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野生蓝靛果种群根际土壤养分中的pH值、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测定分析,探索适宜的蓝靛果生长土壤养分及酸碱度,为蓝靛果果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刺玫果总黄酮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添加氯化钠)萃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刺玫果总黄酮的双水相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测试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液对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亚硝酸盐、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自由基阳离子(·ABTS+)的清除率和还原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27%、硫酸铵质量浓度0.21 g/m L、刺玫果提取液体积分数22%、氯化钠加入量为2.0 g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刺玫果总黄酮平均萃取率为91.81%。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液对·ABTS+、·OH和O-2·具有显著的清除能力,当总黄酮质量浓度分别为0.12、0.30和0.60 g/L时,对·ABTS+、·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为90.27、89.60%和96.73%,其清除能力均强于Vc;对DPPH·、亚硝酸盐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弱于Vc;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液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刺玫果醇提物对降糖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稳定效果,筛选出最优级分,为刺玫果开发应用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法]以刺玫果为试材,分别用体积分数为30%、50%、70%、90%的乙醇提取刺玫果活性成分,比色法测定黄酮、多酚、多糖含量.分析刺玫果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通过IC50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皮胎果(Pyrus sinkjorgensis)果肉中酚类物质及其含量,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皮胎果果肉中表儿茶素、绿原酸、芦丁、阿魏酸和对香豆酸5种酚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首次在皮胎果果肉中检出表儿茶素、绿原酸、芦丁、阿魏酸和对香豆酸,表儿茶素含量是早酥等11个梨品种的3.3~14.7倍,达到123.239μg/ml,从群众食皮胎果具有医疗保健功效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科学证实。  相似文献   

5.
刺玫果又称山刺玫,落叶灌木。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及华北等省区。刺玫果用途广、价值大,易采收加工,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野生经济植物。通过对吉林省9个主要种源地刺玫果种子性状的研究,发现安图县亮兵乡地区的种子最饱满,含水率适中,易于贮芷,种皮厚度亦居中,发芽时所受机械阻力小。因此,安图县亮兵乡可作为吉林省刺玫果大面积种植的最佳人工生产种源基地。  相似文献   

6.
刺玫蔷薇     
刺玫蔷薇Rosa davunca.别名兴安刺玫、刺玫果、山刺玫,为蔷薇科刺玫属,分布在我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等,是值得推广的具有多种经济用途的野生果树.刺玫蔷薇是落叶灌木,株高1.5-2米,分枝较多,枝暗紫红色,无毛,小枝和叶柄基部有成对的刺,呈弯曲状;奇数羽状复叶,长圆形或宽披针形,叶柄有腺点,托叶窄,  相似文献   

7.
刺玫果,是森林资源之一。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特提出建设刺玫果经济林基地,同时概述了刺玫果的经营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黑龙江省野生山刺玫生长、形质和粒重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从食饮和观赏角度筛选优良种源,以2014年移植造林营建的野生山刺玫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生长、形质和粒重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野生山刺玫种源的变异系数为9.25%~16.74%,生长、形质及粒重均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P<0.05);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81.71%,种源间方差分量占比56.23%,种源间的变异是野生山刺玫表型性状的主要来源;果长、果宽、花风干重与温度相关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湿度相关因子显著负相关(P<0.05),花风干重与果长、果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Q型聚类分析表明种源区划分基本依据地理经度进行聚类,以欧氏距离10为阈值时,可将20个种源划分为3大类;主成分分析表明果宽、果长、花风干重和果实鲜重的变异对种群变异起主要贡献作用。黑龙江省野生山刺玫生长、形质在不同种源间存在丰富变异,产地温湿度气候因子对果实大小、花产量影响显著,根据食饮和观赏性,从主成分F值角度筛选出4个优良种源,依次是双...  相似文献   

9.
野蔷薇     
野蔷薇,又名野玫瑰、刺玫果,属蔷薇科落叶小灌木。昔人称之为野客。唐代诗人刘禹锡赞其美曰:“似锦如霞色,连春接夏开,波红分影入,风好带香来”。野蔷薇,性强健,耐寒喜光,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东北的山区半山区几乎到处可见。野蔷薇的果实,是一种含维生素C最为丰富的野果,一个小小的刺玫果,维C含量相当于一个苹果。国外利用刺玫果做提制维C的工业原料。其果肉除制果酱外,还可制作蔷薇糖片、  相似文献   

10.
以东北地区的菲尔杜德、欧洲红、宝石红、哈瑞太兹、秋福、野生果6种红树莓果实加工后的果渣为试验材料,采用国标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红树莓果渣中营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秋福果渣中水分、总酸和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72.63%、13.58%和14.14%;哈瑞太兹果渣中总糖含量最高,为12.76%;欧洲红果渣中粗蛋白含量最高,为3.54%;菲尔杜德果渣中粗纤维含量最高,为48.45%;野生果果渣灰分含量最高,为2.06%。红树莓果渣中富含K、Ca、Mg、Fe、Zn等矿物质元素;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其中Lys、Leu、Asp、Ser、Ala、Cys、Phe、Arg含量较高;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秋福果渣,为7.87%。研究表明,红树莓果渣的营养价值较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有3万多公顷的荒山待开发,为了充分利用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采用了立体栽培方式。其模式有果 菜 药,即果树下面栽平贝,平贝上面栽辣椒、茄子;果 粮,适于梯田果园,台梗种紫穗槐,果树下及田内侧种大豆、花生、平贝等耐荫作物;果 药,果树下种药材;还有果菜、果瓜等模式。当然以上各模式都要因地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土壤镉污染对刺玫果(Rosa davurica Pall.)和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 Max.)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设置4种镉污染浓度处理,即0(CK)、50、100和200 mg/kg风干土,让苗木在不同浓度的土壤中生长70d后,进行了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镉处理浓度的增大,2树种的荧光参数Fv/Fm、ΦPSⅡ、qP均逐渐降低,qNP则逐渐上升;2树种荧光参数的变化幅度不同,刺玫果的变化幅度比金银忍冬小;以叶绿素荧光参数评价2树种抗镉污染胁迫能力,刺玫果较强,金银忍冬较弱。  相似文献   

13.
蔷薇属灌木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蔷薇属全世界约有150种,分布于北温带和亚热带。我国约有100种,分布于南北各省。黑龙江省有5种8变种2变型。多为观赏树种,有些入药或为香料植物,其综合利用价值很大,经济效益高。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及竞争于国际市场,兹将蔷薇属灌木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综合利用叙述如下。1 刺蔷薇,刺玫果(东北)Rosa aclcularisLindl.Ros.Monogr. 分布于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山区和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 刺蔷薇为阳性树种,但耐庇阴,喜空气湿润,耐寒,常散生于针叶林及混交林内或林缘、当森林采伐后,则往往为单生,林外少见。用种子或分很繁殖,种子于9月中旬秋播,翌春出苗。  相似文献   

14.
建立刺玫果提取物中总三萜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TLC法对刺玫果提取物总三萜酸中的熊果酸进行定性分析;采用UV法对刺玫果提取物中的总三萜酸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HPLC法对刺玫果提取物总三萜酸中的齐墩果酸、熊果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UV法中齐墩果酸在1.75~15.75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60%(RSD1.23%);HPLC法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在0.1~1.1μg(r=0.999 7)、0.024~0.768μ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4%(RSD 1.44%)、100.54%(RSD 0.45%)。3批刺玫果提取物中总三萜酸平均为8.62%,齐墩果酸平均为0.273%,熊果酸平均为0.534%。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刺玫果提取物中总三萜酸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该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银水牛果营养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水牛果果实和嫩茎叶进行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银水牛果果实总黄酮含量高达4.02mg/g,维生素C含量208.20mg/100g,并且富含钾、钙、镁、锌等元素;含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总量达8.20%。嫩茎叶粗蛋白含量达16.34%,大于粗饲料中粗蛋白含量指标(15%);粗纤维含量6.34%,远远低于粗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指标(18%);无氮浸出物高达58.77%,钙磷比5.64。因此,银水牛果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对小兴安岭宽叶蓝靛果、野生蓝靛果、蓝鸟、蓓蕾、野生笃斯5种宽叶蓝靛果果肉、果皮中的总糖、黄酮、单宁、SOD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野生笃斯果皮中总糖含量最高达1.72mg/g;蓓蕾果皮中黄酮含量最高达1.88mg/g;野生蓝靛果果皮中单宁含量最高0.144mg/g;蓓蕾果肉中SOD含量最高达1903.921U/g。  相似文献   

17.
山刺玫(Rosa davurica)是蔷薇科落叶直立灌木,俗称野玫瑰、万朵刺、刺玫果等。植株一般高达3米左右。花深红色,芳香。果实卵形或长卵形,深红色。花期6~7月。果期9月。山刺玫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中西部天然次生林区。它耐寒、耐旱。它的花和果实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苏联在远东地区已有成片的人工栽培,日本也从朝鲜引种成功。山刺玫的用途。目前有以下几个方面。植株的利用:山刺玫花艳味香,果实色泽悦  相似文献   

18.
天然浆果主要系指野生或部分人工栽培的可供食用的果实,如沙棘、猕猴桃、越桔、刺梨、黑豆果、刺玫果、余甘子、金樱子、白刺、罗汉果、兰靛果、酸枣、拐枣、刺果茶、火棘、山葡萄、山里红、山丁子、西番莲、野草莓、树莓、杈杷果等。这类浆果的共同特点是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普遍比家植园林水果高。同时,多数生长在高原、山区、河谷等远离城市的  相似文献   

19.
杏树适应性广、抗旱抗寒性强、耐瘠薄、结果早、栽培易。杏果鲜艳美观、成熟早、汁多味甜、营养丰富。具有健身祛病的功效。河北北戴河区果农采用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生产果大、甘甜、耐贮、优质无公害的杏果取得较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为给刺玫果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木犀草素、金丝桃苷的峰面积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同时测定刺玫果中木犀草素、金丝桃苷含量的方法,探寻并优化了离子液体辅助提取刺玫果中木犀草素、金丝桃苷的工艺条件。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色谱柱为伊利特ODS2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5℃;木犀草素、金丝桃苷进样质量浓度在0.19~15.20μg·m L-1范围内其线性关系(r=0.997 7)均良好;木犀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49%,RSD为1.76%;金丝桃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1.07%,RSD为1.83%。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子液体浓度为0.45 mol·L-1,料液比为1∶25,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90 min,超声波功率为180 W;在此优化的提取条件下,木犀草素、金丝桃苷的提取率分别为11.99、25.36μg·g-1,其提取率分别提高了36.87%、49.09%。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结果准确可靠;优化的提取方法快速、简单、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