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及影响因素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中各类型土地的碳排放量及各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方法]以甘肃省为例,在分析1995—2012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基础上,估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量,并运用LMDI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总体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农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变化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最多,交通用地变化幅度显著;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95年的1 882.07×104t增加到2012年的7 503.23×104t,年均增加341.48×104t;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最大的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碳排放强度呈缓慢上升态势,但到2012年有所下降;土地利用变化、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口规模增加促进了土地利用的碳排放,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优化抑制了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结论]对甘肃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影响最大的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优化是今后甘肃省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系统研究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引起的碳排放强度变化特点,可为喀斯特地区政府建立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和制定差异化的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典型的喀斯特山区黔南州为研究对象,以2009—2019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取直接碳排放系数法和间接碳排放系数法测算不同地类的碳排放系数及碳排放量,运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林地为黔南州主要地类,10年间,林地面积增加最多,面积增幅为25.24%,其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从2009年的56.60%提升到2019年的70.89%;园地面积增速最快,增长2.24倍;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迅猛,10年间面积增长89.53%;草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幅达87.72%;耕地面积减少亦较大,减幅为26.47%。10年间黔南州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地类发生转移变化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33.63%,草地、耕地、未利用地是主要转移地类,耕地、林地转移到建设用地和转移到园地面积均较大。10年间碳排放量净增加235.93万t,建设用地碳排放系数从2009年的3.254 3 kg/(m2·a)增加到2019年...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武汉市1998~2011年的土地变更数据及能源消耗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及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别测度土地结构与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关联度及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和人均能源碳排放量三者关联度最高的分别是交通用地(0.884)、耕地(0.735)和园地(0.894),对应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0.777和0.915。关联度及相关系数都处于很高的水平,因此,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对武汉市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所引起的碳排放效应,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区域土地低碳利用提供决策基础。运用Arc GIS软件对北部湾经济区1990、2000及2010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得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进而核算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转移矩阵。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内,因地类转移造成总净减少的碳排放量达987 550.37 t,经研究发现碳汇地类及未利用地向碳源地类转变、碳源地类间由低排放向高排放地类的转变会导致区域碳排放量明显增加。碳源地类向碳汇地类的转变而减少的碳排放量为631 690.25 t,碳减缓能力与转向地类的碳汇/碳排放能力有一定关系。针对新兴发展区域的土地利用趋势,从低碳经济的发展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碳排放计算方法对山东省2009?2016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测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论证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与碳排放的关联程度,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山东省2017?2025年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研究期2009?2016年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六种地类与碳排放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对碳排放影响的主次程度分别为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耕地、林地、园地;经预测到2019年,将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55%;到2025年,山东省碳排放总量约上升至59722万t,人均碳排放约5.684 t/人,地均碳排放量40.585 t/hm2,碳排放强度约下降至0.376 t/万元。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碳排放计算方法对山东省2009?2016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测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论证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与碳排放的关联程度,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山东省2017?2025年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研究期2009?2016年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六种地类与碳排放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对碳排放影响的主次程度分别为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耕地、林地、园地;经预测到2019年,将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55%;到2025年,山东省碳排放总量约上升至59722万t,人均碳排放约5.684 t/人,地均碳排放量40.585 t/hm2,碳排放强度约下降至0.376 t/万元。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理论模型的山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碳排放计算方法对山东省2009~2016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测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论证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与碳排放的关联程度,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山东省2017~2025年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研究期2009~2016年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六种地类与碳排放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对碳排放影响的主次程度分别为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耕地、林地、园地;经预测到2019年,将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55%;到2025年,山东省碳排放总量约上升至59722万t,人均碳排放约5.684 t/人,地均碳排放量40.585 t/hm~2,碳排放强度约下降至0.376 t/万元。  相似文献   

8.
以武汉市作为研究区域,对1996-2012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首先将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各结构类型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寻找其中的内在联系;然后对武汉市土地利用各结构类型的变化率和变化幅度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建模分析武汉市土地利用各结构类型的综合利用程度。结果表明,武汉市近年土地综合利用程度呈上升趋势,但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过快,与城市化关联度高;而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与城市化关联度小,这样的城市化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就此提出要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方式与人类活动碳排放强度紧密相关。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演绎法和综合归纳法,测度南宁市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关联度,并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关联测度结果及其特征,结合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及循环经济理论,探讨土地结构调整下的低碳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南宁市一级地类中建设用地与能源消耗碳排放关联度大,两者的趋同性高;而土地结构划分更为详细的二级地类中,耕地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关联度最高;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的调整,有助于实现土地的低碳利用。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在区域低碳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对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GlobeLand的3期30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碳效应测算模型,分析了广州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和碳排放效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a间广州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呈现出“一增五减”的特点,即建设用地总体面积增加,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总体面积减少;广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林地情况突出,到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2.44倍,耕地面积减少24.16%,林地面积减少了11.28%;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直接影响着区域碳效应,广州市20a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所带来的碳排放量比碳吸收量多约2817.47万t。未来广州市应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替代能源,逐步减少石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克拉玛依市1995、2005、2015和2019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应用ENVI 5.3和ArcGIS软件计算了克拉玛依市土地利用/覆被面积的变化,并采用IPCC系数法计算了研究区各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在1995─2019年期间,研究区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新增面积分别为111506.49、14436.99、3509.28、40861.08、6325.65 hm2,而未利用地面积则较大幅度减少,减少面积为176639.49 hm2;1995─2019年研究区碳源地类的碳排放量和净碳排放量均逐年增加,分别增加了2125.115万、2123.945万t,而碳汇地类的碳吸收量变化不明显;在1995─2019年期间,研究区的地均碳排放强度、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均逐年增长,分别增加了28.12、643.15 t/hm2,而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逐年减弱,减小了6.66 t/元。总之,克拉玛依市面临较大的碳排放压力。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池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排放和土地利用密切相关。依据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方法,测算池州市2000—2010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牧草地和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同时对碳源、碳汇和净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情况,计算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并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池州市碳排放总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碳排放总量由2000年的35.835 4kt增加到2010年的1 774.016 3kt,碳排放总量递增主要以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递增为主,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总量具有趋同的变化趋势。2)2000—2010年池州市碳汇能力基本稳定,碳源与碳汇的比例整体呈增加趋势,由2000年的1.135 5增加到2010年的6.657 2。3)2000—2010年池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划分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和平稳增长3个阶段。4)地均碳排放强度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而建设用地地均碳排放强度则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地均碳排放强度、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的增长与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5)碳排放量和人口总量、人均GDP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十分显著,且人均GDP对碳排放量的解释程度要大于人口总量对碳排放量的解释程度。  相似文献   

13.
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六大类,研究广西柳州市区201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选取年末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粮食产量、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个因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柳州市区201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是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主要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的增长、粮食产量、政策因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为柳州市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基于乌鲁木齐市2005年和2012年TM影像数据、土地利用现状矢量数据、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数据(CHRED),运用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和碳排放核算等方法,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转型前后生态环境变化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幅度较大,其中园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转换较明显,未利用地转出面积最大(10.33万hm2),说明研究区土地开发程度较高。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均呈增加趋势,研究期间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89 227.32万元,其中,园林地、草地和水域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贡献高。研究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量较高的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研究区内土地利用转型后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增加趋势,但土地碳排放量变化速度远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速度,因此在乌鲁木齐市低碳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金航  王惠敏  李煜 《农业与技术》2022,(19):107-110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是影响区域碳收支平衡的重要方式,对于实现碳中和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市为例,通过获取2011—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能源消费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利用GIS分析手段并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重心转移模型,研究西安市碳排放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10a间西安市土地利用中,耕地和林地为西安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占总面积的85%以上;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中耕地转出面积最大,建设用地转入面积最大,建设用地与林地转入面积大都来源于耕地;总净碳排放量增长速率逐渐增快,10a间净碳排放量增长率高达82.7%,西安市主要碳源贡献为建设用地,主要碳汇贡献为林地;碳排放总量重心在10a间处于稳定状态,重心均集中在莲湖区。为保证西安市地区低碳高质量发展,应重点调整产业布局、控制碳源用地、建设碳汇用地等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区域内的碳平衡收支与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及碳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武汉市1996-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能源数据以及相关经济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碳足迹模型,测算近15年来武汉市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和碳足迹,并分析其碳排放量、碳足迹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武汉市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98%以上,在1996-2010年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2010年已达到1996年的1.4倍;武汉市的总碳足迹和人均碳足迹也在逐年增加,碳赤字较为严重。碳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主要是由武汉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和能源结构不合理造成。为此,武汉市不仅要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同时还应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域,基于碳减排目标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以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碳排放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益为目标函数,得到2020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将优化方案与规划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优化后的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减少;与规划方案相比,优化方案中碳排放量减少184.57万t,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增加6.93亿元,虽然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较规划方案减少了,但符合当前中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以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碳排放最小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能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有效地实现碳减排,并且有助于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提高,对今后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变化是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影响对于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碳排放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以玉溪市红塔区为研究区域,借助Arcgis10.7、ENVI5.3等软件,基于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十年间,红塔区耕地、林地、草地、灌木地均在减少,而建设用地数量增加、土地利用的类型变化又引起了红塔区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变化,特别是建设用地的快速增长间接造成碳排放量的大幅增长,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压力。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大耕地、林地、草地、灌木地等生态屏障的保护力度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厦门市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厦门市第二、第三产业对土地利用的关联度要大于第一产业;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其他农用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20.
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依据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方法,得出1996~2012年江苏省徐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特征,并探究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效应。研究得出:(1)1996~2012年徐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由1399.16万t增长至3202.19万t,年均增长率为4.99%,主要归因于建设用地激增。(2)徐州市土地利用地均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年均增长分别为4.99%、4.20%、-7.25%。(3)徐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主要表现为弱脱钩,但碳排放总量居高且呈增长态势。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为徐州市低碳经济发展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