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的方法,对荷球运动员的运动HR、RPE、VO2ma、肺活量等生理指标进行分析,旨在客观评价荷球运动的负荷强度、疲劳程度、心肺功能水平及健身效果,为科学地推广和研究荷球运动提供生物学依据。结果表明:荷球是一项较大负荷强度的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运动项目,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心肺功能及有氧与代谢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配对设计将24名男性业余网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单纯体能训练组(对照组)、体能训练+复合营养组(试验组)2组(每组12名),研究了1,6-二磷酸果糖(FDP)、左旋肉碱(L-Carnitine)、谷氨酰胺(Gln)营养补充剂对业余网球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2组观察对象均完成相同的网球技能训练计划和体能训练计划(共8周),对试验组进行营养干预。2组试验前后采用有氧功率自行车测试最大吸氧量(VO2 max)、75%最大心率时的摄氧量(VO275%HRmax)、75%最大心率时摄氧量体重比率(VO275%HRmax/Weight)、75%最大心率时的功率(PWC75%HRmax)等有氧能力指标,并记录安静时、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min、运动后5min 的 HR。研究表明,试验前2组各观测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8周后,试验组有氧能力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也高于试验前(P〈0.05);试验组运动后3minHR、5minHR的恢复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复合营养补充能增进业余网球运动员有氧训练效果,提高有氧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心率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通过跟踪监测3名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在大强度训练期间的血红蛋白、血尿素以及血清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研究运动员在该阶段身体机能的变化特征;通过多级负荷法测定无氧阈指标,评价马拉松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目的在于为教练员制定调整合理的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21天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的供氧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12名专业男篮球运动员,随机被分为低氧(H)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6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低氧组在模拟2500m的海拔低氧环境下进行间歇性的低氧训练,而对照组则在正常氧气含量下进行训练。除此之外,两组的训练方法完全一致,并且两组的测试指标一致。结果:实验统计数据表明低氧训练会显著增加运动员跑台测试的总距离(起始速度为0,每分钟1km线性地增加,直到被测运动员心率达到180下/min以上)10%,并且,低氧组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显著升高了6.5%和7.8%(p<0.001)。结果显示,在模拟低氧条件下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是提高篮球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水平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体育学院近几年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及数理统 计法, 以建立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简易评价模型为目的, 对不同力量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表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指标可分为弹跳、支撑和腹背三大因子;研究提示竞技健美操 项目要求运动员应具有较好的下肢弹跳力。通过建立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模型,对其力 量素质训练和科学的选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莹 《长江大学学报》2018,(4):64-65,7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运动训练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平衡能力及下肢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间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0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与常规物理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临床体测情况,运用个性化减重平板运动疗法。观察康复运动训练对患者平衡能力及下肢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进行2个月的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后,平衡能力BBS评分及下肢功能FMA-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运动训练后,观察组平衡能力BBS评分及下肢功能FMA-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运动训练能够促进脑血管疾病患者平衡能力及下肢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能力,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验MAC正念训练对高水平运动员心理指标的影响,选取高水平武术运动员3名,进行每周一次 ,每次1h左右,共6周的MAC正念训练。结果表明,MAC训练通过降低高水平运动员特质性焦虑、自我意识 水平;MAC正念训练后解决问题策略和处理情绪策略使用的倾向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探索跆拳道有氧训练方式对男女童有氧适能的影响。将10-13岁男、女童各60名随机分为2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男、女童各30名,实验组进行以中低等强度有氧训练为主的运动素质与跆拳道专项技能相结合的训练,进行为20周,每周2次,每次60min,对照组在试验期间不参加任何系统体育活动,实验前后测试男女童肺活量指标及台阶指数。研究显示运动素质训练与跆拳道专项技能学习相结合的有氧训练能够大幅度提高男、女童的肺活量及台阶指数,性别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这种训练方式对增强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机能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其训练为提高儿童的有氧适能,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时期的训练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促进青少年标枪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发展,通过对南京市体校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情况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能够根据不同时期进行调整,负荷和时间安排较为合理,符合田径训练的系统性原则。2)传统力量训练手段运用较多,内容单一化,不利于调动运动员训练积极性。3)缺乏必要的训练监控。4)训练后进行放松工作较为简单,不能有效的起到恢复运动员身体机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有氧锻炼实验,结果表明,参加有氧锻炼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肺功能、耐力素质和健康水平,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能力,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健身意识明显增强,这为学生完成学业及今后自我体育锻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是大学生健身的最好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以天津市普通高校2005级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对其体质健康测试中反映心肺功能水平的肺活量、台阶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心肺功能整体水平良好,不同运动项目的男生之间、女生之问的心肺功能水平不存在差异,可以对其进行运动干预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套有氧健身舞蹈,观察并分析有氧健身舞蹈运动后的老年人的神经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名城市健康老年人(年龄60~70岁)作为受试者,进行45min长度的组合有氧健身舞蹈运动,保持大约45%心率储备。同时设计任务切换反应时间实验,测试运动前和运动后的反应时间和准确率来评价参与者认知功能。结果:通过不断重复测试组合有氧健身舞蹈运动前后认知功能指标,任务切换反应时间在运动后比运动前小,并分析任务切换反应时间的方差显示有氧健身舞蹈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显著相互作用。结论:有氧健身舞蹈能有效促进认知神经网络更好工作而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而且这种健身运动有双重性质且能诱导运动与意想不到动作变化相消干涉。  相似文献   

13.
采用调查访问法、特尔菲法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法 ,对影响我国女子运动员百米成绩的因素进行了筛选 ,制定了女子百米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和专项成绩的评定方法和评定标准 (包括运动员身体训练综合发展水平的评定方法、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发展均衡程度的评定方法、运动员身体训练综合发展水平与运动成绩的适应程度的评定方法和标准 )  相似文献   

14.
足球技术和体能训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体能测试”对提高足球运动水平的作用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媒体报道 ,国家体委有关部门对中国足球的战略决策是“抓体能测试”。中国足协 1997年 5周的春训期间每天进行一次高强度有氧耐力训练 ;戚务生带领国家队起到了表率作用 :“在亚洲杯之前先行一步 ,分 3阶段训练 ,每天先跑 10 0 0 0m至 130 0 0m ,进行有氧训练 ,再跑 6 0 0 0m至 80 0 0m进行无氧训练 ,最后进行对抗性训练。”中国足协推行体能测试已经多年了 ,其作用与效果不言而喻 :亚洲出线的目标节节败退 ,连亚洲杯也第一次被挤出四强。这是否是对中国足球敲响了最后的警钟 ?你…  相似文献   

15.
以白酒实训基地的废水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厌氧发酵和有氧发酵,研究了不同pH、温度和时间对废水中铵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废水处理发酵工艺条件如下:(1)厌氧发酵:pH6、厌氧菌1mL、温度30℃、时间8d;(2)有氧发酵:pH7、有氧菌0.02mL、温度30℃、时间8d;(3)反硝化发酵的最优组合为:pH6、反硝化细菌1g、温度35℃、时间7d。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BMI指数与医药类本科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性,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方法进行测试,所得数据进行含量不等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与医药类本科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心肺功能和下肢爆发力随着BMI指数的增大而下降,耐力素质和男生的速度素质在BMI指数低于或高于正常数值后随着BMI指数的减小或增大而逐步下降,女生速度素质则随着BMI指数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核心力量训练对普通非专业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FMS功能性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核心力量训练对普通高校非专业运动员的平衡、稳定、协调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四肢的运动传递能量,促使躯体保持平衡,提高身体在不稳定的状态下平衡稳定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机率,是一项简单易操作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运用表面肌电遥测和高速摄影同步测试技术,对竞技武术套路中搬脚朝天蹬直立平衡动作的下肢肌 肉用力特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 所测五名女子运动员的下肢六部位肌肉(胫骨前肌、臀中肌、臀大肌 、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的放电大小顺序和先后顺序相似,即胫骨前肌最先放电且放电量最大、其 次是臀中肌和臀大肌几乎同时放电,而后依次是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运动员 的运动级别越高,其各部位肌肉的总积分肌电值却越低。武英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在股直肌、股二头肌 、胫骨前肌、臀中肌上的均方根振幅(RMS)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二级运动员相比,武英 级运动员在完成该动作时肌肉间的配合更协调,总体更省力。  相似文献   

19.
以20名运动员为试验对象,在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昆虫菌物研究所生产的地顶孢霉菌丝粉对运动员训练期间和急性运动负荷后激素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顶孢霉菌丝粉能使血睾酮和游离睾酮在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中保持较高水平,降低运动期间皮质醇;这表明,该菌丝粉具有保持良好竞技状态和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的影响,探索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模式,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从高校中随机抽取40名男子篮球运动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篮球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照组的篮球运动员进行传统力量训练,在都进行12周的力量训练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结果统计分析。结果(1)实验组中实验后的篮球运动员的全场快速运球上篮与投篮均高于实验前(P<0.05),在对照组中篮球运动员各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的篮球运动员的全场快速运球上篮与投篮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助跑摸高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力量训练能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全场快速运球上篮与投篮等基本技术,而对助跑摸高身体素质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