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金鳟和道氏虹鳟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4个温度梯度条件下,对道氏虹鳟(Don'sstrain)和美国金鳟(Redstrain)稚鱼、幼鱼和成鱼进行了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在13,18,22和25℃水温时,道氏虹鳟稚鱼的耗氧率分别为332.82,488.07,571.25,642.59mg·h-·1kg-1;幼鱼分别为88.91,108.37,168.59,209.81mg·h-·1kg-1;在13,18,22,25℃成鱼的耗氧率为111.37和152.62,168.59和209.81mg·h-·1kg-1。道氏虹鳟稚鱼的窒息点在13,18,22,25℃时分别为1.55,1.68,1.95,2.62mg·L-1;幼鱼分别为1.20,1.63,2.08和2.82mg·L-1;在13,18,22,25℃时,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72,1.95,2.08,2.82mg·L-1。在同等温度下,金鳟稚鱼的耗氧率分别为420.30,499.14,633.40,976.92mg·h-·1kg-1;幼鱼耗氧率分别为157.89,259.57,230.26,261.75mg·h-·1kg-1;成鱼分别为94.87,84.48,109.87和144.64mg·h-1·kg-1;稚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22,1.55,2.12,2.80mg·L-1;幼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55,1.72,2.55,3.06mg·L-1;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40,2.02,2.52,2.84mg·L-1。结果表明,在同一水温条件和相同年龄组(体重)之间两个品系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均无明显差异;耗氧量和耗氧率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温度下鲤鱼呼吸频率与耗氧率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试验对不同温度条件下(6~34℃)鲤鱼(Cyprinus(C.)carpio 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成鱼(体长22~30 cm,体重600~880 g)和幼鱼(体长11.30~14.20 cm,58.30~118.90 g)的呼吸频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温(34℃)时鲤鱼的呼吸急促,成鱼呼吸频率可达130次.min-1,幼鱼呼吸频率可达170次.min-1;低温(6℃)时呼吸缓慢,成鱼呼吸频率下降到11次.min-1,幼鱼的呼吸频率下降到19次.min-1。不同温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并且成鱼和幼鱼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幼鱼的呼吸频率比成鱼的高1.15~1.88倍。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态呼吸室法,研究了体长2~7 cm红小丑鱼(Amphiprion frenatus)的单位体长耗氧率、单位体重耗氧率和窒息点,及其与体长(体重)和温度的关系。结果显示,红小丑鱼单位体长耗氧率与体长正相关,在26~30℃时,可用方程ORL=0.074L1.111表示,而在22℃时,方程为ORL=0.044L1.127。温度对单位体长耗氧率的影响因鱼体长不同而有差异,2 cm组和7 cm组红小丑鱼单位体长耗氧率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下降,3.5cm组和5 cm组红小丑鱼单位体长耗氧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同体长组26℃和30℃时单位体长耗氧率无显著差异,26~30℃为红小丑鱼的最适水温。温度和体长对红小丑鱼的窒息点没有显著影响,其平均值为(1.268±0.219)mg·L-1。单位体重耗氧率为0.387~2.217 mg·h-1·g-1,与温度呈正相关,与体重呈负相关。各组红小丑鱼的Q10值在22~26℃时均大于2,26~30℃时2 cm组和7 cm组Q10值分别为0.85和1.30,均小于2。总体而言,红小丑鱼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在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水温的稳定或小幅升降,特别是当水温在26℃以下时更应如此;红小丑鱼可根据体长不同进行分段养殖,并可根据体长及对应的单位体长耗氧率来确定合理的养殖与装运密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体重对鲇Silurus asotus幼鱼呼吸、氨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鲇幼鱼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一昼夜在4:007:00和17:007:00和17:0020:00各出现一个耗氧高峰,这两个时间段应是鲇幼鱼的摄食和活动高峰;在1820:00各出现一个耗氧高峰,这两个时间段应是鲇幼鱼的摄食和活动高峰;在1831℃下,鲇幼鱼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排氨率在1831℃下,鲇幼鱼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排氨率在1826℃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于26℃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耗氧率(OR)和排氨率(N)均随着体重(W)的增加而下降,并呈幂函数的关系,相关方程分别为OR=0.8784W-0.9145(R2=0.9731),N=34.665W-0.8999(R2=0.8616);随着温度的上升,鲇幼鱼耐低氧能力下降,当温度大于26℃时,窒息点超过0.5 mg/L;随着体重的增加,鲇幼鱼耐低氧的能力上升,体重低于4.06 g时,窒息点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体重达到11.06 g时,窒息点降至(0.319±0.031)mg/L,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  相似文献   

5.
以粗炉渣、石灰石、卵石、煤矸石和碎石、粗砂作为基质材料,按不同配比分成四组,构建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以经过二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作为湿地进水,结果显示:(1)四组出水氨氮、磷、pH、溶解氧浓度显著降低,亚硝酸盐浓度显著升高(P<0.05)。其中,氨氮含量由进水的5.34mg.L-1分别降为0.95mg·L-1、1.60mg·L-1、0.83mg·L-1、1.04mg·L-1,第一组对氨氮去除效果最好,第二组去除效果较差;四组出水亚硝酸盐平均含量为0.59mg·L-1、0.44mg·L-1、0.44mg·L-1、0.57mg·L-1,都高于进水组的0.06mg·L-1;磷含量从进水的1.14mg·L-1降至0.05mg·L-1、0.06mg·L-1、0.11mg·L-1、0.07mg·L-1,第一、二、四组对磷去除效果相近,第三组效果最差。(2)试验出水养殖的红鲫、长尾鲫鱼和孔雀鱼,其成活率都达到94%以上;孔雀鱼都能正常的繁殖,且幼鱼的成活率达到83%以上。本研究结果对人工湿地基质的选择及中水处理后作为生态渔业用水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温度对驼背鲈Cromilepts altivelis幼鱼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的影响,试验设置低温组(24℃±1 ℃)、常温组(28 ℃±1℃)和高温组(32℃±1℃),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体质量为(21.38±1.27)g的驼背鲈幼鱼30尾,养殖试验共进行56 d,试验结束后分析其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驼背鲈幼鱼在水温为24~32 ℃时均能较好生长,水温28 ℃时其生长性能最佳,体质量增长率达(55.81±8.15)%,显著高于24、32℃组(P<0.05);驼背鲈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在24、28、32℃时耗氧率分别为(0.20±0.01)、(0.23±0.02)、(0.28士0.02)mg/(g?h),窒息点分别为(1.55士0.04)、(1.81±0.06)、(2.18±0.12)mg/L;温度系数(Q10)分析发现,试验鱼对高温区间(28~32℃)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高于低温区间(24~28 ℃);驼背鲈幼鱼的临界耐受温度随养殖温度升高而升高,24~32℃下的临界高温(θC,h)和临界低温(θC,1)分别为37.12~41.05℃和12.70~17.76 ℃,正常生长水温下驼背鲈对升温的敏感性弱于降温;32 ℃组幼鱼肝脏和鳃组织HSP70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背鲈幼鱼耗氧率、窒息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高温32 ℃对其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适宜水温28℃时其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最佳.  相似文献   

7.
柿休眠芽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对柿 (DiospyroskakiThunb .)休眠芽茎尖进行了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研究 ,结果表明 ,1.5~2 .0mm茎尖在含有 0 .3、0 .5和 0 .7mol·L-1蔗糖的改良MS培养基 (KNO3 和NH4NO3 减半 )上预培养各 1d ,室温(2 0℃ )下装载液 (2mol·L-1甘油 ,0 .4mol·L-1蔗糖 )停留 2 0min ,0℃下玻璃化液 (PVS2 或PVS3 )处理 30~ 4 0min ,投入液氮保存 1d后 ,4 0℃水浴化冻 1min ,含蔗糖 1.2mol·L-1的改良MS培养基洗涤 2 0min ,接种于含 0 .2mg·L-1CPPU、1mg·L-1BA、0 .0 5mg·L-1IAA、5 0 0mg·L-1可溶性PVP、30g·L-1蔗糖和 7g·L-1琼脂的改良MS培养基 (再生培养基 )表面的滤纸上 ,暗处理 1d后转移到新鲜的上述再生培养基中 ,暗培养 1周后转到正常光下 ,成活率高达 70 .2 % ,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本研究结果为柿种质的长期保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枇杷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枇杷炭疽病菌生长温度为10~30℃,最适为25℃;pH值为4~12,最适为6;光照条件下病菌菌丝生长速率高于黑暗条件;病菌生长较适合的碳源为蔗糖、乳糖和葡萄糖.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咪鲜胺EC、25%丙环唑EC、45%多菌灵·咪鲜胺WP和10%世高可分散粒剂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006 5 mg·L-1、0.010 9 mg·L-1、0.026 6 mg·L-1和0.031 6 mg·L-1,50%多菌灵WP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14.098 6 mg·L-1.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暴露在25%ECSportak水溶液中的湘云鲫肝脏中的SOD酶、CAT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Sportak处理浓度和时间的不同,SOD、CAT酶活性变化比较明显,在同一浓度(1.5mg·L-1)不同时间(8、24、48、72、96h)的处理中,SOD酶、CAT酶的活性是先降低后升高,抑制率是先升高后降低;在同一时间(96h)不同浓度(0、0.6、0.9、1.2、1.5mg·L-1)处理组里,SOD、CAT酶随处理浓度的升高,活性降低,抑制率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SOD的IC50=2.0mg·L-1,CAT的IC50=1.7mg·L-1。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温度(10、14、18、22、26、30、34℃)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obseura幼鱼呼吸和排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水温的升高呈直线上升,且都具有良好的直线回归关系(r2分别为0.972和0.971);18 ~22℃时河川沙塘鳢的氧氮比(0:N)明显高于26~34℃时的比值(P<0.05);10~ 34℃时的热能效系数(Q10)值为1.734,最低Q10值(1.069~1.161)出现在22 ~30℃时.研究表明,河川沙塘鳢幼鱼的可耐受温度为10 ~34℃,适宜生长温度为22 ~3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温度、矿质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罗汉松和五针松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罗汉松来说,其花粉的萌发和生长最适温度是30℃,最适矿质元素浓度分别是Mn 5 mg.L-1、Ca 20 mg.L-1、B 15mg.L-1、Zn 10 mg.L-1、Mo 1 mg.L-1,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分别是GA36 mg.L-1、2,4-D6 mg.L-1;对于五针松来说,其花粉萌发和生长最适温度是25℃,最适矿质元素浓度度分别是Mn 15 mg.L-1、Ca 15 mg.L-1、B15mg.L-1、Zn 10 mg.L-1、Mo 1 mg.L-1;最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分别是GA312 mg.L-1、2,4-D 6 mg.L-1。  相似文献   

12.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6种常用渔药对在实验室分离鉴定的一种水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比较了这6种抗菌渔药对水霉菌的抗菌效果.结果显示,6种渔药对水霉菌的MIC分别为:检科一号39mg.L-1,复合季胺盐156.2mg.L-1,孔雀石绿2 500mg.L-1,聚维酮碘5 000mg.L-1,甲醛10 000mg.L-1,而氯化钠在10 000mg.L-1时仍然有水霉菌生长.6种渔药在10 MIC下,抑菌圈的直径分别为:检科一号1.58cm,复合季胺盐1.46cm,孔雀石绿1.48cm,聚维酮碘1.32cm,甲醛1.23cm.由此可以得出,检科一号是一种可以暂替孔雀石绿的对水霉菌有较好抗菌效果的渔药.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总磷、水温及矿化度与叶绿素a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青海湖水体11个样点为研究对象,测定水中叶绿素a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用叶绿素a来表征藻类,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青海湖水中总磷、水温及矿化度与叶绿素a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5月叶绿素a含量为0.396~4.031 mg·L-1,均值1.387 mg·L-1;7月叶绿素a含量为0.129-0.865 mg·L-1,均值0.432 mg· L-1;9月叶绿素a含量为0.164~1.360 mg·L-1,均值0.665 mg· L-1.5月至9月湖水总磷平均含量从0.124 mg· L-1持续下降到0.061 mg·L-1,藻类生长对总磷的需求大于外源输入和内源转化的总量,磷是青海湖藻类生长繁殖限制性营养元素之一,水温是春季限制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目前青海湖湖水矿化度在藻类生长的适宜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10月调查太平湖4季的浮游生物状况,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56属89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总种数的39.33%),其次为硅藻门(22.47%)、蓝藻门(16.85%);浮游植物各季节生物量为0.69~4.26 mg·L~(-1)、平均生物量1.86 mg·L~(-1);浮游植物各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07~1.66,Pielou均匀度指数0.53~0.71。共采集到浮游动物20科40属52种,其中原生动物7种、轮虫27种、枝角类12种、桡足类6种。浮游动物各季节生物量范围为0.67~1.68 mg·L~(-1)、平均生物量1.17 mg·L~(-1);浮游动物各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89~2.15,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41~0.73。综合判断太平湖水体为中营养化状态。根据太平湖浮游生物调查结果估算其鲢、鳙鱼产力分别为1 348 t和1 922 t。  相似文献   

15.
金花茶体胚和叶片愈伤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金花茶子叶胚切块和成年植株叶片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花茶子叶胚去外表皮后切块,接种于MS+1.5mg·mL-12,4-D+0.5mg·mL-1KT中,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并能较好地继代,蔗糖浓度为6%时,愈伤组织生长良好;金花茶成年叶片在流水中冲洗30min,75%酒精浸泡30s后,转入0.2%HgCl2消毒剂中浸泡8min,接种于MS+1.5mg·mL-16-BA+0.5mg·mL-1IAA+4mg·mL-1NAA中,愈伤诱导率为98.335%,遮光有助于叶片愈伤组织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剂量喹乙醇对鲤鱼生长、肠道菌群数量及组成的影响。设计 6组不同喹乙醇含量的饲料(0 ,2 0 0 ,4 0 0 ,80 0 ,16 0 0和 32 0 0 m g· kg- 1 ) ,对鲤鱼进行 84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时 ,各组随机取 2尾鱼 ,分别对其前、中、后肠的细菌数量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喹乙醇添加剂量在 2 0 0~ 80 0 m g· kg- 1 可明显促进鲤鱼的生长并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在 32 0 0 m g· kg- 1时则对其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降低饲料转化效率。与对照组相比 ,投喂喹乙醇的试验组鱼肠道菌群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 16 0 0 ,32 0 0 m g· kg- 1 组的下降最为明显。从16 0 0 m g· kg- 1开始前肠菌群数明显下降 ,在 4 0 0 m g· kg- 1时中肠菌群数开始下降较为明显 ,后肠群数在各试验组均呈下降趋势。在对照组检出的 7种主要菌群也是构成各个实验组鱼肠道中的主要菌群 ,但这 7种菌群在各组中的组成比例不同 ,其中鲤鱼肠道菌属中 Aer属、Aci属的组成比例变化较大 ,80 0 mg· kg- 1 (11.0 6 % )、16 0 0 mg· kg- 1(11.735 % )和 32 0 0 mg· kg- 1 (7.4 0 7% )组中 Aer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2 6 .2 5 5 % ) ,而 80 0 m g· kg- 1(37.5 0 2 % )、16 0 0 m g· kg- 1 (36 .5 2 % )和 32 0 0 m g  相似文献   

17.
以笃斯越橘休眠期的茎段和单芽为外植体,采用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外植体类型对植株再生和生根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条经过室内水培及10℃预处理,以单芽为外植体比以茎段为外植体可更有效快速地获得无菌苗.茎段及单芽的离体增殖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为:WPM+1.5 mg·L-1 ZT+0.3 mg·L-1 NAA;生根最适宜培养基为:1/2WPM+1.5 mg·L-1 IAA+0.1 mg·L-1 IBA,生根成活率达82.3%.  相似文献   

18.
脱落酸、水杨酸和氯化钙对番茄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不同浓度脱落酸(ABA)、氯化钙(CaCl)2、水杨酸(SA)对3叶期的番茄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低温胁迫下(昼温/夜温=(10±0.5)℃(/5±0.5)℃)三种外源化学物质对番茄冷害指数及与抗冷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和15mg·L-1ABA、1400和1800mg·L-1CaCl2、300和400mg·L-1SA喷施番茄幼苗后,番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冷害指数降低,对冷害具有缓解作用。所有处理中以1400mg·L-1氯化钙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