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饲料广角》2010,(16):3-3
8月5日,由国家牧草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的“牧草与有机畜牧业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农业部科教司产业技术处处长张国良、畜牧业司草原处黄涛、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应邀出席会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动科学院李胜利教授,绒毛用羊体系首席科学家田可川研究员、肉牛体系岗位专家黄必志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由河北省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国家现代绒毛羊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主办的"2013’河北省羊业发展论坛"于6月30日~7月1日在石家庄召开。河北省农业厅顾传学总畜牧师,河北省畜牧兽医局畜牧与草原处师校军处长等出席开幕式。其间,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饲料营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刁其玉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张克山博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羊业分会理事长张英杰,河北农业大  相似文献   

3.
记者日前从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西昌综合试验站了解到,为加快凉山半细毛羊优秀群体的迅速扩繁,缩短世代间隔,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西昌综合试验站在昭觉县豹口牧场进行了凉山半细毛羊母羔(4~8周龄)幼畜的超数排卵(JIVET技术)、体外授精、胚胎移植试验并获得成功。该研究试验邀请了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胚胎工程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安晓荣教授团队一行5人对凉山半细毛羊供体母羔进行超数排卵,体外授精,同时进行成年受体母羊的同期发情、胚胎移植技术试验与示范。这对  相似文献   

4.
正就新冠肺炎疫情对肉牛产业的影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肉牛肉羊创新团队生态养殖功能岗位专家吴柱月团队,联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肉牛肉羊创新团队南宁实验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肉牛肉羊创新团队崇左实验站以及桂林市畜牧站、来宾市  相似文献   

5.
自2005年以来国家连续下发了3个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此,农业部、财政部制定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并在2007和2008年投巨资陆续启动了50个主要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其中与养殖业有关的包括生猪、奶牛、蚕桑、肉牛、肉羊、蛋鸡、肉鸡、蜂、兔、水禽、绒毛用羊共11个畜产品和6个水产品。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财政部、农业部将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确立为首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下设20个岗位专家、21个综合试验站。张掖综合试验站下设5个示范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永昌县、金塔县、山丹县)、13个  相似文献   

7.
8月20日,在古朴的牡丹之乡重庆垫江,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重庆清水湾良种鹅业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鹅业技术培训与商务交流在垫江县委党校隆重召开。鹅业企业家代表、养殖户等3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垫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应明主持大会开幕式。垫江县委书记李金光、重庆市农工委副书记王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科普部主任冷安钟、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候水生研究员、国家现代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鹅育种岗位科学家王继文教授、国家现代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疫病控制岗位科学家程安春教授、国家现代水禽产业技术体系质量检测与标准岗位科学家彭祥伟研究员、西南大学黄伟博士应邀出席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8.
《家畜生态》2013,(11):77-77
2013年11月10日至11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在甘肃兰州召开了第二次常务理事会暨放牧与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家畜生态学分会联合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举办,甘肃农业大学承办。家畜生态学分会常务理事、《家畜生态学报》编委、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示范县技术负责人以及受邀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从事草地与放牧生态系统研究的相关专家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成立的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畜牧业领域就有11个。这11个体系的诞生是推动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体制创新之一,不但解决了畜牧业长期以来生产实践与科学研究脱节引起的资源浪费问题,还解决了养殖生产中因关键性技术发展缓慢导致的养殖效益低下问题。应该说,体系研究方向代表了一个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中,生猪、肉鸡、蛋鸡、肉羊、绒毛用羊、肉牛、奶牛、兔、水禽、蜂、牧草领域的11位岗位科学家对各行业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相信能从技术、生产、市场上给读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10.
卢磊 《广东蚕业》2016,(3):57-59
2016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果桑旅游文化节于3月23日在广州花都宝桑园开幕.本次大会由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南方报业集团南方农村报等单位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专家、农业部蚕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向仲怀教授,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鲁成教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廖森泰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肖更生研究员,著名蚕桑育种专家陈华寿莅临大会.  相似文献   

11.
李海燕 《中国蜂业》2009,60(3):17-18
2009年1月13日,蜜蜂产业体系的首席专家吴杰研究员和来自全国的20位岗位科学家以及11位实验站的站长齐聚香山,蜜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2.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10):67-67
从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届肉羊产业高峰论坛暨肉羊万枚胚胎移植工程项目启动会议上了解到,由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和内蒙古赛澳繁育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生产的3万枚肉羊胚胎,即将移植到山东、云南、辽宁、四川、新疆等20多个省区进行繁育,年底即可出栏。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旭日干院士,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廛洪武,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秉龙等专家学者为该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并与内蒙古赛澳繁育技术有限公司一道完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肉羊胚胎研发生产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2014年6月26~27日,由河北省畜牧业协会主办,河北省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现代绒毛羊产业技术体系承办的"2014年河北省羊业发展论坛"在石家庄召开。省农业厅副巡视员、省畜牧业协会会长刘肇清,省畜牧兽医局畜牧草原处副处长雷志明,省畜牧业协会副会长王谦,羊业分会会长敦伟涛、秘书长闫振富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全省各地内的300多名规模羊场的场长或技术场长参加了这次论坛。其间,中国农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杜立新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尚佑军研究员,山东农科院  相似文献   

14.
《草地学报》2009,(5):F0003-F0003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为农业部、财政部第二批建设的4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农业大学韩建国教授,设有国家牧草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功能研究室6个,科学家岗位25位,综合试验站30个(首批建设17个);并成立牧草体系管理咨询委员会、执行专家组和监督评估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草地学报》2009,(4):F0003-F0003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为农业部、财政部第二批建设的4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农业大学韩建国教授,设有国家牧草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功能研究室6个,科学家岗位25位,综合试验站30个(首批建设17个);并成立牧草体系管理咨询委员会、执行专家组和监督评估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草地学报》2009,(6):F0003-F0003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为农业部、财政部第二批建设的4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农业大学韩建国教授,设有国家牧草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功能研究室6个,科学家岗位25位,综合试验站30个(首批建设17个);并成立牧草体系管理咨询委员会、执行专家组和监督评估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养蜂学会讯]4月15~16日,应安徽省蜂业协会、安徽芜湖蜂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邀请,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杰研究员,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黎红研究员,蜜蜂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仇志强等一行赴安徽考察蜂产业。常务理事、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余林生陪同考察。  相似文献   

18.
胥保华 《中国蜂业》2009,60(7):14-14
2009年5月10日,在山东农业大学召开了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山东工作会议。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所长吴杰研究员、山东省畜牧局生产科技处唐建俊处长、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处、宣传部、动物科技学院负责人、蜜蜂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团队和研究生,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更好的高值化开发利用西藏林芝地区桑树资源,促进林芝地区的经济发展,2014年8月15日-18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首席科学家廖森泰研究员带领我所科技人员一行3人,在西藏林芝地区就如何保护和高值化利用古桑树资源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20.
2009年2月25—26日,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中的19名岗位科学家和19名综合试验站站长出席了会议。会议制订了梨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细则,明确了梨产业技术体系任务规划的核心内容、目标及年度计划,产生了梨体系的执行专家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