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采用土壤养分分析、吸附试验及指示植物盆栽试验,以高粱为指示植物,对江西省德兴市油茶幼林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究该地区油茶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土壤养分元素主要包括氮、磷、钾、钙、镁、硫和铁、铜、锌、锰等大、中微量元素。结果表明钙、磷、氮为德兴市油茶幼林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在油茶今后的抚育管理中需注意增施钙、磷、氮肥,均衡供应各种养分,满足油茶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2.
李团贞  赵云波 《农技服务》2011,28(8):1153+1161-1153,1161
为了解宜阳县烟田土壤养分现状2,010年在全县14个植烟乡镇采集194个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结果表明:93.8%的土壤有效氮含量适宜,土壤速效磷含量差异较大3,0.9%的烟田缺磷,土壤速效钾含量普遍较高,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含量丰富,有效锌、有效硼较为缺乏,氯离子含量适宜;根据全县土壤养分丰缺状况提出了烤烟应对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3.
阿拉善左旗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阿拉善左旗耕层3663个土壤样品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速效养分的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元素中全氮、速效磷缺乏,速效钾较丰富;微量元素中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较丰富,有效钼缺乏;土壤有机质缺乏。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增施有机肥,施用配方肥,平衡养分,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黄河农场芦笋田土壤定点采样及其养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土壤pH值偏高,有机质含量低,氮、磷、钾储备不足,速效氮和有效钾含量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有效磷为极缺状态。微量元素中铜和铁是中等水平,锌、锰和硼比较缺乏。阳离子代换量低,土壤保肥能力差。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梨主产区梨园土壤养分和叶片营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山西省梨主产区梨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以期为梨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对山西省梨主产区59个梨园土壤养分状况和叶片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梨园叶片营养元素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山西省调查的大多数梨园土壤pH值略高,有机质含量普遍低,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锰含量相对适宜,有效铁含量较低;50%的梨园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效铜含量偏低;少数梨园土壤有效锌含量较低。大多数梨园叶片氮、铁和锰元素较丰富,磷和铜元素相对适宜,钾和锌元素缺乏。梨园叶片中的氮、磷、钾、铁、锰、铜、锌与土壤中相对应的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正负相关性,但相关性都不显著。在山西省梨主产区应增施有机肥,并采用叶片诊断为主、土壤测定为辅的方法制定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土壤养分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GIS和GPS的技术支持下,对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粮食主产区按20 km的间距在耕层土壤(0∽20cm)取样,通过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测定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耕层土壤对磷、钾、硼、铜、锰和锌的吸附率分别为42.88%、65.36%、57.47%、20.18%、29.38%和28.84%,土壤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钾、磷、硼、锰、锌、铜。北方粮食主产区应适当增加磷肥、钾肥和硼肥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淡灰钙土壤苹果树营养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84年和1987年春定植的乔砧金冠和红富士苹果园,分别在1991年4月初始和1995年10月下旬分析了土壤养分;1993~1995年分析了苹果树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石灰性淡灰钙土普遍表现为有机质,氮,磷和锌缺乏,铁,铜不足,钾,锰,硼丰富,相应地树体表现,磷,锌和铁缺乏,金冠树氮,铜不足钙正常,钾,锰,硼丰富,镁极充足。  相似文献   

8.
南阳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南阳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从南阳市13个县、市、区的烤烟种植区采集182个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南阳市植烟土壤多呈中性,较适宜;有机质含量较适宜;速效氮含量适中或丰富;速效磷中等或缺乏;速效钾含量适中或丰富;铁、锰、铜3种微量元素含量较高;钼、锌、硼3种元素普遍缺乏;氯含量大部分适宜,少部分超标.由此提出了“控氮、增磷、降钾,普遍补钼、硼,适当增锌禁氯,重视有机肥”的施肥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苹果优生区洛川县域范围内,选取管理措施不同的果园采集土壤样品,对其土壤有机质、全量N、P、K及速效养分和微量元素进行了等级分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洛川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属于偏低水平;土壤有效磷变异大,部分果园有累积现象,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微量元素铁、锰、铜、锌较缺乏,相对而言,缺锌程度最大;土壤有效铜变异较大。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有效锌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铜、有效锰的相关性较低;苹果园产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多。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温室黄瓜植株叶片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状况,并探讨了植株叶片养分吸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温室大棚中的黄瓜植株叶片中氯的含量明显低于临界值,磷的含量偏高,而钾的含量适宜,铁、锰、铜、锌含量丰富;土壤养分氮、磷、钾严重不平衡:叶片磷含量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钾含量与缓效钾、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所以叶片中磷、钾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烟草种植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2种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特征,分析了烟草种植后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烟草种植增加了土壤缓效K、速效K、速效P、有效Cu和有效Fe的含量,分别增加28.7%、14.3%、44.8%、6.1%、25.8%;降低了土壤有机质、速效N、有效Mn、有效Zn含量,分别降低了26.6%、25.8%、17....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江西省毛竹林土壤养分状况,采用常规和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分析了不同分布区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分布区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不同,但只有容重差异显著。容重以于都最大,崇义较小,土壤孔隙状况与之相反,持水性能变化规律不明显。不同分布区Fe、 Mn、 S和B较丰富, N、 P、 K低于临界值;崇义和兴国土壤Ca和Mg、于都土壤Zn、铜鼓土壤Ca、 Mg、 Zn和Cu均低于临界值。不同分布区间,于都土壤P、 K和Cu吸附率最高, S、 Mn、 Zn和B吸附率分别以铜鼓、贵溪、兴国和崇义最高;兴国土壤K、 S、 Cu和Mn吸附率最低,铜鼓土壤P和Zn吸附率最低, B吸附率以贵溪最低。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养分元素的影响不同;容重与土壤孔隙状况、容重与持水性能、有机质和pH与养分吸附率的相关性呈相反的趋势;养分元素吸附率与该元素养分含量呈不同的相关关系,有正相关( Mn和Zn)、负相关( S和Cu)和相关性不明显( P、 K和B)。不同分布区养分元素含量的缺乏和丰富状况不同,在指导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对养分元素的吸附作用,采取合理的养分管理措施,从而达到环境友好、可持续的毛竹林经营。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杉木种子园的土壤养分状况及吸附特性,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杉木种子园进行了土壤养分吸附特性研究,并根据盆栽试验判断出限制杉木种子园产量的养分因子。结果表明,第3代杉木种子园中土壤有效P的含量为6.8 mg?L-1; Ca和Mg含量分别为99.9和14.9 mg?L-1,远低于美国国际农化服务中心( ASI)的临界值, B、 Cu、 Mn、Zn和S的含量丰富,分别为0.78、2.6、11.1、2.5和67.7 mg?L-1;吸附试验表明, P的吸附能力最强,吸附率为53.9%;根据盆栽试验结果来看,杉木种子园土壤养分亏缺程度为P>Ca>N>Mg,微量元素则处于盈余水平。因此,在杉木种子园的施肥管理中,施用N肥时应增施P、 Ca肥,同时通过改善经营措施提高N、 P肥的利用率,从而实现杉木种子园土壤的养分平衡和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4.
施用猪粪后果园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猪粪施入土壤后,土壤中各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为荔枝生产合理施用粪肥提供参考。【方法】在荔枝果园土壤中添加不同用量猪粪(w为0、1%、2%和4%)进行培养试验,探讨土壤中的大、中和微量元素养分含量在360 d的动态变化。【结果】即使土壤中有效N、P、K、Ca和Mg含量缺乏,Mn、Cu和Zn含量中等,以1%用量施用猪粪后,除交换性Ca和Mg含量达中等水平外,其他养分可立刻达到丰富水平。猪粪用量越高,土壤碱解N维持在丰富水平的时间越短且降幅越大,但有效P、速效K、交换性Ca、Mg以及有效Fe、Mn、Cu、Zn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且除速效K和有效Fe外的其他养分含量波动越大,供应稳定性越差。【结论】猪粪是良好的作物养分来源,但荔枝生产上用量不宜超过1%,即15 t·hm–2,配合施用的各种化肥(如N肥和K肥)也应相应减少或甚至不施P肥和Fe、Mn、Cu、Zn等微肥。  相似文献   

15.
平阴玫瑰花芽分化期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平阴玫瑰叶片中P,K,Ca,Mg,Fe,Cu,Zn,Mn,B共9种矿质营养元素在花芽分化的7个生长时期含量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平阴玫瑰花芽分化期间P,K,Zn,Cu大体上呈下降趋势;Ca除现蕾前含量陡然下降外,随叶片成熟含量呈现上升趋势;Mg,Fe,Mn,B含量波动频繁且变化各异。P与K,Zn,Cu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K与Fe,Zn,Cu也达到极显著正相关;Fe与Mn,Zn与Cu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平阴玫瑰叶片中9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按高低排序为:Ca〉K〉P〉Mg〉Fe〉Mn〉B〉Zn〉Cu。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莆田代表性枇杷园土壤的农化性状及相对应的枇杷叶样的矿质营养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酸度偏低,58.17%的果园土壤pH〈5.0,且pH对枇杷树体的矿质营养影响最大,土壤pH与叶片的P、K、Zn和M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Mg、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有效钾、代换性钙和代换性镁含量属中上水平,全氮、有效铜和有效钼含量属中下水平,碱解氮和有效硼普遍较缺乏,而有效磷、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则较丰富。枇杷树体N、Fe、B和Mo营养水平普遍比较适宜,P、Cu营养水平中等偏丰富,Zn、Mn营养较丰富,但K、Ca、Mg绝大多数样品表现为缺乏。除土壤全氮、代换性镁与叶片的N、Mg含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外,其它的土壤农化指标与叶片的矿质营养含量相关均不显著,说明难于利用土壤分析结果来判定枇杷矿质营养状况,通过土壤施肥亦不易立即提高树体营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白木香( Aquilaria sinensis )人工结香初期营养代谢变化规律,明确结香期白木香合理的施肥技术。以4年生白木香为研究对象,以未结香白木香植株为对照,进行人工打洞结香处理,分析结香初期白木香植株叶片、结香部位树皮以及木质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同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 白木香结香初期叶片中大量元素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铁、锌养分含量呈现减少趋势,钙、镁、铜、锰元素含量上升,但只有锌、锰元素的变化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结香部位树皮氮、磷、钙、铁、锌、锰元素含量呈增加趋势,钾、镁、铜元素呈下降趋势,其中铜、铁、锌、锰元素含量变化显著;结香部位木质部氮、磷、钾、钙、镁、铜、铁、锌、锰全部呈现上升趋势,且钙、镁、铜、锰含量变化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说明结香初期植株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土壤养分相关性不显著。2. 与未结香白木香相比,结香后植株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结香部位木质部营养元素含量比值中,氮、磷、钾、镁、铜、铁、锌元素比值显著下降,而钙、锰比值变化不显著,表明营养元素向结香部位迁移趋势明显。3. 白木香结香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但没有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试验及化学分析,对酸性菜园土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酸性菜园土对P,Mn,Cu,Zn吸附曲线呈直线关系,对K的吸附量较大,酸性较强的两种土壤对S的吸附程度在低浓度范围内较大,高浓度范围内较小;对Mn的吸附与S相反。pH较高的两种土壤对S,Mn的吸附有着相关的情况。N是几种土壤的首要养分限制因子,K则可能成为其潜在的养分限制因子,Mn可能成为酸性较小的两种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几种土壤分别对P,Cu,Fe,B,Mo有不同程度的缺乏。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丹江口市小茯苓村面积约6km~2的小流域耕层土壤养分状况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N、P、Zn普遍缺乏,是目前土壤培肥的重点.不同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异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土壤有机质、速效P、有效Cu、Mn、Fe测试值变异较大,而pH值的测试值变异较小.不同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土壤全K、缓效K、速效N、速效P、速效K、有效Zn含量空间变异结构差,其含量渐变性分布规律差;有机质、全N、全P、有效Cu、Mn、Fe,pH值等的空间变异结构明显,呈较明显的渐变性分布规律,其最大相关距离在596m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垫江牡丹不同生长期营养特性。[方法]采用大田调查和室内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垫江牡丹不同生长期植株产量、养分含量、吸收量和土壤有效养分的状况。[结果]1~4年生牡丹生物量、叶片重、嫩茎重和丹皮重(产量)与生长年份呈极好的二次回归关系,叶片12种营养元素平均含量和吸收量均以CaNKMgSPFeMnZnCu,这与嫩茎养分平均含量和吸收量的大小序列一致。而丹皮的平均营养元素含量和吸收量为NCaKMgPSFeZnCuMn,与叶片和嫩茎有所不同,同时又不同于叶柄的序列CaKNMgSPFeMnZnCu。牡丹不同生长年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N、S、Mn、Zn含量丰富。[结论]为牡丹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