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是全世界现有的16个国际农业研究和培训中心之一.CIMMYT自1966年成立以来,为整个世界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小麦、玉米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农业部派遣,根据中国农科院与CIMMYT鉴订的合作交流协议,我于1991年7月至12月期间赴墨西哥CIMMYT总部进修麦类作物管理和小麦育种,现将CIMMYT的小麦育种研究情况向国内同行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国际玉米小麦中心(CIMMYT)大麦种质选育工作开始于1972年。它是该中心麦类(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小黑麦、大麦)计划的一部分,与叙利亚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合作进行。该中心的大麦育种目标:高产、适应性广、品质优良、抗倒伏、裸粒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消息     
1.为了应对国际农业研究面临的新形势 ,提高 CIMMYT的竞争力 ,CIMMYT正在制定长期 (至 2 0 2 0年 )发展战略计划 ,预计将于 2 0 0 3年 3月结束。通过 CIMMYT科学家、管理人员、理事会成员的网上交流和研讨以及对 1 0 0~ 1 50个捐款国家 (组织 )和项目资助机构 (包括基金会等 )的问卷调查 ,从分析 CIMMYT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问题入手 ,分 5个专题进行调研 ,即全球玉米和小麦的发展趋势、协作网建设与合作关系、CIMMYT的科研定位 (种质改良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新技术应用 ,应用研究与应用基础及基础研究的关系等 )、经费争取、C…  相似文献   

4.
悼念绿色革命之父布劳格博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劳格博士从事国际农业研究65年,主要贡献包括:(1)培育的矮秆高产小麦品种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绿色革命之父,他不仅是CIMMYT的创始人,也是整个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的创始者;(2)创立了世界粮食奖;(3)开展了以推广玉米新品种为主要内容的非洲农业革命.  相似文献   

5.
Taba  S 王景升 《杂粮作物》1992,(2):9-11,24
玉米地方品种的收集墨西哥国际小麦和玉米改良中心(CIMMYT)玉米种质库保存着美洲本世纪40和50年代期间所收集的主要原始材料。1972年以来,在CIMMYT成功地繁殖并利用种质库现代化设备,以充足数量贮存着这些材料。在其原产地已经繁殖更新或即将更新那些不适  相似文献   

6.
重要消息1 .农业部科教司牛盾司长于 2 0 0 1年 3月当选为 CIMMYT(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 )理事 ,任期三年。我国科学家庄巧生院士、高亮之研究员、辛志勇研究员曾先后担任过 CIMMYT理事会理事。2 .为了纪念 Oregon州立大学 ( OSU) Warren Kronstad教授对小麦育种的贡献 ,由 CIMMYT、OSU、USDA等联合举办的 Kronstad小麦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3月 1 5 - 1 7日在墨西哥 Obregon城举行 ,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CIMMYT等 1 0个国家和组织的 5 0多名小麦专家出席了会议 ,Norman Borlaug等 1 7人做了报告。会议论文集将…  相似文献   

7.
截止1980年,从墨西哥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CIMMYT)和波兰引进的小黑麦种质材料,在产量上已表现出乐观的前景.其产量等于或稍高于最好的小麦.作为"科学研究委员会"的成果,由其作物研究组于1984年发放的小黑麦春播品种Karere和Aranui,目前正投入商品生产.对小黑麦的其他方面也正在加紧研究,已有两个品种,外加两个波兰栽培品种(Lasko和Salva)可供应用.为确定其最佳管理规范,如施氮量、播种量、施用矮化剂等等,也正在研究;生物化学家们正在  相似文献   

8.
CIMMYT21世纪玉米种质改良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长玲  潘才暹 《玉米科学》1993,1(2):016-017
改良种质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其它技术的相应改变。种质改良是植物育种的一项长期目标,对21世纪种质的预测将影响目前及将来的育种战略决策,CIMMYT(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考虑到21世纪全球玉米供求变化趋势,科技进步、生态环境的变化,CIMMYT本身条件及国家项目等因素,提出了下列7个种质改良的战略性问题,即21世纪的改良种质重点、广适性和特殊适应性、遗传变异、种质保护、遗传增益、逆境、布局。作者根据CIMMYT有关资料,综述了这7个种质改良战略性问题,供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有关国际玉米与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玉米群体和基因库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较少。Vasal 等(1986)在综合鉴定 CIMMYT、不同玉米群体和基因库间的杂交种后,划分了几个基本杂种优势组。但在多数情况下,由于杂种优势太弱还无法区别群体或基因库间的杂交种。两个群体间杂交种的优势较弱可能产生于两群体间缺少遗传多样性或在其不同位点和等位基因组配时存在抵消效应的结果。Cress(1966)指出两群体间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0.
陇春23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实施国际穿梭育种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原代号CM4860.1999年参加新品系比较试验,2000年参加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区试预备试验,2001-2002年参加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11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1.
优质蛋白玉米育种动态(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铁成  王月 《玉米科学》1993,1(3):012-014
高赖氨酸玉米的发祥地是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sity),Opaque-2基因发现者是密茨(E.T.Mertz)和格洛弗(D.V.Glover)教授。国际玉米小麦中心(CIMMYT)从1970年开始将Opaque-2突变基因广泛导入其它玉米种质中;培育了一批高赖氨酸且农艺性状优良的QPM种质,1993年3月我们对上述单位进行了考察,并和有关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通过考察和交流,现就优质蛋白玉米(QPM)育种动态作以综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川麦 32 (原名 SW81 88) ,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 CIMMYT)合作 ,引进国际优质、高产及具不同条锈病抗源的优良小麦种质 ,采用国际最新冬春杂交模式和穿梭育种等技术方法选育而成的抗病、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 ,组合为 1 90 0‘s’/Ning8493/1 90 0。于 2 0 0 1年 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0 0 0~ 2 0 0 1年参加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上游冬麦区组区域试验 ,产量居第一位 ,继续参加 2 0 0 1~ 2 0 0 2年国家区试 ,同时进行生产试验和较大面积高产示…  相似文献   

13.
远缘杂交对于作物改良具有巨大的潜力,它已被应用于植物育种实践、基因定位和染色体行为的研究.远缘杂交的历史就是逐渐增加跨越分类距离再生能力的历史,这种趋势到现在已发展到横跨禾本科的两个亚科即早熟禾亚科(Pooideae)和黍亚科(Panicoideae)之间的杂交.作为与CIMMYT合作研究玉米远缘杂交中授粉后的早期情况研究这一课题的一个部分,我们研究了Zenkteler等(1984)有关给六倍体小麦授以玉米花粉后产生了胚的一篇报告  相似文献   

14.
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为了研究近年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育成的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等性状及其在我国春麦区的表现,选用新引进的10个CIMMYT小麦新品种和我国15个主栽春小麦品种,在国内9个试点进行了两年联合多点试验。结果表明,CIMMYT小麦新品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适应性较好,在产量和品质方面总体表现较我国品种好,其中大多数品种具有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沉淀值较高,对叶锈病抗性突出。今后在继续提高产量的同时,应把改良我国小麦的加工品质和抗病性作为重点,开展对CIMMYT小麦种质的直接和间接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CIMMYT玉米种质的配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20年中,CIMMYT 中心的玉米计划主要是通过选育和改良大量的基因库、群体及试验品种,之后经国际试验网将之发放到80多个国家,为玉米种质利用单位(机构)效力。目前,CIMMYT 种质大多以自由授粉品种,也以国家和私人种子公司培育的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6.
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36(原名SW8688)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进行穿梭合作育种选育出的一个将强筋品质与高抗条锈病新小种相接合的小麦新品种。组合为Milan/SW5193。2001~2002年参加四川省区试优质组试验和生产试验,2002年10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川麦36,并被四川省列为重点推广的强筋品种。这是四川省正式通过审定的  相似文献   

17.
作物遗传育种是研究运用作物遗传变异规律,能动地进行作物遗传改进。作物遗传改进是当代农业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是基础农学研究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科学和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对作物生产力的提高,发展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国内外专家分析,在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中,品种的作用占20%~30%,高的可达50%。因此各国均把作物遗传育种作为农业科研机构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先后成立了多个国际研究中心,60年代以来相继成立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非豆科作物与固氮微生物的共生特性。研究了选育固氮作用强的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黍稷、高粱、马铃薯、禾本科饲草等)的基因型。以小麦为例,全面阐述了该研究的国际水平及规模。小麦接种固氮菌已初见成效(籽粒增产20—30%,蛋白质量提高50—90%)。  相似文献   

19.
文摘     
92101 8个亚热带玉米群体抗玉米大斑病的轮回选择——(H.Ceballos 等),CropScience,1991,Vol.31,No.4,964~971(英文)关于热带或亚热带玉米群体通过轮回选择对病害数量化抗性所取得进展的报道极少。本研究旨在评价来自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8个亚热带玉米群体,通过4轮全姊妹S_1家系轮回选择后取得的进展。选择主要是为改良由玉米大斑病菌引起的北方玉米叶枯病和普通锈病的多基因抗性。在3种环境(高、中感病区和无病区)下进行鉴定。每一环境提供2个地点。2种病害的抗性获得了非常快的增加(玉米大斑病和锈病每轮分别增加19%和6%),而且根据种植在相对无病条件下测定的结果,群体的成熟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2(四垄玉米两垄小麦)、3∶2(三垄玉米两垄小麦)、2∶2(两垄玉米两垄小麦)3种不同的玉米//小麦间作模式及玉米、小麦单作共5个处理,探讨不同玉米//小麦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率及种间竞争等方面的影响。两年试验表明,玉米//小麦间作模式与单作模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玉米//小麦间作系统中,小麦相对玉米的竞争力(Awm)均大于0。在小麦收获后,3种不同间作处理的玉米相对生长率(RGR)相比单作玉米提高显著。在作物耗水等方面,玉米//小麦的全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率均高于单作。间作模式能显著增加玉米//小麦间作的子粒产量,其中2∶2处理组在产量表现等方面为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