将水库、库湾、网箱、池塘四种不同模式养成5千克/尾以上特大规格鳙商品鱼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水库"放牧式"养殖大水面是鳙鱼理想的生存场所,水库养鳙采用不投饵、不施肥、不用药的"放牧式"养殖模式,保证了鱼的天然品质与上乘的口感。1.鱼种放养应放养1.8~2.0千克/尾的鳙鱼作  相似文献   

19.
鲍鱼被称作海洋生物中的“软黄金”,其味鲜美,细嫩可口,营养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鲍鱼的养殖方式有底播养殖,筏式养殖,工厂化养殖和坑道养殖等。2004年,我们在宁德霞浦海区进行皱纹盘鲍(图见彩中插2)海上吊笼养殖技术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宏基  宋崇德 《水产学报》1966,3(2):119-129
裙带菜的室内水池简易育苗获得成功后,生产苗种的技术基本可以满足养殖生产的要求,目前,如何提高裙带菜的养殖技术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根据裙带菜孢子体的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的研究中提出:裙带菜的养殖方式可以采用与生长期长及养殖期较长的藻类配合进行间作来生产裙带菜的嫩菜,也可以采用裙带菜的成菜与嫩菜输养或者连养两茬成菜等方式,开展海面筏式全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