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高产优质黑芝麻“BS09”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黑芝麻“BS09”是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用“余江黑芝麻”为母本、“武宁黑芝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黑芝麻新品种。该品种3年江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1092.45 kg/hm^2,比黑芝麻对照增产30.71%,种子含油率50.10%,蛋白质含量20.00%。BS09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耐渍、耐旱、抗逆性较强、品质优等特性。  相似文献   

2.
科技短波     
《新农村》2016,(11)
正我国选育出高产抗病黑芝麻新品种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病、食用型优质黑芝麻新品种"中芝35",通过江西省芝麻品种认定。"中芝35"于2014—2015年参加我国黑芝麻主产省江西省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6.4千克,比对照金黄麻增产14.8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含油量45.3%以上,粗蛋白质含量16.1%以上。种皮纯黑,籽粒大而饱满,千粒重2.85克。在江西省芝麻区域试验中,该品种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的发病率比对照显著降低。夏  相似文献   

3.
黑芝麻为药食兼用品种,药用具有补肾、乌发之功效。近年来,淅川县在种植芝麻的基础上,着力发展黑芝麻生产,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全县黑芝麻种植面积3700m2,平均单产120.5kg,每667m2最高产量在150kg  相似文献   

4.
黑芝麻,为药食兼用品种。药用有补肾、乌发之功效;长期食用,有医疗保健之功效。黑芝麻的品种很多,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芝9号”可为首选品种。该品种属分枝形,每667平方米(亩)产量可达120~150公斤。夏播生育期95天。种子乌黑,千粒重2.63克。含油量达47.3%,蛋白质含量21%以上。我国黑芝麻因质优价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目前黑芝麻市场畅旺,每公斤达7.5元。亩产值上千元。因此,发展种植黑芝麻不失为农  相似文献   

5.
江西黑芝麻地方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合南昌地区种植的优良黑芝麻地方品种。[方法]以郑芝3号为对照,收集江西省地方品种金黄麻、青黄麻、都昌黑芝麻、武宁黑芝麻、鄱阳黑芝麻、原种黑芝麻和BS09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了解其适应性、抗逆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结果]各参试品种产量达1167~1392 kg/hm2,生育期为72~77 d。武宁黑芝麻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2.2%。武宁黑芝麻、BS09、都昌黑芝麻和对照的生育期均为74 d,经济性状相差不大。BS09的单株荚果数最多,原种黑芝麻的每荚粒数最多,鄱阳黑芝麻的千粒重最大,武宁黑芝麻的抗性最好,武宁黑芝麻、BS09的田间长势好。[结论]武宁黑芝麻产量最高,适应性强,抗性好,适合在南昌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正>江西是黑芝麻的重要生产地,常年承担着黑芝麻的种植及出口基地,黑芝麻总产量占全国的60%。红壤旱地作为江西省的一类重要土地类型,但是该种土壤受自身的性质影响,导致黑芝麻的产量较低,对黑芝麻的高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要加大对新技术的研究及新产品的开发,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红壤旱地黑芝麻产量,现总结如下。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时,要以出油率高、品质好、产量高及抗逆性强为主要标准。针  相似文献   

7.
【目的】渍害是影响黑芝麻生长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鉴定黑芝麻种质资源苗期耐渍性,确定可靠的评价指标,为耐渍黑芝麻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2份黑芝麻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设置苗期渍水7 d处理,测定存活率、株高和根长等7个苗期指标,计算各指标的耐渍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将不同黑芝麻种质资源进行耐渍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结果】主成分分析法将7个指标简化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能够包含全部信息的79.25%;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耐渍性综合评价值,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52份黑芝麻品种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高度耐渍品种共5份,第二类为中度耐渍品种共39份,第三类为渍害敏感品种共8份。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根长、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为综合评价值的主要影响因子,且各指标间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芝麻苗期耐渍性预测模型,并从7个鉴定指标中筛选出株高、根长、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4个关键指标。【结论】都昌黑芝麻、鄱阳黑芝麻、多蒴黑芝麻、星子黑芝麻和17-50为高度耐渍品种。株高、根长、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可...  相似文献   

8.
黑芝麻的品种很多,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芝9号"则为首选品种.该品种属分枝型,每667米2(亩)产量可达58.33公斤.夏播生育期95天.种皮乌黑,千粒重2.63克.含油量达47.3%,蛋白质含量在21%以上.该品种抗茎点枯病强,是值得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江西红壤旱地黑芝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在红壤旱地适宜种植的优良黑芝麻品种,对10个黑芝麻品种(系)的生长势、抗逆性、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92011年的平均产量以赣芝7号最高,达1189.95 kg/hm2,其次为08-6,分别比对照金黄麻增产29.64%和22.17%,青3-3和赵公鞭最低,分别比对照减产6.52%和6.30%;生育期差别不大,最长的品种为青3-3,最短的为金黄麻;单株蒴果数以08-6最多,金黄麻最少;每蒴粒数以中芝9号最多,08-6最少;千粒重以赣芝7号最高,ZGBA最小;抗病(逆)性较强的有青3-3、金黄麻、赣芝7号,较差的为中芝9号、ZGBA、赵公鞭、油墩黑。初步认为适合在江西红壤旱地种植的黑芝麻品种(系)为赣芝7号、中芝9号、08-6、赣芝5号。  相似文献   

10.
赣芝14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黑芝麻新品种,在20132014年江西省芝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128.3 kg/hm2014年江西省芝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128.3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74%,含油量为52.28%,蛋白质含量为23.97%,茎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于2015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经检测表明,2015、2016年赣芝14号种子镉积累量分别为参试品种中最高积累量品种的59.64%和38.00%,分别为参试品种平均值的67.81%和84.44%,均表现出镉低积累特性,是一个产量、品质、抗性等综合表现优良的镉低积累品种,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黑芝麻新品种赣芝8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黑芝麻新品种赣芝8号的选育经过及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赣芝8号具有丰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种皮乌黑、含油量高、抗病性较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9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此外,还介绍了赣芝8号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赣芝9号是我国首个通过辐射诱变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黑芝麻品种。利用SRAP标记对赣芝9号及其对照种武宁黑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23对随机引物共扩增出DNA条带625条,多态性带36条,多态性比率5.76%;其中,赣芝9号新增带15条,占2.48%,缺失带21条,占对照的3.44%。辐射诱变选育的黑芝麻新品种赣芝9号与原始对照种武宁黑之间存在明显的分子变异,辐射诱变是一种有效的黑芝麻育种途径,SRAP对芝麻辐射诱变的分子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黑芝麻新品种“赣芝7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赣芝7号是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应用系统选育方法选育的黑芝麻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种皮乌黑、含油量高、抗病性较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赣芝7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冀黑芝1号黑芝麻新品种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白芝麻品种冀芝1号纯合体为母本、农家种“武宁黑”纯合体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通过有性杂交、系谱定向选择和多点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单秆、叶腋三花、蒴果四棱、种皮乌黑,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耐)茎点枯病和枯萎病、适应性广等特性。2003~2005年河北省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388.4kg/hm^2。,较对照品种冀芝3号增产22.32%,居参试品种第1位。茎点枯病和枯萎病抗性指数分别为一0.8和一1.6,达到高抗水平。籽粒脂肪含量53.58%,蛋白质含量23.33%。2006年12月通过河北省鉴定。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密度下黑芝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黑芝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南昌地区中等肥力水平和秋种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黑芝麻赣芝9号的株高增加,最低结蒴部位升高,茎粗缩小,单株蒴果数减少。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间呈正相关关系。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江西省黑芝麻生产现状和黑芝麻新品种赣芝7号示范推广情况,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并总结了示范推广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以期促进当地芝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黑芝麻新品种赣芝7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量结构、植株长相、生育进程、整地施肥、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构建了黑芝麻品种赣芝7号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8.
芝麻不同时期打顶对种子产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芝麻品种赣芝9号初花后24 d打顶可以获得最高产量,比不打顶(CK)增产11.8%;品质比CK好,瘪籽率比CK下降14.1个百分点;经济系数最高,综合效益好。较早期(初花后15 d和18 d)的打顶可以提高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后期打顶能消除空梢尖,从而有利于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