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比较20种花茶水提物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提取物抑菌圈,二倍稀释法测定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20种花茶中有15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2种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且具抑菌活性的花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明显比大肠杆菌强,表现为抑菌圈直径更大,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更低。紫玫瑰优于绿茶,其水提物对2种细菌表现出更好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3 mm,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78μg/m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 mm,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 251μg/mL。该结果可为花茶中的抗菌化合物在食品工业和功能性保健产品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明确麸皮阿魏酸体外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通过滤纸片扩散法测定麸皮阿魏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筛选最显著菌株最小抑菌浓度,并分析在0MIC、MIC、3MIC下对该显著指示菌株生长曲线、胞外蛋白和碱性磷酸酶的变化以探讨抑菌机理。结果表明,麸皮阿魏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显著,抑菌圈直径为12mm,MIC为25μg/mL。经MIC、3MIC阿魏酸处理后,菌株生长潜伏期明显增长,胞外蛋白含量降低、AKP含量升高,且MIC条件下效果最显著。由此推测其抑菌机理与干扰蛋白质合成,破坏其细胞壁、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关。该研究可为新型抗菌制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铁棍山药内生菌的分离及对白菜软腐菌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涂布平板法从铁棍山药(Dioscoreaopposita Thunb. CV. Tiegun)中分离得到32株内生菌菌株。用抑菌圈法测定其对白菜软腐菌(Erwiniacarotovora var. carotovora)的拮抗作用,共得到11株对该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占菌株总数的34.4%。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或等于10mm的菌株有4株,分别是B-2、B-5、B-6和F-8,占菌株总数的12.5%,抑菌圈直径最大的可达15mm。对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结果表明:这11株菌株全为细菌,均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G+)的有4株,革兰氏染色阴性(G-)的有7株;有3株菌株为球菌,其余为杆菌。  相似文献   

4.
菌株Streptomyces S_(96)发酵液的抑菌谱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菌株Streptomyces S96发酵液的抑菌谱及其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发酵液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其中对烟草赤星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抑制作用尤为突出,抑菌圈直径达到60mm以上,对其他供试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6 mm以上;菌株S96发酵液对温度、光照、耐储藏性等方面表现稳定;在pH值1~10范围内,50~120℃处理60 min,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变化不大,说明该发酵液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很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蝇蛆抗菌肽粗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绿脓菌素(PCN)的影响。【方法】通过热处理和分级醇沉等方法得到蝇蛆抗菌肽粗提物,得率11%,制成25μg·μl~(-1)的母液,进一步研究不同浓度蝇蛆抗菌肽粗提液体对铜绿假单胞菌模式菌株PAO1和临床分离菌株PCN合成的影响。【结果】当浓度大于0.5μg·μl~(-1)时,蝇蛆抗菌肽粗提液对PAO1的PCN的合成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也有类似的结果。【结论】低浓度(非致死剂量的)蝇蛆抗菌肽粗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PCN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涛  魏少鹏  姬志勤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5):103-106,120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强烈抑菌作用的放线菌菌株,编号为A19。采用活性追踪法从A19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得到H-1、H-2和H-3 3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化合物H-1为环(脯氨酸-亮氨酸),化合物H-2为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化合物H-3的结构式尚待解析。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H-3表现强烈的抑菌活性,在剂量为5μg时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5 mm1、1.0 mm、12.5 mm和14.0 mm,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玉米大斑病菌(Exserlhilum turcicum)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孢子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23μg/mL、154μg/mL、130μg/mL、87μg/mL和173μg/mL。化合物H-2对供试病原菌也表现一定的抑菌活性,而化合物H-1对供试病原菌无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柞蚕抗菌肽Moricin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对柞蚕抗菌肽Moricin基因成功进行克隆及毕赤酵母表达的基础上,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Moricin对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的抑菌圈直径为12~21 mm,表明Moricin对这些菌株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临床耐药菌株的抑菌作用尤其明显。Moricin对上述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9~15.6μg/m L。Moricin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广谱抑菌活性使其在畜禽疫病防治和生产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中草药对5种血清型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_1、E.coli O_2、E.coli O_8、E.coli O_(78)和E.coli O_(86))的体外抑菌效果,通过牛津杯法测定中草药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通过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1)金银花和黄连对E.coli O1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9.35和37.71mm,五味子对E.coli O8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8.97mm。2)金银花和黄莲对E.coli O_1的MIC分别为0.016和0.008g/mL,五味子对E.coli O8的MIC为0.008g/mL,抑菌效果较好。3)虎杖的体外抑菌效果最差,没有检测出抑菌圈,MIC和MBC。结果显示金银花、黄连和五味子对5种血清型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5mm达到极敏,地榆、穿心莲、虎杖、柴胡、黄柏和石榴皮不敏感,没有检测出抑菌圈。研究发现金银花、黄连、何首乌、地榆、五味子和秦皮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丛生盔形珊瑚共附生放线菌NLG-3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对其分类地位进行鉴定,为丛生盔形珊瑚共附生放线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NLG-3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滤纸片法测定NLG-3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对5种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改变pH、温度及光照条件,测定该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采用几丁质平板培养法测定该菌株产几丁质酶的能力;通过基因扩增检测该菌株是否含有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和聚酮合成酶(PKS)基因;结合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菌株NLG-3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供试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和胶孢炭疽病菌(C.gloeosporioides)的抑菌率均在85%以上。NLG-3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可以明显抑制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生长,1 mg/mL NLG-3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2.20±0.11) cm。NLG-3发酵液在中性(pH=7)条件下抑菌活性突出,经40℃及以上高温处理其活性丧失,光照对其抑菌活性无影响。NLG-3能产生几丁质酶,分解培养基中的几丁质。该菌株具有合成酶基因PKS-Ⅱ和NRPS,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结论】NLG-3抑菌活性较好,具有潜在防治热带植物病害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6种农作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从湖北省神龙架地区的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抗真菌放线菌,命名为ⅡB21.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和16 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0.00 g/L,牛肉膏4.00 g/L,K2HPO43.00 g/L,MgSO4 0.75 g/L,KH2PO4 1.00 g/L.发酵液稳定性试验表明,发酵液在30℃下达到最大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41.16 mm,在4~60℃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抑菌圈直径均为最大抑菌活性的72.10%以上;发酵液在pH 3.0~10.0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其抑菌圈直径均在最大抑菌活性的74.95%以上;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抗烟草青枯病菌的枯草芽孢杆菌SH7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引起的烟草青枯病是我国烟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从云南和贵州烟草青枯病重病区采集600份健康烟草根基土壤,并从中筛选出1株对R. solanacearum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SH7,该菌株在室内平板抑菌试验中,对R. solanacearum抑菌带宽可达132 mm。预先用SH7无菌发酵液保护烟株根部,对R. solanacearum防效达到66.0%。SH7发酵液经70%(NH4)2SO4饱和度沉淀并透析后得到的蛋白粗提液经平板抑菌活性检测,对R. solanacearum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抑菌带宽为157 mm。初步确定SH7菌株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为蛋白多肽类物质。经菌体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SH7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具有生防价值的拮抗烟草青枯雷尔氏菌的内生细菌,从湖南长沙、永州、郴州烟草青枯病发病区的健康烟株采集茎秆,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获得150个内生菌株.抑菌结果表明,21个内生菌株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2316菌株有拮抗效果,占总菌株数的14.0%.拮抗菌株中,F1菌株24 h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株2316抑菌圈直径达6.5...  相似文献   

13.
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稳定的拮抗作用,在验证其发酵液对烟苗生长无害的前提下,利用四因素(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装液量)三水平三重复正交试验,测定该真菌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烟曲霉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发醇...  相似文献   

14.
从番茄植株分离得到内生细菌18株,其中2株对番茄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菌株QGJ–6的拮抗圈直径最大,为20.2 mm,盆栽试验中对番茄青枯病的生防效果达82.4%。逐步诱导拮抗内生细菌QGJ–6对硫酸链霉素产生抗性,通过灌根接种的方法,验证了菌株QGJ–6能在番茄的根、茎、叶中定殖。基于菌株QGJ–6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  相似文献   

15.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土传病害,其病原菌是青枯雷尔氏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生物防治是行之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选用新农药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WP,开展了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药剂抑菌和田间药效试验。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WP防治烟草青枯病效果显著,防效达76.10%,减轻了病害发生程度,同时还能提高烟草的株高、茎围、产量等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6.
    从感染根结线虫的番茄根系中分离到46个细菌菌株,NA平板初筛获得13个抑制青枯雷尔氏菌生长的拮抗菌株,其抑菌圈宽度达7.1~26.3 mm.温室试验表明,菌株EN5、EN15、EN01和EN16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平均防效分别为70.82%、89.54%、85.38%和78.81%;而EN5、SW1和SB2能有效减少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根结指数,防效均达49%.同时测定这些菌株对青枯病菌-根结线虫复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EN5、SW1和SB2均能显著降低病情指数,其中SW1的防效最佳,青枯病指数比对照下降56.66,根结指数降低5.21.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EN5、SW1和SB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  相似文献   

17.
利用无致病力青枯菌株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自发突变的无致病力番茄青枯菌株Tm3具有产生细菌素的能力,对番茄青枯菌株Tm46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能诱导烟草植株产生过敏性反应。盆栽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Tm3具有较好的防治番茄青枯病的能力。防病机理可能是细菌素的抗生素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放线菌Y23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及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临沂、日照等主产烟区烟田采集病株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Y23,经初步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分别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琼脂扩散法测定了Y23菌株发酵液对15种病原真菌、3种病原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Y23菌株发酵液对3种供试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60%左右,占供试真菌数的20%;琼脂扩散法生测结果表明,Y23菌株发酵液只对布克氏杆菌有抑制作用。对Y23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低温贮藏效果好,对热、酸碱及紫外光照稳定性较强,对日光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无菌水、乙酸乙酯、无水乙醇、石油醚、丙酮、甲醇浸提荠菜干粉,通过室内毒力试验,分别考察荠菜提取液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仅有乙酸乙酯和无菌水荠菜提取液对烟草青枯病菌有抑菌活性,乙酸乙酯提取液抑菌率最高,为63.9%,无菌水提取液抑菌率为28.9%。通过透射电镜、麦法兰分度计比浊法、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分别考察荠菜无菌水和乙酸乙酯提取液对烟草青枯病菌形态、生长曲线、糖利用率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电镜观察表明,经荠菜无菌水和乙酸乙酯提取液处理的烟草青枯病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发生变化,菌体裂解。荠菜乙酸乙酯和水提取液能使烟草青枯病菌对数期滞后,糖利用能力降低,蛋白质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20.
董昆明  陈亮  周晓见  靳翠丽  缪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72-19175
[目的]对1株抑烟草青枯病生防菌进行筛选、鉴定和活性物质研究。[方法]采用系列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从黔江烟区土壤中分离得到菌株,并通过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HPLC等手段对其活性物质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得到1株编号为5B18的菌株,其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cearum)有强烈拮抗作用。全细胞脂肪酸及16SrDNA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该菌提取物分析表明,该提取物为13种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结论]该研究为从微生物角度防治烟草青枯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