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为了探索花生茬秋芝麻高产高效种植方式,从轻简化播种方式入手,研究了3种轻简化播种方式在表土墒情较高及较低的两个年份对芝麻(Sesamum indicum)出苗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收获后随即撒播芝麻种子和肥料,紧接着用旋耕机旋耕一遍的轻简化播种方式能较好地保证芝麻出苗,肥料利用率较高,芝麻生长较好,能获得较高的芝麻产量及效益,在农业生产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早稻茬秋芝麻(Sesamum indicum)高效高产种植方式,研究了6种轻简化播种方式对芝麻出苗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收割前撒播芝麻种子和肥料,随即机械化收割早稻并将秸秆粉碎还田,然后把叠放较厚的秸秆向周边均匀撒开,紧接着用旋耕机旋耕稻田,这一方式在秸秆还田的同时,又可保证田间芝麻基本苗,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及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农业生产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周口生态区芝麻高产高效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以新品种周10J5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耕作方式和2种种植密度对芝麻产量、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方案中,麦收后及时抢墒免耕播种,种肥机械条播,留苗密度150 000株/hm~2,结合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控技术,能达到高产高效轻简化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江西秋芝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免耕撒播条件下的不同密度以及不同播种方式对芝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撒播条件下,以高密度种植(每667m2 30 000株)有利于秋芝麻获得高产,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同时翻耕条播比其他3种种植方式(免耕撒播、免耕条播、翻耕撒播)的芝麻长势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芝麻轻简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芝麻免耕撒播、免耕条播的3种密度试验表明:免耕撒播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时能获得较高产量,且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纯收入达9912.5元/hm2,较对照增收54.58%。因此,免耕撒播具有轻便、省工、增产、增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优化薏苡播种方式,是完善薏苡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提升薏苡种植水平及效益的重要途径。为探索适宜兴仁地区生产条件且种植效益较高的薏苡播种方式,以贵薏苡1号为试验材料,在兴仁市进行薏苡不同播种方式的种植试验,比较人工点播和人工撒播2种方式的薏苡经济性状、产量及种植效益。结果表明:人工点播的薏苡有效穗数极显著低于人工撒播,但穗粒数和穗实粒数极显著高于人工撒播,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人工撒播;人工点播的薏苡产量较人工撒播显著提高11.15%,但成本较人工撒播高43.72%,使净收益和投产比均较人工撒播低。与人工点播相比,人工撒播可提高薏苡种植净效益和投产比,适宜在薏苡轻简化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两种播种方式进行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熟制产区,选择早熟高抗油菜品种栽培,免耕撒播比机耕撒播产量略减或持平,可节约成本975.0~1050.0元·hm-2,提高效益540.0~990.0元·hm-2,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夏芝麻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芝98N09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夏芝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有较大影响,夏芝麻适宜的播种期为6月上旬;适宜种植密度为30万~37.5万株/hm2,这样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以郑芝98N09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南阳盆地夏芝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有较大影响,夏芝麻适宜的播种期为6月上旬;适宜种植密度为30万-37.5万株/hm2,这样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油—稻—稻"三熟制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开展了油菜育苗移栽、免耕撒播、免耕条播、免耕穴播4种栽培播种方式的对比试验,以探索不同播种方式对双季稻区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移栽能显著提高油菜苗期叶片SPAD值和干物质积累,有利于改善油菜产量构成因素。4种不同播种方式的产量大小顺序为:育苗移栽免耕穴播免耕条播免耕撒播;免耕撒播、免耕条播、免耕穴播比育苗移栽分别增效2238.24元/hm~2、781.75元/hm~2、543.79元/hm~2。因此,可因地制宜地发展"油—稻—稻"三熟制油菜免耕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11.
免耕油菜机沟机播与机沟撒播栽培技术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两种免耕直播栽培油菜播种方式进行两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机沟机播较机沟撒播可增加产量81.7kg/hm2,增加产值571.9元/hm2,降低成本1875.0元/hm2,提高效益2446.9元/hm2,因此,机沟机播既能增产增收,又能节本增效,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油菜机械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江苏苏南油菜生产现状及产业技术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油菜生产受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务农收入比重减少、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效益较低等因素的影响,油菜种植面积下滑。目前栽培方式向稻茬板田种植、免耕直播等转变。对早熟、优质稳产、多抗油菜新品种,以及高效、轻简、全程机械化作业和病、虫、草害综合控制等技术的需求较为迫切。加快培育综合性状优良、适合轻简、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研究与熟化轻简、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强化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结合科技服务与现场技术指导,制订油菜产业的相关政策等,有利于推进油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区冬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鄱阳湖区免耕稻草覆盖、少免耕及常规栽培(CK)等模式下冬马铃薯生长特征、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免耕栽培模式下(免耕稻草覆盖、少免耕)马铃薯表现出出苗早且生育期短的特征;免耕稻草覆盖和少免耕马铃薯的个体重量的变异系数较对照分别降低了0.13和0.08,同时分别节省用工67.5和37.5个工/hm2,增加纯收入分别达2610和1383元/hm2,分别提高经济效益12.8%和6.8%。  相似文献   

14.
陈岩  苏君伟  王慧新  颜景波  何跃  赵立仁  姜涛  蔡立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57-14058,14171
[目的]研究不同立体复合模式系统中的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产量、效益,构建适合风沙半干旱区的最优模式。[方法]选择科尔沁沙地南缘4种果粮立体复合模式(模式A1:大扁杏//花生/玉米/花生//大扁杏,模式A2:大扁杏//谷子/玉米/谷子//大扁杏,模式A3:大扁杏//大豆/玉米/大豆//大扁杏,模式B:大扁杏//玉米//大扁杏),运用土钻法对4种果粮立体复合模式玉米地进行水分动态监测,评价不同模式区的经济效益。[结果]在整个生长季果粮立体复合模式区玉米地0~6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大小顺序为:模式A1(模式A2(模式A3(模式B。不同立体复合模式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大小顺序为:模式A1〉模式A3〉模式A2〉模式B。从不同果粮立体复合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模式A1经济效益较高。[结论]模式A1在风沙半干旱区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寻求生态高效水产养殖新模式对于素有“鱼米之乡”的江苏兴化市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设置了河蟹与小龙虾混养、河蟹与青虾混养和河蟹单养模式的3种不同养殖模式,探讨不同河蟹养殖模式下的产量、产值及成本利润率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河蟹与小龙虾混养模式下病虫草害发生较少,经济效益最好(4515元/667m2),成本利润率最高(82%);其次是河蟹与青虾混养模式;河蟹单养模式下最低。笔者认为河蟹与小龙虾混养这一生态养殖新模式符合当前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绿色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可在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周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皖北地区隶属于安徽省的北部,该地区以广袤的平原为主,适宜芝麻等农作物生长,芝 麻是我国食用油提炼的主要作物之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对于芝麻的需求量也不较 大。我国的芝麻作物以及其提炼的食用油不仅要满足国内需要,还要满足国外的市场需求,因 此需要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来提升其产量。本文分析研究如何提 升夏芝麻的产量,并据此研究分析提高芝麻产量的措施,解决当前的芝麻产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方式对寒地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田直播为对照,以先玉335和德美亚1号为试材,采用覆膜、育苗移栽和覆膜育苗移栽模式下的130.0、97.5、65.0 cm不同垄距对寒地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筛选出效益高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相同垄距不同模式产量对比,育苗移栽处理>覆膜育苗移栽处理>覆膜处理>直播对照;相同模式不同垄距产量对比,垄...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具有增加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功能,套作是最重要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形式。为研究不同套种模式对桑树生长和综合效益的影响,在幼龄桑园分别套种大豆、绿豆、马铃薯、红薯、花生、芝麻6种农作物,比较6种套作模式下桑树的生长情况、桑叶产量及综合经济效益,并分析生长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种套作模式中,桑树/红薯、桑树/马铃薯、桑树/花生的平均枝条数及平均总枝条数显著高于其他模式,从平均枝条长来看则正好相反,而单位面积总枝条数差异不显著;从桑叶叶量来看,桑树/花生套作模式下最高,达16 391.90 kg/hm2,桑树/红薯次之,桑树/绿豆最低;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套作幼龄桑园单位面积平均总条数(x)与平均总条长(y)有极显著相关性,拟合多项式方程为:y=0.247x2–2.506x+314.16(x>0);综合来看,桑树/花生套种模式较有利于幼龄桑树的生长,综合经济效益高于其他模式,其次为桑树/红薯、桑树/马铃薯模式。该研究为幼龄桑树套种模式的推广,桑园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怀珠  李洪勋  吴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55-17456
[目的]探索优质特色烟叶最佳质量与经济效益平衡点。[方法]在天柱烟区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比试验。[结果]不同栽培模式下烟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存在差异。[结论]天柱特色优质烟叶移栽密度17055株/hm^2,纯氯97.5kg/hm^2,发酵油枯180kg/hm^2,磷肥90kg/hm^2,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木薯产业中存在的种植分散,产量较低,栽培效益不高,栽培与加工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成立木薯产业合作社,改进经营模式;发展集约经营,实现产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改进栽培方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工与栽培紧密结合,不断增加产业经济效益;注重木薯废弃物的利用,保持木薯连续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