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满丰活性液肥是一种新型多元素有机复合肥,含有多种植物赖以生存的微量元素。为了进一步掌握惠满丰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及应用技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益,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项对比试验,结果如下:l试验内容和方法试验地设在八五九农场24队,6月8日插秧。试验设三个处理.一个对照(CK)。处理一:在6月15日分率期施用惠满丰1875n。l/hm’;处理二:分别于6月15日分美期、7月Ic日幼穗分化期施用惠满丰每次1875ml/hm’;处理三:分别于6月15日分美期、7月Ic日幼穗分化期及7月3O日始穗期施用惠?K丰每次1875ml…  相似文献   

2.
迦姆丰收系由印尼原装进口的全营养型高效液态有机复合肥。本品除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三大要素和微量元素外 ,还含有多种氨基酸、酶类、糖、蛋白质及维生素、核酸等有机物质。该产品适用于粮食作物和果、蔬生产。为验证其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在营口监狱 ,对晚栽晚发的秧田地重点进行喷施。处理田面积 0 67hm2 ,施用时间 6月 2 7日 (幼穗分化始期 ) ,施用数量3 0 0ml/hm2 ( 1 0ml/袋 ) ,以常规化肥田作对照 (ck)。水稻品种为辽粳 2 94,移栽期 5月 2 6日 ,行株距 3 0 0cm× 1 4 3cm。移栽前公顷施底肥 :磷肥 (过石 ) 3 …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 ,水稻抛秧移栽技术在大洼县已全面推广 ,但对这一技术 ,如何确定最佳施肥期 ,还没有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和依据。对此 ,我们于 1 999年进行了水稻抛秧移栽田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产量性状及熟期影响的试验结果如下 :  收稿日期 :2 0 0 0— 0 2— 2 81 试验内容与方法  试验在大洼县新立农科站试验田进行 ,供试品种为辽粳 45 4。 5月 2 6日抛栽。蘖肥施用日期设早、中、晚 3个处理 ,每个处理共施肥 3次 ,随机排列 ,三次重复。各小区试验面积均为 0 0 667hm2 ,试验设计见表 1 :各供试小区抛秧前施基肥均为 1 1kg(尿素 6kg、二…  相似文献   

4.
以重穗型杂交稻德优4727和轻穗型常规稻五山丝苗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量(0、120、165、210 kg/hm~2,分别记为N0、N120、N165、N210)和3种移栽密度(25.0、19.1、12.5丛/m~2,分别记为D1、D2、D3),于2016年在四川德阳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水稻品种的适宜移栽密度均为25.0丛/m~2,在此移栽密度下,重穗型杂交稻德优4727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以N165处理产量最高(10.90 t/hm~2),轻穗型常规稻五山丝苗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以N210处理产量最高(10.21 t/hm~2);相同移栽密度下,参试水稻品种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移栽密度的增加,参试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呈增加趋势。可见,提高移栽密度,减少施氮量可兼顾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其最佳肥密组合为施氮量165 kg/hm~2、移栽密度25丛/m~2,即低氮密植可作为重穗型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水稻软盘育秧抛栽是一项新型科学栽培技术。为了掌握水稻抛栽与普栽生育特性上的差异 ,1998年在田源乡做早籼品种“6 0 1”抛栽与普栽分蘖成穗观察。现小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材料为早籼品种“6 0 1” ,分软盘育秧抛栽和湿润育秧普通栽培两种 ,3月 15日播种 ,三叶一心移栽。水稻抛栽采用塑料软盘育秧 ,秧田管理类似湿润育秧 ,当秧苗长到 3 5~ 4叶时移栽 ,带盘起苗 ,抛栽时本田留薄皮水并按一定宽度留人行道 ,抛栽田与普栽田移栽后及时施用除草剂 ,本田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抛栽和普栽分蘖观察设 3个点共30丛 ,丛苗数取本田平均值 ,插后每…  相似文献   

6.
新型植物增产剂格林奥尔是一种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的微量元王复合肥.1998年经芦台农场试验,该肥促蘖、增穗效果突出,平均增穗16.75%,增收稻谷7.2%.1试驻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为格林奥尔,本田期施用4次,分别在缓秧期、分驶期、技节期和齐德期用500信波设浇田面。每次用量为工队g/nm’.试验设三个小区.会计面积0.76hm’,每个小区均没有处理与对照。供试品种有8770—2和中作9017.2试验结果与分析试验自第一次用药后,分别在各试点的处理与对照内定2个lin单行,每5天调查一次分荣,以观察格林奥尔对水稻分白速度以及分察成做的…  相似文献   

7.
稻小潜叶蝇在辽宁省各地稻田均见发生。田块低洼,周围为荒地、沼泽,禾本科杂草丰度较大的稻田发生较重;弯穗型品种较直立穗品种受害重。稻小潜叶蝇年发生4~5代,以第2代于水稻返青分蘖期发生为害水稻为主。登记药剂匮乏,以潜叶蝇、斑潜蝇登记药和防治返青分蘖期其他害虫的稻田常用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采用育秧播种前拌种、移栽前苗床施药带药移栽和本田返青期全田施药3种处理方式施药,其中,苗床施药带药移栽方式最为经济有效。考虑到兼治其他害虫,农药品种以呋虫胺和氯虫苯甲酰胺为最优,防治效果为87.12%~91.76%,对稻水象甲等害虫的兼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丰收素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确定的试验设计方案,对宣威田丰(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丰收素”(1.4%复硝钠)在水稻上的施用时期、次数、浓度进行了初步研究。 试验于1992年早季在桃江县石牛江镇进行。土质为黄泥田,土壤肥力较高。供试品种为早杂威优48。 试验设10个处理,即移栽前+幼穗期+齐穗期、幼穗期+齐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2000倍、3000倍、4000倍丰收素溶液,同期等量清水对照。随机排列,重复三次,小区  相似文献   

9.
“移栽灵”是一种全新多功能的植物杀菌、杀虫剂和生长调节剂。为了探讨“移栽灵”对水稻秧苗期的壮苗、防病和增产效果,于1997年在古田县湖滨乡永洋村进行早稻秧田施用不同浓度“移栽灵”小区对比试验.1998年在永洋村进行早、中稻秧田施用移栽灵防病示范。其结果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农药“移栽灵”混合剂是中国农业大学张军博士转省农科院提供的。供试品种早稻威优77,中稻汕优63,旱育秧秧田每平方米播种量约0.Zkg谷种,秧田是稻瘟病老病因,前作均为秋马铃薯,秧田基肥每平方米用猪粪Zkg加进口复合肥0.Ikg于耙地…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是一种很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水稻上适量施用能够防病壮苗,矮化植株,促进分美,增强抗倒伏和抗逆能力,从而具有增产作用。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材江苏宜兴生物化工厂生产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水稻:秋光、辽盐241、兴粳二号1.2浸种用多效唑溶液200ppm浸种3日(每隔半日搅动一次),然后再用清水浸种4日;用25%恶苗灵250倍液做对照浸种7天(每天搅动一次),均催芽播种。1.3苗期喷雾以多效峻100PPm、150PPm、200PPm3个浓度溶液在秧苗2叶1心期喷雾,每m‘喷药液75ml,用清水做对照。1.4本…  相似文献   

11.
“植乐”具有促进生根长叶,增强抗逆性,提高产量等效能。1996年,我们在大青乡新开发水田上进行了示范,示范面积1.2公顷(hm2),产量为6718kg/hm2,比对照田6382kg/hm2增产5.26%。1试验方法将“植乐”稀释到250倍,在水稻1叶1心期和3叶期各喷雾一次,达到叶片上均匀布满水珠为止,以等量清水喷雾为对照。品种为通系103,4月18日播种,中拥简塑钵盘旱育秧,5月25日插秧。本田管理按当地常规进行。2观察记载及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喷施“植乐”的秧苗素质好,比对照株高0.4cm,叶龄多05叶,总根数多3条,白根多24条,空壳数少2粒,…  相似文献   

12.
稻秆还田对水稻主要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稻秸秆还田小区试验,初步探讨了多年秸秆还田对15个水稻品种病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的老稻田15个水稻品种的稻瘟病、鞘腐病、纹枯病的病情指数都高于对照稻田的病情指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主栽品种空育131,叶瘟病情指数增加了2.3%,穗颈瘟增加了2.6%,鞘腐病增加了2.2%,纹枯病增加了0.4%。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水稻不同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在新民村和梧桐河农场水稻田利用7个品种(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民村叶瘟与穗颈瘟发生较梧桐河农场严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绥粳8在两点均无稻瘟病发生,其他品种(系)均有不同程度稻瘟病发生,穗颈瘟发生程度与叶瘟成正相关关系。相同品种不同的播期之间稻瘟病表现出播期1(S1)播期3(S3)播期2(S2)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寒地水稻不同类型品种超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龙 《中国稻米》2009,(4):26-28
从合理施用穗肥等方面入手,提出水稻不同类型品种(穗数型、中间型、穗重型)的产量结构指标,诊断穗肥施用合适时期和方法。水稻幼穗长度达到0.8~1.0cm(水稻抽穗前18~20d),每m^2分蘖数400个左右时施用第一次穗肥。分蘖量不足,天气晴温度高时,穗肥施用应当提前3d;水稻分蘖过多,穗肥施用可以推后3d。  相似文献   

15.
  以杂交水稻组合Ⅱ优498为材料,在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条件下,研究移栽秧龄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结实期一些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SRI下,栽培密度的补偿效应可以改善不同移栽秧龄处理下杂交稻Ⅱ优498结实期的一些形态及生理特性,进而获得高产。当移栽秧龄为2叶1心、栽植密度为40 cm × 40 cm时,在一定数量有效穗数的前提下,控制水稻无效分蘖的数量,能够使结实期水稻群体获得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和高效LAI,延缓了结实期水稻叶面积的下降,而且生育后期根系不早衰,有利于促进茎鞘物质输出,增加茎鞘物质输出率及转化率,其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存在优势,产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此试验TSRI下最佳的移栽秧龄和栽插密度组合。移栽秧龄为8叶1心和栽插密度为50 cm × 50 cm的处理均会造成有效穗数显著降低,影响水稻结实期正常的生理机能,导致产量显著下降。结合产量表现,5叶1心移栽,栽插密度以30 cm × 30 cm ~ 40 cm × 40 cm为宜,可供缓解作物间茬口矛盾的情况下参考;大苗移栽容易加快结实期水稻衰老进程,产量显著降低,大苗移栽应加大移栽密度,本研究条件下栽植密度以30 cm × 30 cm为宜。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 ,水稻抛秧移栽新技术在我县已全面推广 ,但对这一新的移栽方式如何确定最佳的施肥时期 ,还没有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和依据 ,致使有的农户在施肥时间上偏早或偏晚。偏早施肥 ,水稻过早脱肥 ,偏晚施肥 ,水稻贪青迟熟 ,因而导致单位面积产量不理想。为此于 2 0 0 0年对水稻抛秧移栽田不同施肥时期对产量性状及熟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及方法1 1 试验材料尿素施用量为 4 50kg/hm2 ,其中 :2 0 %做基肥 ,抛秧前施入 ;6 5%做蘖肥 ,分三次施入 (第一次 2 0 % ,第二次 30 % ,第三次 15% ) ;15%做穗粒肥 (穗肥 10 …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惠满丰腐殖酸活性液肥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我们于2003年和2004年连续2a进行水稻叶面喷施惠满丰腐殖酸活性液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2叶1心期、有效分蘖期和孕穗期各一次叶面喷施惠满丰腐殖酸活性液肥,增产幅度高达12.47%。  相似文献   

18.
成都平原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川西平原的生态条件和种植制度特点,选择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的品种川香9838,于3.5叶时按40cm×35cm规格三角形条栽,每hm^2施纯氮210kg,用量按底肥:追肥1:追肥2:穗肥=5:1:2:2的比例施用,移栽后20d第一次追肥,移栽后40d第二次追肥,倒3叶(或者幼穗分化第三期)追施穗肥,配合中耕、化学除草、科学水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获得了12.8t/hm^2的高产。  相似文献   

19.
史峰 《北方水稻》2011,41(6):44-45,55
经过1 a的试验研究,新宾地区水稻栽培施用粒肥,平均千粒重增加3.4 g,糙米率增加2.7个百分点。新宾地区水稻施用粒肥的最佳时期为齐穗期,水稻施用粒肥的适宜数量为施用硫酸铵12.5 kg/667 m2。在水稻高产栽培实践中,应灵活掌握粒肥的施用量,水稻齐穗期生长发育良好的地块,可适当少施粒肥,以施用硫酸铵5.0~7.5 kg/667 m2为宜,水稻齐穗期生长发育较差的地块,可适当多施粒肥,以施用硫酸铵10.0~12.5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有机络合微肥拌种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室内发芽试验,选择有机络合微肥拌种的最佳用量,为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有机络合微肥由新疆兵团微肥厂生产,水稻品种为“SDN-3”。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微肥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1.0%、1.5%、2.0%、2.5%、3.0%,清水拌种为对照,3次重复。试验方法:以每100kg稻种用40~50kg清水先与有机络合微肥充分溶解后,再与稻种搅拌均匀并晾干。然后按试验处理各取稻种100粒,放入培养皿内,在淹水条件下置于28C恒温箱内进行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