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分别在禽流感灭活抗原(H5N2)中添加黏膜免疫佐剂CpG(CpG佐剂组)和重组IL-2(IL佐剂组),经过鼻腔免疫鸡群后研究呼吸道各段抗体分泌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结果发现:在鼻腔免疫后第3周和第5周CpG佐剂组肺单位视野中IgA分泌细胞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生理盐水)(P<0.05),CpG佐剂组和IL佐剂组肺和气管、气管叉单位视野中IgG分泌细胞面积和数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免疫后第5周和第7周CpG佐剂组气管和气管叉单位视野中IgA分泌细胞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第7周2个试验组气管叉中IgG分泌细胞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单独应用禽流感灭活抗原在鼻腔免疫后呼吸道中IgA分泌细胞面积和IgG分泌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鼻腔免疫添加了佐剂的禽流感(H5N2)灭活抗原能够增加呼吸道中IgA分泌细胞面积和IgG分泌细胞数量,提高局部呼吸道体液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2.
分别在禽流感灭活抗原(H5N2)中添加黏膜免疫佐剂CpG(CpG佐剂组)和重组IL-2(IL佐剂组),经过鼻腔免疫鸡群后研究呼吸道各段抗体分泌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结果发现:在鼻腔免疫后第3周和第5周CpG佐剂组肺单位视野中IgA分泌细胞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生理盐水)(P<0.05),CpG佐剂组和IL佐剂组肺和气管、气管叉单位视野中IgG分泌细胞面积和数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免疫后第5周和第7周CpG佐剂组气管和气管叉单位视野中IgA分泌细胞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第7周2个试验组气管叉中IgG分泌细胞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单独应用禽流感灭活抗原在鼻腔免疫后呼吸道中IgA分泌细胞面积和IgG分泌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鼻腔免疫添加了佐剂的禽流感(H5N2)灭活抗原能够增加呼吸道中IgA分泌细胞面积和IgG分泌细胞数量,提高局部呼吸道体液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3.
应用猪肺炎支原体弱毒株配合佐剂CpG鼻腔免疫仔猪,检测呼吸道(鼻黏膜、气管和肺)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分布与面积变化。30头仔猪随机均分为5组,7日龄首免,鼻腔免疫组10日龄二免,首免后42 d宰杀,取鼻黏膜、气管和肺,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gA和IgG分泌细胞。结果表明:应用猪肺炎支原体弱毒株配合CpG鼻腔免疫后6周,鼻黏膜IgA和IgG分泌细胞的面积均极显著增加(P<0.01),气管IgA分泌细胞的面积也显著增加(P<0.01)。而单独应用猪肺炎支原体弱毒株鼻腔免疫或肌肉注射虽然也能显著增加鼻黏膜和气管IgA、IgG分泌细胞的面积(P<0.01),但仍显著低于配合佐剂鼻腔免疫的效果。在肺中并未检测到IgA和IgG分泌细胞。结果提示,猪肺炎支原体弱毒株配合CpG鼻腔免疫能够增强局部呼吸道体液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4.
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 弱毒苗分别通过生殖道黏膜免疫和肌肉注射免疫母猪 (各 4头 ), 另 4头经生殖道接种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显示子宫局部IgA分泌细胞和IgG分泌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 对照组子宫中IgA分泌细胞和IgG分泌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固有层浅层, 子宫颈中的IgA分泌细胞数量多于子宫角, 而子宫角中IgG分泌细胞数量多于子宫颈。生殖道免疫后, 与对照组相比, 子宫角IgA分泌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多 (P<0 01), 子宫颈IgA分泌细胞数量无显著增加; 子宫角IgG分泌细胞数量有所增加, 但差异不显著, 子宫颈IgG分泌细胞数量无显著变化。肌肉注射后, 子宫中IgA和IgG抗体分泌细胞数量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变化。表明用PRRS弱毒苗经生殖道黏膜免疫可增加子宫局部抗体分泌细胞数量, 而全身免疫对子宫抗体分泌细胞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苗分别通过生殖道黏膜免疫和肌肉注射免疫母猪(各4头),另4头经生殖道接种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显示子宫局部IgA分泌细胞和IgG分泌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对照组子宫中IgA分泌细胞和IgG分泌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固有层浅层,子宫颈中的IgA分泌细胞数量多于子宫角,而子宫角中IgG分泌细胞数量多于子宫颈.生殖道免疫后,与对照组相比,子宫角IgA分泌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多(P&lt;0.01),子宫颈IgA分泌细胞数量无显著增加;子宫角IgG分泌细胞数量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子宫颈IgG分泌细胞数量无显著变化.肌肉注射后,子宫中IgA和IgG抗体分泌细胞数量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变化.表明用PRRS弱毒苗经生殖道黏膜免疫可增加子宫局部抗体分泌细胞数量,而全身免疫对子宫抗体分泌细胞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鸭瘟弱毒疫苗诱导IgA、IgM和IgG产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鸭瘟弱毒苗诱导鸭局部黏膜和系统免疫中抗体发生的规律。【方法】将DPV弱毒苗Cha株经皮下、口服和滴鼻途径免疫20日龄樱桃谷鸭后60 d内定时随机剖杀5只鸭,采集血清、气管和消化道(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和直肠)分泌液,应用间接ELISA检测抗DPV的IgA、IgM和IgG抗体滴度(以lg表示)。【结果】所有免疫鸭检测样品中均可检测到DPV特异性IgG、IgM和IgA抗体。血清中抗体滴度由高到低均为IgG、IgM和IgA,其中IgM检出时间最早,IgG存留时间最长。皮下免疫DPV弱毒苗可更早诱导鸭血清中生成特异性IgG,且抗体滴度最高;气管和消化道分泌液中抗体滴度由高到低均为IgA、IgM和IgG,其中IgA和IgM检出时间最早,IgA存留时间最长。口服和滴鼻途径免疫鸭消化道和气管分泌液中IgA滴度较皮下免疫鸭高。【结论】不同途径免疫鸭瘟弱毒疫苗均可迅速诱导免疫鸭体液免疫介导的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以DPV特异性IgA为主要抗体的黏膜免疫在预防DPV强毒早期对鸭消化道和呼吸道等局部黏膜的感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DPV弱毒疫苗快速产生免疫保护的机制从黏膜免疫的角度得到一定程度解释。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益生菌能否增强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局部黏膜组织的免疫效果,雏鸡分别于ND疫苗免疫后第0,7,14,21天及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攻击7d后或死亡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盲肠扁桃体、哈德氏腺和十二指肠派伊尔结的IgA,IgM,IgG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益生菌协同ND疫苗组雏鸡局部黏膜的IgA,IgM,IgG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分别在免疫后7d明显高于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P<0.05);NDV攻击后,益生菌ND疫苗免疫雏鸡的局部黏膜组织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益生菌是疫苗的理想佐剂之一.  相似文献   

8.
雏鸡分别于新城疫(ND)疫苗免疫后第0、7、14、21天,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IgA、IgG、IgM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观察益生菌能否增强ND疫苗的局部黏膜体液免疫效果.结果表明,益生菌协同ND疫苗组雏鸡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体液IgA、IgG、IgM相对含量分别在免疫后14 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D疫苗单独免疫组雏鸡(P<0.05).可见,益生菌能够提高ND疫苗的局部黏膜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及消化道局部体液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选用360只1日龄健康AA肉用母雏,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0.15%、0.20%、0.25%EGB或90 mg.kg-1金霉素的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添加0.20%、0.25%EGB可显著提高42日龄肉仔鸡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提高胆汁和肠液IgA、IgG、IgM含量(P<0.05),并且作用效果好于金霉素组(P<0.05)。可见,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0.20%、0.25%EGB可促进肉仔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消化道局部黏膜的体液免疫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鸭源新城疫病毒(NDV)对SPF鸭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20只已免疫H5N1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SPF鸭,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组、点眼滴鼻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攻毒(2个试验组接种鸭源NDV 0.2mL(含病毒106 ELD50),对照组点眼滴鼻等量生理盐水)后观测各组鸭的发病死亡情况,于感染后不同时间随机剖杀试验组和对照组鸭,采集脾脏、法氏囊,按常规方法制备石蜡切片,TUNEL法检测脾脏、法氏囊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血液生化和血液常规指标,并测定鸭源NDV对SPF鸭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率和H5N1油乳剂灭活疫苗HI抗体效价的影响以及CD4+/CD8+的动态变化,分析不同处理组鸭源NDV对SPF鸭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攻毒后,试验组SPF鸭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32.5%,并出现呼吸困难、肺脏出血、腺胃乳头出血等症状及剖检变化;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鸭源NDV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血液中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先降低后显著升高,血小板总数、白细胞总数降低且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血液生化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淀粉酶活性升高,总蛋白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的H5N1油乳剂灭活疫苗HI抗体效价比对照组低但差异不显著,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静脉注射组与点眼滴鼻组的CD4+/CD8+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先升高后降至正常水平以下。TUNEL法检测脾脏、法氏囊均出现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着攻毒后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结论】SPF鸭接种鸭源NDV后能引起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株分别通过生殖道黏膜免疫和肌肉注射免疫母猪,再分别应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阴道分泌物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水平和血液中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用竞争ELISA技术检测血液中PRRS特异性抗体的水平.结果表明:免疫后第3周,母猪生殖道免疫组阴道分泌物中S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Ig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但差异不显著;血液中PRRS特异性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肌肉注射组母猪阴道分泌物中SIg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血液中PRRS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第5周生殖道免疫组阴道分泌物中SIgA水平和血液中IgA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肌肉注射组血液PRRS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PRRS弱毒株经生殖道黏膜免疫能提高母猪生殖道局部SIgA的水平,但对血液中IgA和IgG水平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免疫途径对雏鸡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细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饮水、滴鼻和肌肉注射用鸡新城疫弱毒苗免疫雏鸡,以葡萄球菌A蛋白-辣根过氧化酶(SPA-HRP)和兔抗鸡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间接组化染色,显示消化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和呼吸道相关淋巴组织(RALT)中SIgA细胞的生成和分布。结果表明:滴鼻和饮水免疫组雏鸡GALT和RALT中产生SIgA细胞较早、较多,并于首免后24d和30d达到最高峰;肌肉注射组雏鸡SIgA细胞在各相应部位仅零星存在,其数量在整个免疫期间变化不显著。作者还对3种免疫途径与粘膜免疫过程中SIgA细胞的产生、分布、数量变化及其增长与消退规律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鸡贫血因子病的免疫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鸡贫血病毒(CAV)感染1日龄健康AA雏鸡,以未感染同龄雏鸡为对照,在感染后7、14、21、28、35、42和49d检测其免疫器官与体重比值,胸腺、脾脏T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IFN)诱生活性,胸腺、法氏囊、脾脏T、B细胞增殖反应,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及哈德尔腺中α-萘酚酯酶阳性[ANAE#+(+)]T细胞、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外周血液中T、B细胞数量,血清、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G、IgM、IgA含量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感染鸡细胞因子IL-2、IFN的免疫调节发生障碍、中枢与外周免疫器官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呈现抑制,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局部免疫防御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4.
大黄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显微技术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鱼苗孵化出膜至22日龄时每天取样1次,22至30日龄时每两天取样1次,30日龄以后每5天取样1次,直到60日龄。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5.6-29.4℃条件下,2日龄仔鱼肝脏出现,肛孔开裂;3日龄仔鱼胰脏、幽门盲囊出现,口形成;4日龄仔鱼胆囊出现,食道黏膜上皮中出现较多黏液细胞,胃肠分化,肠后端具肠瓣与直肠分界,胃肠蠕动,口和肛门与外界相通;5日龄仔鱼肝脏分化为两叶,胰脏分散分布在肠的周围;12-13日龄仔鱼胃分化为贲门部、幽门部和胃盲囊三部分,肠壁褶皱形成;36日龄稚鱼胃腺发育较好,幽门盲囊结构与成鱼相似,共16条。随着仔、稚、幼鱼的个体发育,消化道进一步扩张,肌肉层加厚,黏膜层皱褶加深,黏液腺增多。60日龄幼鱼,消化道和消化腺发育较完善,基本具备了成鱼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文中还讨论了大黄鱼育苗过程中的3个"危险期"与消化系统发育变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ImmunologicalChangesofChicksImmunizedwithMarch'sDiseaseVaccinesandChallengedwithVirulentMDVirus¥LiuZhonggui;GaoRong;LiQingzha...  相似文献   

16.
实验性免疫应激对雏鸡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鸡新城疫I系疫苗 (NDI)免疫剂量不同 ,将 2 0 0只 2周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 4组 ,检测免疫器官中IgG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及接种后ND抗体消长的变化。结果 :①试验组雏鸡的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中IgG抗体生成细胞持续增多 ,第 2 1d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0 .0 1)。②接种后 ,试验组ND抗体从第 3d开始下降 ,第 5d降到最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0 .0 1) ,第 9d试验组ND抗体开始回升 ,第 2 1d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薛乾  俞红贤  荆海霞  张勤文  魏青  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64-14166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1日龄牦牛和黄牛小肠肥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特点,为初生牦牛小肠黏膜免疫状态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利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及改良甲苯胺蓝色染法,对1日龄牦牛和黄牛小肠内肥大细胞的分布及数量特点进行比较。[结果]1日龄牦牛小肠各段的肥大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向后呈显著增多趋势(P〈0.05),回肠中肥大细胞数量最多。1日龄黄牛小肠各段的肥大细胞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空肠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最多,而十二指肠的肥大细胞数量最少。2种动物相同小肠肠段的肥大细胞数量差异显著(P〈0.05),1日龄牦牛十二指肠和空肠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少于1日龄黄牛,但其回肠中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多于黄牛。[结论]1日龄牦牛和黄牛小肠肥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以 IBDV 感染1日龄滨白雏鸡,在感染鸡14和28日龄或14日龄时点眼,滴鼻接种 Lasota 疫苗,测定了其外周血液、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 IgG,IgM 和 IgA 含量,血清、泪液、气管液 HI 滴度、血液 T 细胞免疫功能和脾脏 B 细胞抗体生成功能、血液 T、B 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以及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丕氏斑、十二指肠、支气管粘膜的浆细胞和酸性α-萘酚酯酶阳性 T 细胞(ANAE~+T)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1 日龄感染 IBDV 雏鸡 ND 疫苗二次免疫后,其法氏囊,脾脏、哈德尔腺、支气管粘膜、盲肠扁桃体、丕氏斑、十二指肠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数量、外周血液 B 细胞数量均明显增高,脾脏 B 细胞抗体生成功能明显增强,血清、泪液、气管液中 IgG,IgA,IgM 含量和 HI 滴度、肠液、胆汁的 IgA,IgM,IgG 含量均显著高于感染一次免疫鸡,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二次免疫鸡。感染鸡 ND 二免后,法氏囊出现淋巴滤泡增生,脾脏和盲肠扁桃体的淋巴小结数量增多,直径增大。表明感染鸡 ND 二免后,其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较感染一次免疫鸡明显增高,呈现免疫增强效应。2.感染鸡 ND 二免后,其免疫器官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免疫组织的 ANAE~+T 细胞数量、外周血液 T 细胞数和免疫功能均较感染一免鸡明显升高。但显著低于对照 ND 二免鸡,证明感染鸡 ND 二免后,其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的细胞免疫应答较感染一免鸡显著增强。3.ND 强毒攻击后,感染二免鸡的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感染一免鸡,低于对照二免鸡,表明 ND 二次免疫对 IBDV 感染鸡的免疫保护力具有明显的加强作用,这与其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共用240只1日龄健康雏鸡,分别于14,14和28日龄点眼滴鼻接种 Lasota 疫苗,在免疫后不同时期,采取实验鸡血液、泪液、肠液、气管液和胆汁、脾脏、法氏囊、胸腺、盲肠扁桃体、丕氏斑、十二指肠及哈德尔腺、支气管,检测了相应的 IgG,IgA,IgM 和 HI 滴度。T,B 细胞数量和功能,淋巴细胞数量以及浆细胞和酸性α-萘酚酯酶阳性 T 细胞(ANAE~+T)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雏鸡免疫后,脾脏、法氏囊和胸腺中 ANAR~+T 细胞与浆细胞显著增加,消化道和呼吸道相关局部免疫组织中的浆细胞、ANAE~+T 细胞数量也明显上升;与此相应,血液 T 细胞和脾脏 B 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增强;血液 T,B 细胞、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中的 IgG,IgA,IgM 含量和 HI 滴度均程度不同地增加。免疫鸡脾脏、盲肠扁桃体和丕氏斑的淋巴小结数量增多,直径增大。这些表明免疫鸡不仅全身和局部的体液免疫反应,而且其细胞免疫应答也显著增强。雏鸡新城疫二免后,其免疫器官和局部免疫组织的浆细胞和 ANAE~+T 细胞进一步增多,血液 T 细胞和脾脏 B 细胞免疫功能也增强;血液 T 细胞。B 细胞与淋巴细胞数及 IgG,IgA,IgM含量和 HI 滴度程度不等地增加;泪液、气管液、肠液和胆汁的前述指标均升高,说明雏鸡 ND二免产生了显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强作用。新城疫强毒攻击后,对照鸡免疫器官组织和相应体液中的免疫指标均明显降低。呈现全身和局部免疫机能衰竭,全部死亡。与此相反,二免鸡免疫应答水平进一步提高,明显优于一免鸡,获得可靠的免疫保护,这与其显著增强的全身和局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