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叶草分布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叶草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公布国家一级野生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保护研究价值。及时查清保护区内独叶草资源的种群数量、分布、生长规律、地理位置,对有效保护、科研,提升保护价值、锻炼科技人才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濒危珍稀植物独叶草是我国特有植物,在秦岭北麓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海拔2700-3500米有较少量的分布,也被称为生长在秦岭山脉太白山上“最孤独的植物”。独叶草花叶孤单,而且结构独特而原始。1914年独叶草在云南省被发现后,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浓厚的研究兴趣,学者们认为研究独叶草可以为整个被子植物的进化提供新的证据,也对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植物进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槭叶草(Mukdenia rossii.(Oliv)Koidz)是虎耳草科槭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东北和朝鲜,生长在山谷岩石上或山坡石砬子上,其根状茎富含槭叶草黄酮化合物,对脑缺血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降低血脂、防治高血压方面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独叶草种群无性繁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分布于秦岭不同群落类型中的独叶草种群无性繁殖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独叶草根状茎的长短随环境而异,最长的根状茎为125 cm,最短的根状茎为4.8 cm,81.7的植株根状茎长度在10~50 cm;(2)独叶草种群是以无性繁殖为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调查的2 000余植株未发现由种子形成的实生苗;(3)独叶草克隆植株的产生是通过根状茎的断裂来实现的,一次断裂可产生2个或2个以上的克隆植株;(4)独叶草种群最主要的觅食方式是根状茎延伸,其无性系的克隆构型为稀疏游击型;(5)独叶草种群的繁殖比率2  相似文献   

5.
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鱼骨式线路调查方法,对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点保护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分布有1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其中稀有植物5种,濒危植物2种,渐危植物3种,并发现了大面积的独叶草(Kingdonia uniflora)及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群落.分析了其生存现状、保护价值及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太白山独叶草种群有性生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白山独叶草种群的生殖物候、开花结果率、花粉活力、果实特性、种子发芽率、花期和果期的生物量配置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独叶草种群为花先叶开放植物,其盛花期、结果盛期、果实成熟盛期分别为05-11,06-30和07-21,花期长达29d,果期长达59d,生殖期为108d;(2)独叶草种群的开花率及结果率分别为13.20%和40.59%,但不同群落间差异较大,金背杜鹃林下独叶草种群的开花率及结果率均较高,分别为25.32%和65.85%,而牛皮桦林下独叶草种群的开花率及结果率仅为6.92%和2.08%;(3)独叶草种群果实的平均长度、宽度和千果重分别为0.667cm,0.111cm和1.780g,果实大小群落间差异不显著,而千果重差异显著;(4)独叶草种群花期和果期的生物量配置中,根状茎所占的比例较大,均超过50%,而生殖构件花、果所占的比例最小,约5%;(5)独叶草种群花粉萌发率只有4.01%,室内种子发芽率为零。  相似文献   

7.
【目的】林窗增加了林分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林下生境的异质性,对林下幼树的更新具有重要影响。黄檗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研究黄檗幼树的生长状况、空间分布与林窗空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其对林下生境的适应性,对促进黄檗种群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2014年在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内林下栽种的黄檗幼树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对黄檗的生长及存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使用背包式激光雷达获取了样地的林窗空间结构数据。采用空间点格局、生境关联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林窗对黄檗幼树空间分布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1)自然生长条件下,7年后黄檗幼树存活率为19.25%,在排除扩散限制后,存活黄檗幼树的空间分布表现为聚集分布。(2)林窗空间结构是黄檗幼树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黄檗幼树分布与林窗边缘呈显著正关联,而与林冠区呈显著负关联。(3)黄檗幼树的基径在林窗边缘显著高于林冠区和林窗中心(P <0.01),在林冠区与林窗中心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黄檗幼树的冠幅和树高则呈现显著的梯度变化(P <0.05),即林窗边缘>林冠区>林窗中心。【结论】研究表明林窗对黄檗幼树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兰引三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cv.Lanyin NO.3)、马尼拉(Zoysia matrella)、钝叶草(Stenotaphrum secundatum)4 种暖季型草坪草在墙面绿化中的应用效果,测定其生长期间的盖度变化及其成坪后的生长性状。结果表明,钝叶草在墙面绿化中的应用效果最差,而假俭草的应用效果较其他草种好、生长速度适中、植株低矮、外观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9.
罗兰  刘光德  李名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98-13999
[目的]为制定完善的彩叶草栽培养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5个彩叶草品种为试材,利用CB-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对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结果]彩叶草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典型的双峰曲线,Pn日变化受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较小,主要取决于非气孔因素。彩叶草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PAR)水平变化的响应均可以用二次方程来描述。彩叶草光补偿点(LCP)为28~164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1 707~1 920μmol/(m2.s)。[结论]在栽培生产中,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种植彩叶草。  相似文献   

10.
曾林军  卢漫  黎修东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057-10058,10171
[目的]解决滴灌技术在墙面绿化中的应用问题.[方法]研究不同滴灌方式、连续滴灌时间及滴灌时间间隔对垂直绿化植物彩叶草生长及其基质持水特性等的影响.[结果]滴灌均匀布水的彩叶草各项指标优于滴灌顶端布水处理的彩叶草.两种处理最优状态比较,滴灌均匀布水处理比滴灌顶端布水处理彩叶草株高增加8.8%和冠幅增加14.5%.滴灌间隔2d的处理彩叶草株高和叶片数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相比,株高增加0.09%,冠幅增加11.7%.比较彩叶草生长效果,确定连续滴灌4min后间隔2d的滴灌方式有利于植物稳定生长.[结论]该研究可为华南地区垂直绿化滴灌技术的成熟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濒危植物独叶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态学特征、植物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种群生态、繁育生物学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对近年来濒危植物独叶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价值和保护措施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独叶草的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蕤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蕤核的栽培与育种、生物学特性、分布以及它的生态、食用、医疗保健等价值方面阐述了蕤核当前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科学认识和研究蕤核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52  
通过土壤网格取样、室内分析及ASI施肥推荐等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了区域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该模型以土壤空间变异为基础,地统计学为手段,土壤分块管理为目的,考虑了土壤的空间变异和我国农村分散经营的实际,可为土壤分管理提供合理的施肥量,也可为区域养分管理提供宏观决策。通过对河北省辛集市马兰试验区的实施与验证,在ArcInfo平台上,用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进行施肥推荐,同时给出整个区域的土壤养分分布图、分区土壤养分分级图、土壤养分管理图和养分施用推荐表等。它既避免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所造成的施肥推荐偏差,又能考虑土壤养分严重缺乏的地块,使土壤养分管理趋于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濒危物种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的种群分布格局,在谷城南河流域对发现的仅有两个红椿种群(T1,T2),以相邻格子法设置5 m×5 m、3 m×3 m的样方,精确到1 m格子.通过 χ2检验、Cx的t检验、Morisita Iδ的F检验,对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判断是否符合泊松分布.结果表明,T1种群在5 m×5 m、3 m×3 m样方尺度下,Cx和Iδ均为泊松分布,5 m×5 m尺度 χ2检验为集群分布,3 m×3 m尺度为Poisosn分布;干扰种群T2种群密度较大,3种检验均为集群分布.因此,分布格局满足 χ2检验的泊松分布,样方设置应注重尺度和数量;df越大,理论值与观测值更可能越接近正态分布,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更加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15.
2种优良乡土冬青的繁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自然"林业的发展和城市"近自然森林"建设对乡土树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以具有优良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乡土树种小果冬青Ilex micrococca和毛枝冬青I.buergeri为例,在对其分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育苗及栽培试验,并提出了2种冬青的生物生态学特征、观赏价值以及采种、育苗和造林等技术措施.2种冬青当年采集的果实贮藏至翌年3月,经处理后,小果冬青可直接播种,发芽率为12.0%.而毛枝冬青种子具有较长休眠期,处理后贮藏至10月播种,发芽率为9.8%.基于2种冬青在自然分布群落中的地位,造林以混交林为宜,采用1年生小果冬青幼苗造林后第3年,平均树高2.5 m,胸径1.2 cm,而采用1年生毛枝冬青幼苗造林后第6年,平均树高4.1 m,树干基部直径12.0 cm.除山地造林外,这2种冬青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中.图2参10  相似文献   

16.
近自然 林业的发展和城市近自然森林 建设对乡土树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以具有优良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乡土树种小果冬青Ilex micrococca 和毛枝冬青I .buergeri 为例, 在对其分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育苗及栽培试验, 并提出了2 种冬青的生物生态学特征、观赏价值以及采种、育苗和造林等技术措施。2 种冬青当年采集的果实贮藏至翌年3 月, 经处理后, 小果冬青可直接播种, 发芽率为12.0 %。而毛枝冬青种子具有较长休眠期, 处理后贮藏至10 月播种, 发芽率为9.8 %。基于2 种冬青在自然分布群落中的地位, 造林以混交林为宜, 采用1 年生小果冬青幼苗造林后第3 年, 平均树高2.5 m, 胸径1.2 cm , 而采用1 年生毛枝冬青幼苗造林后第6 年, 平均树高4.1 m , 树干基部直径12.0 cm 。除山地造林外, 这2 种冬青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中。图2 参10  相似文献   

17.
通过135个地理分布数据,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选择19项环境因子预测沙冬青未来的分布格局及面积。结果表明:1)模型模拟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990和0.988,模型的预测结果可靠;2)沙冬青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宁夏北部、甘肃东部地区以及蒙古国南部;3)模型模拟当前沙冬青的分布面积为6.3×105 km2,模拟2050年沙冬青的分布面积为9.1×105 km2,沙冬青分布范围和种群面积将呈增加趋势;4)影响沙冬青分布的主要因子为最冷季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气温、最热季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最湿月降水量和年降水。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沙冬青适生分布的划分,也为沙冬青调查与监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