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黄酚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大黄酚磁性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结果大黄酚磁性脂质体的最佳处方为:药脂比为1∶15,膜材比为5.5∶1,成膜温度50℃,水化介质为pH值为6.6的PBS溶液。最优处方下平均包封率为(64.93±1.49)%。结论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的大黄酚磁性脂质体包封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优化隐丹参酮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隐丹参酮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以药脂比、膜材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条件进行优选,透析法测定隐丹参酮脂质体的包封率,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测定其形态和粒径。溶剂分散法制备隐丹参酮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药脂质量比1∶20,膜材质量比4∶1,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min;平均包封率为(87.31±1.45)%;粒径集中分布在(176±5.65)nm,且隐丹参酮脂质体形态和粒径均匀,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B前体脂质体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载体沉积法制备两性霉素B前体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并观察其重现性和稳定性。结果两性霉素B的最优处方工艺条件是膜材比为1∶2、载脂比为5∶1、药脂比1∶8。载体为甘露醇,最优处方下平均包封率(63.4±1.5)%。结论由最佳处方工艺条件制备的两性霉素B前体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稳定性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大豆皂苷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考察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脂质与大豆皂苷比例、水浴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包封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豆皂苷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卵磷脂与胆固醇用量比为9∶2,脂药比14∶1,水浴温度45℃,超声时间2 min,超声功率300 W,此时包封率为64.15%。所制得的大豆皂苷脂质体在低温条件下渗漏率较低,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伊维菌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优化制备伊维菌素脂质体处方和工艺,选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伊维菌素脂质体,研究制膜旋转蒸发转速、有机溶剂以及洗膜震速等对伊维菌素脂质体包封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制备试验条件:乙醚为有机溶剂,制膜旋转蒸发转速150r/min,洗膜震速50~100r/min.以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伊维菌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处方: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1∶0.1;伊维菌素与总脂质量比1∶10;PBS液的pH值7.0;水相体积比4∶3.按最佳试验条件和工艺处方制备的脂质体,最高包封率达到(84±1.6)%,工艺稳定,镜下观察脂质体形态圆整,粒径小而均匀,无游离结晶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甘草次酸修饰的黄芩苷脂质体。方法 采用化学合成甘珀酸十八醇酯(18-GA-Suc)作为两亲性导向分子,从稳定性、包封率等方面考察制备甘草次酸修饰的黄芩苷脂质体的最佳方法,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甘草次酸修饰的黄芩苷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结果 根据优化工艺制备的甘草次酸修饰的黄芩苷脂质体外观为乳白色,带有淡蓝色乳光,无絮凝现象,包封率为41.75%。结论 甘草次酸修饰的黄芩苷脂质体制备成功,并以包封率为指标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可为其肝靶向研究奠定基础,有望成为肝肿瘤靶向的新型载体。  相似文献   

7.
为优选人参皂苷Rd类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评价其质量,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人参皂苷Rd类脂质体,采用超速-离心滤过法测定包封率,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人参皂苷Rd类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表面活性剂与胆固醇物质的量的比为1∶1,HLB值为4. 3,载药量为20 mg,水合温度为65℃,所制得的人参皂苷Rd类脂质体混悬液包封率为(90. 60±1. 12)%,平均粒径为(691. 00±39. 67) nm,Zeta电位为(-6. 18±0. 36) m V。正交试验优选的人参皂苷Rd类脂质体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得的人参皂苷Rd类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分布均匀、外观形态好。  相似文献   

8.
优化秦巴山区猪苓多糖的提取及其脂质体的生产工艺,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响应面分析和Design-Expert 8.0.6软件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猪苓多糖提取最佳工艺,并对多糖进行抑菌试验;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猪苓多糖脂质体,并用L_9(3~3)正交试验对脂质体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研究维生素E和C对脂质体抗氧化的影响。猪苓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浸提次数3次、液料比143∶15(mL·g~(-1))、浸提时间1.3h;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5.19%。猪苓多糖脂质体制备的最佳工艺为: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和聚乙二醇3350的摩尔比7.00∶2.00∶0.40,超声时间5.50 min,猪苓多糖添加量为2.00 mL,猪苓多糖脂质体包封率为98.87%,不同剂量的维生素E和C均可提高脂质体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花青素脂质体(An-Lip)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检测,为An-Lip进一步的体内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蓝莓花青素(An),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An-Lip,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1∶1,2∶1,3∶1,4∶1,5∶1)、有机相(乙醚)与水相(花青素)体积比(2∶1,3∶1,4∶1,5∶1,6∶1)以及温度(30,35,40,45,50 ℃)对An-Lip包封率的影响;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1∶1,2∶1,3∶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3∶1,4∶1,5∶1)及温度(35,40,45 ℃)3因素3水平试验,确定An-Lip的最佳制备工艺,对该工艺制得的An-Lip进行表征。用聚乙二醇(PEG)对An-Lip进行修饰,制备PEG-An-Lip。测定An-Lip、PEG-An-Lip的体外释放率,对其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并检测其pH、紫外线(UV)和热稳定性。【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2∶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4∶1、温度为40 ℃时An Lip的包封率均达最高,分别为79.98%,82.12%和82.88%。An-Lip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2∶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4∶1、温度40 ℃,在此条件下An Lip的平均包封率为82.16%。形态观察表明,An-Lip为球形或椭球形,粒径为(221.52±10.3)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230,Zeta电位为-31.05 mV。体外释放结果显示,An-Lip和PEG-An-Lip 48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3.77%和53.33%。红外光谱法验证An-Lip为物理包覆。与An-Lip相比,PEG-An-Lip的pH、UV和热稳定性得到改善,能更好地保护花青素免受降解和损失,有助于增强蓝莓花青素的稳定性。【结论】An-Lip的制备工艺简单,其形态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较高;PEG-An-Lip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大黄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制备包封率高的注射用大黄素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离心沉淀-微孔滤膜挤压法分离游离大黄素和大黄素脂质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脂质体的包封率;采用薄膜分散-冷冻干燥法制备注射用大黄素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建立制备工艺;考察注射用大黄素脂质体的包封率、表面形态、平均粒径、zeta电位及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磷脂、胆固醇、大黄素的质量比为70∶2∶3,水为水化液,预冻温度-10℃,蔗糖为冻干保护剂,蔗糖与水质量比为1∶10,5%葡萄糖注射液为再水化液的条件下,制得的注射用大黄素脂质体包封率在80%以上,形态呈规则球形,平均粒径(206.3±17.5) nm,zeta电位(-31.6±0.8) mV,4℃密封环境下可贮存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栀子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法进行乙酯化反应,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乙酯化反应产物羟基值的影响,并进一步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栀子油乙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7∶1,催化剂用量为栀子油质量的1.65%,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5 h,在此工艺条件下乙酯化反应产物的羟基值为146.62 mg(KOH)/g.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醇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来优化乙醇洗涤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优化得到的醇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的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3%,温度60℃,时间75 min,液固比(V/M)7 ml/g,粉碎度70目。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为66.24%,蛋白质回收率93.32%。[结论]在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下,花生浓缩蛋白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回收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花中主要内含物最佳浸提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盈峰  王登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61-7762
[目的]为了确定金银花的最适浸提条件,为加工金银花饮料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花水比、温度、时间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测定水浸出物、氨基酸、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金银花中水浸出物的最适浸提条件为:花水比1∶40,温度80℃,时间20 min,水浸出物含量为45.96%;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适浸提条件为:花水比1∶40,温度80℃,时间15 min,绿原酸含量为4.09%;金银花中氨基酸的最适浸提条件为:花水比1∶30,温度70℃,时间10 min,氨基酸含量为2.02%;金银花中黄酮的最适浸提条件为:花水比1∶40,温度80℃,时间15 min,黄酮含量为0.826 2%。[结论]金银花的最适浸提条件是花水比1∶30~1∶40,温度70~80℃,时间10~15min。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处理条件对鸡冠滇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友名  王雁  李正红  马宏  刘秀贤  张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11-1813,1831
[目的]研究鸡冠滇丁香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方法]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赤霉素预处理、温度、基质及光照条件,对其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经浓度为100mg/L赤霉素预处理液浸种6h后,与对照相比鸡冠滇丁香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提高,发芽起始天数亦显著缩短。在15℃条件下其发芽率最高,但在实践操作中宜控制在25℃。以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按体积比2:1:1的混合基质对种子的萌发效果最佳,但应注意苗期追肥。光照并非鸡冠滇丁香种子萌发的决定因素,在实践操作中宜采用双层50%的遮光网遮阴,以免强光照导致种子脱水。[结论]鸡冠滇丁香种子萌发最适的赤霉素浓度为100mg/L,最适温度为25℃,最适基质为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按体积比2:1:1的混合基质,最适光照条件为露地搭双层50%的遮光网。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蒲公英资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蒲公英抗氧化物质水提工艺进行了优化,拟合了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蒲公英抗氧化物质还原能力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mL∶g)为32∶1、提取温度87℃、提取时间85min。在此条件下,还原力吸光度实测值为0.799,与预测值0.811相对误差为1.5%。  相似文献   

16.
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的方法从玉米(Zea mays)须中提取总黄酮.设计单因素试验分析了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等6个因素对玉米须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总黄酮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法提取玉米须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每5.0 g干燥的玉米须粉末中加入3.0 g纤维素酶、酶解温度45.00℃、酶解时间149.1 min、pH4.49、体积分数30%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m∶V,g/mL),此条件下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0.837%.  相似文献   

17.
以花生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预处理协同SO2-4/TiO2 Al2O3固体酸水解制备乙酰丙酸。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和固体酸用量为因素,乙酰丙酸得率为响应面值,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确定了花生壳制备乙酰丙酸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水解温度235℃、水解时间31 min、固体酸用量4.5%和液固比为14∶1(mL/g),此时乙酰丙酸得率为27.54%。与相同工艺下未采用超声波预处理相比,得率提高了7.18%。  相似文献   

18.
以脱脂松仁粕为原料,采用Osborne法提取松仁粕中的球蛋白,设NaCl质量分数(0.5%、1.0%、1.5%、2.0%、2.5%、3.0%)、料(质量,g)液(体积,m L)比(1∶10、1∶15、1∶20、1∶25、1∶30、1∶35)、提取时间(30、60、90、120、150、180 min)和提取温度(40、45、50、55、60、65℃)4个单因素试验,再用响应面法优化松仁粕中球蛋白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分子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NaCl质量分数为2.5%,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150 min,提取温度为56℃时,松仁粕中球蛋白的提取率较高,为15.32%;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脱脂松仁粕球蛋白的分子量为41 320、27 520、21 690、16 310、15 180。  相似文献   

19.
舒明勇  刘光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82-10085
[目的]优化活性白土制备的工艺,为制备高品质的活性白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钙基膨润土为原料,以硫酸、盐酸、草酸组成的混酸为活化试剂,研究混酸体积比、液固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活性白土的活性度、脱色率和相对白度的影响。[结果]当混酸体积比为硫酸∶盐酸∶草酸=5∶5∶1、液固比为4∶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 h时,制备活性白土的活性度为204,脱色率为98%,相对白度为82。[结论]以混酸活化膨润土制备活性白土,混酸浓度适中,酸化效果好,耗酸量低,洗涤用水少,生产成本低,是一种适合于工业生产高效活性白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花旭斌  杨丽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75-21777,21789
采用响应面法对蕨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柠檬酸浓度及料液比对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较大,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浓度3.60%、浸提时间69.4 min、浸提温度70.5℃、液料比1∶14 g/ml,实际测得SDF提取率为6.7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