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本区8个新品种小麦不同时期的根、茎、叶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时期不同品种、同一器官的过氧化物酶酶谱均有差异.通过对8个新品种小麦抗病、抗倒伏等性状以及产量的调查分析,认为过氧化物酶(pox)同工酶与小麦对锈病抗性有密切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小麦产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宁夏春小麦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试验通过对50年代至今宁夏灌区种植的春小麦地方品种、引进品种和育成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分析发现,不同品种在同一时期及同一品种在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的过氧估化物酶同工酶带型及活性都有所不同;每一次在生产上取代前一品种并在产量及其它性状上有所突破的更换品种与原品种相比,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带型及活性都有圈套的差异,同时也发现,凡是强优势组合,其双亲的酶带差异也较大,斗地1号和宁春4号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梨树不同器官在不同时期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测定了梨树几个品种的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结果表明:梨树不同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不同,但同一品种的不同器官之间,存在特征性谱带。叶片成熟期的不同叶位之间,休眠期的不同芽位之间,组织的不同部位之间,不同枝龄的枝皮之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相当稳定。不同时期的成熟叶片,休眠芽和成熟花药,它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相当稳定。同品种不同幼苗或树龄植株的相应部位叶片之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也相当稳定。为从生化角度进行系统分类、种质特性和遗传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合适的取样部位、取样时期,也为细胞分化发育和组织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三年的实验结果表明,T 型杂种小麦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具有不同的酶谱类型.在小麦的不同发育时期酶谱类型的表现不同。实验说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此外,也说明细胞质对酶谱的表现有影响。同时,由于恢复系对杂种后代有较大的影响,使杂种的酶带多倾向于父本。至于杂种的酶谱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凡是呈现杂种酶型或互补酶型的杂种,一般优势强,但是,这种情况不是绝对的,有些不具杂种酶带的组合(如偏父本型)也有一定的杂种优势。由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特异性不够明显,不同发育时期表现也不十分稳定,因此,影响杂种优势予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的酯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181个原产于四川盆地及周缘山地的普通小麦地方品种(Triticumaestivum L.)的酯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普通小麦地方品种的幼根和幼芽中,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均存在差异。E3、E5只出现在根中,E4、E10、E11、E12和E13是芽中区别于根的特征酶带;根的酯酶同工酶包括两种类型,在芽中则出现了6种类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不同材料的根中没有差异,在芽中则变异很大,共有15种类型;根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较芽显示更多的酶带,且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某些植物感病后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供试植物有烟草、甘薯和枣。研究的病害有TMV、CMV、黑斑病、根腐病和丛枝病,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不同;2.同一植物不同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特点不同;3.感病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活性比未感病植株的强;4.同一烟草品种感染TMV、CMV后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不同;这种差异可以反应抗病性程度的不同;5.在所研究的植物中有一种趋势,即病情越重,酶带数越多。因此,同工酶的变化可以作为发现病情和评价品种抗病性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对五味子进行花芽分化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研究.结果 表明,在五味子花芽分化的不同时期及不同种类的芽.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有很大差异,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可作为判别五味子花芽分化质量和分化进程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孙睿  邵红  刘娟  臧成虎  鲍哲生 《特产研究》2012,(2):34-35,65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北马兜铃不同器官(根、嫩茎、老茎、叶柄、未展开嫩叶、展开嫩叶、成熟叶和花)在花期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马兜铃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具有组织特异性,8个器官在花期共有14条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其中根和老茎的酶带最少,不适合用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营养器官中的成熟叶片和生殖器官花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丰富、活性较强、含量较高,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冬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530-1532
以河南广泛种植的4个小麦品种幼苗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经干旱处理后,4种小麦幼苗根和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小麦根和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分为A区、B区、C区。在干旱胁迫下,酶带数目增加,且A、B、C 3个区酶带均有不同程度的加深。干旱胁迫后,4个品种小麦幼苗根和叶中POD活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唐菖蒲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垂直板不连续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唐菖蒲同一品种的花药、花瓣、叶片、籽球及不同品种花药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唐菖蒲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在不同器官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花药的酶谱丰富,供试7个品种的花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共显现11条酶带,品种间的酶带变异在4 ̄8条之间,依据酶带的泳动速率(Rf值),可明显分为快慢两个带区,快带区Rf0.64 ̄0.78,有5条酶带,慢带区R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玉米、烟草、猕猴桃、毛白杨和桃树五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叶、叶柄、叶鞘、根、芽、茎、枝条、皮层、幼果、种子等)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特点。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相同器官、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以及同一器官的不同发育时期所具有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不同。研究玉米的杂种优势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时,以取四叶期自上而下的第二全展叶片为理想,研究烟草时取成年叶为合适,鉴定猕猴桃和毛白杨的性别时,以取当年生枝条上的成年叶片为宜。  相似文献   

12.
杉木不同种源和家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杉木的4个种源和12个家系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的四个种源叶片过氧化物酶同王酶谱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除三明种源外,其余3个种源的不同家系之间过氧化物同工酶谱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结果从生化水平上揭示了各种源之间和同一种源不同家系间遗传差异的大小,为杉木优良种源和家系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广东龙眼主栽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广东6个主栽品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测定,发现多种谱型,各品种出现的酶带数4~6条不等,各品种谱型均具有龙眼品种的共同特征同一品种不同叶龄、不同器官,其酶谱有所不同;同一品种嫁接亲和的与不亲和的谱型和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但同一品种不同年龄时期酶谱相似  相似文献   

14.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克山大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同丰37及二者杂交后代 F_1~F_4为材料,在成株期取其花药、子房、叶片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甜椒雄性可育株与雄性不育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在不同器官上表现不同,在子房、叶片的酶谱上无明显差异,而在花药的酶谱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2)同一生长时期的不同器官,其酶谱存在差异,显示了各自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酶带数目不同。(3)亲本间及不同世代间,在叶片的同工酶谱上表现有差异。酶带型的变化规律与育种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63个产于陕西的普通小麦地方品种(Triticum aestivum L.)的酯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小麦的幼根和幼芽的酯酶同工酶均存在差异。E_3、E_5只出现在根中,E_4、E_(10)E_(11)、E_(12)和E_(12)是芽中区别于根的特征酶带;根的酯酶同工酶包括两种类型,在芽中出现了四种类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不同材料的根中没有差异,在芽中共出现了三种类型;根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较芽显示更多的酶带。与四川的地方品种相比较,同工酶酶谱的变异程度在陕西、四川两省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探讨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在产量杂种优势预测中的作用,在利用玉米F1代杂种优势群的基础上,选用安徽科技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6个高产组合,分析了玉米F1代杂交种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杂合性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产量杂种优势与亲本数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产量性状与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杂合性具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杂合性越高产量杂种优势越强;利用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杂合性可以作为预测产量杂种优势表现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甘薯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中甘薯植株的不同部位酶带表现有差异。而以9-11叶片之间茎组织的酶带清晰、完整和稳定,适于品种种亲缘关系的分析。对88份栽培品种的茎组织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共出现22条酶带,其中8条酶带表型频率均在90%以上,为甘薯芭茎组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稳定特征酶带。  相似文献   

18.
对32个国内外西瓜品种(栽培、半栽培和野生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在不同的品种类型、不同部位差异明显;用衰老部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生长活跃部位酯酶同工酶分析亲缘关系效果较好;亲缘关系相差愈远酶谱差异愈大,野生品种同工酶谱带数多干栽培品种,其中的28个有代表性品种根据老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聚成8个种类。  相似文献   

19.
8种大白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8个大白菜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在酶带教、迁移率、酶量(酶带宽窄)及酶活性(酶带深浅)等方面均存在相似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依酶谱带特征初步将8个品种进行分类,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不同地区的12个柴胡样本进行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2个柴胡样本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别出现10条和8条酶带,2条和1条共有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柴胡和狭叶柴胡的亲缘关系较远,可认为是同属不同种;北柴胡在种内存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