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芽孢杆菌L15菌株能有效降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养殖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和氨氮(NH+4-N)含量,促进刺参生长,为大量发酵培养L15菌株并降低培养成本,以豆粕、麦麸、玉米酒糟、棉籽粕为碳、氮源,对发酵培养L15菌株的最佳碳、氮源及其配比和最佳发酵条件(如装液量、接种量、转速等)进行了初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培养芽胞杆菌L15菌株的最佳碳、氮源为麦麸和豆粕,最佳添加量分别为3、2 g/L;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3、接种量1%、转速160 r/min;在最佳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下,发酵培养的L15菌株细菌数量可达1011cfu/m L,与用2216E培养基培养的L15菌株相比,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海参底泥COD的去除率虽无明显变化,但培养成本却降低了91%。研究表明,用豆泊和麦麸作为培养基培养L15菌株具有可行性,不仅细菌数量达标,且培养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光合细菌的分离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茜  彭桂香  杨芳  谭志远  李永涛  蔡燕飞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9):112-113,128,封3
从华南农业大学水田土壤中经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筛选,得到4株光合细菌,编号为B1~B4。采用不同培养条件对菌株进行了菌株生长和色素合成情况的观察检测,结果表明,以3 000 lx为最优生长光照强度,以厌氧+光照为促进光合色素合成的最佳组合条件。通过对菌株B2的菌落形态、培养特征、菌体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初步鉴定其为胶状红长命菌(Rubrivivax gelatinosus),该菌株发酵液对茄子、辣椒的促生作用已初有效果。  相似文献   

3.
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的菌株组合和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固态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工艺中菌株组合、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最佳菌株组合为青霉和葱色串孢,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5 ℃、发酵时间5 d.在最佳菌株组合和最佳发酵条件下,玉米秸秆经氨水氨化和固态发酵后真蛋白含量由2.05%提高到29.66%,比原料本身的真蛋白含量提高了13倍多;粗蛋白含量由2.80%提高到35.41%,比原料本身的粗蛋白含量高提高了11倍多.  相似文献   

4.
光合细菌菌剂对蔬菜品质影响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光合细菌对叶类蔬菜上海青、黑叶白、小白菜、菜心、芥菜和生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菌剂能显著提高叶类蔬菜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对人体有害的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拟从张家口地区黄瓜根际土壤中筛选黄瓜靶斑病菌的生防菌株,并优化生防菌株的发酵条件,从而为黄瓜靶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土壤中分离细菌,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筛选黄瓜靶斑病菌的拮抗菌株,并单因素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从黄瓜根际土中分离到对黄瓜靶斑病菌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拮抗细菌5株,其中ZL-7菌株对黄瓜靶斑病菌抑菌率最高,可达60.0%;复筛ZL-7菌株无菌发酵液对黄瓜靶斑病菌抑菌率可达67.1%;并对ZL-7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温度为37℃,pH值为7,培养时间为3d。结论从黄瓜根际土中分离得到对黄瓜靶斑病菌最强抑菌作用的拮抗菌株ZL-7菌株,并优化了ZL-7菌株最佳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6.
与化肥配施的菌肥用量对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适合与化肥配施的菌肥用量,以期指导广东省南雄烟区大田烟草施肥。【方法】利用已分离的有益微生物菌株(包括具固氮解磷功能的固氮菌属Azotobacter sp.菌株x34、具解钾功能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jb21、属于光合细菌的胶状红长命菌Rubrivivax gelatinosus菌株sbg11)与有机物发酵配制而成的菌肥,通过烟草大田试验,以不同施用量的菌肥为处理,即CK(清水对照)、T1(化肥)、T2(低用量的菌肥+化肥)、T3(中用量的菌肥+化肥)、T4(高用量的菌肥+化肥),每株按照基肥∶追肥=1∶1的比例施肥。低、中、高用量菌肥分别按照每株基肥10、20、40 g的量施用,所有处理的氮、磷、钾施入总量相等,研究不同用量的菌肥对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大田条件下,菌肥+化肥处理能有效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增强土壤基础呼吸强度,有效提高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结论】中用量菌肥(T3,即每株烟草基肥和追肥分别施用20 g菌肥)增强土壤肥力的效果更明显,可作为该菌肥的推荐用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韩国光合促进剂对生菜生长、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光合促进剂对生菜的各项形态指标(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进行测量,将浓度为0、250、500、1 000 mg·L-1的光合促进剂分别均匀喷洒在相同生长环境下的生菜叶片表面,观察并记录其各项形态指标。结果表明,光合促进剂对生菜生长、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喷洒1 000 mg·L-1的光合促进剂对生菜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平均每株生物量达到150 g,比其他处理高出20~40 g,  相似文献   

8.
武思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08-11009
[目的]筛选贵州当地的产酱香细菌,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从豆豉样品中分离菌株,制作种子液接种于黄豆培养基,发酵完成后,通过感官判定选取产酱香效果较好的菌株保存。选取发酵时间、培养基起始pH、培养温度作为培养条件,利用正交试验对这3个因素对菌株活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到产酱香菌株GX-16,培养时间对其生长活力影响最大,培养温度其次,培养基起始pH影响最小;GX-16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以LB液体培养基作为种子液培养基,培养基起始pH为7.5,培养温度为35℃,在150r/min摇床中振荡培养24h。[结论]从贵州大方、黔西采取的豆豉样品中分离到产酱香菌株GX一16,为贵州产酱香细菌种质资源和产品开发及政良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土壤中分离高效解无机磷细菌。对分离到的菌株,通过平板法进行初筛,根据透明圈直径和菌落直径比值大小初步确定菌株解无机磷的能力,进一步通过液体摇瓶培养,利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发酵上清液中有效磷含量。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等一系列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4株具有解无机磷能力的细菌,其中JP-7解无机磷能力最强,D/d比值为2.15,发酵上清液中有效磷含量为105.69 mg/L,对照上清液中有效磷含量为0.32 mg/L,增加329.28倍。该菌株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了烟草黑胫病菌的拮抗菌铜绿假单胞菌HZ15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活性;以HZ15菌株发酵液的细菌浓度即在波长600 nm处的OD值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HZ15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HZ15菌株的发酵培养以YSP培养基(其组分为蛋白胨10 g/L、酵母膏5 g/L、蔗糖20 g/L、蒸馏水1 L)为最适的基础培养基,以蔗糖为最佳碳源,以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温度36℃、光照时间12 h/d、发酵时间48 h、装液量40 mL/250 mL、转速220 r/min、接菌量2.5%。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提高了HZ15菌株的培养效率,节约了发酵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