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沈阳地区春播鲜食玉米品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了10种鲜食玉米品种,以传统玉米品种垦粘1号为对照,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玉米品种的主要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丹粘早1号、香糯5号和黑粘大棒是区域综合隶属系数较高的鲜食玉米品种,在区域种植中表现较为理想。垦粘1号、沈农金香糯、极早香糯、美国极早金大棒、沈甜6号和沈甜7号属于中等隶属系数品种,需要根据其分项的隶属系数进行选择种植。富粘1号和黄糯综合系数较低,属于低综合系数品种,但如果种植目标为获得较高的鲜食玉米产量,可以种植富粘1号,富粘1号是试验中产量最高的鲜食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2.
以13份不同青贮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DTOPSIS法对青贮玉米品种的10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诺达1号、登海605、鲁单6076和专用型玉米饲玉1号、京科青贮516等5个品种农艺性状较好、品质优,综合表现好,适合在山东省鲁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在阳江市的引进表现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17年秋季引进美玉甜002、美玉糯16号、华金甜1号、夏蜜甜玉米、粤甜28号、粤彩糯2号、珠玉糯1号、珠玉甜1号、京科糯609、京科糯2016等10个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对其进行比较试验,并调查了各参试品种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等,结果表明:粤甜28号、华金甜1号、夏蜜甜玉米、珠玉糯1号、京科糯2016、美玉糯16号的综合表现较突出,适合在阳江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利用湖南及我国西南主推的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通过产量及产量抗旱系数相关分析筛选出产量、抽雄至吐丝间隔、根深、株高和千粒重等5个指标可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的良好参数;本文提出了综合隶属度值评价玉米抗旱性的方法,该方法鉴定抗旱强的品种是富友9号、洛玉1号、临奥1号、科玉2号、农大108,抗旱中等的为渝单7号、联合3号,抗旱性较差的有东单57、科玉1号、东单16,综合隶属度值评价结果与品种多年生产上抗旱性表现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玉米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利用湖南及我国西南主推的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通过产量及产量抗旱系数相关分析筛选出产量、抽雄至吐丝间隔、根深、株高和千粒重等5个指标可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的良好参数;本文提出了综合隶属度值评价玉米抗旱性的方法,该方法鉴定抗旱强的品种是富友9号、洛玉1号、临奥1号、科玉2号、农大108,抗旱中等的为渝单7号、联合3号,抗旱性较差的有东单57、科玉1号、东单16,综合隶属度值评价结果与品种多年生产上抗旱性表现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23份玉米杂交种在2003年的表现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Z4107、龙丰2号、农大256、X2038、本优1号和平安6号表现较好。该方法可为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耐低锌品种的筛选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寒地春玉米耐锌胁迫的基因型差异,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的18个玉米杂交种幼苗期对低锌的反应。结果表明: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各性状的相对耐性值及其与综合评价系数的相关性分析,明确了相对叶鲜重、相对叶干重、相对根鲜重和干重可作为玉米耐低锌基因型早期鉴定的重要指标。提出了玉米耐低锌综合评价指数,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低锌敏感型玉米品种:四单19和龙青1号,耐低锌型玉米品种:牡丹9号、垦玉6号、兴垦3号、庆单2号和龙辐单208。  相似文献   

8.
玉米品比试验结果表现 :11个参试玉米品种中 ,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突出的是早熟品种苏玉 10号 ;中熟品种农大 10 8、豫玉2 6;迟熟品种西玉 3号、登海 1号。迟熟品种的增产潜力优于早熟品种。在春玉米 +晚稻 (或延秋蔬菜 )生产中 ,春玉米可用早熟品种苏玉 10号和中熟品种农大 10 8、豫玉 2 6。  相似文献   

9.
湛江地区甜糯玉米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广东湛江地区甜糯玉米新品种的推广步伐袁2010年在广东湛江对新引进的19个甜糯玉米品种进行引种试验遥试验结果表明袁引进的玉米新品种产量尧品质和综合抗性差异较大袁其中郑黄糯2号尧郑彩糯3号尧郑甜糯1号尧郑甜糯2号和金莲雪糯 2号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袁每667 m2产量在1 161~1 338 kg之间袁均高于对照品种华珍渊每667 m2产量1 141 kg冤袁可在湛江市适宜地区推广种植遥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宜不同区域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促进玉溪鲜食玉米产业结构调整,选择了25个鲜食玉米品种(系)进行展示。通过玉米生长周期、产量、抗逆性等多项对比,瑞佳甜5号、白甜糯、瑞白甜1号、瑞雪甜1号、SBS902、瑞糯2000、田蜜3号、瑞白糯6号、红甜糯、黑糯玉米、瑞佳甜6号、瑞黑糯2020、瑞白糯3号、金银甜、瑞白糯5号、善黑糯、瑞彩糯2019、白糯669(山西)18个品种(系)综合表现好。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广西玉米引种试验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广西玉米新品种的推广步伐,2007年继续在我区玉米主产区对29个已通过外省审定的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引入的新品种多数产量较高,但品质和综合抗性表现较差,其中耕源14、东单68号、郑单518、中单808和遵玉205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通过了广西普通玉米品种引种试验,可在广西适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7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各参试点糯玉米的产量、品质及抗性等试验结果,对参加区域试验的24个糯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桂糯218、桂糯219、南繁糯1号、燕禾金N-1、萃糯1号、雪糯8号等6个品种的综合性状优于对照种苏玉糯1号,通过广西鲜食糯玉米区试,推荐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另有美玉5号、HN010、YHN-2和恒糯1号等4个品种因单季综合表现较好,2008年继续参加试验;而其他14个品种因单季表现较差,结束试验.  相似文献   

13.
选用近3 a新审定的玉米10个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临奥1号为对照,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为523.31 kg/667m~2,10个玉米品种均比对照增产,其中增产幅度在10%以上且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5个:青青300、康农玉007、新中玉801、科玉1101和野风160,有望作为新品种在慈利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玉米多环境试验中环境对品种的影响以及品种在不同试点的适应性,对8个品种在5个不同试点的9个性状(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秃尖长、百粒重、单穗粒重和产量)进行主成分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根据模型提取了5个主成分因子,计算相应主成分因子得分矩阵。结果表明,威丰2号在5个试点综合表现较好;除毕试1201在盘县试点表现相对较好、毕单17号在威宁试点较好外,威丰2号、W4503、胜玉2号、罗单601、金发玉201205和荷玉1201均在大方试点表现最好。8个品种在5个试点的不同效应均可由相应主成分因子及综合因子得分直观地展现出来,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模型明确了不同试点对品种的综合效应以及相应品种在不同试点的适应性,为玉米多环境试验的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出高产、高抗、综合农艺性状好的耐密玉米(Zea mays L.)新组合。[方法]运用间比法试验设计,研究4个耐密玉米新组合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结果]新组合的平均产量与增幅的大小顺序一样均为PJX-7113×hg-1hg-1×110hg-1×139;千粒重与增幅的大小顺序一样均为PJX-7113×hg-1hg-1×139hg-1×110;穗长在17.07~19.92 cm;秃尖长在1.15~1.84 cm;穗行数在13.73~17.43行;行粒数在36.28~40.05行;穗粗在4.95~5.38 cm。[结论]综合考虑,在该试验条件下,新组合PJX-7的产量最高,综合性状较好,该组合审定后,适合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合冀西北地区的优质高产青饲料作物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6个青饲料品种(农大108(CK)、巡青518、乐食高丹草、墨杂1号青饲玉米、墨西哥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进行比较试验,筛选适合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的青饲料作物新品种。[结果]墨杂1号青饲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的鲜草产量最高,分别为49 830和46 620 kg/hm2,比对照增加42.1%和32.9%。百绿001和墨杂1号的青饲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其生育期也较长。除墨西哥玉米外,其他品种在生育期内均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干旱性。墨杂1号青饲玉米干物质产量最高,达12 510 kg/hm2。[结论]墨杂1号青饲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种植,而墨西哥玉米不适合在该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不同糯玉米品种萌发期耐低温评价体系,以48个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低温胁迫下糯玉米的10个萌发及生长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糯玉米品种耐低温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类。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将10个测定指标转化为根系生长因子和种子萌发因子2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建立了糯玉米耐低温综合得分模型Y=0.647 7Y1+0.144 2Y2(其中,Y1Y2为2个主成分,Y1代表的主要指标包括相对根干重、相对根表面积、相对根体积、相对根长,反映低温胁迫下糯玉米根系生长的状态;Y2代表的主要指标包括相对苗干重、相对发芽率、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发芽势,反映低温胁迫下糯玉米的萌发情况)。通过隶属函数法对48个糯玉米品种的耐低温能力进行排序,筛选出5个耐低温能力较强的品种,依次为‘润彩糯686’‘景坡82’‘润糯175’‘润糯605’和‘天贵糯932’。聚类分析将48个糯玉米品种划分成4个类群。回归分析表明,相对根干重、相对苗长、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苗干重和相对根表面积可作为糯玉米耐低温评价的重要指标。多方法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可对不同耐低温能力的糯玉米品种进行有效筛选分类,为糯玉米耐低温评价及耐低温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适合洞庭湖区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2015年在湖南省安乡县平原湖区进行了不同水位旱地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参试品种中正常地和低洼地产量最高的都是新中玉1号,分别为789.41和691.00 kg/667 m2,而且综合性状和田间表现较好,适宜在环洞庭湖平原湖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灰关联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综合评价16个玉米引种品种在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适宜性,通过大田栽培试验采集穗部性状及产量因子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分析9个穗部性状及产量的灰关联度,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参试的16个玉米品种作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穗粗与出籽率、行粒数与出籽率、单穗粒重与单穗重是灰关联度最大的3对性状;与产量关联度最大的3个性状是出籽率>行粒数>百粒重;灰关联权重模型评价排名前面的品种为‘浚单29’>‘先玉335’>‘晋单55’>‘郑单958’>‘浚单26’,且加权关联度评价模型和平权模型表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在玉米育种实践中,应在保证出籽率、行粒数、百粒重三个性状优良的基础上协调其他各穗部性状综合筛选玉米新品种。灰关联综合评价分析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统计手段,应用于玉米新品种引种及适地栽培推广实践,从而能更科学地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