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系统阐述农民素质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比较分析了河南农民素质的现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农民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败。以甘肃农民素质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探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培育新型农民素质问题,分析甘肃农民素质调查数据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培育甘肃新型农民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民培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培养新型农民,关键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动力。通过对广东农民科学素质及新型农民培养状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呈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东农民科学素质及新型农民培养的成效与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农民素质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山东省农民素质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231-233
城镇化的根本性质是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主要包括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民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其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提高农民素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关键作用。目前农民素质还存在不足,必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对安徽省宣城市农民的六大核心素质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对农民素质提升的职业教育培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农民素质的效果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的农民与素质提升后的新型农民的差异,发现有三大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怎样提升农民的农业技能水平即农业耕作水平,二是怎样提升农民的实用技能水平包括创业素质,三是怎样提升农民的经营与管理素质。最后是用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和保障体系来解决三大问题。最后,在借鉴国内外提升农民素质方面的经验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要树立农村新型人才观念;加强农业技能教育,提升农村新型耕作农民的技术水平;加强实用技能教育,提升农民的创业素质与技能水平;提出了三种培养模式:分别是乡镇近距离模式、城乡结合模式和网络信息模式;构建了三种培训体系:农业技能培训体系、实用技能培训体系和经营与管理能力培训体系;提出了农民素质提升的保障体系即政府高度重视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工作和加强农村行业协会的建设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中国农民的素质制约着新型农民的培养.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目前,无论是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还是经营管理素质、身心素质都急需提高.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所占比例较大,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发展进程。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农村经济不断壮大,但同时出现了农民素质与农业、农村发展不适应的问题。因此,亟需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而抓住人才关键因素,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这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本文从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加强新型农民培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通过对我们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素质状况分析,提出了新时期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生态乡村需要培养大批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本文阐述了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提升农民素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农民素质提升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农民素质提升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上述要求和目标实现的途径就是要通过农民来完成,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本文就当前农民素质存在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挖掘,从6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建设新型农民的具体措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服务和组织好农民的教育培训,突出抓好九年义务教育,为农村今后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宝库,要强化科技培训,开展"五花八门"的办学方式,让农民接受各种教育,要发挥示范效应,扶持和造就一批优秀村干部队伍,通过这样的形式带动农民,同时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全方位服务,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增砖添瓦,添薪加柴,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塑造新型农民。从而实现农民素质的大提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喻国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112-6114
分析了农民素质的内涵及新型农民基本素质的要求,论述了提高农民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提出了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加强新时代我国农村实用和技能人才的培养,促进农民由体能就业向技能就业的不断转变。是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所论须面临的问题之一。实践证明,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让农民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能够为社会主艾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梅 《现代农业》2008,(8):100-10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升农民素质,加强农民教育工作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农民素质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有保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应立足农村实际,切实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15.
法制建设是建设的有力保障,法律素质是新型农民所必备的素质。而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农民法律意识的培育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我国新型农民的法律素质培养,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创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飞 《现代农业》2008,(5):104-105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这一进程的全局。去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支持。李遂镇作为顺义区四个重点发展镇之一。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着迫切需求。然而当前我镇农村人才素质较低的现状与农村对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情况下探讨如何提高我镇农民素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也日益成为热点问题之一。新型职业农民应该具有怎样的胜任素质,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胜任素质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关键事件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等地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实地调查,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和Lisrel对胜任素质进行实证分析及检验修正,通过因子分析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胜任素质模型,包含5个维度,即农业素质、基本能力、品质特征、经营管理素质、行业素养。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胜任素质模型,分别从5个方面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提升路径。该模型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政策及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后续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视野下我国农民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培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杰玲  王文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76-6178
介绍了中国新型农民的素质特征,从5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民的素质现状,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农民素质偏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农民。但是,从农民素质现状来看,当代中国农民综合素质明显偏低。农民素质偏低既影响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也制约着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因而,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发展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出专业能力和一般能力两个因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模型,分析发现新型职业农民的个人家庭因素、市场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培训因素和政策支持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发展有显著影响,并提出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营造职业农民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做好现代农业经营与技术推广的示范引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支持等建议,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